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回复: 0

【2024-06-09揭晓】邬彬手迹石匾上联征集活动结果出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0672
发表于 2024-6-1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邬彬手迹石匾上联征集活动结果出炉
余荫山房 征文天下 2024-06-09 15:05 吉林

https://mp.weixin.qq.com/s/yrGta7va3dSha4JxSYVqbQ

2023年12月-2024年3月,

余荫山房开展了邬彬手迹石匾

“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上联征集活动。

经过初审,

共有66条作品入围网络投票。

现综合网络投票和

评委评审结果,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

优秀奖10名。

快来看看获奖作品都是哪些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等奖

征集活动

图片


图片
上联:贲山如蕃,自含清气;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赖甲恩)



作品说明



“贲”是贲南书院的“贲”,与下联的“南”相对应。“贲”有华美、勇猛之义项,写出了山的气势磅礴,绵延不断。山岚清气氤氲,望之心旷神怡,呼应下联的人杰地灵。















图片
图片
二等奖

征集活动

图片


上联:贲笺束缨,长垂余荫;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严席文)

图片


作品说明

贲笺:语本《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孔颖达 疏:“戔戔,众多也。”后用“賁戔”形容彩帛等装饰盛多。



缨:“缨”,形声字。从“纟”,“婴”声。《说文解字》中:“缨,冠系也。”表示系在脖子上的帽带。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余荫: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







图片








图片
三等奖

征集活动

图片


图片
上联:贲鼓维镛,德音孔昭;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任政)



作品说明

贲南书院,是咸丰六年(1856)由何若瑶等番禺绅士利用茭塘属南村守备营废址兴建。是清末时期的禺南的教育机构,也是今日南村中学的前身,在贲南书院经费困难时,邬彬筹设广益会,出资在江鸥置沙田七顷,支持贲南书院办学。



咸丰六年(1856)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节点,英军借口“亚罗号事件”,率兵舰突入省河,进犯广州,当时的广东地区最先遭受到侵略,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贲南书院在这个阶段开办,是当地世绅和有识之士强国保种、培养人才、保卫家园的共同诉求。



“贲南”表达的是可以是奔向南方,渴求各方人才;也可理解为保护南方家园,庇佑祖辈德荫。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译作已经放好大鼓、编好大钟,等着各方志士的到来,就像是招生宣传一般,敲锣打鼓欢迎新生来报道;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还有另一层含义,钟鼓在古代是礼乐的器具,但在热兵器时代,枪炮声恰恰是咚咚大鼓和尖锐编钟的声音。因此,这样危及的时刻,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渴求天下志士来保卫南方,这是发光发热,保卫山河的光宗耀祖的事情(德音孔昭)。按此理解,贲南书院的读音很有可能是bēn nán。



图片












图片
图片
优秀奖

征集活动

图片
(排名不分先后)



/

1

/

上联:贲帱以荫,岂无厚德;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王雪森)



作品说明

贲帱:宏大的覆盖物。喻皇恩。



荫:1.庇护。2.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做官的权利。



厚德:意思为有大德;深厚的恩德;施以厚泽;深深地感激;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出自《周易》。



/

2

/

上联:贲禺其树,岂无余荫;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吴进文)



作品说明

余荫山房,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园。上联嵌入余荫(荫,仄声)二字,切史、切地、切人,且与下联烈光形成工对。



贲禺,亦作贲隅,即番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唐•李善注:《山海经》曰:“桂林八树在贲禺东。”今本《山海经内南经》作“桂林八树在番禺东。”树,也可理解为树立,作动词,与保(保障之保)形成工对。也可把保理解成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作名词,树与其仍形成工对。余荫,乃森森八桂所形成的自然现象,有树即有其荫。余荫,又契合余荫山房地名。



/

3

/

上联:贲朝为进,勤亦余荫;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吴嘉明)



作品说明

这个上联“贲朝”代表赴京入朝,“为进”在这里有两层意思:1、代表早年想要入朝考进,报效国家,也写出毕竟邬彬先生早年求学为官的往昔;2、这是和下联的联系,“进”和“保”对仗,表示自己早年的志向和成就,与退下来辞官的生活状态对比。



“勤亦余荫”则是感悟自己为官时勤奋,而且有着故乡宗族的庇荫,所以获得了现在成就。也和下联的“休有烈光”作为对仗,点题出余荫山房的兴建,得益于自己需要努力和祖先庇荫。



“南土是保,休有烈光”这个下联本人粗见是:“南土是保”指邬彬先生不乐宦海,明哲保身辞官归南村故土,也寓意南村是一块宝地(“保”通“宝”)。



“休有烈光”指辞官而休,但心中有大志,休不懈怠,继而后来乡试中举,展露锋芒,所以“烈光”是指心中志向没有熄灭;“勤”和“休”是一种对比,说明了自身的当时的状态,“烈光”对“余荫”,是光与影的对仗,寓意也是加深感谢烈祖庇佑之意。



/

4

/

上联:贲华以培,明其良德;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向艳)



作品说明

主要结合其为贲南书院而构思而来。题书院,尤以学习和品德相关,故有贲华以培之说,贲华指开出多彩的花,古多指才华横溢,此处指培养有才华的学生之意。休指美,故以明相对,指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有良好的品德使之彰明。



/

5

/

上联:贲院钟秀,文心煜熠;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王楠)



作品说明

在这个对联的创作中,我尝试与下联的意境和背景相契合,同时保持对仗的工整。上联“贲院钟秀”意指贲南书院(沙茭局)地灵人杰,钟灵毓秀,与下联的“南土是保”相呼应,共同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同时,“文心煜熠”则形容贲南书院的传承的文化如光芒四射。整副对联既体现了邬彬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展示了余荫山房园主人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整副对联在平仄、对仗和意境上都符合楹联的要求。上联以贲南书院为核心,突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下联则以家乡为依托,表达了守护和发扬家乡的决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家乡文化的赞美和传承愿景。



/

6

/

上联:贲镛(鼓)以鸣,率彼旷野;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师前)



作品说明

“贲镛(鼓)”,语出《诗经·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贲,大也,故谓大鼓为贲、大钟谓镛,后亦用以形容如钟鼓般宏壮的声音,宋·洪适诗云“雨势风声何太雄,羣山答响乱贲镛”。“贲镛”于此处可解读为“合其势、壮其声”之意。



“率彼旷野”,语出《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本意为战争中的士兵遇到的艰辛与危险,用在此处引申解读为士绅乡邻等一众志士不惧艰难险阻,坚定抵御外敌、清除匪患、保卫家乡、安民报国的信心与决心。



根据番禺区文物办胥雪松先生解析下联“南土是保 休有烈光”的内容:“南土是保”出自《诗经·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南土”原意为南方侯国,此处应代指南山(即现在的南村),“保”意为保有。“休有烈光”出自《诗经·周颂·载见》“鞗革有鸧,休有烈光。”“休”是美的意思,“有”同“又”,“烈光”即光亮。联文大意为:“守护好南村,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是我们应该以此为傲的地方”。



据此,个人浅陋推测,上联极有可能亦引用《诗经》中的相关诗句以明志,故冒昧呈上上联句子,既向先贤致敬,亦抛砖敬请方家赐教。



/

7

/

上联:賁典承传,覃敷文脉;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宋立安)



作品说明

賁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覃敷:广布的意思。上联突显了书院的培养人才和传承学术的作用,和下联对得较为工稳。



/

8

/

上联:贲鼓维镛,日靖四方;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陈格)



作品说明

余荫山房园主邬彬题文的时代背景是清末,为抵御英军入侵、镇压洪兵起义和地方士绅组织地方团练武装。咸丰年间,在南村守备营旧址上建“贲南书院”。



下联的“南土是保”出自《诗经·大雅·崧高》。“休有烈光”出自《诗经·周颂·载见》。联文大意为:“守护好南村,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是我们应该以此为傲的地方”。



结合时代背景和下联的含义,笔者对出的上联为“贲鼓维镛,日靖四方”。“贲鼓维镛”取自《诗经·大雅·灵台》,意为备齐钟鼓;“日靖四方”取自《诗经·周颂·我将》,意为日日谋求安定四方。联文大意是:“齐备钟鼓等激昂的乐器,鼓舞为战斗而准备的将士们,日夜不忘使命,以求安定天下。”上联结合了下联所表述的意义,同样取自诗经,又考虑贲南书院是清末禺南军事、教育机构。联文总体表达了鼓舞士兵、保家卫国的感情。



/

9

/

上联:贲禺启智,徳润文昌;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罗银花)



作品说明

这里的“贲禺”指的是番禺,“德润”代表以道德滋润、教化,“文昌”则指文化和教育的繁荣。上联联文大意为:番禺这块宝地,孕育着众多智慧的人才,此地人们的心灵得到美化,道德得以滋润,文化和教育在这里繁荣发展。“南土是保”出自《诗经·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南土”原意为南方侯国,此处应代指南山(即现在的南村),“保”意为保有。“休有烈光”出自《诗经·周颂·载见》——“鞗革有鸧,休有烈光。”“休”是美的意思,“有”同“又”,“烈光”即光亮。下联联文大意为:“守护好南村,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是我们应该以此为傲的地方”。



/

10

/

上联:贲诸祯祥,贵能下善;

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

(作者:孔祥勇)



作品说明

该石匾疑为沙茭局(贲南书院)的门联下联,按照楹联中为突出某地的鹤顶格格式表达,此石刻联中首字可能分别嵌“贲”“南”,即上联“贲◻◻◻,◻◻◻◻”,下联“南土是保,休有烈光”,故投稿上联:贲诸祯祥,贵能下善。



贲诸祯祥,贵能下善,南土是保,休有烈光。上下联互应互衬。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道胜而贵能下善,谦尊而休有烈光。”

图片
图片
恭喜以上各位获奖者!!!

图片
获奖证书及奖金

将于6月份统一发放,

请各位获奖者留意

手机短信或电话通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6 14:58 , Processed in 0.10399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