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5|回复: 0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员诗、联同题:古陕州金线渠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141

回帖

317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71
发表于 2024-7-2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员诗、联同题:古陕州金线渠 王西川主评
原创 对联天地 对联天地 2024-07-02 00:00 河南





湖滨区楹联学会六月份第三次出题

诗、联同题:古陕州金线渠



出题、点评:王西川



   背景资料:隋朝时,陕州城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加快,加之陕州“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的战略位置,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文帝派大臣邳国公苏威前往陕州负责解决水利问题。苏威到位后决定引水入城,便在陕州东南交口村引橐[tuó]水开渠入城----这便是三门峡地区最早的引水工程“利人渠”。唐朝建立后,被任命为陕州刺史的长孙操一上任,就带人实地察看几近废弃的利人渠,亲自组织百姓在今交口乡东面的橐水上筑起石坝,并加宽加高水渠,使渠水的流量扩大了许多倍。利人渠宽仅一尺,而长则有40多里,宛如一条金链,缠绕在丘陵的腰际,蜿蜒流入陕州城,因此得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金线渠。兴修后的金线利人渠不仅解决陕州城中的用水,还沿途灌溉农田。沿渠而居的师家渠、刘家渠、梁家渠、田家渠等村落,就是靠水而名命的。金线渠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多次修补、加固,直至民国初年,仍在山腰城头淙淙流淌。金线渠是古陕州城之一绝,它滋养了古城千余年,如今,它在形态上已不存在,但陕州人却永远不会忘记它,三门峡近郊多以“渠”命名的村落,就是对它最好的纪念。



诗词部分



优秀作品:



王飞鸿 义马市

七律·陕州金线渠

利人广济兼金线,肇始隋唐开绝篇。

玉带蜿蜒三十里,清流润泽一千年。

从来造福凭双手,自古同心胜老天。

历雨经风残影在,丰碑依旧矗山川。

简评:首联用该渠的不同名称点题,并表明其开创朝代。颔联用形态描述和两组数字概括其外在形象和功用的长久。颈联有叙述转入议论,揭示它曾经的价值和意义。尾联照应开头,点明这条渠虽然只留有残影,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仍然如丰碑一样矗立在山川之上。布局合理,叙议结合,语言精练形象,鲜明的表达了主题。



杨来征 陕州区

七律·古陕州金线渠

古代召公留榜样,甘棠遗爱续篇章。

隋唐始辟渠双道,涧壑前开景一方。

润市滋田千百载,浚淤修毁百千场。

水流卌里金波动,永闪民生善政光。

点评:诗作从召公甘棠遗爱的故事引入,中间二联概括了金线渠开凿的历史,维护的艰辛,起到的作用等,尾联归结到此渠乃是“民生善政”的光彩体现,从“民为邦本”这一古代政治文明的角度彰显了该渠的历史意义。语言生动流畅,数量词的灵活运用也使诗作丰满厚重。



王福北 义马市

七律·题金线渠(中华通韵)

遗痕一道越千年,溯迹隋唐叹壮观。

跨涧攀崖穿雾去,涵星印月映霞还。

渠程卌里橐河水,金线九盘函谷山。

沃野滋民功绩在,名留青史作佳传。

简评:该诗开篇先点明其历史悠久,中间描述做铺垫,引出结句的高度赞扬,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特别是颈颔二联对仗工稳,语言丰富,富有诗情画意。



杨晓艳 湖滨区

五律·题陕州金线渠

曲水山腰过,千年泽一方。

引流滋垄亩,绕岭串城乡。

无有大河阔,却如玉线长。

爬崖还越涧,辛苦为农桑。

简评:此律运用白描手法恰切的叙述了金线渠,读来如在眼前。作者深谙律诗章法,起承转合中增添了文意张力。虽是白描,多处动词的运用也使诗作形象丰富。



石安辉 湖滨区

七律·古渠感怀

遥想虢都秦岭月,隋唐伊始照源流。

东交野鹿穿金线,西注青龙润陕州。

斗转星移湖映塔,云蒸霞蔚岸摩楼。

遗名旧迹随村落,逝去沧桑无限愁。

简评:该诗以时空转换为轴线,抓住地域特色,既有开渠的具体描绘,也有时代变迁的形象渲染,将金线渠的古往今生娓娓道来,读来令人陡生感慨。不足之处是结句显得消沉无力。



张梅 市直

七绝·金线渠

金线蜿蜒绕陕州,利人尺水润悠悠。

城中多少渠村落,恰是隋唐一梦留。

简评:此绝成功之处在于善于剪裁,通过金线蜿蜒、尺水悠悠、渠名村落几处景象,把围绕这条渠的形态、功用、效果、意义等尽然展现,特别是结句体现出了它的历史厚重感,言简意丰,颇耐咀嚼。唯城中的“中”字不妥,城边或城东才切合实际。



主评作品:



王西川 湖滨区

1.五律•古陕州金线渠

翠岭飘金线,千年利济渠。

截流邀橐水,入郡润烟墟。

吏治隋唐启,民劳世代除。

消踪虽惜叹,德举曜功书。

注:除,修治;整治。《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弛侯,廷道不除。”

2.七绝•古陕州金线渠

金线滔滔输碧水,滋荣古郡越千年。

渠光禹德轻民瘼,榜励时今谱壮篇。

入选作品:



赵宪钧 湖滨区

七绝·咏古陕州金线渠

引水开渠出深岫,穿云绕郭润田畴。

千年奇景留遗迹,十里麦香盈古州。



郭新华 湖滨

七绝·古陕州金线渠

引橐入城征涧龙,一条金线贯西东。

却看千载渠留姓,不忘淙淙广济功。



石卓娅 市直学会

七绝·古陕州金线渠

潺潺清水弄丝弦,馥馥金汤溢锦川。

润杏滋桃香肘腋,风流千古念先贤。

赵朝荣 渑池县



七绝·金线渠

虽宽一尺立勋功,隋始唐兴千载红。

犹记当年乡梓倚,今天入韵预料中。



张喜成 义马市

七绝·陕州金线渠

引橐开渠运大猷,便民兴利裕千秋。

盘山穿洞走金线,迹与功名一起留。



李玉龙 卢氏县

五律•陕州金线渠(新韵)

橐水筑石坝,开山引细流。

两朝接续干,百姓不停修。

玉带四十里,子民千万州。

凿渠金线事,泽被口碑优。



刘亚琴 市直学会

五律•金线渠

隋唐愁苦卤,引水听潺湲。

一线山中绕,几重云外弯。

新苗才着绿,街市复归娴。

千载甘棠月,清辉洒树间。



刘素丽 湖滨区

1.七律·陕州金线渠

一水横流万古清,翻开史册见分明。

凿渠正解黎民苦,入郡还滋沃野荣。

千载经霜疑是幻,今朝无迹只闻名。

何须更问当年事,唯愿人间享太平。

2.七绝·陕州金线渠

陕邑幽幽金线环,千年玉带水潺潺。

长河深处知多少,孤影残光一梦间。



李亚丽 湖滨区

七律·陕州金线渠

利人渠道肇隋唐,金线工程筑远方。

百废兴修安社稷,千秋功业续篇章。

引来橐水入州郡,送往农田浇黍秧。

历尽风霜残影在,丰碑依旧沐朝阳。



杜云峰 卢氏县

七绝·题陕州古金线渠

金线渠缠崤岭腰,隋唐开凿续新朝。

城乡饮灌千余载,功德遗存史册昭。



张新芳 陕州区

七律·题古陕州金线渠

隋引山泉入陕城,当时应是万民声。

惠农利市怀仁举,除旱浇田布善行。

玉液蜿蜒流昼夜,赞言持续到明清。

金渠一线良心事,赢取千年不朽名。



曹丛林 义马市

七绝·陕州金线渠

渠水利人濡陕州,一条金线绣良谋。

嘉功不作烟尘散,梦里甘泉未断流。



曲 军 陕州区

七绝·赞金线渠(新韵)

三十多里尺余宽,绵亘奔流千百年。

广济惠民泽大众,功德勿忘刻心间。



路辉 市直

七律·古陕州金线渠

橐水一开金线飘,蜿蜒绵亘数山腰。

灌来村寨家家润,流得城坊处处潮。

上下横渠烟照月,师田梁姓宇冲霄。

谁寻旧迹空中望,却遇涧河连玉桥。



王绵民 渑池县

七绝·题金线渠

细水绵延四十里,泽流陕府合民意。

隋唐善政实难忘,沿线取名永追记。



李振学 市直

七绝·古陕州金线渠

橐水蜿蜒云岫边,奔流沃野越千年。

问渠安得清如许,棠芾甘心开福田。



张淑梅 陕州区

五律•金线渠

东西金线穿,远近翠波连。

造福长流水,亲民广济田。

勤劳丰五谷,美政涌清泉。

卅里州城路,家渠几姓沿?



张项学

古陕州金线渠

遍寻陕邑几村名,无地不牵怀旧情。

人道苏威开一线,田来橐水起繁英。

甘棠犹印晶莹韵,古阙更听滋润声。

暮入大河波涌雪,晨披霞色向东行。



叶江娣 市直

七绝·金线渠

劈崖凿洞绕云前,越涧盘回橐水悬。

勤政利民非自誉,金渠广济古今天。



董永峡 湖滨区

七律·题古陕州金线渠

活水源泉橐水疏,谁牵金线陕州居?

先民始建地坑院,武德重修广济渠。

鹅瞰平湖传隔世,城邀砥柱忆当初。

今游古迹青龙涧,惟有田家识结庐。



王希运 湖滨区

七律·题陕州金线渠

开皇引橐赖苏公,渠水潺潺百里通。

金线一丝飘日下,琼浆万斛送城中。

三门久仰疏河绩,千载犹存济世功。

绕郭碧流欣看取,今人业比古人隆。



金俞宏 卢氏

七绝古陕州金线渠

陕地开渠历数朝,金丝玉带绕城飘。

千秋圣迹今犹在,贯耳村名入九霄。



张治军 渑池县

七绝

一丝金线绣前川,润泽万民千百年。

何得尺渠清如许?冰心德政赋长篇。



王铁劳 湖滨区

七绝.古陕州金线渠咏怀

广济渠开惠众生,甘泉滋润陕州城。

更寻古迹今何处,千载惟留金线名。



郭宝新 卢氏

七绝·题金线渠

百里崤函一鉴开,闻听泉涌近徘徊。

凿渠为解民饥苦,活水源头依旧来。

-----套用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格式和不少内容,虽然也能够围绕主题,毕竟自己创新的少。



康新娟 市直

七绝·金线渠

穿崖挂壁送清流,沃土滋村润陕州。

碑记千年兴废史,利人济世苦泉羞。

-----“苦泉羞”来的有点突兀。



刘平安,卢氏县

七绝·题金线渠

卅里清泉廓上流,七闸碧水灌千畴。

盘崖跨涧渠犹在,普渡众生政绩留。(尾句孤平)



田荣 湖滨区

七绝·陕州金线渠

金线潺潺绕水田,千年古郡谱新篇。

城渠旧迹依稀在,无限风光在眼前。(“在”重字)



李卢琴 卢氏县

七律·题金线渠(新韵)

悠悠崤陕印弥荒,浩浩隋唐拓域疆。

远岫幽途安隘口,近郊末尾孕新庄。

深沟开采凿空井,一线悬挖引满塘。

历代君王皆奋力,万年功业誉八方。

----唯称“君王”之力不妥,有为政者之力,更有百姓之劳。





对联部分



优秀作品:



王希运 湖滨区

引橐腾金线,赞当时越岭穿山,利绵后世,疏陕州百里甘霖,一城琼液;

锁龙镇浊涛,看今日拦河筑坝,功迈古人,化砥柱千堆雪浪,万里清流。

简评:上联开首点题,赞扬越岭穿山修建福渠,造福民众的功绩;下联承上立意,继写当今传承精神,拦河筑坝发展水利事业的伟大壮举,拓展了联意。先总后分布局,流水对法层层递进,语言形象精准,加之领字、数字和自对手法的运用,读来顺畅富有节奏感。



曹丛林 义马市

善政累兴,言功言绩,一条金线山腰缀;

甘棠永茂,曰德曰仁,千载玉泉心曲流。

简评:该联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这条水渠功绩和修造者的仁德,意涵丰富,用典无痕,联语典雅。



康新娟 市直学会

一渠橐水流金线,穿崖绕岭,沃野滋城,明灭蜿蜒逾卅里;

几处碑文烙政功,隋开唐拓,元固清修,利人济世越千年。

简评:上联重在形态描述,下联赞颂功绩。七四四七句式,布局分明,承接顺畅,对仗工稳。



李振学 市直学会

碧波融月,金线缠腰,橐水粼粼驰沃野;

棠树摇风,锦滩溢彩,古城熠熠著华章。

简评:上联用形象化的描述,还原出金线渠的美好形态,新人眼目;下联中“棠树”暗含甘棠遗爱的故事,“锦滩”应指古陕州城北的万锦滩,以此隐示善政及其功绩,颇为耐读。



刘巷业 陕州区

千年穿越,见门口浇田、提水、洗衣,金线多村贯;

数代传承,感祖先隋肇、宋延、明拓,福渠万户欢。

简评:上联描述千年以来惠之于民的景况,下联感慨先人历代凿修维护的精神,结句“金线、福渠”点题。联作特点在于白描写实,句式灵活。



张项学

一条渠穿洞越涵,草堂流韵,高峡牵情,良田万顷红妆翠;

百里邑回声留誉,山忆苏威,川怀橐水,古陕千年波涌歌。

简评:上联用形象化的语言,勾勒出这条金线渠的鲜活形象和功用效果。下联从留下来的声誉着笔,赞扬策划建造者的功绩。选材紧扣地域和代表人物,读来令人信服。



刘素丽 湖滨区

凿壁穿岩,截潺潺橐水,遍滋古邑城村,蜿蜒卅里缠金线;

隋兴唐拓,载卷卷史书,再忆清渠气象,风雨千年盛陕州。

简评:上联描述历苦辛修成水渠,借来橐水润滋城乡农村的功绩;下联从历史记载入手,对该渠的修建兴盛陕州予以赞扬。对仗工稳,语言生动形象。



刘邦辉 卢氏县

活水肇隋唐,四十里蜿蜒,遥下明清,直入人心,任生民吞吐、沃野沉浮,共陕州砥柱、离乱太平,淙淙激荡风云史;

苏威开造化,千百年跌宕,多悬波浪,犹关农事,于世代纵横、中原飞跃,看高节壮怀、从容磊落,渺渺翻腾日月光。

简评:该联洋洋洒洒九个分句,细述了金线渠的开凿之后经历的千年风云史,对建渠的代表人物也进行了高度赞扬,语气顺畅,对仗也工稳,可见作者的造语功力。但上下联中有语义重复或不切之处,这是制作长联应努力避免的。



主评作品:

王西川 湖滨区

三十里截橐流以济村城,沿山越壑,贯洞飞桥,杰构蜿蜒飘锦带;

一千年输福泽而安社稷,隋拓唐营,民劳吏策,清波鼓荡唱嘉声。

截橐河水,滋陕郡城,越千年沛泽淙淙,成渠可溯兴衰路;

消金线踪,没先民绩,延几处烟村郁郁,载史难磨利济功。





入围作品:



赵宪钧 湖滨区

金渠飞渡绕城过;

银线穿云伴月明。



王飞鸿 义马市

自隋唐以建,历沧桑而固,代代传薪,久久为功,穿山越岭描金线;

三十里蜿蜒,一千载奔流,润城滋野,利人造福,广泽清渠济陕州。

张梅 市直学会

流远千年,金丝串织隋唐梦忆;

利人百代,碧水滋荣今古城光。



郭新华 湖滨

劈崖凿洞成渠,尺许宽,卅里长,郊塬飘逸金丝带;

引水惠民载史,师田纪,刘梁念,姓氏昭彰上善功。



石卓娅 市直学会

姿酣山岭,香灌麦田,丰裕一方金线织;

春伴梅花,夏牵柳树,风流千古画廊裁。



张喜成 义马市

隋始唐承,引橐开渠三十里;

前修后固,便民兴利一千年。



李玉龙 卢氏县

隋唐引水利人事;

今古惠民行善功。



刘亚琴 市直

渠水潺湲,传声犹在千年后;

民情缱绻,含韵但留数字中。



刘素丽 湖滨区

穿岩凿壁,开橐水以安民,玉带金丝遗史册;

历雨经霜,因淤泥而没迹,余光残影曜今朝。



杜云峰 卢氏县

隋唐开凿,世代疏修,千余年滋养陕州庶地;

筑坝截流,穿崖渡涧,几十里攸关百姓营生。



张新芳 陕州区

翻古志而知善政,忆往昔曾渠开一线,利惠八方,大街小巷增灵气;

筑新城再续奇篇,看如今又路贯运三,车通连霍,绿水青山灿旧章。

注:古志——指《陕州志》



刘平安,卢氏县

牢牢大坝留千古;

缓缓甘泉救万民。



曲 军 陕州区

尺宽长细称金线;

岁久永恒为庶民。



李茂军 市直学会

汗水几多,凝铸金渠玉液,千年润泽良田陕邑;

甘棠百代,传承伟业宏基,永世崇行大道公心。



高文汇 灵宝市

引水开渠,凿洞劈崖,广济千年留史册;

思幽访古,光前启后,永传一线在人间。



田荣 湖滨区

滋陕润城,千年古迹彪青史;

历霜经雨,一道金渠造富民。



路辉 市直

匠筑无痕,橐水淙淙消日月;

陕州有约,金渠脉脉忆隋唐。



王绵民 渑池县

接橐水,入州城,惠泽清流千载梦;

隋初修,唐复建,甘泉故址万家亲。



王福北 义马市

引橐水,利斯民,历朝功在;

觅旧踪,仰伟业,金线芳留。



李卢琴 卢氏县

一条玉带盘山建;

万户村民傍水生。



叶江娣 市直

一线绕云间,橐水盘回千顷润;

几番凭郭外,家渠迢递万年芳。



石安辉 湖滨区

延隋唐之水功,历劈崖凿洞,越壑翻沟,穿金线绣崤函,灌溉福田堪广济;

汇周召之恩德,融土堰承流,木槽引渡,化青龙滋社稷,丰荣禹甸永长存。



李永珍

起隋朝,至民国,金渠璀璨穿古陕;

截橐流,滋沃野,碧水潺湲润丰田。



杨晓艳 湖滨区

广济陕城,曲水仿如金线绕;

长流村野,小渠还把翠珠穿。



张治军 渑池县

宽虽尺许,福泽万民,一线连通通虢邑;

政显君才,弦歌千载,清流记忆忆崤函。



张淑梅

三十里潺潺,缠岭穿山而广济,输灌百家田,清莹入古郡飘金线;

一千年历历,隋开唐固以长流,送迎诸岁月,残迹邻平湖伴碧荷。



金俞宏 卢氏

陕州城无水,水经利人渠,润泽陕州钟灵毓秀;

虢国地有河,河过三门坝,滋养华夏国富民强。



董永峡 湖滨区

今朝韵事,雾开云水涧;

昔日风光,渠绕陕州城。



杨来征 陕州区

岁无痕,遗有迹:东从交口,西至古城,穿壁越沟三十里,赞折去弯来,溢彩流光,犹如一缕金飘带;

碑存证,籍载文:隋辟利人,唐开广济,灌田润市上千年,敬浚淤修损,呕心沥血,恰是长篇善政诗!



赵朝荣 渑池县

虽宽一尺,流碧千年,因此方圆烟火盛;

隋宋开通,明清修补,而今懿哲口碑传。



李亚丽 湖滨区

岁月无痕,浚堑犹存,翻山越岭缠金线;

丰碑有样,流风善政,引水惠民誉陕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1-13 07:29 , Processed in 0.09459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