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回复: 0

婚恋对联故事(8)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10
发表于 2024-6-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婚恋对联故事(8)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6-04 00:02 河南


联 斋  第4424期


婚恋对联故事(8)

刘永清
   
三联招婿双喜临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小时候聪颖机敏,人称神童。五岁读书,九岁乡试,十三岁考秀才,二十一岁进士第四名及第,官拜宰相。是宋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据说,王安石进京赶考时,在京城的大街上,看到一家大门前很热闹,就信步走了过去。进门后,只见大厅里陈设华丽,正中有三盏彩色花灯,上面均悬挂着彩带。一打听,方知这家有一位千金小姐,正在悬联征婚。条件是,同时对上三副对联,就可招为女婿。可几年过去了,举人、秀才、童生来者不计其数,从未有人连对三联的。所以,员外想趁大考之年,各地学子进京赶考之机,重悬彩灯,征联招婿。
      第一盏灯为“走马灯”。悬有这样一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第二盏灯谓“六月荷花灯”。上悬一联: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第三盏灯是“鹊鸦灯”。其联句为: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
      王安石看后,没有多加考虑,便回客栈休息了。
      三日后,王安石进了考场,很顺利地答完了试题,率先交了卷。主考官特别注意他,也很欣赏他的答卷。并有意识地出联请他对: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一听,这有何难:“正好可用员外的‘走马灯’悬联相对。”于是,转眼对道: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主考官大为惊讶,认为王安石确是奇才。
      十天后才发榜。王安石无事,借机去了员外家。
      王安石先用“飞虎旗”对上了“走马灯”联,获得员外赞赏。家人又让其对“荷花灯”联,他爽快地对道: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员外听后,又很满意。此时,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都在注视着这位英俊潇洒的书生。员外要求王对第三联。他默不作声地在厅堂里踱了一圈,提笔写道:
      燕来雁往,相逢途中话春秋。
      刚一搁笔,在场的人爆以热烈的掌声,都夸他这三联对得好。早有人告诉了小姐,小姐见过员外,马上设宴款待王安石。就这样,三联定终身的事很快传遍了京城。
      完婚那天,正是发榜日。喜报传来,王安石进士第四名及第,真正是双喜临门,员外家更加热闹。

绿杨宜作两家春

      清朝末年,四川乐山杨秀才八岁时父母双亡,由爷爷带着他和弟弟一家三口艰难度日。
      杨秀才智力过人,读私塾时,就经常和先生一起切磋诗文,吟诗答对。考取秀才后,更把精力用于求取功名上。这时,年迈的爷爷体弱多病,弟弟尚幼,支撑家务的重担落在了自己的肩上,抛弃学业前途,实不甘心。先生也时常为他的处境操心。
      这天,说话间,先生询问起他的婚姻大事。他坦言:“目前,只想刻苦攻读,尽早求取功名,不急于考虑终身大事。”先生说:“就你目前家境而言,如果一味追求功名,恐将一事无成。若换个思路,也许会一举两得。”秀才说:“愿听先生教诲。”先生就将石员外有意招他入赘事详告于他。秀才听后,认为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便欣然应允,并非常礼貌地感谢先生的帮忙。只是说,待与爷爷商量后再定。
      爷爷本是识书达礼之人,仔细权衡以后说:“石员外为人诚实,常常施舍乡邻,助人为乐。女儿出身书香门第,心灵手巧。如果入赘过去,既可完成学业,又可接济家中。”
      经先生从中牵线,双方很快达成默契。定婚之日,石员外在家设宴,邀请了很多社会名流和亲朋好友。杨秀才和爷爷、先生一起参加了宴会。
      席间,石员外提出小姐有联请秀才对。上联是:
      奇石自含千古秀。
      杨秀才思索片刻,即对道:
      绿杨宜作两家春。
      话音一落,赢得满堂喝彩。小姐更是喜得抿嘴笑,众宾朋都夸他们是一对天生的才子佳人。
      石员外高兴地答应了婚事。

倪家少女妙人儿
      从前,在华山脚下的华阴城内,有户倪姓人家。家中有一位清秀动人、聪敏伶俐的姑娘。到了豆蔻年华,登门求婚者自然多了起来,忙得倪家夫人不亦乐乎。
      尽管如此,姑娘却表现得很沉静,优哉游哉,旁若无人。是姑娘不关心自己的终身大事?是父母大人包办女儿的婚事?均非也。原因是姑娘瞧不起那些多财少德、不学无术的阔少爷、公子哥儿。这些人看中的是姑娘的容貌而非才华,姑娘觉着和这些人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生活不会自然和谐。
      在经历了一段静观之后,姑娘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出联选婿。一来可以打消那些纨绔子弟的纠缠,二来又能挑选一位反应敏捷、才高意广的如意郎君。
      这天,他亲自写了则上联贴在自家的门外,并且声明:谁能对出她的上联就嫁给谁。上联是:
      巍巍华山,五峰金针穿三府。
      这样一来,求婚者、应对者更是门庭若市。读书秀才,游学先生等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征婚行列。
      一天,有位游学先生来到了倪家门前,看到姑娘的上联和说明,转身到一僻静处,认真思考起来。少顷,他眼前一亮,腹内有了底稿,便上前传话进去。
      不多时,姑娘移步门前,看见这位举止端庄,气度不凡的青年,心中就有一种好感。不待先生说话,姑娘便急不可耐地问道:“敢问相公下联如何?”游学先生也不客气,清了清嗓子,胸有成竹地答道:
      滔滔黄河,一条银线贯九州。
      门前喝彩声一片。并不被人注意的游学先生,一时被人围了起来,人们都为他的下联叫好。姑娘的心里热乎乎的,也为他的下联动了心,高兴地抿嘴笑了起来。
      一阵喜悦之后,姑娘又顺口吟出一句流传在倪氏民间的口头联:
      妙人儿,倪家少女。
       这是一则拆字联:“妙”拆为“少女”,“人”、“兒(儿字的繁体)”合为“倪”。
      游学先生即刻想到几句旧下联。如歌姬对乾隆:
      大言者,诸葛一人。
      佚名对:
      混小子,孙氏三昆。
     犟小子,孙氏强牛。
     差小子,孙氏羊工。
      他想,旧联要新对,要对出新意,要显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他略一思忖,提笔写道:
      锺山寺,峙立金童。
      姑娘没想到,先生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属对工稳快捷,当场决定嫁给他为妻。


刘永清,字江天,网名:新晴雨。1956年生,邯郸市肥乡区人,大学文化。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邯郸市诗联学会顾问,肥乡区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河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河北联坛名家”称号。微信悬联获两项“世界之最”。作品被收入《中国对联作品集》《当代国学家大辞典》《中国楹联年鉴》等。著有《婚恋对联故事》《析字对联赏析》等多部楹联专著及《千年古县—河北肥乡》《肥乡人文》等多部文史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5 13:28 , Processed in 0.10678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