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回复: 0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国风诗社2023年3月诗词同题:杏花

[复制链接]

1447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17
发表于 2023-4-4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国风诗社2023年3月诗词同题:杏花
点评:田荣 国风诗社编辑部 2023-03-30 20:54 发表于河南





春风轻轻吹来了暖暖的空气,带来了浓浓的春意,也催开了粉白色的杏花。杏花点点,占尽春风,史上文人描写杏花的词很多,杏花象征着幸福,让我们在杏花疏影的诗词里,邂逅最美的杏花!



1、田荣
行香子•杏花
深院朝阳,满树春妆。梅凋谢、任尔芬芳。黄莺声里,红杏林芳。伴桃花红,樱花白,菜花黄。    芳枝临谷,香衣照水,叹匆匆、花雨飞霜。意随心动,情入溪塘。忆那时事,那时月,那时光。

【简评】
通篇境界深远,富含诗蕴,上阕大意已足,下阕加以渲染,愈见精采。上下两结处理别出心裁,下结尤为惊艳,一字领三鼎足对句独具匠心,立意新颖衔接自然,大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奇语不可多得。




2.张晓炳
水调歌头·杏花
九九杨飘絮,十九杏天长。野岭琼枝苞蕊,甘露沥冰霜。八十一番寒楚,耿耿丹心自许,不负好时光。飒爽开娇眼,社燕舞林塘。    临风慢,映人面,理红装。石梅章柳,云冕霞幂步宫商。陇亩层层涌碧,曲涧潺潺影细,琴瑟满庭芳。繁茂仰韶树,岁岁秀龙邦。

【简评】主题突出,铺叙有致,情感饱满,脉络清晰。上片起二句景起,勾勒大环境。接拍引出杏花的出境,铺叙自然。陇亩句当为全词之词眼,曲涧潺潺影细把杏花的形象具象化。过片以下将琴瑟满庭芳细化,通过临风、涌碧、曲涧、琴瑟等意象,将唯美意境推向高潮。全词用赋笔手法,逐层铺叙展开,情寓景中,较好的吟咏出杏的神韵。





3.洛风(郭永和)
五律  杏花
惊蛰山河暖,
欣看杏花开。
霞柔招蝶戏,
气淑引燕裁。
灿灿笼阡陌,
隆隆映钧台。
出墙君莫笑,
丹志染春腮。

【简评】一个普普通通的杏花,在作者的笔下,灵动,含情,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最主要的不做作,自然而呵护情理,为你点赞。尤其是“暖、欣看、蝶戏、笼、映、染”这些字眼,把作者的诗意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让读者也同沐欢欣之情。




4. 李新保
七绝.杏花
迟日轻寒映彩霞,
无边春野竞繁华。
多情流目胸中意,
偏向枝头及弟花。

【简评】:起句笔逸,荡开,画面质感较强,视觉效果很开朗。第三句转情绪化,以多情流目,即杏花的代言词,投之以满腔的情怀,巧妙直叙杏花的性情和美好。构架轻巧,新颖,得绝句之要领,天人合一,融之无缝。结句出彩漂亮!佳作!




5.张惠莲(天佑馨荷)
  杏花咏
其一
胭脂如面玉柔身,
天影幽姿各占春。
缈缈飘飘轻胜雪,
魂销香散不沾尘。

其二
细雨纷纷润杏花,
村南村北著琼华。
相携桃李眏春水,
淑影天香灿若霞。

杏花天影·红杏枝头春意闹
雨雾烟霏笼鸳浦,看村头、溪桥翘楚。又将娇态付东风,翩舞。听笛声,天明驻。    伴清明,酒巷深处。雪成团、燕飞莺舞。迎目一枝出墙来,原是:春满园,关不住。

《画堂春·雨中杏花》
伊人独立碧波桥,风吹衣袂飘飘。粉娥莹润逞妖娆,扮靓春朝。    暮雨频敲帘外,杜鹃啼血枝梢。凌寒疏影不胜娇,此际魂销。

七律【简评】:此诗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起承转合衔接,读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结句出彩漂亮!佳作!

杏花天影【简评】:杏花天影乃宋代古曲,作者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词曲作于1187年。姜夔一生写过几十首歌曲,收录于《白石道人歌曲集》,是中国现今保留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古调歌曲。此词画面优美,文字细腻,如入画卷,在情在趣,画面转接颇具有序性和合理性。通达流畅,结句上佳。

画堂春【简评】:很不错的一首词,起拍就点名主题,伊人,进而又进一步用粉娥莹润多来忖托出杏花的妖娆,所以增加词人更唯美意境的描写。过片轻松自然 ,一句“凌寒疏影不胜娇”,引人入境,略带几分感慨。整首词意境深美,赏学了。





6.石卓娅(清雅)
七律.杏花
漫步园中淡淡香,影分梅柳满庭芳。
犹如宋玉轻歌弄,宛若文君美酒尝。
虽历风霜花韵锁,纵遗沟壑墨痕扬。
纤纤红袖墙头舞,不负时光忍自伤。

【简评】:词人将爱花之情,渗透字里行间。写景状物,恰到好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纤纤红袖"写出杏花的疏影有卓尔不群的意境,和“不负时光"相得益彰。用典于无痕,颔联还借用了“宋玉轻歌”和“文君美酒”  的句子,宋玉战国时楚人,辞赋家。文君酒则出 “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的典故,以此装点诗的古香古韵。颈尾两联,情景交融,彼此映衬。典故和抒情相结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果。通首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情景相融收放得法。堪称一首好诗!




7、云岫庐
黄莺儿·杏花
无关情处无人看。破蕾开苞,初闹枝头,勾引诗魂,尔汝开眼。凝雪倒要名红,度得芳桃怜。动情斜出东墙,淡柳轻烟,形近神远。       呼唤。“好妹小桃啊,快醒来相伴。共传芳信,好趁薰风,翩翩次第登香宴。”回道“感姊殷勤,打点新妆艳!”恰是胜意无涯,早把春华占。

【简评】:黄莺儿,属南曲之一,商调过曲曲牌,又名〔金衣公子〕,小令套曲兼用,与词牌不同。全曲九句,句数为567447345,八个韵位,三个句段,二十四板。张明学老师的曲作是咏春天的杏花。曲作分三层意思。第一层描写初春的杏花含苞待放,绽放枝头的情景,动情的杏花开出墙外,杏花疏影横斜水清浅,合着柳色似轻烟渐行渐远,作者信步杏林,远望杏红,青柳掩映,引人入胜,勾起作者的诗情画意,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如诗如画的美景尽在眼前。中间五句为第二层,作者由物及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桃花,呼唤小桃妹妹快点醒来和杏花做伴,一起传芳信,好趁着薰风翩翩起舞登上春花的盛宴。后四句为第三层,桃红杏白姊妹花互相争艳,扮靓春天的舞台,占尽了春天的芳华。整个曲作架构巧妙,铺陈有序,层层递进,情景交融,化典无痕,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杏花的春天美景可餐,令人神往。





8.文心
七律•咏杏花
也爱轻红藏蕊中,
点妆春色互交融。
只需瓣底三分好,
不与桃夭争艳丛。
远望白衣卿相貌,
近观菡萏舞清风。
更生美景杏花雨,
满地娇憨惹眼瞳。

【简评】诗人以杏花为题,以优美的诗语、自然流畅的笔法、加以精巧的喻拟等修辞,把春天描绘的美伦如画、意境悠然。一年之计在于春,尾联尾句以从头谋划春园里杏花的娇媚对题义加以升华。全诗用词准确传神,运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娴熟。妙!




9.琴书
越春溪·杏花
春半漫寻檐屋后,云梦到天涯。只应盛放蜂穿度,挤挤挨,堆素烟霞。残壁低垣,秋千语脆,知是谁家?    平明雪打娇花,疏几日枝丫。恨风吹一夜陷水淖,携篮卖杏何奢。听小巷长明笛断,惊梦怎堪遮!

【简评】:越溪春,词牌名,调见宋欧阳修《六一居士词》,以其《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为正体,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三平韵,后段六句四平韵,另有《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等代表作品。
不错,赞一个!化“寻春屋后,小巷香浓”于全词,上阙渲染春天景象,下阙,顺势而下,承接、深构,都不错。
单单从本词来说,先景后情,章法也无从挑剔。也有感叹光阴,很不错的一阙词。







10.兰溪
占春芳·杏花
梅笑隐,桃夭寐,杏雪簇芳春。蝶吻红珠羞粉,玉容缀露清真。    巷陌落英缤。共佳人、杯酒怡神。雨微香淡轻风里,湖绿山茵。

【简评】:开门见山,直接写早春之景。用“蝶吻”一词,引出红粉玉润的杏花。上片用笑隐、天寐、雪簇营造出早春的盛景。下片描写与佳人在春盛处一起畅饮把欢,以落英、怡神、微香等词来渲染喜春的欢乐气氛。点出杏花微雨之湖光山色的春美立意,全篇一气呵成。上下片呼应衔接有序。为上片结尾和下片起句做了铺垫,妙哉!




11.大宇堂
题《山中杏花》
别却喧嚣与榭台,
依山傍水寄心怀。
红轻粉薄枝头坐,
禅意诗情款款来。

【简评】:此绝用语清雅,不乏想象。首句总起,陌上的杏花遗世在外是格外的香,依山傍水恍如隔世的闲逸,春天就是唯美的画卷一片都是欣欣然。“别却”道出杏花与世隔绝的清丽之美,“喧嚣与榭台”进一步衬托遗世的闲雅之境,大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次句写既然心在尘外那就把情怀寄情于山水之间吧!且承接首句“别却”。转结由远及近,聚焦“禅意诗情”,以诗意“款款来”这幅间接描述了“心远地自偏”的禅境。




12.东方雪
春风袅娜•雪后游杏村
遮苍苔溪镜,绿垄梅尘。三月雪,万枝云。阵重重、洁白粉红堆砌,昨霄声诺,今日花纷。燕语殷勤,莺歌环抱,绚出柴篱谁叩门。绽破春衫聚春色,斟来仙露醉仙村。    吾趁闲来踏遍,芳霏扮蝶,咏风语,扑鬓沾裙。超然梦,俗缘魂。横吹玉笛,无负东君。自是鲜妍,沁芳流水,遂非留住,怎得归真。霞光融恰,且凝心结实,深情郁茂,齐物尝新。

杏花天•杏腮似雪枝头绽
杏腮似雪枝头绽。那朵朵、邀霞红浅。泥香小径飘诗瓣。如许半山放漫。    春约我、踏青步健。我与你、登高怀远。莫辞所指花神宴。归去来兮似箭。

十六字令•归
归,莫误春风剪缀期。纱如雪、轻叠点胭脂。

【简评】:春风袅娜
在词人的笔下,杏花是春日里最灿烂的所在。杏花只是个点缀,却给人无比灿烂美好之意。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这是何等的惬意与自得。

【简评】:杏花天
全词意境优美,真情流露,是一篇佳作。上片一句一景,让人想起“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春园”一句。下片衔接自然,情真意切~赏花过后,不过是一个人的踏青,和春相约,总是惹上相思,登高望远,此时却上心头。然下片两个“莫辞”和“归去”意深情重,且相得益彰。次韵运用手法娴熟,和韵脚搭配的词均信手拈来又浑然一体,毫无拼凑和违和感,足见功力深厚,胸中有丘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 18:24 , Processed in 0.08830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