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回复: 0

“有容堂”杯第三十期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白朝勇谈创作心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1172
发表于 2023-2-1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30、白朝勇

一副获奖联的创作过程

在《对联》杂志举办的“有容堂”成联月赛第三十期题《百家姓》中,我有幸获得一等奖,感谢评委老师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也想将这副联的创作过程写下来,与联友分享。

其实,刚看到《百家姓》这个题目时,就感到了它的难度。因为之前,月赛已写过《笠翁对韵》、《文心雕龙》、《三字经》等古典名作,它们都是韵文形式的启蒙读物,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丰富,文理畅达,各有侧重,容易入笔。《百家姓》却不同,虽然也是韵文,但仅仅只是姓氏的排列,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说白了就是一部韵文体的识字课本。所以,这个题目很难从内容上找到落笔点,如果只着眼于韵文这个特点,因为已多次写过,也难以出新。
于是,我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这样一部识字课本式的读物,何以能成为经典,流行千年而至今不衰呢?经过思考,我觉得,原因就在于,看似简单的姓氏组合,却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有着最密切、最广泛的联系。因此,当我们诵读它的时候,会觉得人在其中,家在其中,国在其中,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而产生这种魅力的核心,就是姓氏,这正是最好的切入点。

核心抓住后,思路也就打开了,有关姓氏的一些生活场景不断地展现在眼前。比如同姓的人相逢,不论认不认识,一句“本家”、“五百年前是一家”,就会马上亲近起来;有了矛盾误会,一句“一笔写不出两个X字”,也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这正是同姓同根的力量。
再进一步想,“百姓”集于一书,不正是把我们整个民族融为一体吗。这时一句歌词闪过脑海,“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是啊,国人出国,都称华人;异邦的国人聚集地皆为“唐人街”;外国人看我们,一样的肤色面孔,分不清张三李四,统统称为中国人,而我们也以此而自豪。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姓什么,其实都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祖国;我们也有着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华。

思路理清后,联语也就自然而然地形诸笔端:
姓列百家,同姓同根,无论西北东南,尽向小书寻远祖;
民归一国,斯民斯土,莫管张王李赵,皆称大号是中华。

获奖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我更欣慰的,是“有容堂”月赛举办以来,我每期都积极参加,不论成绩如何,总是乐此不疲。数年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对联创作的过程是艰苦甚至是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当写出一副满意的作品,当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时,心中的那种愉悦是无法替代的。只有真正热爱对联的人,才会甘愿经历艰辛,同时享受其中的快乐。我愿意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白朝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3-29 02:17 , Processed in 0.12071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