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1|回复: 0

【无情对学习教案】第三课:深入认识“借对”

[复制链接]

5267

主题

3741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130

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23-11-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第三课:深入认识“借对”


在联界以往的创作实践中,如何实现借对(本文只讨论借义),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能否得到出彩的借对,感觉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些都是没有掌握规律,“知其所以然”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一下“借对”。学完本课程,将发现:原来认为很难,需要类似李东阳、张之洞、何淡如等很机智才能偶尔得之的借对,可以一抓一大把。将来稍加练习,即可驾轻就熟。从此,不光可以快速、轻松对出无情对,在创作律诗、普通成联时运用借对,使作品呈现鲜明特色,更是家常便饭。
首先,我们推翻百度上基于经验层面给借对下的定义,来一个学术意义上的定义:

借对,又称借义、转义,是指对仗时“甲义”不工,但利用“小类工对”的字、词“甲义”以外的“明显不同的含义”,给读者造成“很工致”的审美错觉的基本对仗手法。

  下面,我们将通过深入分析,来把握这个定义。

一、借对的原理

要真正把握借对的原理,先得了解普通对仗工对的原理。
1、工对的原理
  对联的“工对”,谁不知道呀!然而,却未必能科学而全面认识工对的原理。
  比如:“花”对“果”,为什么是工对?100%的人都知道原因——它们都是“植物器官”呀。确实,千百年来,人们对工对的认识和判断是轻松的,也是很准确而无分歧的。可是,人们对于“工对的原理”却未必认识透彻。试分析:
  我们来观察一下“花”和“果”,有哪些常见的、明显不同的基本含义:

  花的含义:a植物器官;b消耗(金钱等);c(颜色等)混杂的;d不专一的;e姓氏…   
  果的含义:1植物器官;2结局;3、坚决、果敢;4、确实、的确;5、充实、饱足…

  大家可以发现:“植物器官”仅仅是“花”和“果”的诸多含义之一。原来——
  一组汉字,它们的诸多含义中,只要有一组含义相同、相对、相反或相类,我们就认为这组字是工对的。
我们把一组字相同、相反、相对或相类的含义,叫“工对义”。如a 和1的组合。我们仔细在甄别,将发现“d3”组合和“b5”组合,也是“工对义”。
两个“小类工对”的汉字,至少有1组“工对义”,有的有1组以上。这是工对的内因所在。
我们还将发现:“花”对“果”还有多达22组含义组合,是不匹配的(这还只各列出了5个常见含义。实际上,若列出更多与“甲义”明显不同的含义,则远不止22)。
这么多不符合相同、相对、相反或相类要求的含义组合的存在,居然一点也不影响人们感觉“很工”的印象。
为便于区别与交流,我们把“工对义”以外的不符合普通对联常规对仗要求的含义组合,叫“不工义”。如“b1”等22种组合。
2、价值参照系
普通对联的工对原理,以及由此总结的“六对称”(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之规定,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对联(偶句)工对的价值观,是创作、鉴赏无情对的基础。
普通对联关于工对的价值观,是无情对的“参照系”。
一个不懂对仗或对联,不会欣赏对联对称美的人,是无法创作、欣赏无情对的。
创作无情对,运用借对手法需要从普通对联“工对的原理”出发,特意设计成“甲义不工”而“乙义很工”。
价值“参照系”,正是借对和无情对造成“审美错觉”的生发之壤。“不工义”被沉淀是基础,甲乙义“明显不同”拉开诱发空间,“工对义”则是诱发“审美错觉”的原动力。
鉴赏无情对,需要在“参照系”之下,才能发现借对、异步等带来的“不对劲”,以及准确感受到破缺的幅度;才能顺利受到“乙义”“丙义”的诱导产生审美错觉;才能体味到“错落之美”“工致之美”与“和谐之美”带来的综合审美体验。
3、借对的原理
  直对,就是把一组汉字的“工对义”合理沉淀到词或句子对应位置中。
也就是说,运用“直对”手法,把“a 1” 这一“花/果”的“工对义”组合安排到句子中,是我们创作偶句和普通对联的习惯思维和习惯动作。如:

霜凝上界花开晚
月冷中天果熟迟 [刘禹锡]

借对的原理,就是把一组“小类工对”汉字的任意一对“不工义”合理沉淀到偶句或对联对应位置中。
而未被沉淀的“工对义”(即乙义)则发挥着诱导作用,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以为很工”的审美错觉。
简要总结:就是先保证所选汉字是“小类”,再避免把“工对义”组合安排到偶句或对联中。
从数学统计方面在观察和表述:“花”对“果”,只要刻意把“b 1”等22种组合中的任意一种合理沉淀到偶句或对联对应位置中,即是借对。
所谓“合理沉淀”,就是在组词造句时:
1)保证在句子中出现的是某含义;
2)保证组成的词,其他的汉字也工对;
3)保证句子流畅自然合逻辑,甚至表意出彩。
我们知道,把一个汉字的任意一个含义沉淀下来(实质是小学生的组词造句),难度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形成直对和形成借对,就“组个词”而言,都是很简单的事,没有技巧上的差别。
我们还将注意到,3:22的比例显示:同样是实现“小类工对”,借对比直对选择余地更大,更自由。(注:不同的另一组汉字,比例有所不同,但大体差不多)
一个字有几个“明显不同的含义”,文化人都能轻松列出;
两个汉字之所以是工对,其“工对义”都能轻易识别;
沉淀含义,组词造句,都能轻易做到;
只要避免“工对义”面对面,就是借对,也很容易甄别;
……
  认为借对或创作无情对很难的人,是因为没能科学认识借对的原理,或者是,思维僵化在“直对”一种方式上。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借对比诗联其他方面的深度学习难度要小得多,只需要稍微做一丁点认识和习惯上的调整。
  
二、借对的不同方式

  借对,常见的是2言词的借对。值得提醒的是:“单字词”也可借对,3言、4言、5言,甚至7言,也可作为一个“单位”实施借对。一句话,有几言的词存在,就可能形成几言的借对。在阅读中,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根据“甲义-乙义”发生变化的汉字所处的位置,借对可分为上转、下转、双转三种情况。
了解一下三种转义方式,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有效、充分地利用好“资源库”,找到精妙的借对词汇。传统意义的无情对高手,基于自己摸索的经验,总是会大量闲置一些“资源库”不去涉猎,故发挥有限。
1、下转
下转,就是让对句中的字、词实现“转义”。 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萧何三策定安刘 [李文田]
  1位、7位下转。萧,名词,由“姓”—“植物”;刘,名词,由“姓”—“兵器”。

判断是否为“下转”,只要观察该字、词是否在下联中,就能准确判断。
  2、上转
上转:就是让出句中的字、词实现“转义”。例:

千首古风吟子美
  一身新月种丁香 [易顺鼎《诗钟说梦》]
  2位上转。首,由“量词义”—“头部”。

判断是否为“上转”,只要观察该字、词是否在上联中,就能准确判断。

  3、双转
双转:就是让出句、对句中对应位置的字、词都转义。例:

  盛夏风光观食日 [聿舟]
  单元水电表居中 [纪晋唐]
2位、7位双转。“元/夏”,由名词的其他含义转为“朝代”;“中/日”则全部转为“国家简称”。

判断是否为“双转”,只要观察该字、词是否在上下联相对的位置。
用一个表格来概括,也可帮助归纳与理解:

手法             原理
直对         上=工对义;下=工对义
下转         上=工对义;下=不工义
上转         上=不工义;下=工对义
双转         上=不工义;下=不工义
概括一句话:想要哪里转义,哪里避开“工对义”,选择沉淀“不工义”。
如果两个“小类”汉字有1对以上“工对义”。避开了第一对,还要注意避开其他的。
  数学概率表明:“下转”和“上转”出现的几率一样,“双转”可能出现的几率应该比前两类更高。即在理论上:下转:上转:双转=1:1:N(N远大于1)
  但在历史上的实际使用中,对100副经典无情对作品的统计是:下转:上转:双转=188:97:47
  在了解借对原理和路径,娴熟掌握手法后,根据数学概率的指向来采用手法,我们应多使用上转、双转手法,不要有偏废。
  借对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照顾句子的意节,可能不照顾。这又分两种情况。
  1、对位借对
实现借对后,词与词依然位置相对。例: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瑞士/珍妃”依然在对应位置。

  2、错位借对
错位借对常称之为“异步”,即实现借对后,词与词之间不在对应位置。例: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把“树/已”当成一个词来借对。

  陈水扁
  卖/汤圆
把“陈水扁”一个词掰开,当成2个词来借对。

  举国/关心/高考/热
  张家口/眼下/严寒
出句4个词,全部分割成3个“词的组合”来进行借对,无一一对应情况。

三、“借对”实施思路分解
借对既然是利用字、词的多个闲置的“含义”做文章,那么,面对一个出句,肯定是从字、词入手。由字入手,是最常见的创作切入思路。因为,字转义了,自然会波及到词和句。
按规律办事,专业的创作思路应当如下:

出句:花落

普通对联的对仗,首先就会判断其甲义是什么,并考虑匹配“工对义”。这种习惯,眼里看到的只是甲义一个含义。可表示为:
花落
11
实施借对,则首先也要判断清楚甲义,同时在脑海中应浮现各个字“明显不同”的乙义、丙义、丁义、戊义……可表示为:
花落
54
这个习惯必须调整过来,且养成。
然后,决定从任意一个字着手,实施借对。假设从“花”入手。这叫“首字入手法”。通常,首字要保证很工,开个好头。
这时候,根据“花”字5个“明显不同的含义”,脑袋里面唰唰唰出现5组“小类”字: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其中,第一组汉字也是“植物器官”,有一个“含义”与“花”字的“甲义”匹配,能直对。
有了以上认识,接下来就可以有目的地实施借对啦。
1、我想“上转”
出句:花落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只要避开第一组汉字,选择后面的4组汉字,组词,同时保证组成的词的另一字也是“小类”,肯定上转。如:
花落
白宫
花:甲义=a植物器官;乙义(工对义)= c(颜色等)混杂的;
白:甲义=白色;乙义(工对义)=白色

当然,选择了后4组的字,也可能是“双转(包含上转)”。下文会详解。
2、我想“下转”
如何做到不“上转”而只“下转”呢?
出句:花落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只要选择第一组的字,同时避免把“工对义”沉淀,就行了。假设选择“干”字来尝试。脑袋里面唰唰唰会冒出:
干的含义:1、树的主体部分;2、干部;3、做(事)、喝(酒);4、盾牌;5、冒犯;6、与“湿”相对;7、水岸;8、天干;9、没有血缘关系的;10、口渴、嘶哑;11、徒然、白白地;12、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判断“花”和“干”的“工对义”是含义1。避开它,不然就是直对了。然后任意选择沉淀其他11个“明显不同的含义”,尝试组词,通常可以得到一批工致的借对。例:
花落
干群
花:甲义=a植物器官;乙义(工对义)= a植物器官
干:甲义=干部;乙义(工对义)=树的主干

3、我想“双转”
双转的“借对深度指数”(见下文)通常颇高,为“无情味”作的贡献突出。若能采用双转,则作品出彩的概率增大。
如何有的放矢地实施双转呢?
出句:花落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和上转一样,首先避开第一组字,选择后4组字。同样,你想尝试哪个字,脑袋里要唰唰唰浮现上下两个字的“明显不同”的常见含义。如,尝试“耗”字:
花:a植物器官;b消耗(金钱等);c(颜色等)混杂的;d不专一的;e姓氏…
耗:1、消耗、减损;2、(不好的)音信;3、老鼠
这组汉字的“工对义”是“b1”。如果避开“工对义”“1”,则是双转。
即,只要选择沉淀“耗”字“1”以外的其他两组含义,即为双转。例:
花落
耗窝
花:甲义=a植物器官;乙义(工对义)= b消耗(金钱等)
耗:甲义=3、老鼠;乙义(工对义)=1、消耗、减损

这还只是尝试其中一个字,如果都尝试遍,可能的路径是个非常大的数字。当然,不是所有的组词都能有功而返,但已足够找到可观的理想的“借对词汇”了。通常,普通对联局部某一个词借对一下,或应对几个无情对,也用不着这么多资源,但通过掌握原理,我们能明白丰富的资源究竟在哪里,词汇的“库房”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直达目标去各个“库房”取用不同的“借对素材”,取用时如何选择更理想的借对。
学到这里,可能有人感觉有点复杂,一下消化不了。也没关系,可以先实践,慢慢娴熟之。因为,你只要能识别哪是一组“工对义”,并懂得“避免直对”,实施的肯定是借对,肯定分属三种上转、下转、双转之一,暂时不能指哪打哪也无关紧要。
值得说明的是,可能有的人要批评了:一门艺术被玩成排列组合了?其微妙之处岂是排列组合能涵括得了的!其实,技法是基础,并不妨碍大家站在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高度来选择合适的辞藻。需知,普通对联的“字句对等”也是个数学问题,5千个常用汉字能创作多少副七言对联,也是个数学问题。所谓文学创作,只不过是人们在数学计算的大数据里凭借一些感觉和经验悠游而已。

四、借对的深度
前面我们谈过借对的密度。这里再探讨一下借对的深度。
有些借对,对于上下联“对称性”的破坏力一般,有些则破坏力极大。破坏力越大,造成的错落感越强,无情效果就愈好。基于此,我们可以提一个“借对深度指数”的概念,区间为0-5。
决定“借对深度指数”的,有两方面因素。
1、跨度决定深度
所谓跨度,即实现借对时“甲义”和“乙义”之间“明显不同”的程度。“义”的鸿沟越大,类别越不一样,“借对深度指数”越高。
1)“虚实之跨”深度指数为5
古人把词分成虚词和实词两大阵营。这是词与词之间最大的鸿沟。如果能运用借对手法,使“甲义—乙义”实现“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的大跨越,则带给读者的审美冲击最强烈。故把它定为最高深度指数——5。
汉字中,有一批字既扮演着虚词的角色,又扮演着实词的角色。这是无情对爱好者应重点关注的“字群”。下面列举比较典型的:

之、何、所、因、于、则、耳、尔、夫、胡…

应对时,要注意出句中是否有这种虚实两义的汉字存在,并分析它是以实义存在,还是以虚义存在,借对时,首选“虚实之跨”。如

皓月一盘耳
红星二锅头 [御赐金牙]
“耳”实现了由虚到实的大跨越,故令人叫绝。
2)“词性之跨”深度指数为3-4
这里的“词性之跨”是指“虚实之跨”以外的词性间的跨越。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间的跨越。
由于在转义的同时,词性也变了。故带给读者的审美冲击也很强烈。所以,一般深度指数有3-4。如

陈水扁
卖汤圆
“陈”是名词到动词之跨。

出土文物
现金理财 [柳絮飘]
“理”是动词到名词之跨。

值得注意的是,副词、介词、连词等之间,在古人“对偶实践”中,区分得不如现代汉语语法明显。一些跨词性的对仗,因为“义、类”较接近,也被认为是直对。故这些“词性之跨”,可能不是借对,更不是理想的借对。具体到某一情况,应当具体分析,关键看甲义、乙义是否“明显不同”。
3)“无有之跨”深度指数3-4
有很多外来词、音译词及一些姓名的“名”中,每个汉字的具体含义无法确定。我们可以认为该字“无具体含义”,即:甲义=无具体含义。一旦借对成功,则在审美错觉上被赋予了具体的“工对义(即乙义)”。这种从“无”到“有”的反差,带给读者的感觉也强烈,故深度指数可达3-4。例:

人生欲望多
马克思名大 [柳絮飘]
马克思不姓马,其名字中的3个字,都被错觉为具体的含义了,反差效果突出。

4)“步子之乱”深度指数3-5
前面介绍的异步,把句子弄得错落了,词与词明显不对位了,视觉冲击就比较强烈。再加上很多异步手法还叠加了借对,深度就更明显了。所以,除了“碎步”,一般的异步深度指数可达到3-5。见前面的例子。
5)“含义之跨”深度指数1-3
借对的时候,不改变词性,也不异步,即名词转义为名词,动词转义为动词,形容词转义为形容词。指数的深浅由甲乙含义之间的反差决定。含义越“明显不同”,“借对深度指数”越高,读者越能感受到。如:

羊肠小道
  驼背高僧
“道”是名词转义为名词。由于甲义“道路”与乙义“道士”区别非常明显,故指数可达3。

  温文尔雅受人敬 [犀城人家]
  尚武之风遍地吹
“吹”是动词转义为动词。由于甲义“吹拂”与乙义“吹捧”的差别也较明显,故指数可达1-2 。

  绿是春封面
  黑如周扒皮 [醉猫]
“黑”是形容词转义为形容词,由于甲义“狠、毒”与乙义“黑色”的差别也较明显,故指数可达1-2

  以上只是大概的定性分析。具体的实例之间的比较,不能因此而教条化。
另外,指数的叠加,也不是简单的数学加法。一般来说,高的“深度指数”的借对密集到一副作品中,整个作品深度指数肯定要高些。但是,有些低指数的密集借对作品,由于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修辞的作用,在“积聚效应”下整句的“无情味”也可能非常明显。
这也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既有规律可循,又不是做数学题。
2、手法增加深度
无情对创作时,选择更有力度的手法或叠加手法,可以增加借对深度。
1)“上转”增加“借对深度”1个指数
  上转,不选择与“甲义”能直接匹配的汉字,与普通对联应对时的选字思维相左。一旦成立,带给读者的“不对称感觉”要增加一分,故“借对深度指数”相对于“下转”可+1。
   2)“双转”增加“借对深度”2个指数
  双转=上转+下转。双重借对,上下两字的“甲义”都不选择“工对义”,带给读者的感觉更加突兀,故“借对深度指数”可+2。
   3)“异步”叠加“借对”,增加相应深度指数
叠加的手法不同,跨越的幅度不同,增加的指数也不同。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鹿”是名词——名词的借对,整个词借对,同时异步。

这样,不对称特色就突出了。但是,它并没有明显破坏“意节”,故增加“深度指数”有限。而类似:

举国/关心/高考/热
张家口/眼下/严寒
这个就破坏“意节”非常剧烈,同时1、3、6位的“字”明显叠加了借对,故“深度指数”增加更多。

总而言之,借对密度的大与小,深度指数的高与低,与作品的优劣,并不呈完全的正比例关系。追求借对密度与深度,能有效强化作品的“不对称”特征,却是无疑的。
五、借对的“读者认同度”
实施借对,通过利用“乙义”来制造“工对假象”。假象能否造成,让读者身不由己产生错觉,是成功的关键。所以,无情对创作者应当重视“读者认同度”。
所谓“读者认同度”,指某处转义不借助任何解释,读者的理解和认可程度。
1、读者认同度取决于人们对“工对义”的熟知度
借用“乙义”形成工对、赖以产生审美错觉的那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越常用,读者越熟悉,就越易理解和认同。人们对于“工对义”的熟知度,存在“梯次情况”。我们姑且进行归纳:
1)一目了然型:如,草对花;
2)较易理解型:如,草对工;
3)转弯领悟型:如,草对描;
4)核实认同型:如,草对真;
5)冷僻抵触型:如,草对公;
6)冷弯否定型:如,草对牝。
这种区分大体能形成一致认识,但也因人而异。第一种情况,无疑为首选;第二种也属常用;第三种一般用之无虞;第四种则要注意避免了,若基于需要用之也无硬伤;第五种要尽量避免,无可更替之时,亦可选择;最后一种则要力避之。
2、以“本义”作“工对义”读者认同度通常最高
本义,即汉字本来的含义,相对于派生出来的引申义、比喻义等而言。“本义”在人的认知惯性中通常是占主导地位的。本义作为“工对义”,最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认同。而派生含义作为“工对义”,在被接受之前,要进行一定的心里揣摩。如:

花的含义:a植物器官;b消耗(金钱等);c(颜色等)混杂的;d不专一的;e姓氏… 
  
a是本义,其他的含义都是派生出来的。在同样是应对“小类工对”的汉字时,“花”对“果”读者认同度很高;“花”对“白”也较高,但读者“会心”的时间略增;“花”对“耗”,也能理解,但读者“会心”的时间可能更长一点。当然,这个也可能因某个人知识结构的不同而反应速度不同。
同时,这也不是绝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些字的本义不那么为人们所熟知了。如“关”的本义是“门栓”。派生义反而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工对的字,读者能否轻易接受和认同,还需要创作者通过生活的积累来了解和预判大众的熟知程度,需要根据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甲义-乙义”的跨越情况关乎读者认同度
借对时,“含义之跨”有两种情形,在实践中可以注意把握。
1)甲义为常见义,乙义为冷僻义,读者认同度减分
尽管句中的甲义常见,若赖以诱导读者的乙义不常见,则读者“会心”的难度也偏大,在评价上会减分。如:

草创
公知
“草/公”的甲义常见,而乙义冷僻。
2)甲义为冷僻义,为常见义,读者认同度加分
把冷僻义沉淀于句子中,读者预先能识别和判断,即使再转义,也不用转弯,故容易认同。如:

花鸟
草猪
先就让读者理解“草”是“雌性的”之义,于借对也易认同。
六、借对的“鸡肋指数”
与“读者认同度”密切相关的是借对的“鸡肋指数”。
所谓鸡肋指数,指由不同程度的宽对,或生僻的工对带来的“不理想指数”。通常用1-10来赋值。
1、“玉工”也存在鸡肋指数
玉工的鸡肋指数,来自汉字的生僻和“工对义”的不常见。
1)偏工:指某“玉工”字不在常见的选用范围,属于偏门。
如,“斧”对“刀、枪、戈”为常态,若对“刘”则显得偏门。
2)冷工:指造成工对假象的“乙义”比较冷僻,不易悟出。如,“草”对“公”,这两个汉字虽然很常见,但其“工对义”“雌性的、雄性的”就比较冷僻。
偏工,自然也属于冷僻范畴。
“冷工”或“偏工”,若采用“下转”手法,符合一般的阅读习惯,读者相对要容易理解一点。但若采取的是“上转”和“双转”手法,需要逆思维习惯转弯,可能会增加鸡肋指数。
2、宽对与鸡肋指数
通常,石工、瓦工、泥工,多多少少会带来鸡肋感。
我们当然要追求“字字玉工”,而在实践中,又难免要面临做些许退让的选择题。无情对出现个别字非玉工,也是比较常见的。这当中也有取舍的学问。
1)首字、尾字、意节停顿点尽量避免宽对
  无情对句的首字和尾字,在观感中尤其重要,应优先保证玉工。宽字一般不必纳入考虑范畴。意节停顿点相对也对工度要求苛刻一些。
2)名词、形容词、数词等力避宽对
  名词、形容词、数词若略显不精致,在审美上冲击比较强烈,“缺失感”属于“放大型”的;动词和几种虚词若略宽一点,在审美上冲击相对不那么强烈,“缺失感”属于“收敛型”的。故在取舍上,二者的倾向性可以有所区别。
  3)“非小类”普通对联视野下的“工对”鸡肋指数相对较低
  借对,尤其是用于无情对的借对,“工对”的标准区别于普通对联。但当无情对不得不宽一点时,原本在普通对联视野下被认为“工对”的“同门相对”,按照小类的要求虽然不够精致,但审美惯性下相对易得到容忍些,“缺失感”不那么刺眼。
4)三言及以上的“整词借对”个别字可以略宽
  无情对作品中,出现三字及三字以上的整词借对时,即便个别字略宽,也不影响整体的出彩。如“牛得草”对“马拉松”,“草/松”石工也不觉其鸡肋。
  当然,如果借对是用于普通对联,则更可以“工拙参半”,拙者即使更宽一些,通常也不觉其鸡肋。
3、鸡肋指数的“积聚效应”
局部个别字眼的鸡肋指数,只要不是很高,通常可能对作品整体效果制约不那么明显,基于整体需要用一用也无妨。但若多处出现“微鸡肋”情况,可能因“积聚效应”而造成整作质量明显打折扣,需要注意规避。例:

三十六计走为上
一众无谋将被围
“十/众”“六/无”“走/将”“上/围”若论单个字,都还算工,但又不是最精致的小类。它们齐聚同一作品,“微鸡肋”积聚效应就比较明显了,在审美上就出现了“1+1+1+1>4”的减分效果。

此外,还有“词的借对”,我们将在后面探讨到。


科目训练8
  主题:识别无情对中的字所施加的手法(上转、下转、双转)。
  要求:任找一副无情对进行分析,严格按格式练习。
格式示范:
  紫气东来行大道 [望云生]
  黄昏北塞断鸿鸣 [冰华]
  分析:2位双转;4、6位下转;7位上转

小结:
1、识别手法是为了到位地欣赏,更好地应用。
2、清晰唤起读者审美错觉的,主要是“字的转义”。即使是上下内容相干,也要能善赏其美。
3、识别之余,从感性到理性,有立于逐步形成科学的鉴赏价值观。
4、从事实和原理出发,注意对一些传统认识误区的甄别。


科目训练9
  主题:按步骤练习实施上转。
  要求:任找一个2言的词进行尝试,严格按格式练习。
格式示范:
  花落=
  5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避开第一组汉字,尝试:白
  白:1、白色;2、白白地;3、民族;4、清楚、明白;5、说、陈述
  含义1属于“工对义”,故选1组词,可得上转:
  花落=
  白宫

小结:
  1、上转的实施,上面避开第一组字,目的是使出句中的“甲义”不是“工对义”;
  2、下面选择第一个含义,目的是使下联沉淀的是“工对义”。即:上=不工义;下=工对义,即是上转;
  3、上转,也可以理解为:先臆想出句中的字、词沉淀的不是甲义,而是是乙义、丙义、丁义,并把臆想当成真的而直对。


科目训练10
  主题:按步骤练习实施下转。
  要求:任找一个2言的词进行尝试,严格按格式练习。
格式示范:
  花落=
  5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选择第一组字,尝试:叶
  叶:1、植物器官;2、较长时期的一段;3、声音调谐;4、姓氏
  为防直对,避开含义1,而选其他含义。尝试含义4组词,可得下转:
  花落=
  叶群

小结:
1、下转是前人最习惯的手法。它改变传统习惯的幅度最小,故读者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2、也有一些人认为:只有下转才是“以出句为标靶的”正宗的借对,而视上转、双转为异端。这也是没用抓住“借对”的本质——“借用乙义”而产生的偏见。
3、我们固然要纠正偏见,但也不能忽视“下转”具有“读者认同度”相对偏高这一优势的事实。
4、基于此,在运用上转、双转时,更要注重选用“小类工对”的常用字,以便读者克服习惯上的不适应,能顺利地产生审美错觉,增强认同感。


科目训练11
  主题:按步骤练习实施双转。
  要求:任找一个2言的词进行尝试。下面的示范部分,严格按格式练习。
格式示范:
  花落=
  5
  花=叶、果、干、实、根…白、彩、绿、杂…费、用、耗…诚、信、巧、奸…风、雪、月…
  避开第一组汉字,尝试:耗
  耗:1、减损、消耗;2、拖延;3、(不好的)音信;4、老鼠
  避开“工对义”“1”,选择“不工义”。尝试含义4组词,可得双转:
  花落=
  耗窝

小结:
  1、双转的实质,就是“工对义”同时被搁置,都不沉淀到句子中。把握住这一点,就貌似复杂的问题就能变得简单;
  2、可以按原理去实施,逐步熟练;也可先借对再判断是否成功;
3、为了“追求借对深度”,以求得无情效果突出,或为了出新出彩,进行深入钻研时,可用此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1-15 14:56 , Processed in 0.60715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