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回复: 2

【24.06.10截止】福建漳平市“双洋古城镇、象湖奇和洞”楹联有奖征集启事 征文天下 2024-04-10 14:08 吉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1678
发表于 2024-4-11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漳平市“双洋古城镇、象湖奇和洞”楹联有奖征集启事
征文天下 2024-04-10 14:08 吉林

https://mp.weixin.qq.com/s/N8UoBk7CWXYyF0RCMXT_rw

★ 漳平市 ★

“双洋古城镇、象湖奇和洞”

楹联有奖征集启事

图片


图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繁荣发展地方文化事业,赓续漳平历史文脉。经研究决定,举办以“明代航海家王景弘故里原宁洋县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双洋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奇和洞古人类遗址地-象湖镇”两地为主题的全国征联大赛。

      具体事宜如下:





图片


一、组织架构

图片
指导单位:

福建省楹联学会

中共漳平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漳平市文联

双洋镇人民政府

象湖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龙岩市楹联学会

漳平市楹联学会



以上单位组成楹联征集组委会



图片


二、征联内容:

1.双洋征联点(32副):

双洋镇政府1副、麟山塔1副、红四军宣传纪念馆1副、文庙1副、关帝庙1副、古城楼4副(含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各1副)、茶楼2副、四座廊桥8副(太平桥、澄瀛桥、青云桥、化龙桥每座各2副)、安阜廊桥1副、先农坛1副、太平桥头休闲亭1副、澄瀛桥头休闲亭1副,宁洋文代广场1副、漳平水仙茶发源地1幅,舞炮龙1副、双洋汉剧1副、王景弘故里1副、徐霞客游历1副, 东洋、西洋、城内村各1副共3副。



2.象湖征联点(32副):

象湖镇政府2副、奇和洞遗址共15副(其中遗址10副;展览馆 2 副;南岛语族发源地文化馆 3副)、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共15副【其中荣福堂5副(大门1副、厅堂1副、横厝墙上留款信1副、下堂1副、边门1副),体验一区二区各3副;游客服务中心暨会议场所3副),达道堂 3副,红军纪律馆 1副。】



3.附:双洋、象湖两镇相关征联点简介。











图片


三、征联时间:

即日起至6月10日止





图片


四、征联要求:

1、作品必须思想健康,立意高远,对仗工整,文辞优美,声韵俱佳。

2、作品需符合《联律通则》,新旧声不限,同一作品中不得混用,作品单比7—11字为宜。参赛作品只限一人一点一稿。

3.作品应是原创,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4.投稿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享有对获奖作品择优使用和修改权,包括且不限于书写镌刻悬挂、结集出版、展览或其它宣传文化活动等,不再另付稿酬。

5.投稿者需注明真实姓名(网名概不录用)、身份证号码,准确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参赛者一经投稿,即视同认可本启事的相关规定,资料不全者不予参评。

6.评审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所有参赛作品实行专家初评、终评(采取双盲方式评审)。评选结果经不少于3日的公示后,在相关网络平台上揭晓获奖结果。

7.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征集组委会。


























图片


五、奖项设立:


一等奖2名(双洋、象湖各1名),颁发证书,奖金1000元。

二等奖4名(双洋、象湖各2名),颁发证书,奖金各500元。

三等奖8名(双洋、象湖各4名),颁发证书,奖金各200元。

优秀奖50名(双洋、象湖各25名),颁发证书,奖金各100元。














图片


六、投稿方式:



本次征集活动只接受电子稿件应征作品,作品请直接粘贴于邮件正文框内,拒绝附件和图片稿件,不得二次粘发。         

发至邮箱:zpylzj2024@163.com

联 系 人:卢如张

联系电话:13959058354

注:另附相关材料。

漳平市楹联征集组委会

2024年4月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16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洋镇楹联征集点简介



1.双洋镇政府大院1副
图片



省级双洋历史文化名镇简介

双洋镇位于福建省漳平市的西北部,距漳平市区50公里,北接永安市,东邻新桥镇,南连南洋乡,西与赤水镇毗邻。现有面积289.5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2003年1月8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双洋镇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双洋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历代以来该地多属龙岩县管辖,为龙岩县集贤里东西洋巡检司。宁洋地处偏僻,在漳平、大田、龙岩、永安等县交界处。明嘉靖39年(1560年)至43年(1564年),由于明王朝横征暴敛,至使民不聊生,1561年爆发了以赤水田头苏阿普为首的农民暴动,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以龙头寨为据点,四出斩官戮吏,起义军还配合广东饶平的农民武装攻打沙县、尤溪、永安、大田等县治,沉重打击了朝廷在龙岩一带的统治。为便于官府统治,人民生活安宁,廪生曹文烨、曹鳴凤联名向上呈文要求置县,史称“建县八议”,得到了巡海道周贤宣的支持,经明王朝批准,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才始建宁洋县,取东、西洋“宁静”之意。撤东西洋巡检司,县治建在双洋城内。县城东翔凤(对金凤山)、西登云(对云梯山)、南瑞麟(对麒麟山)、北佩玉(对玉岗山)。宁洋是析大田、龙岩、永安等县边域,龙岩县集贤里割五图,大田县聚贤里割三图,永安县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各割出一图,共计十一图,建了个宁洋县。宁洋东界大田馆前,自县到界80里;西界龙岩万安,自县到界120里;南界漳平九鹏公馆,自县到界100里;北界永安黄历,自县到界100里;东南界和睦(今新桥南丰、城口、云墩等);西南界龙岩万安;东北界永安邢庄;西北界连城赖源)。就当年讲,辖区也没有全部管辖到位,如:桃源、北界黄历(实际只到坑源外3公里左右)等,以致造成“飞地”,交叉地多,疆界不规则。宁洋县设3个里,集宁里(双洋、赤水、万安一带)、聚宁里(桃源、南丰、上京一带)、永宁里(坑源、西洋镇一带)。宁洋置县后第一任县长董良佐,最后一任县长王启文(1956年)。民国第一任县长陈国文,最后一任县长林文章。解放后第一任县委书记张其俭,县长林云祥,最后一任县委书记田正华,县长王启文。由于交通不便且土匪猖獗,1951年11月县府搬迁到小陶,1956年8月撤县,存史389年。
了解双洋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塔二戏三庙四桥五堂两馆两基地。即:麟山塔;舞炮龙、汉剧;文庙、关岳庙、先农坛;化龙桥、太平桥、登瀛桥、青云桥;成德堂、景德堂、聚德堂、怡庆堂、承启堂;红四军思想政治纪念馆、农耕文化展示馆;东洋善庆堂廉政教育基地、麟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麟山塔1副

图片



塔——圆觉塔(省级文保单位)


在麒麟山上,祝圣寺大雄宝殿之后。“圆觉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宁洋置县35年》),知县向德象,上元(今江苏江宁)人,举人,在任内始建麟山塔;万历三十八年(1610),知县许一元,都昌(今江西都昌)人,举人,在任内建成麟山塔。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总督姚公启圣子仪捐资重建。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塔高七层,呈八角形,砖木结构。塔高约22米,底层每面墙宽2.2米,逐层收分,每层四向均开有落地半圆窗,另四面外向有神龛,安佛像。塔门朝西,两边墨书楹联:“古塔从新屏佛顶 远方依旧铺神阶”。塔身白色,俗称白塔。塔内设扶梯可循级登至塔顶,登塔上可以纵览双洋全景,这种明代的砖构佛塔在闽西也仅此一座。1996年9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麟山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9月立碑。1999年由政府出资请上杭民间工匠刘高生重修。
塔--她记载了一个时代的人事世相,她是庄严、崇高、荣耀的象征,她矗立在群山之中、大河之上,有镇妖避邪,成为招财平安之吉祥物。她美了乡村、美了记忆,拉近了与百姓心中的距离。

自古以来,县城建筑都要请地理先生相地据形和按照传统习惯而建,都要有塔、有庙,建塔有镇邪之功能。当年,宁洋由于地处偏僻,官府鞭长莫及,以致盗匪、刁民、恶棍横行霸道,为镇住这些黑恶势力。置县后,地理先生通过观察宁洋地形, 发现麒麟山是猴形,猴子调皮捣蛋、到处捣乱,怪不得盗匪四起。官府根据地理先生建议,在麒麟山上猴头处建“圆觉塔”,意为将猴头钉住,上麟山石子路意为铁锁链,石子路一直铺到宁洋县衙门前,半山建路亭意为铁柱,可将猴子栓住,意思是这样猴子就没办法跳来跳去,吵吵闹闹了。从此,宁洋县就相对安静了。
又有一说:古时西洋村每年都要发生一至两起火灾(火烧房子),是因为猴形的麒麟山正对着西洋村,意思都是贪玩的猴子跑到西洋村玩耍,玩火引起的。在麒麟山上猴头处建“圆觉塔”,意为将猴头钉住,不让其乱跑,塔建好后西洋村发生火灾的情况确实减少了。



3. 文庙1副、关帝庙1副、先农坛(农耕文化展示馆)1副

图片



文庙(大成殿)


在双洋小学内,县级文保单位。据《宁洋县志》记载,明隆庆三年(1569年)知县董良佐就筹建起了文庙,当年宁洋置县仅两年,万事待兴,而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其精神可嘉。而后历代屡有维修,现仅存“宁洋文庙大成殿”,位于乡村中的双洋小学里(目前将小学和文庙设在一起的全国仅有两处),孔子尊师重教的传统习俗在这里沿传了千年而不衰。明万历六年(1578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陆续重修。原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大成殿后有崇圣祠,供奉孔子上辈先人,两厢称东、西庑,设诸先圣哲牌位,并备有祭器、乐器等。后崇圣祠供小学所用,祭乐器等已散失无存。“大成殿”坐东朝西,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14米。“大成殿”近年重建,建筑风格依旧。
最近一次修缮:由于南龙高铁建设,爆破振动造成文庙屋顶瓦片脱落,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双洋镇党委政府筹资55万元,对文庙屋顶进行修缮,2022年7月29日由福建万佳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标,三明古建筑队进行修缮,7月30日开始动工,为了不影响学校开学上课,每日组织二十多人进行施工,于8月14日文庙屋顶瓦片修缮完成。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历代统治者对孔子都尊崇备至。民国初期,宁洋县每年秋天都有由县官主祭的祭孔活动。目前,将小学与“文庙”设在一起的,全国仅有两处,也证明了双洋人尊孔推儒、读书风气的盛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习俗在这里传沿千年而不衰。


图片



关帝庙(关岳庙)
同样是具有县标式的庙宇。坐落在双洋镇城内东门内,明代始建,甚窄小。清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柳翘才拓地扩建,十三年(1656年)曾毁于兵乱,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建,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鱼、兽,体现了明清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关岳庙”原来称“关帝庙”,是因为双洋人民崇拜岳飞的伟大民族英雄气节,也就把岳飞给神话了,且将其塑像也移至此处一起供奉,改称“关岳庙”。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26米。正厅6.5米,前厅高4米。正厅供关羽、岳飞及关平、周仓等巨形泥塑像,门右边塑赤兔及马夫泥像。“文革遭毁”,八十年代群众捐资重修。

自古以来,县城建筑都要请地理先生相地据形和按照传统习惯而建。关帝庙都建在东门,据说因为关公是守东门的,所以宁洋群众也不例外,将关帝庙建在东门内。
传说:相传,古时关羽出征,碰见一个十二岁小孩,拦住去路,欲与其交战。关羽见其是个小孩,口出狂言,让小孩先打三棍。小孩第一棍打去,即将关羽打落马下,又挥刀将关羽脖子砍断,只见关羽头颅飞向天空,叫开南天门,而后头颅落于宁洋东门处。为纪念关羽,人们就在东门兴建“关帝庙”,供奉关羽。此后,每到凌晨时分当地群众常会看到有匹马在东门外偷吃群众麦子,据说此马是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这就显示了关公的神威。后来,因为双洋人民崇拜岳飞的伟大民族英雄气节,把岳飞给神话了,故将岳飞像安放在此处一起供奉。“关帝庙”也就改称“关岳庙”。

祭祀时间与内容: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十早晨,摆供品、请道士做法事、点香祈福,保平安。这几天,凡是到“关岳庙”吃饭的均不用交钱,由信众自愿将钱投入功德箱。有时也会请汉剧团、木偶戏团表演,增添气氛。


图片



先 农 坛(春牛亭)
  
先农坛(春牛亭),在古宁洋县城东门外。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县黄梦鸿将“康阜阁”改称为“迎春亭”,清雍正4年(1726年)正式定名“先农坛”,清光绪四年(1878年)宁洋知县谢锡恩重建。主要供奉“五谷仙”, “五谷仙”相传是远古时代发明农业和医药的人。春牛亭为当地人习惯性叫法。
据历史记载,只有县级以上建置的才可置建“先农坛”。古时立春日,宁洋县县长带领各乡乡长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聚集乡民,步行到“先农坛”,奉上供品,焚香叩头,举行乞土仪式,除正常供奉祭祀外,还有一项重要的鞭春牛活动,就是人们事先先用泥土制作一头耕牛的雕像,仪式后县长用鞭子打碎泥牛,各乡长取少许泥土带回各乡。县长会带头到地里干会儿农活,说明春耕开始了,以此发动大家去春耕。

鞭春牛头象征吉祥,鞭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鞭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天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这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先农坛大厅正梁上文字:钦加运同衔知宁洋县事西蜀谢锡恩重建
大清光绪肆年岁次戊寅季春月上浣榖旦
钦加运同衔:就是指朝廷册封“运同”这个官衔。“运同”是专职地方机构的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秩从四品。在宁洋这个地方,“运同”算是“高配”,但当时高配的很多,特别是在交通偏僻、生活不方便的县。
光绪肆年:1878年。
上浣榖旦:上浣指每月初一到初十称上浣(上旬)。中浣(11日—20日中旬)下浣(21日—30日下旬)“浣”和现在的“旬”一样。
榖旦:“榖”同“谷”,古时候谷物丰收时,就是好日子。“谷”有象征“吉”的意义,故称榖(谷)旦就等于是好日子。
五谷仙:农历2月15日出生,五谷仙相传是远古时代发明农业和医药的人。


图片



农耕文化展示馆  
设在先农坛内。主要由农耕文化知识介绍、农耕工具展示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业粮食安全重要讲话三部分组成,是人们学习、了解农耕文化的直观场所。

4. 四座廊桥8副(太平桥、澄瀛桥、青云桥、化龙桥每座各2副)、安阜廊桥1副
廊桥--化龙桥 太平桥 青云桥 登瀛桥
在碧流萦回的双洋镇,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廊屋风雨桥架设在小溪流之上,双洋四座古廊屋桥均置有栏杆、屏椅,顶上覆盖屋瓦,可遮阳避雨,又称风雨桥。它既方便行人通行,又可供人歇息、闲聊,成为附近居民休闲、乘凉的好处所。四座古廊桥均为明清时期的石墩双孔梁式廊屋桥,木构桥廊,瓦盖翘檐,风格古朴典雅。每座桥,历史上都多次遭洪水冲毁,村民热心捐资均按传统原貌修复。古桥是旧宁洋县的历史遗韵,也是根植一方地域的传统建筑文化标志,虽历尽沧桑而仪态不改、乡情浓郁、风采依然。古廊桥是双洋景观中的一个亮点。
  

图片



太平桥 县级文保单位,在南门,横跨石坑溪。由城内通城外南门圳,俗称南门桥。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知县邓于蕃募造,原名“宁济桥”,清康熙元年知县萧亮捐募重修,改名“太平桥”,石墩双孔木梁廊屋桥。长33.5米,宽4.1米,水面至桥高6米,桥屋高3.6米。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桥层9开间,共有20根桥柱。2004年春重修,建筑风格依旧。
宁洋置县前属龙岩县集贤里,明正统丙寅年(1446年),在此设东西洋巡检司,由于地处偏僻,官府鞭长莫及,以致盗匪横行,人民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将此桥取名“太平桥”,也就有赋于祈祷“生活幸福、太太平平”之意。
〔《红四军政治部、司令部布告》〕1929年8月,红四军出击闽中途径宁洋县城,张贴在双洋南门桥廊屋板上,纸质,竖写石印,纵41.5厘米,横22厘米。《布告》由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签署,1929年6月发布。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布告》解放后由毛主席亲自确认过。


图片



青云桥 原名“玉江桥”,俗称下桥。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县黄梦鸿将桥名改为“青云桥”。横跨石坑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石墩双孔,木梁廊屋桥,南北走向。长33.6米,宽4.1米,水面至桥高6米,桥屋高4米。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桥层11开间,共有桥柱24根。在南向桥头有“青云桥”碑一块,清同治十年所立。碑文记述此桥是邑侯饯别赴考学子的地方,两百余年来旋毁旋修,在桥面设店面(有开面馆、理发店、小百货、土特产等),收取店租作为修理费用。旁署陈天枢等40位捐资造桥者姓名。2014年11月重修,建筑风格依旧。
取考起功名“平步青云、青云直上”之意。相传古时宁洋学子赴考时,知县及地方族长等皆在此桥码头送别赴考学子登船,为图吉利,明万历27年(1599年)宁洋知县黄梦鸿将此桥改为“青云桥”。清朝初年,莆田举人张玉丰任宁洋县谕教时,漫步“青云桥”,曾留下“登斯桥,把酒临风,凭栏一览,溪光山色,豁然心目”佳句。“青云桥”桥头炮楼建于清末民初,系防御建筑,土木结构,三层,有枪眼,居高临下,扼守“青云桥”及桥下码头的安全。
  

图片



登瀛桥 原名“西洋桥”,横跨员当溪。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知县萧亮捐募创建,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建时改为今名。石墩双孔,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长33.8米,宽3.5米,11开间,共有桥柱24根。2007年7月重修,建筑风格依旧。
瀛,据<辞海>释为:海、池泽,另有“瀛洲”一词。唐李世民网罗人才,设文学馆,以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号十八学士,被选中者为天下所慕向,谓之“登瀛洲”。由此可推断,“登瀛桥”命名,系取“登瀛洲”及“出类拔萃”之意。
在建造“登瀛桥”时,其桥墩来水方向呈舟形(发洪水时,可分开上游来的洪水及木头等杂物,不至正面撞击桥墩),桥墩舟形上方前头雕有一个大鸡公头,是取美观效果的。
相传,自从“登瀛桥”建成后,上游的员当村公鸡上半夜就会乱鸣啼,家畜(牛、羊等)会半夜乱跑出去吃麦、稻、菜等,员当人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请来地理先生找原因,在村里地理先生怎么找也找不出问题来,好烦。一日,地理先生到宁洋县城来散心,经过“登瀛桥”时,看到鸡公头,朝着员当方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员当村鸡、牛、羊等的奇异表现,都是因为这鸡公头坏了员当村的风水。因此,他回去员当村告诉村民原因,并且教他们如何破解方法,就是要将“登瀛桥”的鸡公头给毁掉,因此,员当村民就在深夜里来到“登瀛桥”,偷偷的把鸡公头给敲掉,说来也奇怪,自从敲掉鸡公头后,员当村的鸡、牛、羊等家畜表现就正常了。


图片



化龙桥 在东、西洋两村水尾,横跨宁洋溪,东西走向。清乾隆年间(约1673年)始建木桥,因在东、西洋两村水尾,也叫“水尾桥“。据《宁洋县志》载:知县孙似茗(云南呈贡人  举人)精于山川形胜,创建此桥,以关一邑。桥上有瓦盖,祀奉大士(观音菩萨)。嘉庆年间倾坏,至咸丰七年(1857年)重建,上覆瓦盖,旁立扶栏。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月二十七日晚,暴雨大作,西、南两溪(员当溪、石坑溪)洪水冲出,势如滔天,平地涨起数尺,淹没冲毁无数田园、房屋、桥梁与道路,化龙桥俱被冲去,并冲毁左边桥头。光绪年间(约1876——1880年)捐资重建,而后因水毁几经重修。石墩双孔,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长44米,宽3.5米,9开间,20柱。其桥墩来水方向呈舟形,发洪水时,可分开上游来的洪水及木头等杂物,不至正面撞击桥墩,桥东头建有排洪沟,预防发大洪水时桥孔泄洪不及。古时桥下建有码头。1989年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由三明古建筑队重修。
古时人们都喜欢在村尾筑坝、建桥,意思是要拦住财气,不至外流。宁洋人民思想也不例外,故在此修建化龙桥(水尾桥)。也有“鲤鱼跃龙门、金榜题名”之意。



图片



安阜桥

坐落于城外村石坑溪中游,距太平桥上游2公里,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仿古廊桥风格建设,两岸环境优美,青山、竹林、芦蒿相互交织、错落有致,大大便利民众耕作两岸来往。2023年廊桥屋面与桥板面再行加固翻修。该廊桥在为守候一片农田提供通行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有利于农闲时期为群众提供舒适的休息休憩场所。


5.古城楼4副(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各1副),茶楼2副)

图片




宁洋古城建于明隆庆元年。现在城内村的环村公路,就是原来古城墙的旧基。城墙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用巨石巨砖彻成,周围四面数十丈。城墙四向开有城门。城门上各建城楼。咸丰七年又在城四向转角处各建炮台一座,备作战时起犄角呼应作用。原来东门称“凤翔”。西门称“登云”;南门称“瑞麟”;北门称“佩玉”。万历十四年知县陈德言将四个城门重新命名:东门名“瑞宏”;西门名“文明”;南门名“清波”;北门名“翔凤”,后改名为“振玉门”。
原县城四周城垣与城门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但古城的记忆一直存在于双洋群众的心中。2023年重建位于青云桥和红卫桥之间长约19米,宽7.6米的古城楼,一幢占地98.5平方米的二层茶楼。青砖瓦黛,城墙古楼,一半历史,一半故事,重现古宁洋记忆。
6.廊桥太平桥头休闲亭1副、廊桥澄瀛桥头休闲亭1副

图片



7. 红四军宣传纪念馆1副

图片



红四军思想政治宣传纪念馆



红四军思想政治宣传纪念馆  位于漳平市双洋镇风景秀丽的麒麟山上,与双洋革命烈士陵园遥相呼应 ,纪念馆外设计了一面迎风飘扬的红四军军旗与一面仿古的青砖灰瓦墙体和一段仿古回廊构成纪念馆入口门面;纪念馆内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展区分为《时代真理,思想源泉》;《政治建军,艰难探索》;《政治建军,艰难探索》;《宣传发动,创建苏区》;《坚定信念,红旗不倒》;《红色传承,砥砺前行》五个部分,展示了红四军出击闽中期间在双洋留下了《红四军司令部布告》、红四军《浪花》铅印军报等革命文物,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历史图片,突出展示了红四军出击闽中期间、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通过张贴布告、刷写标语、动员群众、武装群众等思想政治宣传办法分化打击敌人的斗争历史,同时兼顾了展示了我党在建党之初、建军之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红四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健全等一系列思想政治建设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透过尘封的历史资料,以史为鉴,从中可以厘清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脉络,了解革命斗争历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在红四军思想政治纪念馆里感悟初心,接受洗礼,为人民提供十分宝贵的精神食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强大精神动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将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苏区精神,传承好、弘扬好红四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双洋麟山公园内,有第二次解放宁洋城时遗留下来的古战壕,六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的防空洞。还有为缅怀革命先烈,1951年原宁洋县委、县政府在东门外金凤山上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81年原双洋公社将英烈忠骨迁葬于麟山上,建了烈士陵(安葬了四十四位革命烈士的英魂忠骨)和纪念碑。以及2011双洋镇党委、政府在半山腰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亭,2018年在白塔边建了红四军思想政治纪念馆。麟山它蕴含着宁洋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使人们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宁洋革命历史,警醒后人,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培育新时代精神,是人们休闲好去处,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宁洋文代广场1副

图片



宁洋文化广场,位双洋镇政府旁边,是双洋镇文化展示窗口。




9.王景弘故里1副



图片


明万历元年(1573),《漳州府志》卷三十一“宁洋县”之“武勋”记载:“王景弘,集贤里香寮人,从太宗北征,后有立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宁洋县志》、清乾隆三年(1738)《龙岩州志》均有相似的记载:“王景弘,集宁(集贤)里人,(后分属宁洋),明永乐年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王景弘,明代龙岩县人。洪武年间,少年王景弘走过香山桥到了东西洋(今双洋)后,乘一叶扁舟抵漳州,辗转达应天府(南京)。成年后跨洋越海八下西洋。最后一次下西洋后,历经130多年,明隆庆元年(1567),王景弘的出生地集贤里划归新成立的宁洋县(集贤里更为集宁里);宁洋县先后为漳州府、龙岩州所辖,1956年宁洋县被撤销,原集贤里的大部分地域纳入明成化七年(1471)置县的漳平。今之香寮,隶属于龙岩漳平市赤水镇。入宫为宦的王景弘,在“靖难之役”中随明太宗(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帝位“立有功”;其后,又因“有拥立皇储功”深得皇帝信任受宠,并“赐其嗣子王桢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明史》记载:“永乐三年(1405)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西洋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海地区)”,也就是从那时起,王景弘与郑和共同受命率领船队开启了航海生涯,在近30年间,他们共同组织领导的下西洋中,郑和是总揽事务的统帅。作为航海技术方面统领的王景弘,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负责船舶的征集与修建、航海人员选拔以及路线确认、航海图的测绘制作、水师的督练、后勤保障等一系列事宜。初中七年级《历史》课文称:下西洋中,最大的船只可乘千人,为当时最大的海船。在第一次下西洋中,船队有大海船62艘,人员27800余人,是同时期规模最庞大的船队。郑和、王景弘率领的船队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今天的越南、印尼、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都曾访问过。明宣德八年(1433),在第七次下西洋中,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身为正使的王景弘独自率领船队安然回国。宣德九年(1434),王景弘以外交使团正使身份独自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苏门答腊,这是王景弘的“八下西洋”。同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与郑和,深得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的信任与赞赏。第七次出使西洋前,明宣宗分别赐诗给郑和、王景弘。所赐的诗中表明,郑和与王景弘的职责及贡献各有所重。赐《太监王景弘》诗云“昔时将命尔最忠,大船摩曳冯夷宫。驰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谼”,突出对王景弘航海技术和率领庞大船队功勋的赞扬,体现其对船队航海技术的重要贡献。明朝船队大规模下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船队跨越整个印度洋的航行,早于葡萄牙人达·伽马1498年绕非洲航行到达印度近一个世纪;早于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绕英格兰影响西方历史的短途航行150年。如此伟大的历史创举,深受海外崇敬、民族缅怀、世人颂扬。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华裔中,纷纷为郑和、王景弘树碑铭、立庙宇、雕神像,当作神灵朝拜;在泰国的三宝港、马来西亚的三宝山、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以及文莱首都的王总兵路,都是为纪念王景弘而命名的;当地还有许多故事、传说并代代相传。美丽的南沙群岛中,有一岛屿被命名为“景弘岛”,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派军舰接管南海诸岛时,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王景弘于1947年公布岛名时,将原被外国人称之为Sincowe(辛科威岛)更名为“景弘岛”。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景弘岛”为标准名称。深受皇帝信任的王景弘,还奉命镇守南京,掌管南京宫廷内务和修建寺院宫殿等事务。晚年潜心整理航海资料,编撰了《赴西洋水程》航海专著,对航海路线、技术原理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包含水文现象识别、航海仪器使用以及船队日常管理等内容,该书流落民间后辗转抄录,成为中国航海史上重要的航海“秘本”(已佚失)。


10.徐霞客游历1副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 崇祯元年(1628年)(农历3月17日由永安县境来宁洋,四月初一离开)、崇祯三年(1630年)两次游历宁洋,均由化龙桥码头(以前在码头上方不远处有个“接官亭”,县官在此迎送重要人物)乘木船南下,他对宁洋溪的山川、地貌进行穷流溯源的考察、分析与对比,发现了新的自然规律,作出“程愈迫,则流愈急”的重要论述,即“河流的流速与流程成反比”的科学规律,这是徐霞客在科学分析比较宁洋溪与建溪(闽江上游三源头之一)的流水之后才得到的卓识见解。这种论断在人类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1. 漳平水仙茶发源地1幅

图片



漳平水仙茶原产于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溪口村大会自然村,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2021年,“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漳平是福建省三大野生茶基地之一,境内分布大量的野生茶树。元代开始人工种植茶叶,到明清时已有相当规模,清康熙年间已形成“茶行一条街”,嘉庆年间就有人到台湾开办“裕兴茶行”,光绪年间创办的“泰昌茶行”,在多地开设12个分号。如今,茶叶生产已经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漳平市现有水仙茶园面积近5万亩,主要集中在双洋、南洋。
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主要有8道工序:采青,采集成熟中小开面2—3叶,以午青为佳;晒青,以第一、二叶呈凋萎状态,叶面失去光泽,叶缘稍卷,香气显露为宜;晾青,放于室内阴凉通风,恢复鲜叶活力;做青,茶叶手握如棉,叶面黄亮,成汤匙状,叶缘红点显明,花果香显露;炒青,翻炒叶色黄绿、叶片卷皱,握能成团,放能散开且带有黏性;揉捻,将茶青揉至呈条状,汁液略有渗出为止;定型,这是漳平水仙茶的标志性工艺,先铺开印有各商号的包装纸,上置内边木模,加入已经揉捻好的茶青,再用木槌压紧,成型后将包装纸扎紧,用米浆粘封;烘培,有初烘、复烘、足干三个步骤。漳平水仙茶外形成扁平四方型紧压茶饼,是中国惟一的乌龙茶紧压茶。

12. 双洋汉剧1副、舞炮龙1副

图片



汉剧----双洋镇民风淳朴,历来以农业为主,风俗、生活习惯与闽南相近,汉剧是双洋民间传统剧种,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双洋镇业余汉剧团前身是1914年由清末拔贡吴世杰创办的“大锣天”汉剧班。现在双洋汉剧团主要是在庙会期间受聘到各地进行演出,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汉剧是双洋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双洋汉剧与闽西汉剧是同一剧种,现在汉剧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洋名士吴世杰(1871-1920)号石侯,系清末拨贡。民国二年曾任省参议,在省议会中,以诗文出众,名噪一时。吴君热心地方文教事业,出资创建“大罗天”汉剧班子,使汉剧在宁洋扎根,至今未断。“宁洋汉剧团”名称几番变异,有称“新景天”、“双洋剧社”、“宁洋业余汉剧团”、“双洋公社文工团”至现在的“双洋汉剧团”等。近一个世纪来,曾出现过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角色主要有:小生、老生、青衣、花旦、正旦、老旦、红净、黑净、丑等九门头。后台分:文场、武场。文场乐器有:吊琴、扬琴、三弦、提胡等,武场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铜钟等。其唱本(又叫“总纲”)也是继承汉剧传统剧目。传统剧目有51本。
近年来双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汉剧团建设,积极筹划,组织人员,创作适合汉剧演出小戏剧本,在保留传统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大胆改编戏本故事情节,将党的方针、政策内容融入到剧情中,使汉剧更具观赏性和教育性,深受老百姓欢迎。近年来创作剧本16本,有《赖媒婆说亲》、《清风碧水》、《娄阿鼠别传》、《农妇“回礼”老讼师》、《紫云清风》、《陈九公》、《仙女下凡宁洋城》、《神仙也想坐高铁》、《祝寿》、《王景弘》、《佳节宴会》、《涉毒诈骗不归路  宁洋人民永说不》、《景弘美名扬》、《十九大精神暖人心》、《扫黑除恶  振兴乡村》《绘蓝图 铸伟业》等。


图片



舞炮龙——双洋人舞的龙,现在人称“炮龙”。古时迎龙伴有排子灯、节桥灯、人物花卉等,绚丽多彩。舞龙时,龙节内点火,由龙珠引路,有团龙、穿龙等造型。伴以锣、鼓、唢呐等音乐,穿街走巷。起初,人们的炮竹是在各家门口前迎龙时燃放的,后来人们发现往龙身上扔炮竹,舞龙的人只好将龙摇头摆尾躲着炮竹,这龙也就舞的更活、更为壮观、更为好看,很快就形成了炮竹炸龙---火龙闹元宵习俗。现今很多年轻人则紧随龙队炸龙取乐。舞龙者戴头盔、穿迷彩服、布鞋,以不怕鞭炮炸,敢在硝烟弥漫中举龙腾舞为荣,直至舞遍全村,方才散场。这一习俗至今已延续了400多年。龙一晚上舞下来被炸得越坏越好,这充分体现了双洋人民所拥有大破大立和敢于拼搏的“爱拼才会赢”精神。

13.东洋、西洋、城内村各1副共3副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双洋镇东洋村
东洋村位于漳平市双洋镇中部,镇区南边。辖东洋、东山后两个自然村,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地处溪流东岸坦地,故名。民居集中,呈长方状,古宅多为清代建筑。219户871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
东洋村是今双洋镇区四个村组成之一,村史悠久。明正统十一年(1446),设东西洋巡检司。现保留麟山塔、化龙桥、怡庆堂(出水莲花)、成德堂、景德堂、聚德堂等大量文化遗迹、遗址。2012年12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特色
东洋古村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具有一脉相传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诸多历史文化特色。
古村地处麟山塔脚下,永漳公路贯穿全村,地理环境优越,古制布局考究。从空间格局探究,延绵起伏的山脉使得双洋镇区背有山势较高的主山为倚靠,两侧有地势较低的丘陵为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放眼处又有稍低的小山包错落有致,恰好构成朝案。古村正是坐落于镇区群山怀抱的山间盆地,傍水拓展布局。远处山脉延绵起伏,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延伸至山脚下;近处田畴环绕周边,清澈绿水穿梭其间。村落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中国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交融共生,尽显一派田园风光。

古村的历史建筑类型多种多样,文化气息浓厚。古建筑类型有民居、祠堂、桥梁、古塔、书院、驿站、商铺等,大部分为清代建筑,也有一部分为民国时期建筑,并残留明代城门与城墙的遗迹。这些数量较多、保留完整的古代乡土建筑,是研究福建省古建筑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变的极好实例,同时也为研究福建省古建筑艺术提供了多元化的题材。古建筑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灰塑、彩画、软石铺地装饰等,不仅数量众多、技艺精湛,而且多数保存完好,展示了中国古代优秀建筑艺术延续性的特点。
古村的传统文化积淀丰厚,传承至今。汉剧、剪纸、迎龙灯、舞狮、竹马、花船、采茶灯、高跷等民间艺术得到完整延续,兼有重要的红色文化遗存及大量的地方特产。
古村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村落与九鹏溪风景区、紫云洞山风景区连接成片,曾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览过的地方,以山清、水秀、林密、树奇、茶香、禽珍为特色。因此,古村依托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开发古村落旅游项目,规划发展为集民宿、生态、休闲、度假、探古为一体的综合性古村落。
古建筑的传统价值

东洋古村历史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传统特色,代表了宁洋古城民居的典型特征和特点。从总体上看,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浓缩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佳的人居环境。古塔、古桥、古井与古民居建区成片,体现了村落主要环境要素的古朴风格。麟山位于古村北边,在此建筑的麟山塔,充分利用了古村的风水格局,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村落的“发科甲”地理布局。麟山塔与化龙桥、青云桥、登瀛桥交相辉映,增添了古村的无限魅力与联想空间。
东洋古村建成区的古塔、古桥、古井等文物保护状况良好,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市)级2处。廊桥化龙桥位于东洋、西洋两村水尾,俗称“水尾桥”。
东洋古村建成区的历史建筑数量众多,面积广阔,现有古民居28座,以怡庆堂(出水莲花)、成德堂、怡庆堂、善庆堂、景德堂、聚德堂、吴氏学堂等为代表性建筑。其中怡庆堂(出水莲花)规模最为宏大,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4座:成德堂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赖氏民居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李姓民居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聚德堂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另有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3000平方米以下18座。古民居大部分为清代建筑,石雕木刻,泥塑彩绘,建筑风格古朴、装饰工艺精细。
怡庆堂(出水莲花) 清嘉庆年间约1800年始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保存状况等级为一级。相传原“出水莲花”的黄姓人家,以经营宁洋水仙茶发迹。黄家主人生性豪迈,慷慨好客,见人客气,处世和睦,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整体平面格局为三进五开两护厝,屋顶飞檐翘角,护厝屋顶层层迭落,挡溅墙彩画细腻生动。由照壁、前埕、随墙门楼、前天井、过厅、中天井及两厢、主堂、后土及左右护厝等组成。面阔五间,过厅进深三柱,主堂进深四柱、后檐封墙。建筑结构:随墙门楼歇山顶,前天井前墙及左右院墙均做燕尾脊墙檐。过厅、主堂均为七架抬梁木构架、山墙混合承重、三段燕尾脊悬山顶,其中过厅为檐柱与后金柱之间抬梁,主堂为前金之间用通长大额枋,与后金柱之间做井字抬梁,过厅、主堂前檐均两跳丁头栱,主堂设神龛。山墙夯土墙,部分墙裙贴饰空斗墙面。装饰:梁架间略施雕饰,檐柱、后金柱柱础石雕,挡水墙泥塑彩画,两厢封檐板彩画,脊堵镂空红色砖花。现存嘉庆六年(1801)“选魁”牌匾一块。
成德堂 清道光十三年(1833),茶商富贾赖殿春始建,坐东朝西,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保存状况等级为一级。整体平面格局由民居及学堂两部分组成,为三进五开间,三护厝加一学堂,穿斗式构架墙体承重结合。民居朝西,由倒座、前埕及两厢、带门楼隔墙、天井及两厢、主堂及左二护厝、左一护厝等组成,其中右内护厝前侧设门楼,小书厅设左护厝前。主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柱,前出游廊,明间后设厅、次、梢间后檐封墙。学堂朝北,由前院墙、长条形院坪、右外护厝外半座等组成,其中右外护厝面阔七间,明间前延伸龟亭,内半座仍充住房。


图片


成德堂建筑结构极为独特,民居及学堂的建筑不仅风格迥异,而且装饰异彩纷呈。从建筑风格而言,民居倒座、主堂均山墙搁檩式土木结构、三段燕尾脊悬山顶,主堂前檐两跳丁头栱、方斗、弯枋、雀替承檐,前廊三架船篷卷棚。隔墙凸字形三段式,中间做歇山顶墙檐,脊堵泥塑,与两厢相交处设耳门,墨额“礼门”“义路”。学堂山墙搁檩式土木结构、歇山顶,前檐两跳丁头栱、方斗、直枋承檐。从建筑装饰上看,宅内天井、门埕拼砌阴阳两极、铜钱等纹理,木雕精美,花窗通透。民居一、二门楼均有联对,泥塑彩画完整,倒座次间后檐墙装饰假圆漏窗,隔墙门楼、耳门泥塑彩画墨字,主堂前廊梁架、挂落饰木雕,左次间梢间前檐隔断,太师壁饰木雕,前檐柱八角石雕柱础。学堂前檐亞字棂横披窗保持完好。成德堂始建99间,经岁月风雨侵蚀,现仅存68间。2013年12月,被漳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聚德堂 清代建筑,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保存状况等级为一级。整体平面格局为两进五开间两护厝,由右门楼、带围墙前埕、下堂、中天井及两厢、主堂、后土及左右各两列护厝等组成。面阔五间,主堂前出游廊、后檐封墙。右门楼已圮。建筑结构:下堂凹寿门面,堂内五架抬梁,三段燕尾脊悬山顶,且明间前半坡设重顶。两厢两段燕尾脊。主堂山墙搁檩式土木结构,前檐两跳丁头栱、弯枋、雀替承檐,前廊三架人字假顶,堂内脊檩主副檩式,三段燕尾脊悬山顶。装饰:下堂门面木雕,封檐板彩画,木雕门髻,次间前墙圆漏窗;主堂副檩下皮木雕,前廊梁架木雕,次间槛窗完整,两厢挡水墙泥塑彩画。屋顶脊堵红色镂空砖花、泥塑。大厅太师壁悬挂光绪元年国学生赖和标所立木匾。
景德堂 清代建筑,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保存状况等级为一级。整体平面格局为坐北朝南,二进五开,护厝对称,形成前方后圆的布局。由左侧斜门楼、带围裙照壁之前埕、下堂、中天井及两厢、后堂、后土及左右护厝等组成。面阔五间,后堂前出游廊、后檐封墙。后土存水井两口。建筑结构:下堂凹寿门面,堂内五架抬梁,三段燕尾脊悬山顶。主堂山墙搁檩式土木结构,前檐两跳丁头栱、弯枋、雀替承檐,前廊三架人字假顶,堂内脊檩主副檩式,三段燕尾脊悬山顶。装饰:主堂前廊梁架、副檩下皮、太师壁等木雕,其中太师壁尚存本地罕见的漆金扁托,插屏柱柱头圆斗、插把,厅左右墙壁墙裙灰塑。屋顶脊堵红色镂空砖花。景德堂与成德堂、聚德堂为赖氏三兄弟所建,建筑年代、风格、结构相近。

承启堂(吴氏学堂) 清代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保存状况等级为一级,为吴氏民居承启堂的私塾。整体平面格局坐东北朝西南,依次为大门、天井、祭台、大厅,主体由前门廊、左右两厢、中天井及出龟亭、主堂等构成。建筑结构:山墙搁檩式土木结构、三段燕尾脊悬山顶,出龟亭为五架抬梁、歇山顶。装饰:后期整修木构件漆红白黑三色。



图片



吴氏先人在东洋村原居吴角楼,后因鼠疫,六兄弟迁建怀德堂、慎德堂、承启堂,其中承启堂及学堂系吴钟应(兄弟排行六)兴建。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学堂共出庠生12名、贡生2名、太学生15名、儒生3名、进士1名。现存有道光十一年(1831)“恩魁”牌匾一块,甲戍年、丁丑年奇峰吴记锡壶两个。
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洋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古村作为宁洋古城一个特定区域,在宁洋古城深厚的人文历史中孕育发展,逐渐形成了长期相沿积久的传统习俗,并在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沿袭相对稳定的地方特产和手工艺品,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性、社会性、区域性、独特性的特点。
汉剧 古村引以为豪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洋汉剧团前身为1914年清末拔员吴世杰创办的“大罗天”汉剧班,角色分小生、老生、青衣、花旦、正旦、老旦、红净、黑净、丑等九门头,后台分文武场,现有常年演出的“醉打金枝”等唱本(总纲)48本。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类518项,汉剧属第四类传统剧种92项中的一项,在传统剧种类中排名第33个,是福建省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个中的一个。

舞炮龙
整条龙一般为7-9节,龙节上覆盖印有象征龙鳞的青色龙布。元宵佳节舞龙时,除龙头、龙尾各1人外,每节1人。龙节内点火,由龙珠引路,伴以战鼓、唢呐,穿街走巷,观众围拦龙队,燃掷鞭炮取乐,舞龙者以不惧烟花爆竹、敢闯硝烟弥漫、昂举龙头腾舞为荣。
花船
用竹片扎船状框架,外围色布作船舷,中间竖四根彩柱,装成五彩缤纷的亭子。亭子悬挂各色小灯、花饰。由女少年扮坐于船中,人走船行。船头船尾另有扮船公、船婆的,撑篙操浆,配合锣鼓乐声,沿街作船在水中、上下滩、水流缓急、颠簸等姿态表演。
明笋干
又称闽笋。选取节密、墩实、质嫩的春笋,剥去笋壳,削去笋头,经蒸煮、浸漂、压片、烘烤、整形等工序制成。闽笋分正牌、副牌、黄标和下路四个等级。
水仙茶饼 茶饼含有大量茶多酚、氨基酸、茶色素以及单宁、咖啡碱、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制作程序为:采摘、晒青、凉青、杀青、炒茶、揉茶、包装、焙烤。
木偶戏 双洋木偶戏团创建于1992年,由原双洋业余汉剧团部分演员组建,剧本与汉剧团相同,唱腔仍为汉剧唱腔,有木偶70几身,长年可正常进行演出。
风鸭 俗称腌鸭。生鸭宰杀后,去内脏、脚爪后,涂抹以大小茴香、八角、硝盐等配成的香料,俗称“鸭药”。浸于钵内,三天后“起水”,然后用小竹片撑开鸭体,悬挂于通风处晒干。
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双洋镇党委、政府成立双洋镇麟山革命烈士陵园修缮改造领导小组、东洋古民居修缮领导小组、东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投入修缮资金,加大规划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村的工作力度。东洋古村规划保护范围划分为二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核心保护区范围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麟山以西的东洋村中心区域范围;另一块是麟山以东,包括麟山塔在内。核心保护区的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分一类、二类、三类建筑,古街老巷风貌等历史建筑共30余处,均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其中,麟山塔、化龙桥、怡庆堂(出水莲花)、成德堂、景德堂、聚德堂等列入一类建筑,承启堂、承启堂(吴氏学堂)、怀德堂、慎德堂等列入二类建筑。
2018年,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栏目专题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双洋镇东洋村。目前,这里正在着力打造3A级旅游景区,使其成为宁洋古城的文旅名片、网红打卡地。
国家级传统村落--双洋镇城内村
城内村位于漳平市双洋镇中部,集镇中心,是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驻地。辖城内、北门山两个自然村,总面积约8.07平方公里。原系宁洋县治所旧城垣之内,故名。地处众溪流汇合的宽谷盆地中,地势平坦,境内(双洋圩)街巷纵横,民居集中,呈片状,古宅多为清代建筑。现486户1478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
明、清时代及民国初期,城内村属宁洋县集宁里附廓社,其历史沿革与镇区息息相关。1934年分设东南、西北两保,初隶宁洋县第一区城厢联保,后属城厢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宁洋县城厢镇称城内村。1956年宁洋撤县,划属漳平县双洋区双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东风公社双洋大队。1961年析立城内大队,属双洋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复称城内村,属双洋乡。1989年双洋撤乡设镇,仍属之。

村境主种水稻、烤烟,次种蔬菜,兼营商业零售及承揽杂工。
城内村是双洋镇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中心,保留宁洋文庙、关帝庙、太平桥、古街、古民居等文化旧址、古迹。2013年8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选址与格局特色
城内村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之上,村落选址极为考究。周边层峦叠嶂,绿水萦绕其间,良田延伸山脚。村落自古傍水筑建,聚族而居,为今双洋镇的中心区域。双洋镇区背靠海拔较高的主山,两侧以低丘陵为护龙,前有平坦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低矮小山包错落其间。城内村作为宁洋古城的中心村落,自然地拥如此得天独厚有的地理环境。


图片



城内村传统建筑格局完整,规制古朴,源于宁洋县的建置。明隆庆元年(1567)宁洋县始建,1956年宁洋县撤销建置,存史389年。城内村系原宁洋县治驻地,由此兴建了类型丰富的古建筑群。县衙、文庙、关岳庙、先农坛、祠堂、书院等分布其中,为县治的核心建筑。城墙沿溪而立,环绕城廓,建有北门、东门、南门等城楼,极具防御功能。城内古民居路网布局清楚,基本为巷道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巷道以偏东南方向交汇其中,疏密有致,通达城内任何地方。
古建筑总体格局以宁洋文庙大成殿及关岳庙为中心,左为青龙街,右为白虎巷,体现中国古代“左青龙、右白虎”的传统风水格局,成为城内村最富有特色的古建筑布局。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村庄中部,村内部分地段古民居今已改建为现代建筑,但大部分地段传统建筑仍保存较好,兼有当地居民常居使用。现状传统建筑主要集中在村庄中心内部,新建建筑参杂其中。目前新建的城内新村在西北部。
典型古建筑价值
城内村传统建筑类型多样,涉及民居、街坊、庙宇、桥梁、宗祠等,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保护相对较好,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重要的古建筑有宁洋文庙大成殿、太平桥、青龙街、白虎街、钟毓堂、垂裕堂、古井等,承载着宁洋古城厚重的人文历史。

宁洋文庙大成殿 位于双洋中心学校内。廊桥太平桥,原名“宁济桥”,因位处原宁洋县城南门,由城内通达城外南门圳,故又称南门桥。
古街古井 民主东路(青龙街)247米,处于古镇区中心。青龙街凿有一口明代古井,位处城内东门,原系陈姓家族私井。《宁洋县志》(清康熙元年刊本)载:明万历十七年(1589)置石拱,井旁竖“南无阿弥陀佛”石碑。“文化大革命”时期,石碑遭毁。井外径6米,内径2.2米,井壁圆形,深18米,井壁8米以下均是岩层,为宁洋古城尚存的一口古井。井水纯净,附近居民犹在此汲水。古井载入旧志,世代倍受村民重视和保护,仿佛见证古街的世代繁衍,人丁兴旺;白虎街171米,单面为田园,与青龙街构成古代城建“左青龙、右白虎”的传统风水布局。中心路(狗屎巷)138米,处于古镇区中心。
石旗杆 在城内村,曾经耸立着一座座华表似的坚固石柱—石旗杆,这一特殊古建筑与古代科举制密不可分。经科举应试获功名者,可在宗族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匾额,并在祠堂或居屋门前竖立石旗杆,以彰显地位身份,光耀宗族门楣,昭示榜样典范,激励后裔进取。例如在清代,凡考取进士、举人、贡生、监生等功名者,均可竖立石旗杆,尽管因文武区别和功名高低,杆身的长度、底座和雕刻有所不同。城内村现存的石旗杆,以民主北巷石旗杆、吴鸿光石旗杆、黄亨樑黄焕石旗杆为代表。杆身以花岗岩条石凿成,为方形或圆形石柱,杆高约五、六米;柱座一般呈方形、六角形,柱身中段镌刻立杆的年份,考取功名者的姓名、辈序及功名身份;杆顶多有雕饰,若考取功名者为文官,则刻饰“毛笔”,若为武官,则刻饰“坐狮”。穿越历史的时空,象征家族地位、荣耀、尊贵、荣誉的石旗杆依然古色别致,显现了城内古村人杰地灵浓郁的人文特色。

城内村为原宁洋县城的中心区域,传世至今的古建筑仍保留着浓厚的民间信仰与宗祠祭祖习俗。关岳庙位于东门内。
国家级传统村落--双洋镇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漳平市双洋镇中部,与镇驻地城内村直距0.5公里。辖西洋、赤洋埔两个自然村,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因地处溪流西岸坦地,故名。由于地形似盂,昔为操演处所,故亦名后盂、校场。西洋村民居集中,略呈方块状,古宅多为清代建筑。现210户656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
明、清时代及民国初期,属宁洋县集宁里附廓社后盂乡。1934年称西洋保,初隶宁洋县第一区城厢联保,后属城厢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宁洋县城厢镇称西洋村。1956年宁洋撤县,划属漳平县双洋区双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东风公社双洋大队。1961年析立西洋大队,属双洋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称西洋村属双洋乡。1989年双洋撤乡设镇,仍属之。


图片


西洋村历史悠久,明正统十一年(1446),设东西洋巡检司,至今仍保存俊德堂、世昌堂、赖氏学堂、登瀛桥、化龙桥等较多的古建筑、古民居等文物古迹。2015年9月,被福建省住建厅、文化厅、财政厅公布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2019年6月,被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格局的特点与形成
西洋村位于城内村西部,东洋、西洋、城内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汇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势,隔河相望。建筑布局疏朗,民居之间一般隔以田畴,鸡犬相闻,充满田园野趣。
西洋村保留较多的传统建筑,整体风貌良好,少数现代砖混建筑点缀其间。从建筑单体保存状况来看,现存建筑除了少部分为明中后期的建筑外,大部分是清中后期的建筑,其中工艺精、环境佳、保留好的主要古建筑:俊德堂、世昌堂、赖氏学堂、树德堂、继述堂、燕贻堂、登瀛桥、化龙桥等。
西洋村的传统建筑数量众多,至今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其缘由与古村与众不同的地理位置、深厚久远的人文历史、人丁兴旺的家族繁衍密切关联。
西洋村位于今漳平市西北部,是明清时期漳平县通达宁洋县古城内县署的必经之路,亦是漳平县、宁洋县古城通往赤水的交通要冲,加之地处溪流坦地,与城内、城外、东洋等诸村毗邻,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屯兵操演场所。武备与民事共举,由此带动村落建筑的兴建。《宁洋县志》(清康熙元年刊本)载:明正统十一年(1446),设东西洋巡检司。“旧额,东西洋巡检司设弓兵六十名,后减至四十八名。隆庆二年,巡司革。”“本县教场旧在赤洋埔,距城五六里远,不便训练。万历六年知县邓于蕃因宁济桥成,与民赖天忂市地五亩有奇,移于桥之右,立演武亭一座五间。今俱倾圮。”
古村落的世代沿袭,宗族制度尤其是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亲疏关系,往往成为社会人口聚居繁育的核心因素。明隆庆元年(1567)宁洋建县前,曹、罗、赖、郑四姓早已定居于此。建县后,各姓宗族纷纷在城内、城区兴建民居、祠堂。同姓族亲为了便于互相照顾,人多势壮,不受外姓歧视、欺压,通常在同一区域内择地建屋定居,形成一定规模的同姓建筑群。例如城内村的“上陈”“下陈”就是陈姓一支房系所居的两所大院。东洋村吴姓聚居毗连的三座大院;赖姓的聚居号称“上赖”“下赖”两座大院;林姓则在东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占人口多数的赖姓、林姓、郑姓亦是如此,同姓民居也都建于邻近。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这种聚族而居的格局,成为西洋古建筑群发展的社会基础。

代表性古建筑
西洋古村民风淳朴,传统建筑文化传承至今,保护和修缮了登瀛桥、俊德堂、世昌堂、树德堂、继述堂、燕贻堂、赖氏学堂等古桥、古民居,焕发了昔日古建筑的丰采。从《宁洋县志》(清康熙元年刊本)、《古镇新姿》(漳平市文史资料第28辑)、《漳平市红色旧址通览》(漳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等书籍,或多或少记载了代表性的古建筑。
登瀛桥 原名西洋桥,横跨员当溪,通城外村。
俊德堂 清代建筑,土本结构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坪、内门、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顶本构架。两侧建有厢房和辅厝,现存34间。厅堂有龛楣、屏风、窗花等木刻及壁画。石雕柱础完整,保存石条砌台阶。
赖氏学堂 清代建筑,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围墙、廊屋、内坪、祭坛、正厅。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构梁。两侧为厢房、辅庴和一座角楼,现存一厅16间。室内木刻窗花、彩绘壁画等保存基本完整。

图片




世昌堂 清代建筑,土木结构民居。坐西朝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围墙、前坪、内门、门厅、内坪、正厅、后土、围墙。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顶木构梨,三合土地面。厅堂内木刻花卉、鸟兽等图案纹饰、梁檐悬板彩画保存完好。
树德堂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始建,为谢家祖祠。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进入外大门后,列座5间,中轴线依次为前坪、内大门、下房厅、内坪、上房厅、后土。上房厅面阔5间(4房1厅),内坪左右两侧各有2间厢房。右边现存护庴5间及上、下过水。


图片




民俗传承与古建筑保护
西洋村盛行当地的传统习俗舞炮龙、木偶戏、汉剧等,浓厚地方特色的古老习俗,承载着古韵宁洋的传统文化。2017年元宵佳节,西洋村舞龙队在双洋镇上演了一场延续400多年的传统习俗—火龙闹元宵,为成千上万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资料整理,双洋文化站刘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16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平市象湖镇楹联征集点简介


1.象湖镇概况  [ 镇政府大院2副 ]

图片

象湖镇,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地处漳平市东部边境,感化溪中游,东南与泉州市永春县一都镇、安溪县桃舟乡交界,北端与三明市大田县谢洋乡接壤,属三市四县结合部,西同溪南镇、吾祠乡毗连,是闽西的“东大门”,国道235线贯穿全境,双永高速公路(上板)出口距象湖镇约13公里,距漳平市区35千米。全镇区域面积17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其中龙门、科山2个村为少数民族村),82个村民小组,共3350户,现有人口11760人。全镇总面积20.28万亩左右、耕地面积10038亩左右、林地面积21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82.14%,是国家级“生态镇”。地形地貌象湖镇地处低山丘陵;主要山脉戴云山脉,境内最高峰云中山位于下德安村东南部海拔1600米,最低点海拔295米。气候象湖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冬季干燥较寒,全年雨水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9.4℃。水文象湖镇境内有感化溪流经,全长67千米,为北溪在漳平境内第三大支流,主要支流有谢洋溪、奇和溪、南坑溪等。
历史沿革明清时,分属感化里的象湖、南坑、长塔3社。民国时,属溪南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溪南区(第五区)。1951年,设象湖乡。1958年,属溪南公社。1961年,划开成立象湖公社。1984年,由象湖公社改为象湖乡。1995年,由象湖乡改为象湖镇。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末,象湖镇辖象湖、下地、杨美、宽田、半华、长塔、科山、龙门、灶头、禄前、土坑、上德安、下德安等13个行政村,下设82个村民小组。截至2020年6月30日,象湖镇辖13个行政村:象湖村、长塔村、龙门村、科山村、宽田村、下地村、禄前村、半华村、土坑村、灶头村、上德安村、杨美村、下德安村,镇人民政府驻象湖村象新路1号。象湖镇地图历史文化地名由来象湖镇因集镇驻地古有薮泽半亩,深无底;昔有象奔过沉没不起,故名“象湖”。另一说法,村东有山似象,山下聚落若湖,故名。
闽西南金三角的前沿地,交通便利。经济活跃,市场繁荣,是处于“前锋”和“后卫”的前沿阵地,是漳平新兴的边贸重镇。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奇和洞”和杨美“26斤”、“象湖人家”“云中山”“长塔溪鳖”“戴云山黑羊”等本土品牌。大力发展了8000多亩铁观音种植、4.5万亩毛竹林以及3500亩山茶油基地,已形成竹山养羊、池中养鳖、林中养藏香猪、山涧养石冻(石蛙)等特色养殖业。

2.奇和洞遗址(共15副。其中遗址10副;展览馆 2 副;南岛语族发源地文化馆 3副。)
图片


奇和洞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平市东北方的象湖镇灶头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址。2008年,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奇和洞遗址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与遗物。遗迹包括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石铺活动面、灰坑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房址灶、火塘、柱洞、灰坑等。遗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动物化石、煤矸石、动物骨骼、螺壳等。

图片


奇和洞遗址是闽西革命老区唯一的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具有多个文化层位,对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打制技术向磨制技术的发展,早期陶器的发明,海峡两岸的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建立中国东南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大价值。是一处国内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史前洞穴遗址,测定年代为距今17000至7000年,是福建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土著文化,它的发现填补了福建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对分析海峡两岸古人群的迁徙和文化交流以及对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等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


奇和洞遗址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专家提出“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的论断。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首次通过古基因组数据确认,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是福建及毗邻地区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人群,这一研究成果便是通过距今8400年的福建奇和洞个体基因组证实。2013年先后被核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3.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共15副。其中荣福堂5副(大门1副、厅堂1副、横厝墙上留款信1副、下堂1副、边门1副);体验一区二区各3副;游客服务中心暨会议场所3副);达道堂 3副;漳平市廉政教育基地--赞美堂 1副。]

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位于杨美村,由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达道堂)、红军生活体验区一区二区、游客服务中心、红军路、赞美堂等部分组成。其中,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内有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红军题壁留款信,是红军严明军纪的珍贵历史见证,是福建省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处重要场所。

A.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荣福堂
图片

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已被列入漳平市和龙岩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漳平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龙岩市党史教育基地、龙岩市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漳平市和龙岩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福建老区革命遗址、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岩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示范基地等。杨美红军留言墙于1982年被列为漳平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8年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荣福堂,即杨美红军留言墙所在地址,位于漳平象湖镇杨美村上埔山路32号。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红四军进军闽中大田途经此地,因当地百姓不了解红军,见兵就躲,纷纷逃出村外,那时正值中午时分,红军战士买不到粮食,只好在民居“荣福堂”左侧辅厝的房间里取了26斤大米,留下大洋二元,托身残体弱,无法“逃命”的苏观泗老人转交物主苏和,并在房间的墙上黑书留言:“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  大洋二元  大洋在观泗老板手 礼 红军”。

图片


B.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达道堂

图片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达道堂)已被列入龙岩市党史教育基地、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达道堂)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下溪坂,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1929年8月,为打破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队对闽西苏区“会剿”,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三纵队出击闽中。8月28日晚,红四军驻扎漳平象湖杨美村,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和司令部设在达道堂。朱德住在下厅左边第一间厢房。在这里,朱德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各支队负责人会议,制定了突袭溪南作战计划。8月29日上午,红四军突袭溪南墟,一举全歼张汝匡旅一个团,史称溪南突袭战。
C.漳平市廉政教育基地--赞美堂
漳平市廉政教育基地--赞美堂位于象湖镇杨美村店尾,场馆分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出击闽中、军民情深”“伟大精神、薪火相传”等三个版块,展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历史由来和发生在漳平的红色小故事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党纪党规在闽西的具体实践。真实还原了当年红军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历史事实,讲述了烽火岁月里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有力见证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爱民情怀。

图片

( 象湖镇卢如张 搜集整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4 22:20 , Processed in 0.10510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