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3|回复: 0

植树节溯源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141

回帖

317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71
发表于 2025-3-1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植树节溯源
张项学


    今天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植树节。这个节日在建国前就有了,1915年设立植树节在清明节,后来改为3月12日。这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因为孙中山一直提倡植树造林。早在1883年,17岁的孙中山从檀香山回来,特意带了一棵酸豆树,栽在他的故乡广东香山翠岭村。建国后,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旨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
    设立节日,只是弘扬植树绿化环境精神的一种方式。在我国,植树有着很久的优良传统。提到植树,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左公柳。当年,左宗棠进军新疆,他带着湘兵来到西北大漠,看着荒凉的山脊,干燥的气候,深感担忧,遂令军队在大道沿途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后来他的老部下看到大道两边的左公柳,深有感触地写了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其实,要说起植树,可以一直追溯到夸父。夸父为了解救酷热中难以生存的人们,勇敢地去追太阳。太阳的热量使他干渴难忍,喝干了渭河水,喝干了黄河水,也解不了干渴,生命的最后一刻,把拐杖扔下,化作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造福后人。这不就是我们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吗?应该说,夸父就是植树第一人!
神话毕竟是神话。现实中古书早有记载。《礼记》有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是,春天适合植树,植树就是最好的美德,最好的情操。西周时期,官方就设立了管理林木的官职,叫林衡。在
《周礼•地官•林衡》中记载有“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
    西周有个故事,和左公柳差不多。说的是有位名叫沙其俊的将军,骁勇善战,每打一次胜仗,都下令将士们在获胜的战地上栽好一株杨树,以示庆贺。随着沙其俊率兵打仗的不断胜利,这种“庆功栽杨”逐步发展到栽柳、植槐,后来许多诸侯国把这种植树活动,作为一种庆典形式一直延续了很久。
    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也大力提倡种树绿化,史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于青松”。唐代也曾下令所有的驿站之间全种上行道树,植树之风也是年盛似一年。这一点,在唐诗里也可以看出端倪。孟浩然有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王白居易有诗,“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诗圣杜甫也有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宋代的王安石有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南宋许及之的诗写的很深刻,“种树还如种善根,自须积累付儿孙”。明代诗人王鏊也有,“陆家园里千株杏,处处花开不待春。种树由来还种德,枝头颗颗总含仁。”
    古往今来,植树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现代,从毛泽东主席题词“绿化祖国”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代代领导人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和一代代人民坚持不懈的植树努力,终于换来了我们祖国今天的千山披绿,万里流翠。感曰:

植树节
节来时震动神州,播一川心意,赋予东风,且看十载翻青浪;
歌起处催生春韵,洒几串汗珠,汇成甘露,直润千山立翠屏。

2025/03/12

植树节

植树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4-26 20:39 , Processed in 0.29724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