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回复: 0

“词性对品”之悟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回帖

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3
发表于 2024-6-2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词性对品”之悟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6-14 00:02 河南


联 斋  第4450期


“词性对品”之悟

李洪起

      《联律通则》第二条词性对品解读:“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楹联创作中,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类属性很难做到完全相同。欲“每对必工”难免沦误为“以字对字”,陷于“对而不成意”的窠臼。因此做到“对品”即可。既符合创作实际,又摒除“工而无味”的弊病,使皆完美。然何为品?所谓品,作为名词注释语意很多:品级、品性、品类、品格、品质、品味,等等。但就联律而言,通常在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主要择取“品”的名词和动词属性,从选景和造景两个方面探讨词性及词类“对品”:
      第一,注重名词语意下的对品。重点在于选景,遣词。首先,做到“景事对品。即联中景事“选对合窍”,不单纯限于词性对应,而能实现借景事喧情达意。如明·陆采联:
      莺入梅花,似火炼黄金数点;
      鹭栖荷叶,如盘堆白玉一团。
      联中莺、鹭为鸟类;梅花、荷叶为植物类;似、如为比词;似火、如盘同做状语且皆用了相同辞格“比喻”;黄、白同为颜色词;金玉可归属颜色类,亦可归属物品类。总之,此联中所选名词皆为同类,相呼应的景事品类或品味皆契合对品。
      同时,注意在创作上把“类同力求对品,类异力求成衬”作为一个原则。这是对联“对偶艺术”的精髓所在,于对称中完成语意呈现最便捷的就是衬笔之法,所谓“夹缝中用衬笔自工”《对联话》。如:“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有翅恨天低。”大鹏和小犬,有翅和无知二者名词(小类)虽不对品,却与大小、有无之间形成了比衬而借此成对。

      二是,注重旨趣统一,雅俗对品。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语)。如梅传奇·青衫绿绮联:
      青衫已旧无尘色;
      绿绮重弹犹雅音。
      青、绿,为颜色字相对。青衫,士人儒生亦泛称知识阶层;绿绮,梁王赠给司马相如的传世名琴。陵谷沧桑,青衫已旧,仍保持自我,守住本真。“绿绮重弹”呼应“青衫已旧”,言人生辗转奔波之苦;可贵的是“无尘色”“犹雅音”,足藏其夙愿、风雅的情趣及初心不变的境界,融渥其中顿使联句生辉,即是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章法诸方面所提炼、所反映、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平衡雅与俗,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如:宁静而致远;温饱以求生。这样的句子明显的二种境界,二种情态,且上雅下俗,品味自是不同,不能称其为联。具体看雅俗对品:不可上雅下俗;亦不可雅俗参半;更不可雅俗不分。

      三是,注重词类对品。大致十四种特殊词类在楹联中是举足轻重的。之所以称其为“特殊词类”本就是从对仗的特点出发的。在其规则要求上,除非文中自对,或成系列和序列。否则特殊词类是必须同类相对的。特殊词类对仗工稳,即可视为工对,可见其在楹联中的重要性。如石钧·题午马联:
      白颠映雪,赤骥承恩,鸣辞凤苑怀天子;
      朱鬣披星,乌骓恋主,痛泣龙津忆霸王。
      赤骥、乌骓同为名马。白、朱、赤、乌皆颜色词相对。“雪、星”虽同为名词,然其不仅依现代语法名词小类不同(雪为天文中的天气类;星为天文中的天体类),且依传统的虚实对类也是不同的(语意内涵相当于映雪为实,披星为虚),之所以可同类属对,只因其约定俗成可成系列的。而且同样采用拟人手法,描述名骥恋主怀主。后七言分句用典捷巧得宜更见词类对品精严。

      四是,特殊词类即使假借,也要力求同类相对,词类对品必须强调。如王天明·题文天祥联:
      百战旗残撑半壁;
      零丁水咽送孤忠。
      “零丁”是水名,它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一条河流,文天祥1279年曾经此处,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此处的“零”,用作名词,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与“丁”字合起来表示一条河流的名称。此联借“零”的另一释义“表示没有数量”,用作数词,与同为数词的“百”相对,形成工对。
      再如杜甫七律《野望》首联: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一道桥。
      西对南,方位词对方位词。三对一,数字对数字。白为颜色词,清为形容词,谐音通假成“青”与白相对。以颜色对颜色,构成工对。颜色词在楹联中属于敏感词,它和数量词、连绵词、表人名或地名的专有名词等一样,会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如果敏感词没有对上,那么一副楹联的水准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注重动词语意下的对品。重点在于造景,立句。就是炼意、练字、炼景、设境诸方面的对品。
      一)注重表现手法对品。站在对品的角度,遣词下字、立句练意体现在上下联使用文法、技巧“相当”。具体说:上联虚写造景,对句也当虚写造景;上联使用了某种修辞,对句也当以相同的修辞与之相对。
      转述一则《解人颐》中的对句故事。明·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父出句命对: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
      解缙应对:
      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玉笋为手之别称,金莲为脚之别称;新荷代指伞;叶底代指裙;上下两联皆以比喻,代指等修辞成联,何其妙哉。
      又如流月无名·宝剑金钗联:
      宝剑应羞随俗子;
      金钗自喜配佳人。
      应羞、自喜相对,生色不少。上下联皆拟人手法,造语精美凝练,对品和谐。

      二)注重语势均衡。楹联艺术的对称感还体现在上下联之间语势、情势以及气势上力求对品。即采用平衡的形式,保持楹联意稳的原则。如:当代楹联大家常江教授曾举一例:东临碣石涛声旧;西近阳关柳色新。联中着意釆用了“旧”与“新”对仗,显得拘谨不自然。改用一个近义词“古”字顿脱弊象:“东临碣石涛声古;西近阳关柳色新。”一字更易,自然工稳,气韵天成。于是“抢救”了一副好联。似也有例外:“一珠甚少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唐·白居易诗句:题具“戏作二什,一以贺之,一以自嘲”之意)给人以上轻下重之感。 但诗句语言张力十足,富含意境和形象性,却也凸显作者对于子女数量的态度,即使只有一颗珍珠,也感到惭愧,情感真挚若此。

      三)注重词类对品。古文法的虚实对类讲的是词类不是词性。
      1.“词类活用”可归为同类:柳绿门前水;花香院内风。绿是形容词,香是名词。若依《联律通则》规定的词性,二者不能成对的。但若依“虚实”,二者皆为词类活用(绿是形容词活用转类做动词,香是名词活用转类做动词)。皆属虚写造景,满足古文法的以虚对虚,以实对实的对类原则,故可。
      2.依“辞格归类”:上下联若均以相同辞格成联,只要上下联可合成语境,即使词性不同,亦可因辞格相同而归为同类,视为可以成对。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驰马,易纵难收。此联诸多处打破词性,即词性不同,却可成对。其原因有四:一学为动词,心为名词,因句中皆为主语,依语法功能可归为同类,故可互对;二进退、纵收词性同为动词,于联中皆构成“自对”,无论词性还是词类,上下均合同类相对;三不为副词,则为连词,难和易同为形容词,四者词性虽不同,却皆于联中充当状语,故尔同类处理,可文中相对。四上下联皆用了比喻修辞。"学"和"心"词性不同,即使抛开同为主语,依辞格(同用了比喻)亦可成对。


李洪起,网名洪波湧起,50年代生于沈阳。国家机关干部,退休后开始研习诗词楹联。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鞍山市诗词学会外埠会员、沈阳市楹联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化报辽宁工作室副主编、北梦南缘文学社副社长。曾参加全国诗词楹联大赛,偶获二、三等和优秀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9-20 07:11 , Processed in 0.07471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