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回复: 0

赏杨振生先生“薰风亭联墨”有感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10
发表于 2024-5-2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赏杨振生先生“薰风亭联墨”有感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5-24 00:03 河南


联 斋  第4387期


赏杨振生先生“薰风亭联墨”有感

闫 鹏

题薰风亭联:
每从舜帝琴头起;
总向吾民心上来。
——杨振生并书

      薰风亭不知何处景也,然从亭名解之,定是出自舜帝南风歌,想见该亭或在运城界内。让我为之心动的是该亭的楹联之妙。该亭的匾额联墨出自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杨振生之手,上下联开头用“每从、总向”两个动词陡然起之,细读联文,方察没有主语。那这两个动词的主语是什么,这才是该联的妙处。其实上下联的主语就是“薰风”,也就是该亭的名字,写薰风而不见薰风,此为隐字手法。隐字,又称为漏字、缺如、隐语、隐如、隐缺、暗嵌,是对联创作的一种特殊修辞手法。运用隐字法创作的对联叫作隐字联。而此联活用“隐字”,可谓联中一法。

      其实不难看出对联和匾额之立意,均出自《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歌》为上古歌谣,相传为虞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

      此联中杨振生老师以舜帝的口吻借用“吾民”一词对“舜帝”,衍说世间万物迎承薰风的恩泽,抒发了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表达了联作者为民着想、以民之忧为己之忧的思想。

      初读恍如以小对大,以卑对尊,细察之其实不然。善于属对的行家里手,均主张下联意象和境界应高出上联,以免犯虎头蛇尾之弊。而作者在下联中用“吾民”来对上联的“舜帝”,貌似以弱对强,细品之,则反应了孟子贵民轻君的思想,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又说“舜,人也;我,亦人也。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下联并没有比上联份量轻,相反下联更提升了“薰风亭”的内涵,让观者步入此亭而怀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以人民为中心时,提出了“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可谓“心上来”三字的最好注脚。可见“薰风”即有古之“南风之薰兮”的涵意,更意指当下盛世,强国利民的一系列惠政仁施。

      综观此联,联墨双馨。全联笔墨飞扬而不失厚重,字法笔法一任自然,而笔笔又都在法度之内,不似一家,可谓一家。清代书法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欣赏此联书法,个中气韵正如《书概》中所说,其豪、其雄、其朴、其大,盖如其人耳!


作者简介:闫鹏,1977年生于山西运城,斋号南风堂、问典山房、浅庐,自署顽七,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性疏懒,耽笔墨,嗜联对,痴吟哦。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建山西省书画院理事,河东“联坛二十佳”之一。其诗联及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大赛获奖,并发表在十余种报刊媒介,有诗联被多家名胜佳地刻制悬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5 14:23 , Processed in 0.11321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