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5|回复: 0

“虚实结合”手法在对联创作中的尝试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146

回帖

323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35
发表于 2024-4-1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
王鹏,四川成都人,中学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联都公众号管理员,联钥网管理员。




      虚实结合,是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实,指眼中所见景象;虚,指意中景物,包括梦境、回忆、想象等。虚实结合,能让作品内涵更为饱满。正如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精辟阐述:“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在对联创作中,我尝试过运用这种手法,分别举例如下——



一、现实与梦境的结合



题刀郎《镜听》

金川远,危壁锁归途,雁声夜夜唤君回,且看满岭霞飞,快马绝尘,千里桃花红驿路;

爆竹鸣,青光摇瘦影,铜镜年年催泪尽,哪堪三更鼓起,断钗坠地,一弯残月照窗棂。



      《镜听》是刀郎一首比《花妖》更为凄婉的歌曲,抒发了闺妇的绝望,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之情。本联尝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去表达歌曲的情感。上联重点虚写梦境:战争结束了,丈夫骑马而归,霞光普照,一路桃花,分离多年,终快重逢。下联写现实:除夕之夜,闺妇除夕镜听,再次绝望,丈夫或早已在战场身亡,闺妇悲伤欲绝,在三更时悬梁自尽。梦境与现实形成对比,更能突出本联主题。



二、现实与回忆的结合



读陆游《沈园其二》

尘壁依稀几点字,岁月如梭,伤痕若刺。怎奈惊鸿成记忆,日正斜,涕泪交横怜往事;

东风零落满池花,水波似镜,何处寻她?那年素手拨琵琶,音犹在,阴阳相隔各天涯。



      《沈园其二》这首诗是在陆游75岁,重游沈园所写。年轻时,陆游曾在沈园的墙壁上题写过著名的《钗头凤》,几十年时光一晃而过,然而,陆游对爱妻唐婉的思念,依然不减。本联试着去表达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上联侧重实写,重点写诗人在斜阳下重见当年墙壁题词的场景。下联侧重虚写,重点回忆年轻时爱妻弹琴的场景。一实一虚,较好拓展了联作的内涵。



三、现实与想象的结合



题瓦屋山

拔地万尺,胜景逶迤。细品杜鹃朵朵,松鼠只只。待放晴,更有百亩碧池,三轮红日;

溯源上古,天神汇聚。犹闻飞瀑隆隆,笛声曲曲。欲骑鹤,从此佩悬美玉,寻访仙居。



      这是游瓦屋山时练习的对联。据考证,该山可能就是《山海经》中的不周山,众神居住之地。山顶奇特,平整如桌面。山顶有巨大的天然湖池,面积120亩,据说是传说中的瑶池。天气晴朗时,常出现三个太阳的奇观。我们那天登山时,恰逢大雾,五米外的景物全包裹在浓雾中,没缘欣赏到山顶湖池和奇景。但这副对联上下句的结尾,均运用了想象的虚写手法,让对联更完整的呈现了瓦屋山的景观,也更好的表达了对瓦屋山传说的向往之情。



      虚实结合,用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相互交织,一起来表达共同的情感,能让对联的内容更加厚实饱满、主题更加鲜明。在以后的对联创作中,我会继续去尝试这种以及其它各种表现手法,只有不断吸取古人创作的精华,才可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联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1-10 12:43 , Processed in 0.07897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