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回复: 0

赏析宋艳红题立夏楹联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10
发表于 2024-5-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赏析宋艳红题立夏楹联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5-05 00:02 河南


联 斋  第4328期


赏析宋艳红题立夏楹联

刘科元

      楹联是一种广泛应用民间的艺术形式,在“联律通则”的规范下,脱颖于诗词歌赋的文学体裁,核心内容还是“形对意联”。也就是象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主题思想”简称“主题”。
      如果说简短的两行字,背离了主题,或者说是主题不突出,那不管词语对仗如何,韵律协调如何,都不是理想的楹联大作。我作为楹联的爱好者,正因为涉足楹联甚浅,所以个人认识也不可能甚深,但时不时以自己的观点对一些楹联的赏析,大胆的暴露一点点拙见,或者是作为行家高手的笑料吧!下面试看宋老师题夏的联作:
      帘外花湿袖,不解春残,满地落红随往事;
      楼前柳摆裙,咸知夏始,一池重绿待新晴。
      春夏秋冬,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从中医学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自然学的角度认为:春花秋实。从作家眼里认为:春风夏雨秋夜月,唐诗宋词汉文章。具体到每个节气的交结点,观察物象的变化,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刀两断的事情。所以说题节气联,必须找准物象,联语是以物象作意象的。春天是花的季节,(这里不是指的观赏花)当春天已尽,夏季即将开始,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桃李杏梅花季已残,作者紧急抓住花红柳绿这根主线,上联说花红,下联说柳绿,红绿对比颜色词用得恰如其分。
      先看上联,从句子结构分析,花湿袖是上联的联眼,花是主语,湿作谓语,袖作宾语,这个“湿”很特别,从我想应用“拂”字,无可奈何花落去也,作者用“湿”可能春已尽,花已残,很伤感吧,所以紧接写“不解春残”,你(花)就不理解春天已尽(这是中心)到此为止,满地落红随往事,(花)已不在枝头,花瓣满地都是,循环往复,象往年一样,明年还会再来的。
      再赏析下联,柳摆裙,这个是下联的联眼,仍从句子结构,柳是主语,摆作谓语,裙是宾语,这种拟人写法,暗衬柳到夏天来临,生长更茂密,郁郁葱葱,很得意,与上联花的谢落伤感形成反差,当然,初春的柳绿是嫩绿,而夏季的绿才是深深地绿,紧接着“咸知夏始”,这个是中心的中心,咸:全、都的意思,明明都知道夏天到来了,花你还不理解春季已过,还伤感什么?一池重绿待新晴,春天细雨蒙蒙,夏季的到来我(柳)正准备张望新的晴天呢!
      整联主题思想相当突岀,词性对仗的也好,象“帘外”对“楼前”方位词用的也挺有味道,你看“帘外”视野特别广阔遥远,遍地都是残花败瓣,把春景不言而喻说明它已过去。“楼前”近观,一池重绿,这个“一池”也有“一叶知秋”的感觉,所以说满地对一池张力也很大!
      综上所述,宋老师题夏这副联,词语对仗严谨,逻辑性强,语意流畅,中心突出,句脚布局:上联仄平仄,下联平仄平,韵味十足!值得赏析!


刘科元,山西平陆人,1956年生,高中文化。1973年底毕业后代理民办教师,从教初中数学三年余,1976年参加县赤脚医生培训班,连实习一年多,至今从事乡村防疫保健医疗卫生工作,善长中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5 14:16 , Processed in 0.09111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