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5|回复: 0

楹联同题:空相寺

[复制链接]

1447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17
发表于 2023-3-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楹联同题:空相寺


主评:余书伟


主审:方留聚



     简介:空相寺位于三门峡市区东50多公里处的陕州区西李村乡。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公元58-75年(东汉永平年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公元536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众僧徒悲痛之极,如丧考妣,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后来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千百年来,空相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禅宗信徒追忆达摩禅师、弘扬禅宗精神的最佳场所之一。寺院鼎盛时期规模宏大,香火极盛,曾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一同被誉为中原“四大名寺”。



     主评综述:各位老师以“空相寺”为主题的楹联,水平都很高。整体看,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大家都已掌握《联律通则》的要求,基本不存在出律现象。二是都能从不同视角来创作,思路开阔,立意高远,古今中外纵横捭阖,体现出不同格调和风骨。三是重视表达技巧的运用,无论是长联还是短联,都有极强的表现力。四是特别重视炼字,很多用词经过了反复推敲。个人浅见,大家可以进一步研读《联律通则》,尤其是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对于这一原则恰当灵活运用,可能会是作品别出风采、再上台阶的一个重要法宝。

      “空相寺”作为中国“禅宗”的一个代表,以此为主题来撰联,体现着各位老师对“禅”这一特殊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禅宗创立以后,禅的故事、禅的思想对中国的建筑、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人们的思想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楹联既要保证内容切题,又不宜成为宣传佛法禅宗的工具。在评的时候,力求把握的原则是:如果撰写大家普遍知道、普遍认可的禅宗内容,认为符合立意要求;如果是宣传宗教教义、夸大宗教教化的,评优慎选,但是由于个人对佛、禅有关内容认识薄浅问题,这个标准难以把握,难免有遗珠之憾。另外,在“空相”“空相寺”里“相”读音有争议,暂搁置争议,从宽处理。同时由于本人认识有限、能力有限,存在评价不准确、失当地方,请谅解指正。



优秀作品(7副)



吕江枫   陕州区     
面壁思存废,风雨九年,禅号一声天下静;

跣足跨古今,春秋只履,祖茔万壑道机深。

(通韵)

简评:吕江枫老师围绕这一次的题目写三副对联,我原本更看好后来的两副,觉得语言浅易明了,一读就懂。而这一副读一遍没感觉,读两遍感觉有点意思。反复读之后,方悟出点味道。终于认识到,读这副联就像饮醇酒,若是一大口下去,不知其味,若是细细品来,则意味深长。上联写静,知存废悟而成禅,是禅意让天下人懂得了静字的可贵:静则安,静则真,静则慧,静则久。下联写空,达摩只履西归,留下空茔,其万壑玄机就是告诉人们,之所以烦恼,是因为静不下来,心中装的东西太多、太满。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空能生静,静则思空。上下联互为因果,逻辑严密,对仗工稳,不着痕迹。

主审:天下、道机,欠工,微瑕。



2.张项学  市直

莫问空相何在,但看肩上巢,杖头履;

岂愁苦海难离,且对青山月,碧水云。

注:肩上巢,传说达摩面壁专心到小鸟在肩上筑巢也浑然不知。

简评:上联“莫问空相何在”,以“但看肩上巢,杖头履”作答。好像在问“空相之中,达摩何在”,而“肩上巢杖头履”回答了问题,仿佛让我们看问达摩祖师静心面壁的身影,仿佛看到肩挑只履徒步而行的身影。下联“何愁苦海难离”的问句,以“且对青山月,碧水云”作答,勾勒出一副青山绿水、朗月风清的优美画面,画面感强,且极具禅意,符合意境。



3.郭新华  湖滨区

禅乎,佛乎,九年面壁达摩祖;

定也,空也,只履归西葱岭谜。

简评:“乎”“也”的重复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这副联读起来顺口、易记。“禅”“佛”“定”“空”则抓住了主题的核心,通俗易懂。上下联的末尾分句,都紧扣基本故事情节,不蔓不枝,干脆利索。整联对仗工稳、严密。



4.赵志亮 陕州区

静寂佛山,花开叶落,十年面壁我佛在;

庄严法相,雨去风归,只履存棺万法空。

简评:一种艺术形式得以流传,必然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之所以会有广泛的受众,除了艺术水准高之外,还有一个大众的认可标准,那就是通俗易懂,任谁都容易接受。这副对联就符合语言通俗、简洁明了、表达准确、表现力强的特点,尤其是整体上基本是两字一拍,节奏感很强,让人一读就懂,一读就喜欢,一读就忘不了,体现高度的语言驾驭能力。



5.刘邦辉  卢氏县

集阁楼陵塔,齐白马、少林,达摩卧处,听九曲滔滔、钟声续续,香烟缕缕每盘旋,修来梵境;

驰中外古今,引群僧、圣主,鸟语响时,忆千年忽忽、佛法如如,俗子迢迢多往复,洗去尘心。

简评:这副联突出的特点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或词组成的词句,既是造词方式,也是修辞形式。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这副联用“滔滔”“续续”“缕缕”“忽忽”“如如”“迢迢”六个叠字,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增强了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了特定的表达效果。



6.刘少先 陕州区

巍巍熊耳山,瘦塔寒烟萦法雨;

邈邈空相寺,晨钟暮鼓荡心尘。

简评:巍巍熊耳,邈邈空相,寺以山就,山以寺名。瘦塔、寒烟、晨钟、暮鼓,简洁的几个代表性的事物,既具图画特色,又具寺庙特色。大手笔,大写意,粗线条,极精练。



7.王飞鸿  义马市

万丈菩提,清风鹤影,肩挑只履谁曾见;

千秋熊耳,旺火繁香,土掩空相佛已升。

简评:“万丈菩提”“千秋熊耳”,一个“万丈”一个“千秋”极具大气。“清风”“鹤影”,又似闲云野鹤。“旺火繁香”,又近繁华。上联“谁曾见”下联“佛已升”,一问一答,诗意语言,别有韵味。





入选作品37副



1.赵朝荣  渑池县

在熊耳边得道,高寿棺中,存鞋一只;

自灵塔下归西,空相寺里,颂佛千年。



2.杜云峰  卢氏县

熊耳拥名刹,达摩塔墓千秋耸;

禅房遗圣碑,始祖德功万古传。



3.张新芳 陕州区

依熊耳,傍良田,时有祥光生佛面;

灌醍醐,开大化,普传上善润人心。



4.纪永社  灵宝市

乘芦苇更步青牛,与函谷为邻,是缘意念、还缘地脉;

傍大河因依砥柱,同熊山结契,心证菩提,履证空相。



5.杨来征 陕州区

古寺两千年,香火不沉,但衰盛皆凭俗世;

初师一只履,佛光常照,然暖寒可叩空相。



6.曲  军  陕州区

熊耳山深谙佛性;

空相寺永照禅心。



7.王绵民   渑池县

深山藏古刹,灵塔罩祥光,一代宗师留只履;

佛法度缘人,良因生善果,千年寺院悟禅心。



8.李进才 湖滨区

空亦不空,幻灭幻生昭法谛;

相焉本相,无今无古净俗尘。



9.刘素丽  湖滨区

霞照灵山,浴千年古刹,历风烟佛法长传,自是修身净土;

民参梵塔,朝只履空相,望云水禅心笃守,当追恣意人生。



10.张馨荷  市直

罩禅心,熊耳山祥光普照;

明佛性,空相寺香火遍萦。



11.路辉  市直

光照灵山,来有故,去有缘,来去皆空真佛性;

雨临古刹,舍其身,求其法,舍求无相正禅宗。



12.张梅  市直

一苇渡江来,灵山可证菩提境;

九年观壁悟,只履终开般若宗。



13.田荣   湖滨区

熊耳藏经,千年古刹修禅性。

空相念韵,只履灵山悟梵音。



14.石卓娅 市直

可知空相,肩上巢,杖头履,亦真亦幻善缘结;

犹在脱尘,晨钟诵,暮鼓思,无悔无怨佛法传。

15.张治军 渑池县

接东都,望西京,清幽古刹千年盛;

传经法,弘教化,只履空相万国来。



16.王西川  湖滨区

相空履未空,碑纪迹,塔涵禅,续钟声磬韵,历劫又重兴,弘初祖宗风,达摩妙蒂;

寺盛香仍盛,仰梵灯,参佛法,消孽业横灾,修功皆踵谒,享名蓝胜境,熊耳慈云。



17. 张喜成  义马市

凭佛祖传经,使古刹千年传盛誉;

缘达摩遗履,教世人百代仰空相。(新韵)



18.雷维新 卢氏县

禅僧始祖,大德至善,携履西归,碑颂如诗,咏叹百年圣迹;

名寺空相,盛世重光,驱车东往,浮屠似笔,描摹千古沧桑。(新韵)



19.李振学  市直

一苇随心渡,九年面壁成,禅寺杖桃怜只履;

佛光罩鼓钟,幽径藏花木,名蓝高梵涤红尘。



20.亢健强  灵宝

修成正果真身隐;

悟得禅心空相留。



21.李玉龙 卢氏县

凡躯,总处红尘常醉湎;

俗念,时来寺院可平息。



22.董永峡  湖滨区

望崤函,巡砥柱,母亲河畔金身渡;

书梁武,拜达摩,熊耳山中佛眼开。



23.王大刚 市直

一苇渡江,九年面壁,始创东方禅法;

千秋古塔,百尺苍松,奉瞻初祖神灵。



24.叶江娣  市直

苇渡寒江,禅心法至,达摩瘞骨空相寺;

峰迎古刹,只履佛成,宗祖传经熊耳山。



25.赵胜卫 灵宝市

四大皆空,三界非相,寺名殊胜,熊耳与荣茔教祖;

余生本净,五年岂尽,杖履所灵,龙编洒慧漫禅心。

注:龙编:龙宫的经藏,佛教经典。



27. 刘巷业 陕州区

静气耳山,向善昌河,赓千载洪钟古刹,延蔓扎根祥瑞地;

过江束苇,归西只履,信万徒灵塔圣碑,参禅悟道入行说。

注:入行,即二入四行禅法。



28.李卢琴 卢氏县

传道少林,智慧灵根香火续;

赐人善念,禅心仪理爱河流。



29.刘亚琴  市直

少林面壁,熊耳除尘,终悟真空生妙有;

佛教祖茔,禅宗圣地,但凭诚意感如来。



30. 石安辉  湖滨区

何能一苇渡江,善行法舸,化禹甸伏牛播福田,北望三门参妙相;

岂止九年面壁,禅定俗尘,传梵音雄寺倾熊耳,西归只履悟真空。



31.彭艳梅   灵宝市

东汉始传修,即佛门圣地,史有禅宗行法事;

南朝文颂序,以空相盛名,今从神寺洗凡尘。



32. 何战军

西去返灵山,引梁武题碑,纵归锡杖法常在;

中原留宝刹,供达摩遗履,能继衣钵相不空。



33.郭永和 湖滨区

壁面少林,功圆熊耳,空相只履千古谜;

乱时院毁,盛世香远,禅寺殊名九州荣。

这副对联的特殊之处在于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分句用了对句的拗救,关于楹联能不能用拗救,名家有一些争议。在《联律通则》里没有拗救一说,在《<联律通则>导读》里面,则允许拗救。

主审:“远”失替失对。结句平仄安排争议颇大,慎用。



34.王鹏远 卢氏县

空相相非空,看初祖西归携履;

定林林不定,因达摩脱化更名。

主审:“西归”“脱化”,对仗欠工。



35.王福北   义马市

一苇渡江,九年面壁,于无声处开教化;

千秋古刹,万丈红尘,且识空相悟禅心。

“于无声处”“且识空相”对仗欠工。



36.王宏君 卢氏县

空棺只履,佛祖西归极乐。

落日清风,钟鸣慰我浮生。

“佛祖”与“钟鸣”、“西归”与“慰我”对仗欠工。



37.方留聚 湖滨区

寺何须大,看熊耳空相,一席地能容天下难容之物;

僧不在多,入达摩禅境,只履心可济世间当济之人。

空相寺.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 18:02 , Processed in 0.11327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