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7|回复: 0

雷州十贤祠(上)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141

回帖

317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71
发表于 2025-3-1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雷州十贤祠(上)
张项学

雷州西湖有个十贤祠,就建在西湖边上,紧挨龙王庙。那红色的院墙,葱翠的植被,一看就是一处幽静雅致的园子;那简朴的门楼,低矮的建筑,比不上那些富丽堂皇的殿堂,一看就知道里面的人物不可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贵族一类。这个园子是为了纪念宋朝自乾兴至绍兴150年间,先后谪居或路过雷州的十位贤臣。他们分别是丞相寇准、学士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纲、赵鼎以及参政李光、编修胡铨。无论他们原来的职务高低,无论他们在雷州停留的时间长短,都能够体恤民情,倡办教育,对传播中原文化,为促进雷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受当地人民的尊崇和爱戴。

十贤祠始建于宋咸淳十年,清嘉庆九年重修,1984年再度修葺一新。祠为二进四合院,风格端庄简朴。大门两边有清朝举人睿元书院山长海康李绍绎的题联:“十里湖山手里月,贤人踪迹圣人心”。

让我们追寻岁月的痕迹,了解一下这十位名相贤臣。

一代贤相寇准于公元1022年被贬雷州,虽然安排担任司户参军,但这个职位名义上管理民政,没有任何权力。人们忘不了他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人们忘不了他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领雷州人民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
雷州的酷热天气怎么能让一个北方老人适应,他写下了思乡的《临海驿夏日》。但命运弄人,寇准还是客死雷州,

临海驿夏日
北宋 • 寇准
岭外炎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南宋的第一任宰相李纲,因力主抗金遭受排挤,于公元1129年被贬海南,途经广东雷州,受楞严寺主持释琮之邀,游览湖光岩一,留下一段佳话。他寓居雷州天宁寺期间,写了不少诗。其中的《次雷州》就做于这一时期。诗中不仅表达了被贬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更体现了一个宰相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

次雷州
宋 • 李纲
华夷图上看雷州,万里孤城据海陬。
萍迹飘流遽如许,骚辞拟赋畔牢愁。
沧溟浩荡烟云晓,鼓角凄悲风露秋。
莫笑炎荒地遐僻,万安更在海南头。

    大文豪苏轼被贬惠州后,于公元1097年,又接到了朝廷贬其“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的告令。去琼州路过雷州,和被贬雷州的弟弟苏辙相遇,二人游览了雷州西湖,当时叫罗湖。后人为了纪念将罗湖改为西湖,并修了苏堤,建了苏公亭。当时天气炎热,苏轼痔疮发作,苏辙殷勤照顾,并读陶渊明诗,劝苏轼戒酒。苏轼当时还真写了一首《和陶止酒》,决心戒酒。

和陶止酒
北宋 • 苏轼
……..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苏辙于1097年被贬为化州别驾,安置雷州处分。远离家乡的苏辙,在雷州遇到了知县张逢和海康县令陈谔,他们以真诚和友善的态度迎接了苏辙,为他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苏辙在致力学文的同时,传播中原文化,鼓励民众开垦土地,制作器具,提高织布技术,培养蚕丝,并传授医术,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苏辙在雷州呆了一年多,人们在他的居住地建了遗直轩,以示纪念。苏辙在雷州作了一首《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记录了他们兄弟在雷州时的相聚情景。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北宋 • 苏辙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待续)

谒十贤祠(一)
张项学
青竹庭前忆谪人,也留风致也添神。
一怀赤热何愁暖,南北行来到处春。

2025/0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4-26 20:18 , Processed in 0.52197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