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回复: 1

明月无赖的扬州

[复制链接]

1492

主题

15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02
发表于 2023-2-2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唐诗学习之九十二

明月无赖的扬州
文/张项学

    古代的扬州,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地方。一提起扬州人们会立即想起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诗篇。徐凝的《忆扬州》就是其中之一。

忆扬州
唐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读了徐凝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题目是回忆扬州的,实际没有写扬州的风物人情,而是怀念作者所关心的扬州的人;说是怀人之作,但作者又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而写的是所思念的人临别时的情态。
  诗的起句直接点明作者所思念的人,“萧娘”。萧娘,在古诗词里一般指男子所恋爱的女子,反过来,萧郎指女子热恋中的男子。唐代诗人杨巨源有“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明代诗人文嘉有“绝怜公子频中酒,况复萧娘最爱诗”。
  同样,第二句的“桃叶”,也是指美貌女子。桃叶原是晋代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王曾为其作《桃叶歌》。后来也代指所思念的女子。唐代皇甫松的《江上送别》中有,“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唐代孙华的《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一有,“许迎桃叶久逡巡,谁道褰帏事果真”。
前两句表达的就是分别时女子薄嫩的脸庞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好生让人心疼;女子紧蹙的眉头凝聚着无限的惆怅。读了这里的泪脸、愁眉,不禁使人想起陈叔宝的“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也容易使人想到白居易的“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
  诗的后两句是一直被人们所传诵的佳句。这里的“无赖”不是指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而是指无可奈何。这种表述在古诗中经常看到。南朝陈徐陵的《乌栖曲》之二就有,“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宋代陆游的《雨中作》诗里有,“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清代唐孙华的《和友人惜别》之一中也有,“怪底春风正无赖,吹将柳絮落天涯”。
  从字面看,诗的后两句是,天下若是有三分明月夜的话,那么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了。其实,这里的“无赖“也不仅仅是无可奈何的意思。这里面有一种又爱又恨的错综复杂的心情在里面。作者和女子在扬州相会的时候,是这一轮明月见证了甜蜜幸福,作者和女子分离,也是这一轮明月窥视了他们那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扬州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作者就突发奇想,如果把明月夜分成
三份的话,那扬州一定要占两分。
  这种采用分割、对比的方法加重感情色彩的方法,徐凝还用过。徐凝在《上阳红叶》中就写过“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其实,向前推,唐代白居易多次用过,“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向后看,苏轼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北宋王禹偁有“一岁春光九十日,三分已是一分休”。
  读了徐凝月色无赖的扬州,我们就能理解到,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韦应物的“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还有张祜的“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杏花天·读徐凝《忆扬州》
牵肠总是扬州月。杨花落、更怜伤别。多情自古年年说。且问几人逃脱。
春风起、云开时节。暮雨去、烛光呜咽。两分无赖三分悦。几度明明灭灭。


原载2023年2月22日《悠雲诗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53

积分

论坛贵宾

积分
53
发表于 2023-2-2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少东 于 2023-2-23 23:53 编辑

再学一篇。不知主题能不能回复,删除不了,只能重新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21:39 , Processed in 0.10123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