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读对联,游河南(15)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10
发表于 2024-5-2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读对联,游河南(15)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5-25 00:01 河南


联 斋  第4391期


读对联,游河南(15)

李文郑

大相国寺

      位于开封市中心,相传原系战国时魏公子无忌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睿宗时重建,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改名大相国寺,并御书题额。明末黄河泛滥时全毁,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存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罗汉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般若密多心(大雄宝殿)
      上联说:不作恶事,多行善举,就是掌握了如来的真实意旨。“如来”,佛的十大称号之一。
      下联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重要内容。“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宇宙万物,包括人的色身,无一不是仰赖这四种元素组合而成。所谓“五蕴”,是构成我人身心的五个条件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我”的代名词。《维摩经》说:“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五蕴是佛法对于有情生命个体的分析,五蕴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佛陀为了破除凡夫“执我为有”的愚迷,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为真理,希望众生都能“照见五蕴皆空”,获得般若空慧。所以,由“无我”而进入“空”,是修行到达解脱所必经的路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联语以宣传佛教教义为内容,十分切题。

      种菊成荫,种药成畦,此是僧家本份
      有鸟休罗,有鱼休饵,长留佛地生机(放生堂)
      中国古代的放生活动早已有之。《列子》《孟子》等经典都有相关的记载,春秋时鲁国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道家有“天道好生、天人合一”的说法。《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也记载有世尊当年为流水长者子时护生、放生的事迹。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上联是说,种些菊花而成阴凉,种些草药而成畦成垄,这都是作为僧人的本分事。
      下联是说,遇到鸟不要去用罗网捉,见到鱼不要用钓饵钓,在佛家的地方要长留着生机。
      联语通俗易懂,是对老百姓很好的佛法普及。前面两个分句的当句自对,工整而又讲究。

      辅正摧邪,教承大觉
      振威显德,一副群心(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因此得名。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本不供凤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中国寺院里。
      上联是说,弥勒佛及四大天王、韦驮辅正摧邪,其教秉承了“大觉”。“大觉”,佛教语。指正觉。意思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
      下联是说,他们振作威风,显示大德,表现出一副“群心”。“群心”,即众心;众人之心。
      联语赞美了弥勒佛及四大天王的作为,表明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山陕甘会馆

      位于开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布局严谨,建筑雄伟,富丽典雅,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会馆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主体建筑如照壁、戏楼、牌楼、大殿等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建筑之间以檐廊串联,整座建筑群整齐而精致。照壁临街而建,覆以庑殿顶、绿琉璃瓦,显得方正庄重。大殿是会馆最主要的建筑,殿内供奉的是关羽像。大殿巍峨气派,最精彩的是殿檐下的装饰木雕。木雕为镂空透雕,题材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种瓜果、花鸟、动植物、山水、人物、神兽、龙凤等,雕刻技法精湛,其景物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加之丹青彩画,更显得绚丽多彩,金碧交辉。

      德育配三才,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精忠照万古,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大殿)
      上联大意是,关羽之德足以与三才般配,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地。“三才”,指天、地、人。《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下联大意是,关羽的精忠可以照耀万古千秋,生前是英雄,死后为神灵。“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出自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意思是此人生前既是当英杰的人物,那么他死后必定也是做神灵的。
      联语极力对关羽加以赞颂,引用古语而又十分恰切,很是难得。

游梁祠

      即孟子游梁祠。战国时,魏惠王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开封),因此,魏惠王又被称作梁惠王。孟子满怀热情,千里迢迢来到大梁,给梁惠王讲了很多广施仁义的治国道理。孟子的大梁之行,是开封城市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孟子一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收录在《孟子》中,即《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下》。游梁祠始建于北宋,地址在东京(今开封)里城西南方(今包公湖一带)。明初,“巡抚方大美捐资三百余金,檄有司鸠工而葺之”。新建的孟子游梁祠,大殿六楹,中祀孟夫子,左右为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门题曰“仁义”;殿后建讲堂六楹,题曰“性善”;东西各列号舍十八间以定诸生,使孟子游梁祠达到了“崇贤有仪”和“敬业有所”的双重目的,盛极一时。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黄河水淹没。清代知府朱之瑶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被黄河水冲毁的孟子游梁祠迁建于新府学明伦堂之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河南巡抚阎兴邦又在开封府文庙之北、贡院之东,重新修建了孟子游梁祠及游梁书院,规模达到了与明代相当的地步。春秋两祭,康熙御笔亲题“昌明仁义”,设游梁书院。清乾隆四年(1739年),对孟子游梁祠又增修了正殿五楹、东西庑各五楹以及房舍、门宇、坊表、墙垣等附属建筑。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重修,使得孟子游梁祠“一新堂庑”。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黄河水围困开封,孟子游梁祠毁废,后再建。同治十三年(1874年),巡抚钱鼎于祠东重建了游梁书院。此时,整个孟子游梁祠占地庞大,气势恢弘,门楣上方悬有一张长方形竖匾,曰“亚圣祠”。现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千里而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百世之下,莫不兴起,况于亲炙之者乎
——沈春祥
      上联直接引用《孟子》中的话,表明孟子游梁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上》开篇即为:“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道:“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下联出自《孟子·尽心下》表明孟子的巨大影响。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意思是,圣人是百代人的师表,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听说过伯夷的道德风范的,贪婪的人会变廉洁,懦弱的人会有立志的决心;听说过柳下惠的道德风范的,刻薄的人变得厚道,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广。百代之前(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振作奋发的。不是圣人能像这样吗?更何况当时亲身受过他们熏陶的人呢?”亲炙,指直接受到传授、教导,亲身受到教益。
      写孟子游梁,句句有出处,句句切题,再恰当也不过了。集散文之句为联,能做到大致对仗,确属不易。


李文郑,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出版有楹联著作40余种。数十次在郑州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主讲楹联节目。有数十副楹联作品在十余省份镌刻悬挂。多次在郑州大学、郑州师院、郑州航院等高校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开设选修课及讲座。为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楹联模范教师。2007年获首届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2014年获全国“联坛十杰”荣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5 14:27 , Processed in 0.57928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