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回复: 3

岳民立指尖上的联坛风云言论辑之2024年三月份

[复制链接]

81

主题

109

回帖

154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41
发表于 2024-3-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2024.03.01

主题
岳民立:【新鲜事·他山之石】“楹联文化传诵人”,三门峽楹联又出高招!

留言
三门峡人说楹联(1)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戴江琴:“笺裁崤岭云,问锦绣三门,同挥鸿笔;情涌黄河浪,怀青葱一梦,再焕龙章。 ”大家好!我是楹联文化传诵人戴江琴。我在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三门峡向你问好!刚才为大家吟诵的是一位联友为我们三门峡市文联撰写了一副楹联作品。我们都知道,楹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是对联的一种雅称。它的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体现了汉语文字独特的一字一音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之一,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天,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推介我们三门峡的楹联文化。2006年5月13日,伴随着第一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的举办,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应运而生。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2009年三门峡市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与此同时,最早由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主办的《中华楹联报》及数字报纸、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也先后上线,形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出一道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盛宴。十余年间,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先后举办了60余次全国诗词、楹联大奖赛,编辑出版赛事作品和楹联专著60余部,先后创建楹联文化教育馆、楹联文化社区、学校、医院、街道等标志性工程100余处。外地朋友说:“在三门峡抓把空气就可以闻到楹联的味道!”说起三门峡的楹联文化,就要说说三门峡楹联文化的领头人方留聚会长。2009年5月方留聚会长当选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网络委员会主任。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成立了黄河金三角楹联文化联席会,先后举办了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中国(三门峡)楹联论坛、中国(三门峡)楹联界迎春晚会、沿黄九省楹联大赛及颁奖典礼、承办了中国楹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国楹联学会宣传出版工作会议等等重大活动。在宣传三门峡楹联文化的同时,也使方留聚会长成为全国楹联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先后荣获中国楹联界最高奖——梁章钜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三门峡市文学艺术界特别贡献奖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登高望远,方知前路长;矢志不渝,继续再出发。 新年伊始,方会长很自信地告诉我,未来的目标是“让楹联进入社会,让更多的人喜欢楹联”,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109

回帖

154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4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03.07

主题
岳民立:“当代楹联河东流派”传承新人——闫鹏《南风堂随吟》读后

留言
新时代孕育新生命,新征程频出新成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飞速发展的汹涌波涛,“古中国·新运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密集区域内,青春焕发,活力四射,国粹楹联文化也风生水起,助力大潮,奋勇澎湃,滚滚向前。经过25年全市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楹联人的踔厉奋战,成就显著,在全国联坛影响深远。在显著的成就面前,我最为欣慰的是国粹楹联文化,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域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传承,一大批联坛新人物新形象,风涌出现,茁壮成长。“当代楹联河东流派”梯队传承弟子闫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一位突出的代表人物。

这是我首次在这里说出这样的话。多年來,我的主要精力是忙联事活动,现在要把重点转入推新人、荐新人;推新事,论传承上來。这里推荐的这位闫鹏,其实他在诗联界里早有成就,只是我把他作为运城市楹联学会换届后新班子成员,作为流派模范传承人來推介,是笫一次,也是第一位,就称作“新人新面孔”吧!闫鹏,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名列“河东联坛12秀”,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他善学习,爱动脑,勤勉求索,刻苦钻研,文艺素质高,十分难得,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联坛新秀,更是“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杨振生的优秀梯队传承人之一,是全市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流派新锐

“当代楹联河东流派”从2007年命题提出,到2013年推向全国后,10多年來,一路走來,日渐成熟,它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影响力越来越大,威震全国联坛,独领风骚。不仅在全市带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楹联文化大军,最突出的标志,是一批新人新秀新形象,成长壮大起來了。闫鹏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显著成果,就是近日新出版的《南风堂随吟》一本厚重的书。纵览通篇,闫鹏有四个方面的新发展。一是他全面继承发展了流派的语言风格体系。《南风堂随吟》收录他的主要诗联创作成果,容量很大,内容极其丰富。他的作品把“豪放、凝重、新奇、时尚”的流派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时语入联、联化时语”上,在创作宽度、深度等方面更有新发展,更为丰富,更切时切情;二是他把流派的“共性风格,差异发展”,展现得完美无缺。闫鹏的古典文学底子很厚,很扎实,他的诗联作品,个性很明显,特色尤突出,在流派众多成员中,独树一帜,难以复制;三是在学用领军人、师傅杨振生的创作意识、创作风格和路径中,他不光是完美的继承,而且更有独创,不是照抄照搬,而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作品既大气,又婉约,既守正,又灵动,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四是,闫鹏因为是教师职业出身,在从事联事、联教工作中,更显周宻细微、沉稳老炼的个性,尤其是授课,内容丰富,表达清晰,教学语言入心入脑,很吸引听众。

闫鹏是河东联坛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流派队伍中新崛起的俊秀!

诗意生活

这在闫鹏的《南风堂随吟》中,呈现得最明显。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充满着诗情画意,关键是我们能够发现它,捕捉它。闫鹏,这位从古典文学中走出來的文化人,已经具备了“诗意生活”的潜意识。他区别于常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把国粹经典,已经镌刻在骨子里,融化于血液中,因此,观察事物,体恤生活,处处就自然地带着诗意,就高人一筹。因此,流落于笔端的自然是别样的风情人物,展现在文字上必然是“绝句”、“律诗”、“新诗”、“词”,必然是高雅飘逸,美不胜收。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不是任何人都可为的,是文化自觉自信行为,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必然结局。闫鹏作品中,大量地呈现出异乎寻常的意境,是长期积累、集聚、融化而成。因此,他的生活很丰盈,很精彩,很滋润。

联化情怀

追求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家国情怀有一般情怀,有职业情怀,作为新时代的楹联人,我们的最高准则,最大情怀和梦想,就是敬畏国粹楹联,尊重楹联,成就楹联。年轻的闫鹏,已把它作为自已的愿景,作为为国为民效力的家国情怀。他淡泊名利,摒弃社会上风花雪月和金錢至上的陋习,走进楹联,走进“清水衙门”,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弘扬、传播、传续国粹楹联文化上;他埋头苦干,扎实奋力,把心血都花在国粹楹联文化的发展壮大上;他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国粹楹联的创作上。这多年,围绕国情国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围绕讲好运城故事,创作了大量的好作品,见诸社会,服务民众。今年春节期间,他为市区池盐博物馆大门上编撰的一副春联,联文是“一馆春风谁解说?听鹊唱盐情盬事;千秋胜跡今开放,恰龙腾舜日尧天“。从众多的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形象生动,角度新颖,被主办方用灯箱配置悬挂,很惹人注目,成为春节期间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与东200米的“中国楹联大厦”上的建党百年巨联夜景,遥相呼应,壮丽美观。这一举措,把国粹楹联氛围渲染得到高峰,在广大市民和游客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和痕迹。这副联是他编撰的,也是“当代楹联河东流派”的代表作,典范作品。

文化人生

我们细致地品读闫鹏的《南风堂随吟》,你还会有更为不同的领悟,会感知到篇篇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文化,是精神和物质融合的产物,是精神追求,是实实的存在着,不是虚无膘渺的东西。闫鹏的每副楹联作品,都是作者所秉持的文化态度,升华文化品位的结晶。这里边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愚眛与智慧、落后与先进的差异。从本书所收录的楹联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那就是作者深情地酷爱着古老的河东根祖文化和运城的新文化,并用新的联句诠释它,歌颂它,传承它。因此,他的每副联作,就有了浓郁的乡土味道,很耐人寻味。

当今世界,文化意识和时代气息,与经济能力、科技水平、民众素质、生活环境,相互交融,已成为大势,成为强势的潮流。党的二十大后,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呈现出“文化强国”的强大趋势和洪流。在这种大背景下,特别需要我们的新一代作家、艺朮家和文艺工作者,认真履责,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的作品,发挥文化的特有作用。因此,《南风堂随吟》一书的靓丽推出,是非常适时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是顺应时代需求应用而诞生的。传统的国粹楹联文化,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正在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同样,现时的河东根祖文化,也进入了历发上最好时期,正在健康发展和逐步壮大。我相信,《南风堂随吟》的问世,正当其时,一定会在这一发展的大潮中,发挥它应有作用的。

“新人辈出”,是推动楹联文化事业发展,是“当代楹联河东流派”成长壮大的生命力,骤动力。这里,我觉得还要反复强调的是,我们各级楹联组织,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都应把最大的勇气和精力,放在培养新人、举荐新人上。新人新品越多,工作局面就越活跃,就越生龙活虎,朝气蓬勃。而我们广大楹联人,也应倡导一种“互鉴互学”、“百花齐放”的新风尚,比学赶帮,一代胜过一代。如能完美的实现,那我们河东的国粹楹联百花园里,将是一种何等的繁荣景象!楹联文化事业,就会得到完美传承发展,永葆青春,常盛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109

回帖

154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4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03.10

主题
岳民立:运城联坛,出现首位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感悟”的人——文振西

留言
新年伊始,运城联坛,就呈现出勃勃生机。政治敏感性和大格局、大胸怀的呈现,是楹联文化事业蓬勃发要的先导。今天(3月10日),是“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闻喜诗联学会的今年第一个《对联赶集》日。这次,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他们打破了常规,不安排一般的联事和联律知识交流活动,首先根据学会党支部安排的党课内容,由支部书记王永福主持,会长、“山西党建名嘴“文振西,讲“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感悟”。讲课中,振西同志高屋建瓴地讲了习总书记文化思想形成的过程、伟大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讲了学习的深刻感悟和贯彻落实的具体部署。讲课中,善于表达的文振西,绘声绘色,有理论,有高度,有实例,使听者如雷贯耳,很是高端新鲜,深受启发和教育。

据我所知,这是去年习总书记视察运城和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后,运城联界开展的深入贯彻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活动中,这么深刻系统地,讲学习体会的第一人,笫一次。它将在运城联坛再次激起波澜,把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楹联文化事业发展,推向更高层次,更新阶段!



文振西: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感悟

2023年10月,党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加了“文化”二字,正式提岀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现在,谈谈我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感悟。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重大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难,人民蒙辱,文明蒙尘,文化蒙羞。经过西方列强的践踏,西方文化的渗透,使我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知步步后退,从器不如人,到制不如人,再到文不如人,甚至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自信遭到了极大的挫折和冲击,对中华文化的负面评价占比很大。部分人在学习西方文明之际,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把中华传统文化打入“落后、腐朽、野蛮、专制、糟粕”之列,无一是处。尽管20世纪以来少数文化人士力图改变这种情形,但欧美借经济、军事、娱乐、媒介、资本等载体大肆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总是走不岀这一框架定性,基本上回天无力。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今日,扭转近代以来因民族优秀深层文化的普遍失落而仰人鼻息、亦步亦趋的心理?如何为中华民族走上复兴、走向富强奠定精神魂魄之基石?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高度,把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有机结合起来,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中,经过步步演进,层层提升,逐步形成了黄钟大吕般唤醒国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2013年3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共产党“总开关”的哲学意义很有益处,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作岀了高度评价。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于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时,发岀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信号,喊出了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评价的最强音,化解了人们深层的心理纠结,提供了走向现代、迈向未来的文化内生聚合动因,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奠定了内在精神基石和动力,具有从心理观念到社会制度、物质载体、文化发展近代转向的意义。这一转向,沉淀在中国共产党统一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概念之中,向世人表明,我们的历史文化不是沉重的“包袱”,更不是任人妄评的“糟粕”,而在整体上是“优秀”的。

第三步于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之一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提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第四步,从庆祝建党百年到党的二十大,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岀将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联系起来,纠正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念、方法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时,将后者作为前者栽剪乃至批判的靶子之错误倾向,从理论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宇宙观、世界观、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哲学层面的高度,使之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比较、融通时,并非简单具体的“朮”的结合,而是“道”层面的融通。从实践路向看,2017年中央、国务院“两办”发岀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新世纪以来以中央文件形式制定的第三个“工程”,具有落地生根的可操作性,可与另两个一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并论。

第五步,2022年10月,习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提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据此制定的新时代大战略、大倡议,比如举世闻名的三大倡议一一2013年的“一带一路”倡议,2021年的全球发展倡议,2023年的首次全球安全倡议等,都与中华文化的智慧创新有关。其中,有学者总结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个方面的智慧创新:①正确的义利观,超越了西方的“利益观”;②和平发展观,超越了“国强必霸论”;③“文明多元共生论”,超越了“文明优越论”;④文明交流互鉴超越了西方的“文明冲突论”;⑤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的“普世文明论”,从而占领了道义高地,促使一些国际规则重新定义,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论述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其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岀了强大伟力,取得了根本性、历史性的成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和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和巨大力量。

先说文化。文,原意为“物相杂”之纹理;后释为“道之显者谓之文”,“文者,德之总名也”,文乃“经天纬地”;文化乃“文治、教化”,将文化的力量提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经天纬地、以化成天下的高度。

文化有狭义、广义、次广义之分。狭义指文学艺术,广义指所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成果,次广义指有別于政治、经济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活动和成果。从精神内涵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別人着想的善良。

再说中华传统文化。传,乃承传、流传;统,乃统绪、统领。中华传统文化上自三皇五帝,下迄1840年鸦片战争,或延宽至1919年“五四”运动。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凭借延绵不断的语言文字和各种表现形式,经过岁月的积淀,成为人们浸透在血液、流播于世界的精华。像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十大传统文化(书法、武术、中医、京剧、茶、瓷器、围棋、刺绣、丝绸、剪纸);从《易经》开始的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右军帖、道玄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四大名著、秦汉古墓、龙门石窟、敦煌彩塑等等。老子的巜道德经》,是全世界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孔子的《论语》,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办起了476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学堂。这些历经时间的汰洗依然光芒四射的宝典,穆穆皇皇,丰赡斑烂,足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流地传承至今的文化,是历经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沉淀和实践检验的文化,是以儒释道、墨法兵六家智慧和王阳明心学为主体、以诸子百家为基础的文化,是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志于道的文化,是讲大公、修大德、求大义、做大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文化,是天人合一、利益民众、造福社会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文化,是化解世界文明冲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习总书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明确的价值定位:①中华民族的根和魂;②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重要沃土;⑥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资源;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⑧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的变为现代的?习总书记给我们开了个方子一一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他说:“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礎和前提。”怎么坚守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回答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归纳起来,即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实践之“新”,达中国式现代化之“用”。这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厚的兹养。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践行和美好前景。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完成这项工程,一定要在“学、化、新”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学。要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回答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完成什么目标的问题;弄清传统文化中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而后择其优者而行之,用创造性的行动取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成果。

关键是“化”,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深化,即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的传达和理解,而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内化,即要入脑入心,刀刃向内,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思想深处找答案;转化,即不能照抄照搬,而是要推陈岀新,守正创新,创造性地拿岀新思路、新作为、新成果。

尤其是“新”。习总书记说:“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好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商代汤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整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从自己从事的事业、工作、生活岀发,把“魂脉”与“根脉”贯通、物质与精神贯通、传统与现代贯通、理论与实践贯通,不断创新、岀新、立新,创造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就是我们的使命和光荣。比如,我们志在攀登楹联高峰的楹联爱好者,一定要把楹联写成新时代的样子:要充分反映新时代发展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向往;要生动、鲜活、简美、和谐,为新时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强大的正能量;要开创传统楹联新时代的风格,展示新时代的气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一道绚丽的风采。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犹如根植于中华大地和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的参天大树。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照耀下,把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贯通起来,这棵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参天大树一定会枝繁叶茂,鲜花盛开,硕果累累,四季常青,永葆生机。

2024年元宵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109

回帖

154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4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03.21
主题
李金奎 岳民立:“送中堂”,这一文化新形式,在峨嵋岭上临猗王家庄持续升温,再现魅力!
留言
3月15日,临猗县王家庄常芳林家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的文化婚庆和送中堂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县乡文化名家和乡亲们共同编撰书写欢庆新婚,歌颂新生活的对联诗词中堂展,代替了奢华的婚庆布置,村民们纷纷登台演唱,抒心声,秀才艺,代替了专业演出团队。而县诗联学会,老年协会为其送的中堂;

“德业弥珍”,

对联:“一脉家学蔚贤士;九州云水激后昆。”
微信图片_20240322085222.jpg
诗歌:
“常 将使命践初心,
芳 华如昨韵通神,
林 涛花海新境界,
书 山高路贤后昆,
家 道时雨乡梓润,
学 子文脉伴风云,
传 颂四域育才赋,
奇 葩彦俊映春晖。”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新闻。

以上这幅由县诗联学会会长王济康精心撰诗并书的条幅, 用厚重大气,遒劲有力的行书笔墨,集诗联书法为一体巧妙之处在于,独具匠心地把藏头诗第一字集成“常芳林书家学传奇”八个字,深刻地揭示了其“耕读传家,恭桑敬梓”的主题内涵,充分彰显了其不凡文字功底,深厚学养,家国情怀,令人惊叹不已。 在众人掌声喝彩中,常芳林先生双手从王会长,村老协会长手中接过这代表村民心声祝福沉甸甸的礼物中堂时,他激动地说:“领导就是服务,丁家庄和我们是兄弟俩。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是我的人生追求。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今后尽力为大家服务好。与广大群众同心协力,为实现农民富,乡村美,农业强,尽点绵薄之力。”退伍军人,原村党支部书记,现运城市曲艺家协会副会长张万贵先生,今天他作为主持人回顾了多年乡村的巨大变化,并发出感慨: “用诗联点亮文化,用中堂润泽乡村。这种送中堂活动,送出了光荣一个人,教育全家人,带动全村人,影响一代人的和美相谐、高雅健康的新气象,应大力提倡鼓励效仿。”事主是荣获市县模范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连仼数届王家庄书记 、村委主任一肩挑的己花甲常芳林先生。数十年来,自觉传扬先贤遗风,坚持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为村民修路打井引黄灌,重修舞台和碑楼,自来水天燃气送到家,为村里办了大量实事。他与贤慧善良勤劳的妻子李小芳女士教子有方,大儿子常江,二儿子常洋,先后从全省名校康杰中学毕业,又经全国知名大学深造后,各自创出一片崭新天地。现在老大常江任国内高端科技企业主管,老二常洋在日本北海道创办一座现代家庭农场,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纳税大户。但他们父子一家始终情恋故士,心系乡亲,多次为家乡建设捐物献爱心。芳林先生把政府为自己颁发的数千元奖金,也捐给村抗疫工作、公益事业,到受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党委政府的多次表彰,前年,在日本创业的儿子常洋在北海道结婚,今年, 他在家乡专门举办庆新婚答谢会。衷心感谢多年来纯朴善良的乡亲们对其家的关心帮助,对他工作的大力支持。

“送中堂”,这种传统文化形式,在新时代,有了新变化,新发展。在闻喜,已坚持送了20多年,1000多次,它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綫。今日禧见在临猗县三管镇王家庄村再现。临猗与闻喜,同在峨嵋岭上,这是早年兴起的“峨嵋岭楹联文化带”的渗透与扩展,是传承与传续国粹的新文化现象!但愿这一文化现象,能向汾河、中条山两条楹联文化带上漫延与辐射,向河东大地延伸。红遍全域,促进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17 10:13 , Processed in 0.12646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