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回复: 0

勿作常语——对联语言漫谈

[复制链接]

1723

主题

16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911
发表于 2024-6-2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勿作常语——对联语言漫谈



徐玉基 上海



《世说新语》记载一则轶事:“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张乃抚掌大笑。”

晋代人陆云(字士龙)和荀隐(字鸣鹤)相会在张华(字茂先,官至司空)处,张华要求二个才子不要讲平常俗话,于是陆云率先自我介绍“云间陆士龙”。荀隐则对之“日下荀鸣鹤。”成就了文坛一段佳话。后人并以此作为对联的起源之一,称为通名对,还被王勃写入《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这两句话,或者说这副通名联怎么成了“勿作常语”的典型语言呢?

从文字艺术来说,十个字尽情发挥了汉字的优势。云间是陆云家乡华亭一带的古称,日下即京城,荀隐家乡是西晋颍川人,靠近洛阳,故云。“陆士龙”谐音“鹿是龙”,华亭有“十鹿九回头”的传说。荀字中间藏一日字,“隐”在其中,十分巧妙。陆是大块的高地,言其高大;荀为稀有的香草,言其珍贵。日下云间,竞相争高;飞鹤腾龙,各领风骚;比喻借代,贴切自然;谐音藏字,各美其美。

从对联的角度来看,亦有特色。

第一、从韵律上来说,不是平常语的不计平仄,而是合格律句。

第二、从结构上来说,不是平常语的不讲对称,而是结构对应。

第三、从联意上来说,不是平常语的客套俗话,而是互相呼应。

这仅仅是格律上表层的“勿作常语”,如果仅仅是文绉绉的文人气派,还不能说是“勿作常语”,反而有一股酸腐气。例如古人见面常说的“久闻大名,三生有幸。”“久仰久仰”“如雷贯耳”一类,恐怕为张华所不齿。

内中表现的那种文人自信、自尊、自重尽含其中,而言语巧妙,绝无纤毫剑拔弩张。虽暗中较劲,终不分伯仲。更难能可贵的是,短短几个字,把个人的志向、性格、智慧表露无遗,终成就了文坛一段佳话。

由此想到对联的语言,也应“勿作常语”。

“勿作常语”并非一定要拟古、高深,只用律句。“勿作常语”与我们对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言人所欲言,言人所不能言。”律句、散句、甚至俚语、俗语、口头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写出人家想讲而讲不好的话,就不是常语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是见了这景的。”如果这两句改为“长河余落日,大漠有孤烟。”那就是常语了,因为只是客观地写出了景观,少了那种境界雄浑的气势,更少了人的思想感情。

写对联要力求不用常语。对联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包容尽可能丰厚的内容,如果你讲的是人尽皆知的语言和不须重复啰嗦的套话,意思又是前人或别人表达过的,这就是常语了。黑格尔说:“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的是蠢材。”大抵如此。

那么怎么做到“勿作常语”呢?

表达的语言要新颖别致。有的联友喜欢套用现成语言,堆砌成语熟句,须知这样的作品,其实是令人生厌的。焦裕禄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写联亦如此。我曾主评过一些征联,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大量作品重复使用有关这个主题的现成语言,例如写《金榜题名》,多是“折桂”“雁塔”“看花”“打马”“寒窗”等,多人使用雷同词汇,新鲜感就没有了。如果说孟郊第一个写出“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我们就应该翻出新意,而不是使之成为套话。其中有一位作者写了“环城未必花看尽”,就有新意了。

语言的组织要出新。有时用了前人或别人的话,但在整副作品中有加强、升华、借鉴作用,这就是“出新”,用典即是其中一例。常用汉字就这么多,常用的词语也就这么多,并非要去创造新词语,那是很难的事情。让“常语”翻出新意,为联作锦上添花,就不是“常语”了。我们大多数时候撰联,其实是重新组织现成的词语,但写出新意永远是基本要求。例如魏艳鸣《题南京鸡鸣寺樱花大道段明城墙》两结句“六百载撑开明媚”“亿万钧托起苍茫”。所用词语都是平常用语,但经过重新组织后,赋予城墙以活的灵魂,特别是“撑开”托起“二词”,成为常语翻新的成功范例。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借代、夸张、拟人、设问、反问、双关等,对偶是对联的基本要求,贯通全联。这里不多说了,要强调的是,无论用何种手法,均要贴切,令人遐想,或增强气势,或倾注情感,或留下余味,或深化主题,使常语在联中体现不平常的韵味。而这些修辞手法,均可突破“常语”的框框,而赋予对联以新鲜之感。例如三门峡市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征联三等奖作品:“击水红船,一桨划开中国路;摘星巨手,百年撑起小康天。”读此联给人以轻松之感,回味之后又有厚重之意。“划开”承载了人民重托和民族希望,“撑起”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无数牺牲。内涵深邃,余味绵长,耐人咀嚼。此联综合运用借代、夸张、比喻等手法,使严肃的主题表现出鲜活的魅力。

比兴手法,是出新的锐利武器。许多人写的联作之所以味道不浓,与没有掌握和运用比兴手法是有关系的。毛泽东主席谈诗时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比是一事物比作他事物,借以深化主题;兴是先谈他事物,再进入主题。《诗经》中因广泛运用此手法,两千多年脍炙人口。例如第一首写君子求淑女,却先说“ 雎鸠”即是。

对联要虚实结合,其中实的部分是很重要的,就是联中应该有人物、风景、言语、事件等具体的事物,不但对演绎主题很有帮助,而使常语有了新鲜的味道。使用语言时要避免能写大,不能写小;能写粗,不能写细;能写笼统抽象,不能写具体形象的问题。例如你写一个正面人物,只是概念性地戴高帽,讲空话,读了却不知他好在哪里。如果有这个人物的特征、事迹、语言,那怕只有一个片断,则人物就会丰满得多。我们随口吟一句联语:“此地何人打坐,摆开三铡,屡试其锋。”“打坐”一词来自《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三铡又特指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则一看就知道是写开封府和包拯。例如方留聚题宋太祖一联, “实”上落到实处,为“虚”奠定基础。上联开宗明义:“莫谈佯醉著黄袍,借酒释兵权” ,一读即知是写宋太祖的,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的典型故事,而“莫谈”为突破常语作了铺垫,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不作常语,还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作。该庄重时要庄重,该诙谐时要诙谐,该婉转时要婉转,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使对联增添点趣味。做到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写得通,写得美,还要写得妙。记得几年前吴世超先生一副《题冬瓜》的对联,有一句“浑身白粉当街卖”,即形象又双关,令人忍笑不俊。常语中稍作变化,也能起到出新的效果,例如“人情如纸厚”,感觉效果比“人情薄如纸”要好呢。

总而言之,“勿作常语”是写联的基本要求,写联要注重炼字炼句还要炼意,有意避开陈词滥调,写出有个性的深度的句子来。方法多种多样,要害在文化底蕴。“生命之树常青”,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一定能写出好的对联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9-8 09:10 , Processed in 0.09728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