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8|回复: 3

清•梁启超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4621
发表于 2023-9-2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与其师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倡导戊戌变法。晚年退出政坛,专心著述。有《饮冰室全集》。

巧对:
东篱客釆陶潜菊;
南国人怀召伯棠。

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一日有客人来访,出此上句试他才学。

“陶潜”,即陶渊明,晋代诗人。《饮酒》诗之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出句即由此诗来,表现文人雅士淡泊怡然的真情。

“召伯”,即召公,或作召康公,西周初人。巡行南土,布文王之政,曾 舍于甘棠之下,因爱结于民心,故人爱其树,而不忍伤。《诗经•召南• 甘棠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后世因以“召棠”、 "召伯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实。对句巧用此典,表现了梁启超年少志 高的不俗抱负。

出句对语用典自然,诗意盎然,感情充溢,意蕴真挚而深厚,恰切传神,给人印象极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462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务学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
气压元龙百尺楼。

光绪二十三年(1897),梁启超受聘出任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 期间撰书此联。

“子美”,唐代诗圣杜甫,字子美。上联以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声疾呼为例,期望时务学堂诸生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感和要求变革的意识,面对"乾坤含疮痍”的现实,为"忧患何时毕”而去积极奋争。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因助曹操灭吕布,以功加伏波将军。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备(刘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百尺楼,谓相距更远,鄙视更盛。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下联用此典,期待诸生不要沉迷于“求田问舍”,而要"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要有"气压元龙”的非凡抱负和豪迈胸襟。

作为维新变法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始任《时务报》总撰述,后为 "时务学堂”总教习,一向关心"时务”。此联也如此,加之用典真切,句简语劲,气豪志雄,极有催人奋发的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462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康有为七十寿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已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授业者盖三千焉。

康有为是近代儒学巨子,所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 书》等,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把《公羊》"三 世''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内容,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上联总述康有为的学术成就,称他的著作对深奥玄妙的儒学典籍予以通俗易懂的阐述和发挥,对历代争论不休的百家异说,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末句紧扣七十寿龄。

张衡《东京赋》:“因体力以息勤,致欢忻于春酒,执銮刀以祖割,奉觞豆于国叟。”下联起首两句巧妙调用张衡赋中原句。"觞豆”,本指饮食的器具,此处泛指祝寿的佳肴。“国叟”,指受国人尊重的老人。“春酒”,本指冬季酿制,及春乃成的好酒。《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此处用指祝老师长寿之寿酒。末句用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典故,颂赞恩师康有为像孔子一样桃李满天下。

康有为是在政治上有明显功过的人,梁启超对其后期的政治活动是有着不同看法。但是作为门生为师祝寿,不便提及功过是非,更不宜诉说个人恩怨,于是便择其善者而言之,盛赞恩师的学术成就,渲染祝寿的热烈气氛,写得文辞隽美,别具一格。康有为对此联也特别喜爱,嘱咐将其带回青岛张挂于居室,以示他对师生情谊的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462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挽康有为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祝宗”,即宗祝。主祭祀祈祷之人。"祈死”,祈求速死,表示对世事悲观绝望。语出《左传•成功十七年》:“晋范文子反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范文子的祈死,是忧惧晋国将招致亡国大祸,这里借以此拟康有为晚年对时局的看法。“老眼”,老年人的眼睛,也指视力所及。称康有为及至晚年,已无泪可流,极写其绝望的心情。《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连接下句意思是,如今康氏如愿以偿,离开了这个使他苦恼不堪的世界,不用经历目睹祖国沦亡的痛苦。“陆沉",《晋书•桓 温传》:“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喻国土沦丧。“鱼烂”,《公羊传•僖公十 九年》:"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喻国家内乱,以至亡国。上联总地阐述作为保皇党魁首的康有为对中国局势的悲观判断。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指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微言”, 精深彼妙的言辞。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借此两典,说康有为的维新学说的著述及传播也 将终止。《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作 者反用其意,谓康有为之死,是上天要让他的事业衰亡。《礼记•檀弓>«孔子临死前作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奏乎! ”后 ,以“山颓木坏”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做悼辞。下联将廉有为比做孔子,表明了学生对恩师的推崇,同时也指出其去世是“吾党”(维新派) 的巨大损失。

这是一副融忧国哀民之情与公义私谊于一体的挽联佳作,虽然受 思想的局限,认识上有所偏颇,但文情并茂,深切感人,在当时有极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5-10 01:12 , Processed in 0.10596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