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天地之间荡春意——读梁石先生春联有感(张兴贵)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146

回帖

323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35
发表于 2025-3-2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张兴贵,男,网名:高原汉子,山西临县人,教育工作者、楹联创作人,自2010年从事楹联创作以来,先后在国内征联中获奖300多次,自由创作楹联七千余副,发表楹联论文、楹联点评40余万字,有70多副对联悬挂于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多次出任央视春联评选,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楹联评选等国内重要征联评委。2015年以来,用以楹联为主的国粹文化打造了临县两个大型酒店文化。2019年秋季,在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创建崇文国学讲堂,开始系统地在校园实施国学进课堂。2023年元月,山西校园文学公众号开辟专栏“跟老张学联修德”,连载张兴贵的修身养性对联。2021年9月出版《文说碛口》一书。



  

天地之间荡春意

——读梁石先生春联有感



文\张兴贵



春信千家传紫燕;

山歌一曲动银锄。

——山西昔阳梁石



1992年春节前,中国楹联学会与《对联》杂志联合举办了一次“农家乐”迎春大征联,共收到应征作品七千多副,山西昔阳县梁石先生的这副联突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这副春联好就好在视听结合,视觉看到的是紫燕与银锄,听觉听到的是春声与山歌,虽然作者没有直说春声,但通过春信、传、紫燕等词语,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美妙的春之声,这就是对声音的间接描写。也就是说,在视听结合的过程中,作者又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方法。

这副春联好就好在泛指与确指相结合,这一特点还是体现在春信、山歌与紫燕、银锄上面,前者为泛指,后者为确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实结合手法。

这副春联好就好在意象与情感相结合,这个结合形成了清明鲜新的意境。意象还是春信、紫燕、山歌、银锄,而情感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人与物的喜悦之情,这就是“感人心者莫暇乎情”的典型范例。

反复品味这副春联的内容,会发现它的意蕴很深远,这体现在作者没有满足于用诸如“福满门,春在堂”等词语,使人们仅在门户庭院中感受春的归来,而是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紫燕在天空中飞舞啼叫,银锄在山野里舞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充满了一派春意,无限生机。

全联的每一个词语都很平常朴实,但营造的氛围却很优雅,让人一读难忘,这就是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说的:以意胜,故能平字见奇……朴字见色。

梁石先生用典型范例告诉我们,一副成功的春联,不在于词语的高大上,而在于立意的高远脱俗与手法的独特灵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4-26 19:39 , Processed in 0.17674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