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畿(1498—1536)
宇汝中,号龙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兵部武选司郎中。师事王守仁,为王门高足,并多代师出授解惑。有 《龙溪全集》。
瀛山书院
仰止弥高,快睹贤关登圣域;
大观在上,好从人境达天衢。
瀛山书院在浙江淳安县西北之瀛山山麓,始建于北宋熙宁间。此 为书院门联。
“仰止”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令人向往不已。"弥高”,更高之 意。《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贤关”,语出《汉书•董仲舒 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谓贤士有所造就之途径。"圣域”,圣人之境 界区域。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伦,优入圣域。”上联的意思是;圣人的高 大形象令人景仰,诸生应尽快看准至圣之道路,及早进入圣人之境域。
"大观”,《易•观》:“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孔颖达疏: “谓大为在下所观,惟在于上。由在上既贵,故在下大观。”指为人所瞻 仰。“人境”,尘世,人所居止的地方。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 车马喧。""天简”,天之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街”,比喻 超凡脱尘的境界。王畿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认为“良知一点虚明, 便是作圣之机,时时保住此一点虚明,不为旦昼梏亡,便是致知”。王畿 的主张正是联中所云"大观在上”的具体所指,而"时时保住此一点虚 明”的心理境界,也即他在联中提出的"达天衢”。
此联指出成就圣人境界之路,及学者悟后之心境,艺术上较为平 淡,只是将“贤关”、“圣域”这些被理学家广泛使用的陈辞旧语,化腐朽 为神奇,赋予新的光彩,则是可取的。
——摘自梁申威主编《明代对联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