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6|回复: 1

杨旭诗作《书斋有寄》赏析(卫万荣)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回帖

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3
发表于 2024-10-1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杨旭诗作《书斋有寄》赏析(卫万荣)

原创 联都  联都
2024年08月22日 18:55 四川


作者简介
       卫万荣,男,1956年10月生人。祖籍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退休后常住太原市。原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党委宣传部、组织部部长。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


书斋有寄
杨旭
临窗习字文心古,对月弹琴雅韵稠。
有限青春当有梦,磨诗一担自无忧。


杨旭诗作《书斋有寄》赏析

卫万荣

      杨旭先生的这首七绝,是他在书房中的所见、所思、所悟之凝聚。其遣词之精准,造句之精妙,对仗结构之严密,深得绝句之精髓,堪称佳作。对其赏析,则需另辟蹊径,围绕“古、明、行”三字进行深度解构:

      所谓“古”,即追根溯古。若要领会整首诗的深邃内含,需揭开其神秘面纱,深入剖析,挖掘其背后所潜藏的深厚意涵。该诗起句“临窗习字文心古”,径直叙述书房内的常见举动——临窗习字。关键在于“文心古”三字,这里的文心,它不仅是指文人的心,更是涵盖了诗词的心、书法的心以及古琴的心。这些组成文心的心,再把它与古字结合起来,其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起句的诗意,还使人瞬间联想到古代众多文人墨客临窗挥毫习字、吟诗成章的景象。譬如王羲之临流觞曲水而书《兰亭序》,因其文心含古,所以他笔下的字,其一笔一划皆做到了古意盎然、古韵流香!因而只有做到“文心古”,你的诗词书法作品才能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次句即“承句”,“对月弹琴雅韵稠”,作者继续描绘在书房中进行的另一事——对月弹琴。此句与首句并联,不仅拓展了诗作的内容范畴与视野维度,亦令人回想起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之句。对着明月弹琴,恰与王维诗中于清幽之境,明月相伴、借琴抒情的意境完美契合。“雅韵稠”更是突出了琴声的婉转悠扬,我们似乎在诗中听到了古代诗词里那些平仄相间、抑扬顿挫的优美韵律。

      所谓“明”,乃依理明志。七绝篇幅简短,仅四句而已。第三句为转句,通常承上启下,往往是“诗眼”所系。在这个关键点上,作者的思维从“临窗习字”“对月弹琴”的雅境中跳出,转而探寻人生的哲理,写出了“有限青春当有梦”这一振聋发聩的警句,极其诚挚地激励并提醒年轻人:青春有限,切勿荒废时光、沉迷逸乐!而应当热爱生活,奋勇进取,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与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相互呼应,展现出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所谓“行”,指言行必果。青春美好当珍视,言辞再美需务实,梦想美妙靠追求!那青春的梦想应如何追寻与实现呢?作者在最后一句也就是结句中,以诗的语言告知大家一条路径,“磨诗一担自无忧”。这句诗的重点在于“磨诗一担”,关键在于“磨”。我们通常都说写诗、吟诗,而作者却匠心独运地用了一个“磨”字,形象且深刻地反映了写诗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斟酌;反复地改进、提升的历程。意味着我们需在诗歌的天地里勤恳耕耘,持续磨炼自身的才情与技艺。每一次创作皆是向梦想的靠近,每一首诗皆是梦想之花的绽放。贾岛的著名诗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精准深刻地反映了这一过程,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艰辛付出与执着热爱。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与沉淀,凭借那一担担用心研磨出的诗歌,方能搭建起通往梦想彼岸的坚实桥梁。这里既是言诗,又不止于言诗,它暗喻人生的众多方面!

      总体来说,杨旭先生此诗将书斋中的活动与对古代诗人诗词的感悟巧妙交融,将“古、明、行”三字以意贯穿,既有对艺术的不懈追寻,又有对生活与理想的深刻思索,韵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正是:
梦想常追,作赋吟诗添雅韵;
书房必进,习字弹琴蕴文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回帖

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潤:
卫万荣先生的联系方式是什么?

杨正温:
学习杨旭老师卓尔不群的七绝雅作,点赞卫老师的精彩点评!向你们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4-27 12:40 , Processed in 0.83120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