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回复: 0

浅谈出对句如何炼字炼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483
发表于 2023-12-19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浅谈出对句如何炼字炼意
原创 联圣三少 元宇宙楹联 2022-11-25 20:00 发表于福建

浅谈出对句如何炼字炼意

楹联出对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出对句的炼字犹为重要。由此反过来说明出对句创作本身炼字的重要性。其实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在出对句中,体会作者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作者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作者主观情感的移动与变化,体会炼字创造意境的和谐美,这些都是一种享受。下面就几点谈谈炼字的基本手法

一.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是杜甫的炼字名言。象他诗作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等句子,都是下字惊人,分别在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作到炼字。总的来说就是大胆的想象力,变化开阖,出奇无穷,形神俱出。那么引申到对联出对句也是如此道理。举个简单例子:

出句:裁开愁绪缝诗纫[不小心]
对句:种下相思埋月锄[小精灵]

出句在裁字,缝字,对句在种字,埋字,都是很注意炼字的,一是连贯性使用,而是力度对比。再加上想象力,就使得句子生动。

赏析:出句大胆新颖的想象力,比拟造成的语境流畅而且耐回味,动词裁缝用字精当,所以出句很夺人眼球。对句也不俗套,大胆的比拟,相思可以种后,再把月锄埋起来,可谓对得起。

再举个例子:

对句:瀑卷山头月 [班主任]
出句:柳鞭陌上牛 [大肠世家]

出句的卷字与对句的鞭字,也是很注意炼字的。

楹联鉴赏:山头月静,居然被瀑卷……想像很奇妙,有些玄幻的味道。手法新颖。柳条长软,风吹而动,可以赶牛了,用鞭字也是生动。

类似的句子很多,我的出句“我御天风来牧海”的牧字,“十万江山不忍拘”的拘字,“墨砚犹能砸地香”的砸字,“江山不用敛诗眉”的敛字等等,都是很注意敛字效果的。当然这里举到的例子都是动词炼字效果,还有形容词炼字效果,比如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由“到”改“过”,又换“入”,再换“满”,最后,终于炼出“绿”字,才心满意足。使诗歌意境徒然升华,那更是千古绝唱。

二. 众里寻他千百度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对他的优秀弟子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也就是说句子在炼字中需要有被选性多,推敲性强,合理性稳,其实炼字也是寻寻觅觅的过程。

象诗家这样寻觅的例子很多,前面刚说了苏东坡的故事,再有唐代诗人贾岛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僧敲月下门”一句究竟是用“推”还是用“敲”冥思苦想,无法定夺,竟然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马队,是他和韩愈一起反复“推”、“敲”,才定下用“敲”字的。一个“敲”字,铿锵有声,使意境充满迷人的芬芳。

在对联中也是如此,反复推敲,一字不工未肯休,这个一字的塞选与推敲其实是个快乐的过程。举个例子:

出句:山径松摇疑客至[采儿]
对句:书窗绿晃是春来[洗竹]

我在选择对句的“晃”字,就有原先考虑过用“映”字,“透”字,“卧”字,最后才确定用“晃”字,才更好的表现出春的勃勃生机与不经意。

赏析:富有诗情的画面。山居中,尽日以读书为乐,山径的松涛声仿佛朋友的拜访呼唤,出句有化用同类句子的影子。但对句就把这山居春景衬托的更有情趣,读书而忘年,不知道春至,只有那绿色的晃动才引起清眸的注意。晃字用的恰好。

三. 曾经沧海难为水

我在前面的讲义曾写到此出句是李商隐改自孟子的“以观沧海难为水”,算是在他人的基础上再炼字炼意。在古人写作中,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也是在基础上再炼字。类似的还有暗香疏影的诗句例子,也算是一字改动炼意,全篇生采。在对联的出对句中,类似的很多例子。

举个例子:发现一些联友对于"蓝"字的运用有独到之处,如"燃灯安若素;有夜寂于蓝",如"一种情愁蓝若水;无边思念绿如涯".我个人也写了"欲问前身事,渐销一尺蓝"和"此酒堪刑诗落寞;谁人可忘夜深蓝".于寻常字眼中,做自己的独到文章,或许有很好的收益.这个是直接引用蓝字的用法,无须改动字眼,但效果也不错。

再举个改动字眼的例子:

出句:春湖似酒先馋柳 [如烟]
对句:往事如风渐忘亭 [无名]

出句的原型是春湖似酒先熏柳。第一次见此出句便为心动,感觉意境很好,可以在熏字改动用馋字,更富有神韵与味道。

楹联鉴赏:出幅诗情已垫,埋下伏笔.我和西子有个约定,在湖心亭中,看着幽碧的春水如醍醐美酒,惹得垂柳弯腰欲嗅,如痴如醉.西子并没有来,心情转而淡伤.然这也许是早已经心中设想好的结果,是以让往事如风而去吧,留在亭中的只有那份真挚过的感情如柱而立.

四.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调饰

这应该是炼字炼意的最高境界,就是天然而成,让你看不出丝毫的炼字痕迹。这类炼字通常运用最平常的字眼,最浅显的字眼,去表达最真挚的感情,最丰富的想象。是以沈德潜【说诗晬话】云:“古人不废炼字之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唯难字而已”。读者宜细体之。这也是说炼字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炼意。

举个诗句例子: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这样就是物我相融的境界。

举个对联例子:

出句:春风不问路[时空]
对句:燕子自识家[机会主义]

出对句不再炼字如何,而是意近自然,隽永耐人回味。

赏析:出句不经意的表达,却让人回味无穷,风从何处拎春袖,要走进谁家呢?其实她的爱是广大的,希望每一家都有春风的气息。渐渐地,不问路的春风一样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让诗人荒芜的心重新体会清新浪漫。对句很好的回答,燕子自识家,有化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整联描写简洁,鲜明,却把春天的情怀表达的最“一览无遗”。

五. 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说的是炼字需要符合语法性,符合逻辑性,符合想象力。尽量用字不僻或不晦涩过人,符合常性,就如春水只向东流不问西。举个诗句的例子。相传北宋诗人王琪,年轻时很自负。一天,他来到竹园赏玩,但见青竹丛丛,枝叶翠翠,不由得望竹生意写出一联:“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后来苏轼开门见山地说:“好虽好也,十干一叶。”王琪一听,瞠目结舌,羞愧地摘下了对联。“十干一叶”的故事虽系传说,但苏东坡的批评却发人深省,这也是炼字炼意失败的效果,失去了自然合理的存在性。再举个例子,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这种想象又是合理的。

所以要求炼字用词贴切、生动、传神,合乎语法与理解习惯。“因文识象,由象悟道”。

六. 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面说了那么多,炼字技巧为什么要运用,其实是为整句的炼意而生。或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折腾那么多精力,走那么多路程,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文心雕龙里有专门一篇讲炼字的见解,其中所谓 “一字未稳,全篇皆疵”,说的就是因字废篇。拿到对联中来就是因字废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意识上在出对句的时候,要有整体的炼意意识在先。只有放眼于全句的意境,才能在所谓的句眼上作文章。例子就不举了。

七. 万紫千红总是春

炼字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就如春天花朵很多种颜色,但总是春天的格调与意境不变。同样,炼字可以联想,通感,借鉴,活用。并通过一字传情,以动衬静,以实显虚,一语显旨等诸多表现手法来达到其效果与目的。其实说到底,一是要有文学想象力,二是要有生活感触。这两者的糅合给炼字炼意带来了很好的文学养分。“炼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的是选择最恰当的字眼来表情达意,鉴赏时须根据句意仔细琢磨体会,体会作者的“炼字”艺术。以下是新近搜集的网络楹联意境出对赏析200副,大家可以看看,体会其中不少好出对句的炼字炼意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17 15:04 , Processed in 0.10532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