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回复: 0

惟妙惟肖动物联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0

回帖

867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77
发表于 2024-3-2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惟妙惟肖动物联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3-25 00:00 河南


联 斋  第4193期


惟妙惟肖动物联

刘永清

      动物联语的属对有其独特之处。它可依据各类动物特点,活灵活现地描述,甚至结合环境写景、言志、刺虐、益智等,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瞧,出水蛙儿穿绿袄;落汤虾子着红衫。有红有绿,色彩斑斓。风吹马尾千条线;日照龙鳞万点金。尾飞鳞耀,眼花缭乱。
      听,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山秀水清,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马过石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马嘶鸡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北宋时期苏轼和秦观一同乘船出游。忽然岸边有一醉汉骑着毛驴走了过来。苏轼随口道:
      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秦观看着摇船梢公对道:
      梢公摇橹,打躬作揖讨船钱。
      联语想象丰富,对答有趣。
      明代户部尚书年富,自幼聪慧。一次,他的老师看到狂风吹落树上的鸟巢,雏鸟乱叫,便即景道:
       风坠雀巢,二三子连棵及地。
       小年富见落枝砸塌鸡窝,想到鸡见月光以为天将晓而啼鸣,便就此对道:
       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师徒巧用谐音,把老师期望年富“连科及第”和弟子决心“金榜题名”的心愿通过联语自然表露出来。既描述自然现象,又寓生活哲理于其中,自然和谐,恰到好处。

      据说,黄陂县有个山寨,四面环山,分别为卧虎山、白豹山、鹿耳山、福马山。清朝末年,有个老秀才以此作句:
      山寨巍峨,虎豹鹿马环四面。
      之后几十年没人对上下句。民国年间,有个青年学生自武汉乘船时,看到龟、蛇二山,忽然想起上句,遂对道:
      江流浩荡,龟蛇鹤鹦列两旁。
       真是巧妙至极!原来长江两岸有龟山、蛇山、黄鹤楼、鹦鹉洲。
      宋代苏轼和黄庭坚于书于文,同为大家。一次,二人在池畔赏花,见水面浮一蛤蟆(青蛙),即出对如下:
      蛤蟆水上真书“出”;
      蚯蚓泥中草写“之”。
      上联“真书”指楷书。蛤蟆昂首出水之形,酷似楷书“出”字。下联“草写”即“草书”。蚯蚓在泥中曲体如回肠之状,很像草书“之”字。二者比拟,描形摹状,惟妙惟肖。

      据《古今谭概》载,明代才子于谦小时候,母亲常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扎在头上。一天,有个和尚见后,出联嘲之: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知其不怀好意,便反唇相讥:
      狗嘴何曾吐象牙。
      联语虽系戏言,却工对谐巧,令人称道。

      传说,明代崇祯年间,通州有个聪颖的儿童叫邹体亚。一天,父亲带他访友,看到一行大雁自北向南而飞时,脱口道:
      一行飞雁,避霖雪而南去。
      小体亚随之对曰:
      数只奔鸟,破烟云而北来。
      父亲说的是,朔雪飞空,大雁南去,为实指。体亚顺手拈来的为臆想,系虚拟。对仗工稳,难能可贵。

      传说,清代有个翰林曾随康熙皇帝出巡。一天,他们来到一条江边时,只见远处几只兔子在碧绿的草地上嬉戏玩耍,白绿分明,清新悦目。康熙帝见景生情,脱口道:
      门对青山,兔嬉碧毯。
      翰林心领神会,眺望缓缓流荡的江水,朗朗对曰:
      窗含绿水,鱼戏银波。
      说话间,但见一只白兔向水边的沙滩飞跑而去,蹚起一溜尘烟。康熙帝遂又出一联:
      白兔探沙,双行“爪”字。
      翰林见出句从兔子的足迹着手,很佩服皇帝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自己也随其思路,驰骋想象,转眼对出下联:
      赤蛇出水,一路“之”文。
      君臣二人即行即对,欢乐非常。

      有一副谜语对联非常形象有趣: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对联对仗工整,状物生动,不失为联中佳作。但其妙处更在于它是一则形象的谜语。
      上联射一家常物——青油灯。白色灯草从油中穿过,恰似“白蛇过江”。灯光火焰,好像“红日”,比喻确切。
      下联谜底——秤。秤杆上的铜钉,真像“万点金星”,而乌黑色木材做的秤杆挂在墙壁上,犹如“乌龙上壁”。

      传说,苏东坡与佛印在一起共饮,忽有一斑鸠在树上啼叫。东坡触景生情,出句曰:
      斑鸠无礼,老僧头上叫姑姑。
      佛印笑而对之:
      白虱有情,小姐胸前叮奶奶。
      有说下联为:
      褐鼠有情,小姐耳边呼姊姊。
      联语摩声有趣,读之令人捧腹。
      宋朝江西乐平有一“神童”,叫余端蒙,自幼习字学文,能诗善对。同里项员外,极器重其才,欲纳之为婿,因试其曰:
      杜宇一声春昼永,午梦惊残。
      “杜宇”,也叫杜鹃、布谷或子规。初夏时节,昼夜叫个不停。余端蒙忽见有黄鹂在枝间穿梭,遂对之:
      黄鹂百啭晓风清,宿酲消尽。
      项员外非常佩服他的机敏,遂以女相许,是为娃娃亲。
      海燕娇艳游蜂喜;
      溪柳阴浓黄雀狂。
      “海燕”,非海上之海燕,而指燕子。古人以为燕子来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海燕。“游蜂”,指游弋在花丛中的蜜蜂。此联系描绘初夏之景,用四种动植物进行叙述,突出了夏季的特点。

      一天,周起渭外出路过一个寨子,见全村人正围着一口井发愁。当他问明情况,得知是因井不出水,有一道人说只要能对上他的联句,就能找到不出水的原因。他的上联是:
      弯腰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周起渭听后,想了想,很快在石壁上写道:
      歪嘴石榴斜张口,喜鹊横戡。
      稍后,一白发老翁从联中悟出,这泉眼应在其井壁中。遂组织施工,很快发现泉眼,泉水清澈甘甜。人们喜笑颜开,互致庆贺。

      一天,某官宦带着微服私访的御史,参加松江知府的寿宴。入席时,宾主谦让座位,御史坐到首位上,这让知府心中多有不悦。但又不便发作,便在席间借机出联道:
      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席。
      意思是,这松江的首席应该是我的,你凭什么坐上去呢?
      御史听出这话外之音,便指着盘中的螃蟹说: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知府闻言,甚感意外。心想,在我这一亩三分地,谁敢这样放肆呢?后来,一打听,才知是御史大人驾到,急忙叩头谢罪,更郑重地将其让在首席。

      过去,有士子二人春游于田间,或闻布谷鸟叫,其中一人出句曰:
      播谷禽鸣,催起农夫忙播谷。
      另一人对曰:
      提壶鸟语,唤醒酒客出提壶。
      上下联句首之“播谷”、“提壶”均为谐音。“播谷”,谐“布谷”。“提壶”,谐“鹈鹕”,皆为鸟名。末尾之“播谷”、“提壶”,均为实指,动宾结构。联语首尾呼应,谐音回环。

      传说,古时候有一文人,游于市井。他在旅店的楼上或闻楼下有人出句道:
      鼠偷蚕茧,浑如狮子抛球。
      自己在楼上思之再三不能对,至死,也未想出对句。后来,楼上经常听到有人在吟诵此句,人们不敢上楼。或一日,有个举人得对句后,壮胆上楼吟曰:
      蟹入鱼罾,却似蜘蛛结网。
      从此,楼上再无声响。
      据《解人颐》载,明代何孟春,幼时机敏,过目成诵。一次,他同父亲一起乘凉时,父亲或出句云:
      蛙鼓萤灯蚯蚓笛,荒塘夜夜元宵。
      小孟春想了想,张口对曰:
      莺簧蝶拍鹧鸪词,香陌年年上巳。
      上联说晚上。有“鼓”有“灯”有“笛”,正是闹元宵景象。下联写白天。踏春之日,有莺唱、蝶飞、鹧鸪鸣,可谓春光无限。“上巳”,节日名。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后改为每年的三月三日。这天,人多踏青春游。“鹧鸪词”,本为词牌名,此借指鹧鸪鸟啼叫。联中含六种动物,岂不乐哉?

      据载,五代时,楚王马殷之子马希振,一日与寺僧贯彻同游。马看到蚂蚁衔着虫子游动,便出句道:
      蚁子子衔虫子子。
      贯彻想了想,不慌不忙地对道:
      猫儿儿捉雀儿儿。
      “蚁子子”,即蚂蚁之子。“猫儿儿”,即猫儿之儿子。“虫子子”、“雀儿儿”,亦然。“子子”,前“子”为后缀,后“子”为名词。“儿儿”,前“儿”为儿化,后“儿”为名词。皆为转类。联意为幼蚁衔幼虫,幼猫捉幼雀,绕口有趣。
      
      明代文学家张岱,少时随祖父张汝霖游杭州。其祖父好友陈继儒(号眉公)跨鹿而至,或指屏风上的《李白骑鲸图》出句考张岱:
       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
       张岱应声对曰:
      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
      上联指李白马鞍山采石矶醉后捞月,坠入江中,骑鲸升仙事。下联说陈继儒来钱塘(今杭州)为游客事。“打秋风”,指利用关系向人索求财物。张岱这样调侃眉公,虽说大不敬,但工稳雅切,意趣尤浓。


刘永清,字江天,网名:新晴雨。1956年生,邯郸市肥乡区人,大学文化。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邯郸市诗联学会顾问,肥乡区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河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河北联坛名家”称号。微信悬联获两项“世界之最”。作品被收入《中国对联作品集》《当代国学家大辞典》《中国楹联年鉴》等。著有《婚恋对联故事》《析字对联赏析》等多部楹联专著及《千年古县—河北肥乡》《肥乡人文》等多部文史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4-27 22:29 , Processed in 0.10380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