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9|回复: 0

静庐散谈(一)说说“负笈”任末的故事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408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874
发表于 2023-3-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汉语大词典》:负笈(负笈),拼音:fù jí

(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 汉桓宽 《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箧,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马非百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箧’对文,是说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

(2).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 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 《后汉书》:“ 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 ,学‘五经’,积十馀年。”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辞·短歌行二》:“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孙中山 《中国之革命》:“ 满清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忧时感愤,负笈于 欧 、 美 、 日本者日众。”

负箧曳屣,形容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的样子,比喻人生活贫穷、困苦。

负笈从师,指一个人学问已经很深了,还去拜师的意思。

王嘉【拾遗记】中,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翻译现代文即:王嘉【拾遗记】一书中,有个学者名任末(东汉时期人物)十四岁时,没有固定老师,常背着书箱,不畏险阻,到处求学。常和人说如果一个人不好学,怎么能有所成就呢。求学的路上,有时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削树枝作笔,汲树汁为墨。夜里,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没有月亮的黑夜,点燃麻秆、蒿草之类取光。读书如有心得,便写在衣服上,记录备忘。他的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便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贤之言论不读。临终时曾告诫学生们说"好学的人,虽然死了犹如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使活着也只是行尸走肉罢了!",这便是"行尸走肉"的成语来源。

任末还以爱友尊师闻名。友人董奉德在洛阳病死,因家境贫寒无力送棺木回老家埋葬,任末便用鹿车(古时一种独轮小车)载上棺木,亲自推着送回董奉德老家的祖墓。古代风俗,人死于异乡,不能归葬祖茔,对死者或死者家属,都是一件遗恨终身的大事。任末出于对朋友的至诚,不顾路途坎坷,栉风沐雨地推车送友人尸骨还乡,由此传为美谈。

任末回到家乡,蜀郡守曾聘请他做管理全郡总务的功曹史,他称病未去。不久,他的老师亡故,他又不顾路途遥远前去奔丧,竟死在奔丧途中。临死前,任末告诉陪他同行的的侄儿任造说:"你一定要把我的尸体送到老师家门,如果人死后还有知觉,我为老师奔丧尽了弟子的礼节,魂灵也不感到惭愧,如果死后没有知觉,把我埋在泥土里,我也满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4-19 15:56 , Processed in 0.11450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