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2|回复: 0

读对联,游河南(2)

[复制链接]

1956

主题

1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650
发表于 2023-12-2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读对联,游河南(2)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3-12-25 00:00 发表于河南


联 斋  第3880期


读对联,游河南(2)

李文郑

少林寺

      位于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
      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
(山门外东石坊)
      少林寺山门外的东石坊,位于山门外东侧,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有额“祖源谛本”。
      上联写少林寺的地理位置,登封自古有“天地之中”的说法,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中岳嵩山,则堪称第一“四海名山”。
      下联写少林寺在佛教寺庙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少林寺是具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禅宗祖庭,少林僧人以其闻名于世的武功留下了许多仗义救人、扶危济困的动人故事,写下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和英勇抵御倭寇、保家卫国等辉煌的历史篇章,因此使少林寺成为历朝历代的帝王最为重视、关注和护佑的寺庙。具有传奇色彩的菩提达摩,长住少林寺传授禅法,主张坐禅壁观,修佛教“大乘空宗”,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因此成为禅宗的祖庭。

      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山门外西石坊)
      这是位于嵩山少林寺山门外西石坊东侧的对联。石坊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有额“大乘胜地”。
      上联讲述的是禅宗二祖慧可(487~593)的故事。“古洞”,指达摩面壁的山洞。慧可又名神光,俗姓姬,洛阳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前,常常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一天黄昏,他们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儿子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家经典,尤其精于《诗》、《易》。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潜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立志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学习大小乘佛教的教义。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静心打坐。八年后的一天,慧可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意思是,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往南方去吧。慧可知道这时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神光。第二天,慧可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就对慧可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室山面壁的达摩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慧可辞别了宝静禅师,来到达摩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达摩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慧可并不气馁,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就这样,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有一年腊月的一个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慧可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
      这时,达摩祖师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说道:“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
      慧可听了,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决心,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一下子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的面前。鲜血顿时红了雪地。
      达摩祖师见慧可如此虔诚的举动,就答应了他。并赐法名“慧可”。
      慧可开悟后,继续留在达摩祖师的身边,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一说九年)。后继承了祖师的衣钵,成为禅宗二祖。慧可在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后成为二祖庵和养臂台,遗迹尚存。
      下联讲的是“子晋”的传说。据《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缑氏山,位于少林寺西北,在今偃师境内。原有东汉学者、书法家蔡邕撰写、书丹的《王子乔碑》。嵩山太室中峰下的白鹤观,相传是子晋修真之地;也有传说他在中岳庙所在之地升仙。立于嵩阳书院、通高九米的嵩山第一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则记述了唐玄宗为求长生不老,命嵩山道士孙太冲在嵩阳观(后改为嵩阳书院)、缑氏升仙太子庙炼丹的史实。该碑由宰相李林甫撰文,书法家徐浩书丹。
      “心”和“面”,“洞”和“峰”,“雪”和“风”,以及“神光”和“子晋”的对仗,都十分讲究。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
(山门外西石坊)
      上联描述二祖庵的“玉井”,清澈澄碧,映照着千秋的月光。二祖庵位于常住院对面的钵盂峰顶,因庵与其北的初祖庵相对,故当地人称之为“南庵”。是少林地区地势最高的一座古建筑。据旧志载,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到钵盂峰顶养伤修炼,后来,寺僧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此庵。创建的年代大致和初祖庵同时,为北宋后期。坐北向南,院内有古柏多株及古井四眼。这四眼古井,传说为二祖慧可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而成,因名“卓锡井”或“卓锡泉”。
      下联描写少室山的三十六座山峰的奇景,青翠光亮,连接着千万条山沟的云。
      联语紧紧围绕少林寺周围的景物,诗意盎然,又充满着神秘感。

      一苇渡江,远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达摩亭)
      这是一副写达摩祖师的对联。达摩,原为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达摩一行远涉重洋,到达中国的广州。广州刺使萧昂以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他们,并上表奏禀梁武帝。武帝随即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次年,达摩等到达金陵(今南京)。武帝接见了达摩,但二人的心思没有契合。于是,达摩悄悄来到长江岸边,相传折取芦苇一枝,丢到江面,他跳上去,飘然渡江北上。寺中现存有一方达摩渡江碑刻,就是脚踏芦苇。当年冬,达摩到达洛阳,在嵩山少林寺附近的一个山洞,默默不语,专心致志,精勤修持,面壁九年,终于领悟了佛教的“妙理”,掌握了能普渡众生的三乘佛法。
      “一苇”,应该是一只小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六祖”,指禅宗的六位祖师,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途径。三乘说法也有不同,一般谓菩萨乘为大乘,缘觉乘为中乘,声闻乘为小乘。
      联语简洁生动地记述了印度高僧达摩在嵩山开创禅宗的动人事迹。他达摩九年面壁、矢志不渝的精神,对后人一直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李文郑,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出版有楹联著作40余种。数十次在郑州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主讲楹联节目。有数十副楹联作品在十余省份镌刻悬挂。多次在郑州大学、郑州师院、郑州航院等高校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开设选修课及讲座。为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楹联模范教师。2007年获首届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2014年获全国“联坛十杰”荣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2-28 09:31 , Processed in 0.09681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