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7|回复: 0

小令讲座之五

[复制链接]

331

主题

815

回帖

599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96
发表于 2023-1-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词的章法艺术



章法,指词体的篇章结构及其方法,主要包括起结、过片、开合、转折等内容。


章,本指音乐单位,音乐的一曲为一章,后引早为指配合乐曲歌唱的歌词的一篇为一章,诗文的一篇为一章。


词,配乐歌唱,和诗的“体形”很不一样,章法当然也有别。


词赋虽短小,但词人就是要在这方寸之地争奇斗艳,起转承合,极力使笔下的词跌宕起伏,美不胜收,整体上又要浑然一体。其中,起结和过片,是搭起词这个金屋子最重要的地基、斗拱和梁架。




一、起

写文章,跟美女打扮一样,最要紧的是头脸,要让人初一见,惊为天人。清代词评家沈祥龙说:“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豆类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论词随笔)这是从形式上来说起句方法,从内容上来看,词的起法很多,而且要求达到的艺术不能一览无余,




要留有神秘感,让他好奇不已,才会引人入胜。宋词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以景起


这种这种方式最为常见,翻开全宋词,信手拈来。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晏殊“踏莎行”);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兰陵王”)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李清照的“永遇乐”);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吴文英“八声甘州”)。



当然“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幕遮)凋零寂寞的深秋,烘托了守边将士的无边愁思。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这份豪杰的激愤喷射到秋景上,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的壮阔沉郁。)




2、以情起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词情笼罩全篇。

如大将军岳飞一开口就怒吼:“怒发冲冠凭栏处”(满江红),真是响遏行云,振聋发聩。

李煜在汴京对景难遣心中悲哀,就直直地长叹:“往事只堪哀”(浪淘沙),蓦然而来,真是悲戚彻骨。

词如果用情语开启,情感大多强烈真率,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引起情感共振。



3、以事起

先叙事,再就事生发,这种方式远远少于景起句。


如:“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天仙子”;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初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引弓待发,紧接着会开出另一番天地景致,或笔锋一转,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使文势跌宕起伏。




4、以问起

先劈头盖脸地提出一个问题,读者不由得一惊,再回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这种问起法,于千回百转之中喷薄而出,其情感更震撼人心,比直陈更觉摇曳灵动。当然,也有久叩柴扉久不开的时候,正待要转身离开,却突然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起法,被形象地称之为“扫处即生”,比如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更出人意料地转出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的浪漫来。又如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扫出了花落后喧嚣归于平淡的另一种美。


其实,不管是平起还是刻意突兀而起,词的起法之美在于拉开一道帷幕,戏刚一开声,就赢得了一个碰头彩,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




二、结

与起句一样,词的结尾也非常要紧,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在结句上也特别下功夫,或以景结,或以情结,或以问结。




1、以景结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肠断处”




以景结情,悠然而逝,含蓄蕴藉,最能展现词的婉约美的气质,也有气魄雄大的词人,以崇高悲壮之景结束全篇,如李白《秦楼月》: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气象雄浑,冠绝古今。



吴文英的怀古词《八声甘州》结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大气包举,壮阔苍茫。


前人最推重“以景结情”的方式,如沈义父《乐府指迷》就很有代表性地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2、以情结。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情语结句,多以真率激切取胜,切忌情感表达的轻浮直露。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如此赤裸裸的呼叫,哪里符合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如此赤裸裸的呼叫,哪里符合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




许多老夫子深受刺激,当然嗤之以鼻。但现在看来,周大词人原来痴情得如此坦率可爱!



3、以问结。

“彬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问得柔情婉转,格外曲折动人。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末一问,摧刚为柔,令无数英雄堕泪。



以上就内容分类,如按结构技法而言,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


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1)拍合。

问:“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拍合。即开合、呼应、比如柳永《八声甘州》的结句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与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遥遥呼应,可知末句以前所写都是词人倚栏杆时的所见所想,前面的抒写就有了着落。




2)宕开

宕开。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词困锁在深深庭院里,又逢上斜风细雨,天气这样恼人,词人终日为离情所苦。结尾却出乎意料地宕开一笔,显出一番欢愉之意,似乎苦尽甘来,曲折婉转,余味无穷。




3)点醒。

点醒是指点明词旨,往往是“辞意俱尽”。




如刘克庄的《玉楼春》(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如果单看前六句,似乎只是戏谑林推长年在外冶游狎妓,以为是游戏笔墨



词到结尾,突然推出“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两句,



劝勉热血男儿去西北收复神州失地,干 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卒章显志,使人猛醒回头!



4)翻出



结句与前面的文字截然不同,是一种巨大的落差或逆转的关系



这样能把情感表达得更加深透有力。



如辛弃疾的壮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前面一路大刀阔斧,快如霹雳,



正当读者为激烈的战斗感到酣畅淋淳之际,结句却陡然翻出一声悲叹:



“可怜白发生!”猛地跌入悲惨的现实,好似一桶冰水泼烈火上。



前面九句和最后一句形成巨大的反差,大起大落,读者不禁为词人扼腕痛息!



如果只是一味的哀叹,哪有这般翻出之妙呢?



大家看看,是吧



好的结句,从美学风格来划分,大体可归为两类,



即清人沈谦所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填词杂说》



词的起结之法很多,如果更概括地说,可用刘熙载的说法:



“起句非渐引即顿入,其妙在笔未到气已吞。



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3-29 10:01 , Processed in 0.09983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