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9|回复: 39

《中国对联大辞典》之对联知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发表于 2024-8-25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称谓

神茶、郁垒远古二神名,读作shenshu yuli。汉 ·王充《论衡 ·订鬼》引《山海经》:“沧海 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茶,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   以苇索而从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  桃人,门户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今本《山海经》无此文。

桃符①我国古代民俗,用桃木做成木板,分 置于门旁,上画神像,用以避邪驱鬼,析祝平安。南朝梁 ·宗《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  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宋 · 陈元靓《岁时广记 ·卷五 ·写桃版》引《皇朝岁   时杂记》:“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貌、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坐、右   神茶,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② 春联的代称。宋 ·王安石诗:“总把新桃换旧  符。"宋 ·张唐英《蜀祷杌》:“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   除日,超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于寝门,以其词非工, 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清 · 富察   敦崇《燕京岁时记 ·春联》:“春联者,桃符也。”③  门联的代称。清 ·俞正燮《癸已存稿 · 门对》:“桃   符板即今门对。”④对联的代称。宋 ·苏轼诗:“退闲拟学旧桃符。”元 ·蒋平仲《山房随笔):“京口韩  香除夜请客,作桃符云:‘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   之。'”此桃符,是泛指对联。明《桃符缀语》一书,内容也超出春联、门联之限。

桃门有桃符的门。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 探得神字》诗序:“何止柏枕桃门,验方术于经记; 彩花命缕,观向遗于风俗。”

桃板即桃符板。南朝梁 · 宗懷《荆楚岁时 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唐  韩鄂《岁华纪丽 ·元日》:“桃板署门而纳庆,苇绳 罗户以祛灾。”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岁 时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日尤多,如桃板、苇索、 磔鸡之类是也。”亦作“桃版”。

仙木即桃符。明 · 陶宗仪《说郭 ·卷十>引 《玉烛宝典》:“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善板即桃符、仙木,因用于春节,故名。曲  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谓之端月。先于庭前造春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  神,贴户左右,谓左神茶、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门神护门之神。宋 · 曾惜《类说 ·卷六》引  《荆楚岁时记》称:“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 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贴门神为我国民俗,《汉书》 即有记载。唐以后,民间又常以秦琼、尉迟恭为门 神。参见《秦军胡帅》条。

秦军、胡帅唐以后,民间以秦叔保、胡敬德 (尉迟敬德)为门神。《三教搜神大全 ·卷七):“按 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三十 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 秦叔保出班奏日:‘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 蚁,何惧魍魉乎?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 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调二人守夜无眠, 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 练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崇 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这是最有影响的 一对武士门神。及至后来,直接在门上书“秦军、 胡帅”四字,便与门联产生有渊源关系了。

骈字两字相连的词语,组成骈字。多为联合 结构的合成词,如天地,人民,异同,利害等,它 们在对联中为“一字自对”。也包括联绵字,如犹 豫、逍遥、彷徨、仿佛等。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 主要特点,全篇为双句(儒句、偶句),使上下句对 仗,讲究音韵平仄协调,如:“高峰入云,清流见 底。”(南朝梁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骈文发展到 后期。以四句六句相间为定句,称“四六体”,如: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志。”(唐 ·王勃(滕王阁序》)骈文强调用典和藻 饰,过分注重形式,难免堆砌和浮词,必然走向衰 落。但其形式和对仗、声律特点,对于对联的发展 起了引导和借鉴的作用。

韵文与散文相对,泛指用韵的文体。如歌 谣、辞赋、诗、词、曲等,对联有音韵规律,也属 韵文。吕云彪《楹联作法》:“楹联为韵文之一,虽为字不多,而其声调,读之颇觉畅喉凑口,无丝毫 聲牙之病。”

楹联学 以楹联为研究主体的学科。属文学范 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楹联源流及发展历史;楹联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各相邻学科及姊妹艺术 的关系;楹联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艺术规律和 美学意义;楹联的资料整理和科学分类方法;楹联 作家、作品及流派:联书的整理和评介;楹联创作 原则,现代意识及发展方向等。

楹联文学 从突现文学性的角度对楹联学的一 种提法,意义与楹联学相近。语出曲滢生《宋代楹 联辑要):“降及后蜀,文化孳乳,人文颇盛,君臣 又雅好文学,遂以余力,攻研此途,演变之迹,灼 然可都。……楹联文学,于兹遂以萌牙(芽)。”

程①房屋计量单位, 一间为一楹。②槛柱. 即房内的柱子或门柱(门框)。清 ·梁恭辰(楹联四 话 ·卷一):“明德化万方伯(衣)……-病归,筑北 山草堂,题其楹曰:心悬魏国三千里,身在匡庐 第一峰。”

楹联原指张贴或镌刻在楹柱上的对联,即题 于槛柱之联。清 · 褚人获《坚瓠集):“赵某自题楹 柱一联。”后来,泛指各类对联,成为对联的雅称, 如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应世文件作法详解》:  “贴于柱上或门旁者,谓之楹联。但春联及赠送之 联、名胜之联与一般对联,多混称之为楹联。”

橙句 即楹联,如《介庵楹句》、《睫巢楹句》。 参见《楹联》条。

楹语即楹联,如《里居楹语录》、《竹窗楹 语》。参见《楹联》条。

橙 帖  即楹联。清 · 梁章钜《楹联丛话 · 卷 一>:“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蔡成K联 对作法》:“至唐以律诗律赋取士,于是谐偶兴焉。 俪青骈紫,判白妃红,文字之中含有一种美术,殆 未始不足观者。厥后或拟诗一联,帖于门槛,称为 楹帖,亦号检联。”

帖子①横帖,即楹联。曲滢生《宋代楹联辑 要 ·序》:“楹联,一名帖子。”②官方文书。宋 ·沈 括《梦溪笔谈 · 故事》:“唐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 子。”③票券、单据。《南史 ·萧坦之传):“检家赤 贫,唯有质钱帖子数百。”④布告、招帖。元 · 无 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王秀才,四隅头与我出 出帖子去。”⑤名片、便束、便条。《儒林外史》第 一回:“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⑥汇集 书画的册页。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如集诸碎 锦,合为帖子。”⑦帖子词。苏轼《次韵秦少游元旦 立春》:“好遣秦郎供帖子。”

对①对联的简称,如巧对。梁章钜《巧对录 ·   序》中将对与联加以区分:“巧俪骈词,亦往往相连   而及,余谓是对也,非联也。语虽通而体自判。” 是书所谓对,多指应对和集句,它们实际是对联的一部分,对与对联已无甚区别。②应答。根据出句 答出对句,可称为“对”,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 卷六 ·尤杨雅谑》:“延之尝曰:‘有一经句,请秘 监对。'”尤之经句为“杨氏为我”,杨诚斋所对为“尤 物移人。”。③有时仅称出句为对,宋 ·岳珂《程 史》:“其国旧有-对曰:‘三光日月尾。”

对联对联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 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出上联和下联组 成。它是在骈文和律诗基础上形成的,历史悠久。 贴对联是我国传统民俗。对联应竖写,一般张贴、 悬挂或镌刻在门、壁及楹柱上。对联一词始出现于 明代,《西湖二集 ·忠孝萃--门》:“洪武爷抚定了 婺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二面,亲书对联道:‘山河 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沈德符《野获 编):“张江陵盛时,有送对联谄者。”对联还有许 多其他名称,如对子、对句、对语、楹联、楹句、 楹语、联句、联语、连语、联对……。

对子对联的通俗叫法。参见《对联》条。

对句①对上他入所先出的句子。多用于应 对。一般指下联,但根据收尾字平次声判断,有的 则为“上联”。清 ·王士祯《池北偶谈 ·卷十一 ·对 句》:“小说载李空同督学江西,有一生姓名偶同, 李出对句云:“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 相如;'生应声云:‘费无忌,长孙无忌,公无忌, 我亦无忌。’空同喜。”②对联也称对句。清 ·梁绍 壬《两般秋雨重随笔 ·卷八》:“尝见有人写对句 云:“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爱其工 巧,不知为何人之句。”③诗赋中两句意义互相对 照的称对句,如言对、事对等。南朝 ·梁刘魏《文 心雕龙 ·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 接翻。’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
对语对偶词语。唐 ·刘知几《史通 ·杂说):   “对语俪辞,盛行于俗。”后指应对。清 · 陆以活(冷 庐杂识 ·卷一 ·对语敏捷》:“对语不难,难在敏捷, 非有夙慧者不能。”后也指集句类对联,如清 ·缪 良《四书对语)、拜石主人《红楼梦对语》等。

联对即对联。清 · 梁章钜《楹联续话 · 卷   三):“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 蔡成《联对作法》:“联对一门,谐偶文之变体也。”

联①对联的简称。②律诗中每两句为一联, 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额联、颈联、尾联,其中颔 联和颈联必须为对偶句,与对联的关系最为密切。

联句原指诗的一种创作方法,即二人或数人 依次属句,相联而成篇的作诗方式。后亦指对联, 清 ·梁绍王《两般秋雨查随笔 ·卷二):“易其联句 云:圣代即今多雨露,先生有道出義皇。’”

联语对联的别你。如王阁运《湘绮楼联语》、 胡君复《古今联语汇选》。

连语即联语、对联。取上下联相连之意,如 《蓟汉大师连语)。

偶语 本指相对私语。《史记 ·秦始皇纪》: “有敢偶语诗书,弃市。”偶,也作耦。后取其偶之 “相对”之义.将对联称作偶语,如金钺的《偶语百 联》。

应对 对联的[1头创作形式。其方式是 ·人出 句,另一人对句。应对要求知识丰富,思维机敏,对仗较严,平仄较宽,常能产生绝妙的巧对。《晋 书 ·列传第二十四 · 陆云):“云与苟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华口:‘今3相遇.可勿为常谈。’ 云因抗手14:‘云间陆士龙”。隐14:   下 荷 鸣  鹤。’鸣鹤,隐字也。”

对对子 应对的通俗说法,即对上对子(对联) 之意。参见《应对》条。

俪语 以对偶形式出现的语辞。佣,同丽,本 指配偶,引申为文辞之对偶。明 ·沈德符《野获编 · 科场 · 甲辰科首题):“杨志中‘天何言哉,民力竭 矣’二俪语……谓为成语确对。”俪语亦作为对联的 代称,如《延旭轩俪语》。

俪言 以对偶形式出现的言辞。倒,同丽,本 指配偶,引申为文辞之对偶。细言亦作为对联的代 称,如《藤墅俪言)。

诗余 ①词的别名。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 中,形式多有变化,由古诗变为乐府,又由乐府变 为长短句。人们把这种长短句叫做词,以示区别,而又将它看作是诗的变体,故称之诗余。②对联的 别称。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 ·序》:“联语亦 诗余也。"这是把对联看作诗的变体的认识。

小道 地位不甚重要的学说、技艺。其标准过 去常以懦教为正宗,其余称之为小道。《论语 ·子 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对联也被称为小 道。主俞《应用对联粹编》:“联语,小道也,然社 会应酬,文人雅土都用之,其声价亦高于一般礼品 百倍。”

小品 篇幅较小的文章的统称。古代称佛经的 节本、短篇杂记为小品。楹联因其一般字数较少, 也称为小品。陈方镛《楹联新话 ·麝署》:“薛慰农 先生咸同间为吾浙名太守,文章经济,周称卓绝, 即所撰联语小品,亦脍炙人口。”吕云彪《槛联作 法》:“楹联虽为小品,亦属应用文之一。”

诗钟 兴起于晚清,从闽粤一带传向全国的一 种文人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 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前者如以“尺”、“蜂”为 题:“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前句咏 尺,后句咏蜂。后者如以“女”、“花”为题:“商女 不知亡国恨,落花犹似堕楼人。”前句嵌女字,后句 嵌花字。诗钟以凑合白然,对仗工整为上。相传拈 题后缀钱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 钱落盘鸣,其声铿然,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 诗钟的格律与格,与对联有相近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术语

上联 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 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 上联。上联一般以仄声字结尾(亦有极少用平声字 者)。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 向的右侧。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 头……。

出句 先出而令人后对的句子,多用于应对。 一般指上联,但根据收尾字平汉声判断,有的则为 “下联”,如出句“三光日月星”(平声尼,应是下联)。

出对 先出的半副对联。为应对中的用语,多 为上联,个别时为下联。清 · 陆以活《冷庐杂识 · 卷四 ·对对难》:“吾郡有师弟同赴省试,至武林关, 天晚关闭,师出对曰:‘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 关。’弟应声H:‘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对公即上联。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上 联……还有人称做‘对公……”参见《上联》条。

对头 即上联。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上 联……还有人称做‘对头’……”参见《上联》条。

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副对联由两个字数 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 下联。下联一般以平声字结尾(亦有极少用仄声字 者)。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 向的左侧。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 尾……。

对对 ①后对的半副对联。为应对中常用语。 多为下联,个别时为上联。②对成对子之意,前一 “对”字为动词,组成动宾结构的词语。黄望《对类 引端》:“对对者,整对出比之字与意也。出比三字 五字,则以三字五字对之,出比七字以至十余字,则以七字十余字对之,如门之一对,履之一对,袜 之一对。务使长短相齐、广狭相等,不容有铢黍之 讹,故谓之对对。”

对母即下联。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下 联又叫……对母。”参见《下联》条。

对尾即下联。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下 联又叫……对尾。”参见《下联》条。

全联 犹言“上下联”。吕云彪《橄联作法》;“全 联之平仄,须处处调和顺达。”

半联半副对联,指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 产生半联的原因,一是历史久远,其中的半副联实 物下落不明,而又不见原文记载;二是有影响的绝 对尚未征得好的结果。近代著名半联较多,如揭露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阴谋的“本庄满清平,打出二张 --万”。

单联 ①即半联(对联,或下联)。②与套联相 对,称一副联为单联。常江《中国对联谭概):“上联



(出句)、下联(对句)合为一联,表述一个完整的意 思,可称之‘单联’。”

套联 由两副以上对联构成的内容相关、字数 相等、同时用于同地的一组对联。常江《中国对联 谭概》:“在某些情况下,作者难以用一副对联把意 思说完,不得不同时创作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单联。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套联’。”套联与单联相对而言, 数量极少。清人王续曾为北京“天源酱园”四字“作 注”:“天高地厚千年业,源远流长万载基,酱佐盐 梅调鼎鼐,园临长安胜蓬莱。”这实为一组套联,即 “天高”句、“源远”句为一联,“酱佐”句、“园临”句为 另一联。

支一源分流曰支。《新唐书 ·骠国传》:“海行 五日,至佛代国,有江,支流三百六十。”取其意, 对联分为两支,上联称上支,下联称下支。

比 本指并列部分,在对联中可表示为“支”, 即上联或下联。陈方镛《楹联新话):“长联最不易着 笔,凡气势未足,无甚意识之辈,每难免堆砌支离, 间有句调似时文者,虽制成两大比,熟极如流,亦 奚足取。”

副①量词单位,器物的“一对”或“一套”。取 其“一对”的含意,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 称“一副对联”。古时表为“幅”,因“幅”之意常为单数 (一),现已不用。②次要的。如“副会长”。③符合; 相称。

言①字。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 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 计算,如:“愿闻已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 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 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 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②话,言论。如 集楔帖字联:“极陈万言古今尽;俯视一气天地 间。”③讲,说。如巧对:“鹦鹉能言难似风;蜘蛛虽 巧不如蚕。”

字①文字。《说文解字 ·叙》:“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 乳而浸多也。”对联有“集字”一法。②文字的数量。 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 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 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 十字。③人的表字。如梁章钜,字闳中,一字蓝林。

扁通圆,同额,常连用称疆额。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抚桂林时,东偏有怀清堂,为百文敏 公题扁。

颜即题膊额处,门楣。《新唐书 ·马燧传》:“勒 石起义堂,帝榜其颜以宠之。”

额悬于门屏之上的牌陬。南朝宋 ·羊欣《笔 阵图):“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 以题其额。”

横额即额。参见《额)条。


幛用于喜庆、哀挽等场合的交际礼品,有喜 幛、寿樟、挽幛(祭樟、祭轴)等。以整幅的丝绵织 品为之,上题缀文字,一般不要求与联相配。《应 世文件作法详解》:“幛有横竖的分别,横幛通俗叫 作‘额子’,竖幛通俗叫做‘幛子。”

横披①长条形的横幅书画,其轴在左右两 端。宋 ·米芾(画史 ·唐画(附五代)》:“荆浩画,毕 仲愈(将叔)处有一轴,段缄家有横披。”②相当于横 额,常与春联配合使用,多为纸制,亦称横幅、横 正、横头。

虚额 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  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 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

实额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 楼”、“同仁堂”。

联额联与额的合称。可体现槛联与横额之间 构成的纵横相配的整体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类别

联类对联的类别。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整理 方法不同,古今联书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简之, 以“实用”二字包罗万象;繁之,又细列详开。特别 是有些对联的归类呈现交错现象,更给分类工作带 来困难。目前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为:按语言特 点,分为白话联、文言联;按文宇多寡,分为短联、 长句、长联;按实用范围,分为名胜、庭宇、喜 庆、哀挽、岁时、题赠、行业、故事和杂题;按其 表现方法和功能,分为述事、状景、晓理、论评、 抒情、讽刺、装饰、交际、宣传、游戏各类,按其 针对性,可分为通用联、专用联;按其创作方法, 可分为撰联、仿联、改联、集联、征联等。

白话联用白话文写成的对联。这是1919年前  后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种提法,相对于以往“文言联” 而言。白话联主要特征是语言通俗,不用典故。吕  云彪《楹联作法》中详加评论,说白话联“不重词藻   而重实际,就事言之,直捷痛快,照实记述,不虚  伪,不拗捏,不滥套,欲言即言,既无旁人之顾忌, 复不有意避俗,以与文言相较,形式殊觉粗俗难看, 内容则较文言为切实。”后来有些以白话联为主要创  作风格的作家,如冯玉祥(“要想着收复失地;别忘  了还我河山”)、陶行知(“摔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草去”)等。

文言联①用“文言”写成的对联。因有白话联 出现,才将以往用文言撰写的对联称文言联。吕云 彪《楹联作法》:“虽今之文体,竞尚革新,文言楹联, 亦有改用白话之议,而其体制,则未闻有人议废之 也。”实际上,直至现在,许多对联仍属文言,但它 们已不纯是书面用语,而更接近人们现行的语言习惯。②指某些一味追求形式、滥套典故的对联。吕 云彪(楹联作法》:“惟文言者尚堆砌字面,袋用典故, 视其形式,华丽秾郁,可观可诵,论其内容,则无 一字可合事实……东拼西凑,毫不费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联 字数较少,且不需在文中断句的对联。 以五、七言联为主,极个别可超过七字,如衡山福 严寺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 门。”由于短联与律诗关系甚为紧密,其联律也比较 规范和严格。吕云彪《对联作法》:“短联则如冶金之 工,锻炼成器,不可更易。 ……词句简括,含蓄不尽。”

一 字 联 最短的联,上下联各只有一字。极为 罕见。曾有一字挽联“死;耳”,为“宁可站着死不愿倒着生”之意。 一字联有时需加一定的说明文 字。

长句 ①字数较多的对联,以往联书中,多与 长联同义。②专指介于短联与长联之间的对联。吕 云彪《楹联作法》:“联语之长句,作之甚难、既须对 仗工妙,又须自然挺劲。”

长联 字数较多的对联。但长联字数的下限,从无定论。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称贾氏宗祠门联(十一言)为长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也多次使用长联一词。近年对长联划分的主要意见是:陆伟廉的“两个短句”说(《论长联、短联的划分标准》);孙天赦的“含三个以上分句”说(《对联格律及撰法》;余德泉的“四十字”说(《中国长联三百三》);周渊龙的“七十字”说(《长联辑注》);常江的“九十字”说(《试论长联之长》载《昆明师院学报》普遍认为清人钟耘舫的拟题江津城楼联为最长,共1612字。吕云彪《楹联作法》:“长联之气势,贵豪放,贵丰满,自首至尾,读之当如大江之水,自西而东一泻千里,涌往无阻。”

大观楼长联 云南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作 者孙髯,清康熙——乾隆年间布衣。由于其联意境 开阔,文采飞扬,宏观巨制,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 “海内第…长联”、“天下第一长联”。它出现较早,对  后世影响较大,改者、仿者,数百年来层出不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胜联 为名胜地撰写的联语。狭义地说,仅 指著名风景地的对联。广义的名胜,根据《中国名 胜辞典》的范围,外延很大,包括著名风景地、历 史文化古迹。这样,名胜联就包含胜迹联、园林 联、庙宇联、刹寺联,以及某些会馆、戏台、试院 等对联。现在楹联界多以广义的名胜联分类,但细目多有不同。

胜迹联 为历史文化古迹撰写的对联,属名胜   联。多题于楹柱门侧。《楹联丛话》等书有“胜迹” 卷。历代文人争相题联歌咏,使胜迹联保存了许多   历史资料和书法文物,有较高的史学及文学价值。胜迹联遍题于楼、阁、馆、堂、城、门、桥、塔陵、基等处。其特点,一是运用与该胜迹有关的历 史故实,以求其贴切,如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几 乎都以朱元璋、徐达下棋和莫愁女的传说为题材。 二是直用或化用历代文人诗文中的精句,如岳阳楼 联常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句意,而滕王阁联则常直接引用 王勃(滕王阁序》的成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出重霄,下临 无地,控蛮荆而引瓯越,襟三江而带五湖。”三是咏 史、写景而喻今,具有以古为鉴的意趣哲理。如醉 翁亭联:“人生百年,把几多风月琴樽等闲抛却;足 翁千古,问尔许英雄豪杰那个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联 为风景园林撰写的对联,多为楹柱 联。由于中国园林分帝王园林和私人花园两类,园 林联的范围也相应地扩大。清代联书一般将园林归 于胜迹,到民国年间,始另分一类。帝王园林联的 作者,多为帝王及重臣,如清康熙、乾隆、光绪等 帝,其联文多气度恢宏、庄严肃穆,如承德避暑山 庄联:“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簌吟”。私人花园联的作 者多为园主和友人,其联文也多诗情画意,飘逸安 闲,与小巧别致的园林格调相谐配,苏州、扬州的 园林联是最具这特色的。

山水联为名山大川撰写的对联。狭义地理 解,只包括描写山岭、川流、关隘、泉瀑等自然景 观的对联,或写其雄险奇幽,或写其动静涌逝。广 义地理解,山中有寺庙,水上有桥梁,山麓水畔又 多有胜迹,山水联的范围也可相应扩大些。

庙联 为庙宇撰写的对联,题于庙门、庙堂。 庙为旧时祭祀祖宗、神佛或前代先哲的地方。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 ·卷三 ·庙祀上》:“庙中楹联, 宋、元时绝无传句,大约起于明代,至本朝而始盛 文昌庙、关帝庙两处,撰者尤多。”庙联的特点与被 祭祀的对象有关。祭祀神的,如龙王庙、火神庙、 药王庙、花神庙、痘神庙以及土地庙、城隍庙、财 神庙等,都表现为恭敬毕至,虔诚之极,词语或极 雅、或极俗。祭祀被神化了的古人的,如关帝庙、 文帝庙、华王庙等,既表示绝对信奉,又颂扬其功 德。祭祀祖先的家庙,同家祠一样,除力陈先德而 外,也勉励后人奋进。

祠 联 为各类公祠和家祠撰写的对联。前者如 名人祠堂、纪念一人或多人(如文天祥祠、三苏 祠、先哲祠),有纪念意义,且多佳构;后者多为 族祠,是当地某一宗姓的祠堂,为祭祀祖先场所,东南沿海和台湾等地保存较多。祠联一般能用极简 洁、中肯的文字概括前人一生功过、主要业绩和有 别于他人的在历史上的地位。如包公祠联:“一水绕 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 名尊。”族祠对联,一一般叙述本姓来源,开族贤人。 如台湾吴姓尊周代吴国始祖泰(太)伯为自己的祖 先,吴姓大宗祠联写道:“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寺观联 为刹寺以及道院、尼庵等佛道两教建 筑撰写的对联,内容多与参禅、悟道、救世、离尘 等教义有关。如明 ·余昂题海会寺联:“终日解其 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 洒落,却是上乘。”如清 ·郑燮题北京白云观:“咬定 -…两句,终身得力;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庭宇联 在解宇、居室、学校、戏台、会馆、 试院这些非游览性建筑物上所撰写的对联,多以门 联形式出现,也有柱联、堂联。庭宇联以切为上, 如廨宇联写此建筑用途;居室联表主人志向;学校 联主张求索、立身、修业;戏台联多从戏剧“小舞 台”升华到人生“大天地”来寓哲理于谐趣之中,会 馆联多写乡情,试院联多加勉励。

廓字联 题于过去各部、司官署和地方衙舍的 对联。它有时也包括用于会馆、试院、戏台等非居 室建筑的对联。清 ·梁章钜《搬联丛话》有“廨宇”一 类。如翰林院联:“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字职司 勤。”又如广东琼山雷琼道署大堂联;:“定安全之策, 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 高位;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 合万儋崖诸邑,共感恩波。”联中暗藏全府十三州县 名:琼山、澄迈、定安、文昌、儋(州)、昌化、会 同、乐会、临高、万(州)、陵水、崖(州)、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衙署联 旧时中央(如部、司)和地方(如抚 署、县署)政权机构所用的对联。其内容有叙述历 史变迁的,有概括地理沿革的,更多则是统治者自 己书写,表示光明正大、爱民善政的意愿。如梁章 钜在广西巡抚任上自题怀清堂联:“怀哉惟清,即到 此间须刻鹄;勤将补拙,敢云馀暇可骖鸾。”除少数 实有善政者外,常常言行不一、因此,衙署联往往 仅在于起装饰作用,甚至用以威慑百姓。

试院联 科举时代用于试院(贡院)等考试场所 的对联,多为门联。其内容亦与考试有关,或表示 公正廉明,或劝勉进取,或预祝考生登榜。如“场 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 通风。”

会馆联 题于会馆的对联。会馆亦称公所,是 旧时都市中同乡或同行等封建性团体的驻地。胡君 复《古今联语汇选》辟有“会馆”部分。会馆联多为同 乡人中于政界、文界知名者所撰书,如京师扬州会 馆联为阮元撰,安徽会馆联为李鸿章撰,湖广会馆 联为左宗棠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联 旧时书院、学堂和现代学校所用的对 联,其内容多为劝学、修身和立志。如长沙岳麓书 院联:“于斯为盛;唯楚有材。”如北洋大学联:“西沽 奠基,北洋定号,发祥于甲午媾和以后,树大学教 育之先声,半世纪阅尽沦桑,栽遍桃李,人文萃朝 野,今誉著瀛责,堪与剑桥牛津名媲美;河山光复, 母校重兴,恢宏于抗战胜利周年,负储才建国之重任,双十前欣逢盛典,再听纯歌,旧侣集一堂,新 俦满赏宇,共祝千秋万祀寿无疆。”

戏台联 旧时,用于固定的演戏场所(戏园), 和临时演戏场所(乡村节庆时搭的戏台)的对联,常 题于戏台两侧或戏园门口作装饰用。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 ·卷十二 ·杂缀》:“大抵戏台联,庄谐并 宜,但忌俗耳。”如天津丹桂戏园联:“丹经九转而成, 视菊部文章,真摩到神仙化境;桂幸一枝可折,笑 梨园子弟,亦与争富贵虚名。”

居室联 为人们住所所撰写的对联。其范围有 一般居室、农家、渔家、山家以及皇官等,其建筑 形式又有大门、二门、正室、厢房、书斋、厨房、畜栏、厕所等。这些地方都有相应的对联。如“忠 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宅门)“风流晋宋之间客;清逸羲皇以上人,”(厅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  长。”(书斋)“休说飧蔬无兼味;须知菽粟有真香。” (厨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联 用于祝贺喜庆的对联。所谓“喜”事,包 括节日、婚嫁、寿诞、生育、开张、乔迁等。吕云 彪《楹联作法》;“遇喜庆,欲表其钬慕颂祷之敬忱, 则撰送喜联。”

贺联即喜联。亦称庆联、庆贺联。《应世文 件作法详解》:“(用于)婚嫁寿诞生育开张迁移等喜 庆的事,皆叫贺联,用以表庆贺之意。”

节日联指举国隆重庆祝的节日和纪念日所专  用的对联。其内容既与节日、纪念日有关,又有庆   祝内容。如“三八"妇女节联:“发愤图强,为妇女扬   眉吐气;同心合力,与男儿并驾齐驱。”“五一”国际   劳动节联;“十亿风流劳动者;九州艳丽英雄花。” “六一”国际儿童节联:“儿童乐园无限好;祖国花朵   别样红。”“八一”建军节联:“寄言父母,家乡子弟无   愧;镇守边关,祖国儿女多情。”其他如植树节、护  士节、教师节等,也都有专用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联除夕所贴迎春喜庆、析祝吉祥语的对 联。其源由桃符、门神演变而来,成为汉族及满、 回、壮、苗等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濯缨亭笔 记》:“元世祖闻赵子昂之名,即召见之……遂命书 殿上春联。”《簪云楼杂记》:“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 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徽行 出以观,以为笑乐。”

余庆长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的  简称。《操联丛话 ·卷一>引纪昀语:“楹帖始于桃符, 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李恩绶《蝶史楹联》 序:“子谓楹帖之权舆,睾于《蜀祷杌》所载之桃符, ‘余庆长春’其最古者,至宋人则推而用之楹柱。”

春帖子亦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 宋代定制由翰林例书春词(帖子词),以立春日剪贴  于宫中门帐,称为春帖子。文字以工丽为尚,体近  宫词,多用绝句,大都粉饰太平,或寓规谏之意。 其形式与后来的官廷应制体春联有相似之处。

春帖 ①即春帖子。元 ·袁桷诗:“春帖分裁阁 分多;宫娥争她缬绡罗。”②眷联亦称春帖。元 ·杨 瑀《山居新话》:“元统间,余为奎章阁属官,题所寓 眷帖云:‘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

春书 即春帖子。北朝妇人常在立春时进春 书,唐 ·张子容诗:“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春端帖 即春帖子。宋 ·杨万里诗:“一生幸免 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年宇 指以春联为主的春节用字。北京俗谚: “(腊月)二十四,写年字。”

书春 书写春联。赵新儒《新儒联语录》:“新年 时,贫士持笔砚,设案街头,裁纸书联,任人选购, 墙上贴‘书春’二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寿联 为他人或自己祝贺诞辰而作的对联。分 通用(“青松多寿色;丹桂有丛香”)、男寿(“愿献南 山寿;先开北海樽”)、女寿(“松林增岁月;营草耀 园林”)、男女双寿(“椿萱夸并茂;日月庆双辉”)几 类,每一类又都有根据寿辰数、寿辰月、辈份和特 定职业的专门用语。吕云彪《楹联作法》:“宋 ·孙奕 《示儿编》云:黄耕庚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作 寿联曰:‘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寿联 之风,盖始此。”

祝联 ①即寿联。蔡廊(联对作法》称寿联为祝 联。②其他有祝贺意义的对联,也可称祝联

自寿联 自己为自己祝寿而写的对联。如清  郑燮的自寿联:“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 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 吟峨,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 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 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儿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眠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挽联 也称哀挽联,是用于丧亡、祭祀、追悼 性纪念活动的对联,用以表示吊唁和缅怀。分为自 挽和他挽两种。如不写明“自挽”,皆为他挽,与挽 联通用。挽,前人多写作貌。吕云彪《楹联作法》: “挽联为古挽歌之变体。挽歌者,即古丧家之乐, 执绨者相和之声也。按古人送葬,皆执绨以挽丧车 前行,故谓之挽,亦作貌。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 死者之联语,悬之丧幄。”

挽词①文体名,指哀挽死者的辞章,包括诗、文、歌、词等。清 ·梁绍工《两般秋雨盒随笔》:“金 挽联不知起于何时,古则但有挽词。”②指挽联。 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为“挽词”,所收均为挽 联。其《楹联续话》又称:“林少穆(则徐)督部,T 为槛帖,i 而于挽词尤能曲折如意,各肖其人。”

他挽联 即挽他人的对联,与“自挽联”相对。 所称挽联,如不特殊注明,即指他挽联。分挽男(“天 不留耆旧;人皆喜老成”)、挽女(“白云悬凝望;乌 鸟切遐思”),又可按纪岁(如百岁:“好德乃以考终,已经五十又经五十;祝寿不过期颐,凡H百年竟到 百年”)、纪月(如三月:“回忆昔年曲水临觞君在座; 最叹今日灵台进酒我何言”)、辈份(如挽父母、兄 弟、妻、儿女……)、各界(如政界、军界、文界… …)。

自挽联 人至暮年或辞世之前为自己写的挽 联。如清 ·俞樾的自挽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 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 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浩浩荡荡,历 数半生二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哉。”

墓联 刻在墓碑、基坊、基柱、墓园门上的对 联,与挽联同有哀悼之意,又常偏重于赞美和缅怀。 墓联分两种,一种是名人墓联,如岳飞墓(“青山有 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于谦墓(“千古痛钱 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于堆雪浪;两朝 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一种是民间幕联,葬者或为仕绅,或为平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时联 专用于年伤、月份和四时节令的对 联。按节令,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 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间节日的对联; 按年龄,包括寿联、婚联、挽联中切合受联人年纪 生辰的专用联;按时令,包括与寿诞、婚姻、哀 挽、有关的年份、月份专用联。

干支联 能够表示出本年干支的春联。我国农 历通常用干支纪年,即将天于(甲乙丙丁戊已庚辛 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列组 合成六十个纪年,为一周期,往复不已。它一般采 用嵌字法,如甲子年联:“甲兵洗净;子舍承欢。”又 如戊寅年联:“吉日维戊;太岁在寅。”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 ·卷十二 ·杂缀》:“京师宦宅,所制春联, 每喜以本岁于支,分冠于首。”

元旦联 庆祝元旦的对联。元旦即元日,吴自  牧《梦梁录):“正月朔日(初一日),谓之元旦,俗呼  为新年。”旧时以阴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联与春  联则少有区别。有书称:“元旦联以形容元旦情状为  主,春联以形容眷情为主。”其实,倘非专嵌“元旦” 二字,难以区别。自1911年开始,中国习惯于把公  历(阳历)1月1日为元旦,则元旦联便为新年联,在  张贴时间和内容上才与春联有了区别。

元宵联 元宵节所专用的对联。阴历正月十五 日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宵”、“元夜”,又称元宵节,

因唐以来有此夜观灯的习俗,又叫灯节。元宵联的 内容多是赏月、观灯、迎春。如“明月千门雪;银 灯万树花。”

端午联 端午节所专用的对联。农历五月初五 为端午,亦作“端五”、“重五”。端午联常以插蒲艾、 避鬼邪,划龙舟、祭屈原为内容。如:“艾叶吐幽芳, 香溢四海;龙舟撇巨浪,气吐八荒。”

午时节 端午联中的一种。清 ·梁章钜《楹联 丛话》:“福州乡俗,每逢端午节,即于朔日悬蒲插 艾于门庭,而五日午时,又必用红笺书对句,贴于 楹柱,谓之午时书。盖自前明已然,亦桃符之别调 也。”

关联:“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匹马 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如孟姜女庙变读 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 消。”如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如贺皇 族喜事嵌帝王年号联:“顺睦康宁,雍然乾德嘉千 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如文字离合联: “棗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闻门起屋,移多补 少作双间。”

题赚联 用于亲友(或友好团体)之间馈赠、酬 答、抒情的对联。清时人“佳话”类,民国时期始另 分,称“酬赠”或“投赠”,多为短联。其中一部分为 格言联。

七夕联 七夕节所专用的对联。农历七月初七 夜为七夕。七夕联的内容多为咏叹牛郎织女,表现 妇女穿针乞巧活动。如:“天街夜永双星会;云汉秋 高半月明。”

中秋联 中秋节所专用的对联。农历八月为中 秋,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联内容多为歌咏明 月、思念亲人、喜庆丰收。如:“明月应传团圆信;

同胞难舍手足情。”又如:“琼宇高寒,遥映一轮兔 影;冰壶朗激,平分五夜天香。”

重阳联 重阳节所专用的对联。农历九月初九 日为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重阳联内容多为登 高、赏菊、宴饮。如:“乌台好仿黄花宴;凤笛催成 红叶诗。”又如:“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三三 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律

格律韵文创作必须遵循的格式和规律。白居 易诗:“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格律包  括声韵、对仗、句式、结构、字数等。主要有诗律、词律、曲律、联律。

韵律 韵文中的声韵和节律。诗词曲联的韵 律,主要包括押韵、排偶(对仗)、平仄等。

韵 书 因写韵文的需要而依韵分类编排的字 典。所收的字按声调与韵母的次序排列,反映当时 的声韵特点。与对联创作、研究关系较大的韵书有 《佩文韵府》、《骈字类编》以及《诗韵合壁》等,可供 查校声韵选词、摘句、寻找对语、查阅典故。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严密而得名。起 源于南北朝,至唐初而定型。其特点是每首八句, 每句五字者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字者称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凡一首诗超过十句者称排律; 押平声字韵,共四韵,韵脚在二、四、六、八句尾, 首句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领联和颈联)须对仗; 每句的平仄声有严格限制。


颔 联 律诗第二联(第三、第四两句)。颔 (hàn),    即下巴,是说这一联是紧接首联(第一、 第二两句)的。领联必须对仗,可供摘句或集句, 其平仄规律直接成为相应字数对联的基本格律。

颈联律诗第三联(第五、第六两句)。颈 (jīng),    即颈项,俗称脖子。这一联紧接颔联。颈 联必须对仗,可供摘句或集句,其平仄规律直接成 为相应字数对联的基本格律。

词①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的一种新诗体,属韵文。因多数词的句法长短不等, 故亦称“长短句”。因词是按谱填词、合乐歌唱的, 唐、五代时称曲、杂曲或曲子词。②元以后的 “曲”,有时也称词。

长短句词的别名。因词的句子一般是长短不  一的,故名,辛弃疾有《稼轩长短句》。其句或长或短, 是依据音乐的节拍而定的。这种长短变化的形式, 促进了对联向多种类型句式的发展。

词律词的规律。内容包括字数、句式、对 仗、平仄、领字等。它的字数长短不一,给予对联 向多言联发展以很大影响。

阙词的专用量词。一曲终了为阅,因此一首 词又叫一阅。双调词的前一段为上阅,后一段为下 阕。有些词上阙、下阅字数、句子长短形式完全相同、对多言联及长联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曲①通常指宋代以后兴起,元、明流行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分为戏曲(包括杂剧、传奇等)和散曲两类。它与词的体式相近,但格律放宽,使用 衬字,多用口语,对楹联影响较大。②唐、五代时 称词为曲。

曲律曲的格律。主要指曲调、官调、曲韵、 曲字的四声、使用衬字等。曲的平仄通押、衬字及语言风格等,对于对联影响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律 对联的格律。主要包括句式、结构、节 奏、用韵、平仄、对仗等。陈方镝《楹联新话):“古 传诗律,未闻有所谓联律者。”联律研究是从半个世 纪前开始的,近年更为人倾力。

伪体 ①古人论诗常以《诗经》中《国风》、《二 雅》为诗歌创作的标准,即称为正体,凡不符合此 标准的则为伪体。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 风雅”。②指对联中不合联律者。清 ·梁章钜《楹联 丛话 · 自序》:“参以旧所见闻,或有伪体,必加别 裁。”

韵联 上(下)联各句押韵的对联。由于对联结 尾上仄下平,便已决定它是不可能押韵的。但各子 句间有时可押,如梁章钜题家宅池上草堂联:“客 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论学粗,论政疏, 诗不成家聊自娱。”

多言联句式 指多言联断句后各子句间字数多  少的组合规律。如八言联通常为“四四”句式,如婚  联:“萧引凤凰,春生斑管;杯浮竹叶,香到梅花。” 而少有“三五”、“五三”句式。又如十一言联通常为  “四七”句式,如春联:“美景良辰,喜见天时初转泰, 光风霁月,幸逢人事又重新。”也有“五六”句式,如  西湖三潭印月联:“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一   城灯火下,辉映十里湖天。”少有“六五”、“七四”及  其他句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谓句式 对联的上下联分别由主语、谓语组 成的句式。如浙江富春严子陵祠联:“钓者不在鱼 也;先生其犹龙乎”。

无生句式对联中上下联都没有主语或不需要 补上主语的句式。如集句联:“劝君更进一杯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包孕句式对联中大句套小句的句式,亦称“句 中句”。如四川成都昭烈帝庙联:“帝本燕人,记向乡 桐崇百祀;蜀为正统,漫言天下尚三分。”

倒装句式对联中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的句 式。如水帘洞联:“百丈水帘,自古无人能手卷;一 轮月镜,迄今何匠敢行磨。”

独词句式对联中用一个叹词,或用一个单字 词语构成的句式。如西湖岳坟前秦桧及其妻王氏颈 上所挂之联:“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 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句腰即联中居中的字,其平仄相对,在联律 中起的作用不亚于句尾。其位置,说法不一。《应 世文件作法详解》认为,四言联为第二字,五言联 为第三字,六言联为第三字,七言联为第四字,此 说较优。《联对作法》认为,四言联在第二字,五言 联在第二、四字,七言联在二、四、六字,八言联 在三、四、六字。其说近于“节奏点”,且使“腰”的 意义含混。

腰眼即句腰。参见《句腰》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联腰 即句腰。《应世文件作法详解》:“联腰的 平仄,必与联尾相反,即上联联腰必为平声字,下 联联腰必须仄声字。”
句脚 对联中,上、下联中每一子句的结尾字 为句脚,它的平仄声对联律影响最大,最基本的要 求是相对。
煞脚 即句脚。参见《句脚》条。
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字称联尾。《应世文件 作法详解》:“固定的联尾,每联上联联尾必用仄声 字,下联联尾须对以平声字。”无须断句的短联,其 联尾即句脚。
节 对联中,每支由数句组成,“凡句与句相迭, 句分而意相连属,或二句、或三句乃尽者,谓之节。” (蔡廊(联对作法》)节是一幅联中比一般断句处有较  大停顿处。短联不分节,多言联分节,长联必有多  节。
声调 指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起区别意义作用的 声音的高低升降。汉语的每个音节,一般是一个汉 字,也称字调。声调表现为四声,见(四声》条。
四声 古汉语四类声调(平声、上声、去声
入声)的统称。现在用“四声”泛指声调(字调),也指 普通话的四个调类(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 声)。
平声 ·汉语四声之一,指声调平出而无低昂 者。现代汉语北方话又按声母清浊分为阴乎、阳平 两类。参见《平》条。
上声汉语四声之一,指高呼猛烈强者。现代 汉语普通话上声念降升调。上声属于仄声,参见《仄 声》及《仄》条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为降调。属于仄声,参 见(仄声》及《仄》条。
入声古汉语四声之一,属于仄声,发音短促  而急,一发即收。古入声分别读成阴平、阳平和上  声、去声。普通话已无入声,有些方言有入声,尤  其是南方仍保留不少入声字音。参见(仄声》及《仄》 条。
声母汉语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的母汉语一个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部分。元音 是构成韵母不可缺少的音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就汉语声调的特点,把高低长短的声调, 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古汉语中平声为平调,上 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调。现代汉语中阴平(即第 一声)和阳平(即第二声)属于平声,上声(即第三声) 和去声(即第四声)属于仄声。平仄声在一句或一联 中构成相互交替的节奏,也就是声律。在诗、词、 曲、联中把这种平仄声的组合关系称之为平仄。
谱声协调文字的平仄,即按规定将平声字和 仄声字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是对联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衡量对联工与不工的音韵标准。
谐音即谐声。蔡廊《联对作法):“谐音云者,



即所谓调平仄是也。字音有平、上、去、入之分,
上、去、入三音,统括之日仄声。律诗初步,首尚 谐音。”
平①汉语四声之一 ,见《平声》条。②诗、
词、曲、联格律中,表示应使用平声字的位置,如 “平平仄仄平”。
仄①汉语四声中,除平声之外的其他音调为  “仄”。仄,是“不平”之意。古汉语的仄声包括上、 去、入三声字,现代汉语则只有上声字和去声字。 ② 诗、词、曲、联格律中,表示应使用仄声字的位 置,如“仄仄平平仄”。
平起指律句、对联以两个平声字开始的格  式。即五言“平平平仄仄”,如钱塘观潮亭联:“声驱 千骑疾;(气卷万山来)”。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京”陶。然亭联:“窗前绿树分禅榻;(城外青山到
仄起指律句、对联以两个仄声字开始的格
式。即五言“仄仄平平仄”,如福建九仙山联:“洞里 乾坤别,(山中日月长)”。七言“仄仄平乎乎仄仄”, 如昆明西山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 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收指五、七言律句和对联的最末一字或末  两字为平声字。对联只在下联平收,即五言“平平 仄仄平”,如福建九仙山联:“(洞里乾坤别):山中日 月长”;“仄仄仄平平”,如钱塘观潮亭联:“(声驱千 骑疾);气卷万山来”。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北 京陶然亭联:“(窗前绿树分禅榻);城外青山到酒 杯”;“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昆明西山联:“(仰笑宛 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
仄收指五、七言律句和对联的最末一字或末  两字为仄声字。对联只在上联仄收,即五言“仄仄 平平仄”,如福建九仙山联:“洞里乾坤别;(山中日 月长)”;“平平平仄仄”,如钱塘观潮亭联:“声驱千 骑疾:(气卷万山来)”。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如 北京陶然亭联:“窗前绿树分禅榻;(城外青山到酒 杯);“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昆明西山联:“仰笑宛离 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
平仄联型七言联以下短联的平仄格式,可用  固定的形式表示。主要是五言、七言,其次四言、 六言,至于二言、三言,则十分简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言联型四言联的固定平仄格式。有两种,其一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四川青城山联: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其二为“仄平平仄,平仄仄 平”,如门联“志存千里;心醉六经”。

五言联型五言联的平仄格式。有两种,其一  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福建九仙山联:“洞 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长”;其二为“平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如钱塘观潮亭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 山来”。一般为二、三式。

六言联型六言联的平仄格式。有两种,其一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四川青城山 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其二为前一种 的变化:“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厌平”,不多见。

七言联型七言联的平仄格式。有两种,其一 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北京陶 然亭联:“窗前绿树分禅榻;城外青山到酒杯”;其二 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乎仄仄仄平平”,如昆明西 山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

拗句与律句平仄联型比较而平仄失调的句 子。全首不依平仄常格者,为拗体诗;其中一联不 依平仄常格者,为拗句格。对联仅相当于律诗一联 (两句),凡不合常格者的对联称拗句。

拗救调整拗句的平仄使之相谐而进行补救。 一般方法是:上句在什么位置拗,下句在什么位置 救;本句拗,本句救;前字拗,隔字救。本为诗律 概念,联亦可用。分上联救和下联救两种。五言联 平起仄收句,上联第三宇拗,用第四字救,把“平 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如西湖西冷印社联: “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冷。”同样,七言联仄起仄 收句,上联在第五字拗,用第六字救。这是上联自 救。五言联仄起仄收句,上联第三字用了仄,可把 下联第三字改为平来补救。同样,七言联平起仄收 句,上联第五字用了仄,下联第五字用平声字来补 救。这是下联补救。由于上联只能仄收,对联的拗 救比起律诗要简化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组合 指多言联的平仄规律,即由各子句 相应言联的联型组合而成。如十一言联四七句式,为四言联一种联型和七言联一种联型的组合;十一 言联五六句式,为五言联一种联型和六言联一种联 型的组合。

句脚平仄颜倒交替法即“仄顶仄,平顶平”, 过去通称的一种长句和长联句牌平仄规律,林芳胜 等《古今对联荟萃》:“长对子句脚平仄的规律,通常 是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饮平平仄仄平 平仄……这种方法反复进行。”此法可概括一部分 长句、长联的平仄。

仄顶仄,平顶平即句脚平仄颠倒交替法。林 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这种句脚平仄颠倒交替的 方法,从前称之为‘仄顶仄,平顶平。”

句脚平X 颠倒组合法适用于一切短联、长  句、长联的句脚平仄规律。其要点为:(1)不论何种  联型、何种组合、何种节奏,只取上下联每一子句  句脚的平仄;(2)上下联联尾为仄平。(3)各子句的句  脚平仄总是相对的;(4)平仄格式随子句增多而呈几   何级数增加;(5)其平仄组成方法,无子句(不须断  句)为“仄,平”。一子句(一断句)为两种,即“仄,平” 后加“仄,平”,再将“仄、平”颠倒成“平,仄”后加  “仄,平”。其余类推。参见常江《中国对联谭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奏原为音乐术语,指节拍的轻重、长短所 构成的规律。在诗或联中,可表示为音、美的体顿规律,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两种。

语意节奏 根据词语意义表现句法结构的停顿 方式。四言联语意节奏为“二二”,五言联为“二三”, 六言联为“二二二”,七言联为“四三”。这样的划分 可突出五、七言联的“三字尾”。

声律节奏 根据节律变化而进行的停顿方式。 以两个字为一节(也称音步),构成声律单位。四言 联的声律节奏式为“二二”,五言联为“二二一”,六言 联为“二二二”,七言联为“二二二一”。

节奏点 声律节奏中,每两字为一节,每节的 第二字为节奏点,它的平仄是严格的。如四言联节  奏点音律为“平仄,仄平”;五言联为“仄平仄,平仄 乎”和“平仄仄,仄平平”;六言联为“仄平仄,乎仄 平”;七言联为“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和“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实际上是各种联型当“一三五不论”时的 简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字 词曲和对联中,在句前有统领作用的 字。对联领字是词曲领字的发展,其平仄要求一般 不严。

一字领领字为一字。因其语言停顿作用,也  称一字豆(逗)。领字多用动词。可领一句,如无锡  落霞亭联:“招三两渔樵,春夏秋冬良夜;揽万千气  象,雨烟风雪斜阳”;也可领二句,如吉林北山联:“绝  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是何意态,看大  江东去,爽气西来。”还可领三句或三句以上,如孟  庙联:“舍伯夷之清,伊尹之任,柳下之和,愿学孔  子;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此谓丈夫。”

二字领领字为二字。多用动词或偏正结构词 组,如绝得、总是、此老、其人……可领两句,如 戏台联:“休美他快意登场,也须夙世根基,缘得屠 狗封侯,烂羊作尉,姑借尔寓言醒世,一任当前炫赫,总是草头富贵,花面逢迎。”也可领三句或三句 以上,如成都武侯祠联:“此老不工画,不善书。 不精杂诗,压倒蜀魏吴中几多伪士;其人可托孤, 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字领领字为三字。多用动词或偏正词组。 如莫辜负、只赢得……可领二句,如扬州小金山联: “仍从水月开轩,莫事负十里春风,二分明月;偶 向湖山放掉,好领略红桥烟雨,白塔晴云。”也可领 三句或三句以上。常见的为领四句,如“大观楼长 联”中的“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 三春杨柳。“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

对偶 辞格之一。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 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为对 偶。陈师道《后山诗话》:“唐语曰:二十四考中书令。’谓汾阳王也,而无其对。或以问平甫,平甫 应声曰:万八千户冠军侯。’不惟对偶精切,其贵 亦相当也。”在楹联文学中,对偶亦不仅是修辞方 法,由此发展而成的对仗,为对联最重要的特征。

对仗指辞赋、骈文、诗词、对联中词句的对 偶。仗,本指仪仗,因古代仪仗多是成对的,故取 做比喻。对联的对仗较为严格和彻底,主要对仗方 法有正对、反对、串对、自对、借对等。从严密程 度上可分为严对与宽对。尤其是词性对仗要求更 严,参见(二十九种对》条。

正对指上下联内容相似或相关的对仗现象。 如郭沫若题成都桂湖联:“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多数对联取正对法构成。

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仗现象。如春 联:“大大方方做事;简简单单过年。”刘勰《文心 雕龙 ·丽辞):“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在对联 中一般也适用,但要具体分析,不宜强调过分,更 不宜绝对化。

串对指对联中将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并 形成对仗的现象。它们如复句一样,构成多种复合 关系,如转折(“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 楼。”)、递进(家俱店联:“不但铺垫美;而且坐卧 安。”)、条件(“欲除天下不平事;方显人间大丈 夫。”)、因果(“幸无三顾来门外;自有千秋在个 中。”)等。

流水对即串对。上下两句在内容、语气上如 行云流水一样自然顺畅,故名。参见《串对》条。

自对在上下联中分别自行对仗,又在全联中 相互两两对仗的对仗现象。可自对一字,如岳阳楼 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可自对二字,如临海 寺联:“是诗境佛境;有钟声潮声”,可自对多字, 如衡山联:“居艮位而践离理,溥雷池风穴之功, 柱镇天南,斗横地北;列三公而配四岳,标月馆露 台之胜,帆随湘转,雁到峰回。”联中出现自对的 次数,亦可是一次、两次,以至多次,构成复杂的 自对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柱对即一字自对。出句、对句各有一字自  对,又在上下联中形成两两相对,如同“四柱”而立   于联中。如扬州古胜楼联:“竹影参差;鸟声上下” 的“参差”和“上下”,形成四柱对。

当句对即自对。因其特点是在本句(当句)对 仗,故名。宋 ·洪迈《容斋随笔》:“唐人诗文,或 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如春联:“风调 雨顺;国泰民安。”

虾须对 一种本联自对,又上、下联相对的对  仗方法。《应世文件作法详解》:“虾须式对,结句  必长。”如寿联:“营花不老,芝草有根,已见一堂  罗五代;八秩初开,百龄将届,如从首夏视长春。” 上联“萱花不老”与“芝草有根”自成为对,第三句“一   堂”又与“五代”相对;下联亦然。上联或下联均可以分别表示成下面的形状:

(第二句)—     其形如虾须双探,故名。

燕尾对 一种本联自对,又上、下联相对的对 仗方法。《应世文件作法详解》:“燕尾式对,起句 必长。"如杭州关岳庙联:“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 大宋千古;后文宜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大 汉于古”与“大宋千古”自成为对;下联亦然。上联 或下联均可以分别表示成下面的形状:

一—-(第二句)
(起句)一 —             (第三句)
其形如燕尾双剪,故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对对仗的一种方式。一个词有甲乙两个意 义或同音者有甲乙二字,在对联中用其甲,而借用 乙与之对仗。主要分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参见 《借义》及《借音》条。

描义借用其义,形成借对的方法。如“南通 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下联结尾二字“东西”为借义。

做音借用其音,形成借对的方法。如兰州河 神庙联:“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借 “沧”为“苍”,与“黄”对。

锚上借对方法之一。无论借义还是借音,“借   上联的词语以适应下联的,叫借上。”(《对联纵横   谈》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借下借对方法之一。无论借义还是借音,“借 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对联纵横 谈》)例如:“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君乐臣乐,求被永乐万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对也称严对,是对仗严格的对联。凡同类 词(包括名词小类)对仗,专用词(人名、地名、书 名等)对仗,连绵字(迭字、双声、迭韵)对仗,反 义词对仗及多数字对仗,都是工对。

严对即工对。参见《工对》条。 极对即工对。参见《工对》条。

工绝指对仗工稳卓绝,意义洽切,出人意料。 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闻有集前人句题酒家楼者 云:‘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谓工绝。"

的对严格遵守对仗规则的对联。宋 ·周必大 《赏金风复作木犀会》诗:“莫向诗坛掩旗鼓,天生 的对欠平章。”宋叶少蕴《石林诗话》卷下:“晋魏间 诗,尚未知声律对偶,然陆云相谑之词,所谓‘日 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者,乃指为的对。”

竟对与严对相对而言,是在对仗上放宽要求 面保持对仗基本特点的对联。主要表现为:在语法 结构上,主要句子成分应对仗;在节奏上,粗分应 对仗;在词语上,打破名词各小类相对的界限,甚 至允许实词与实词相对、虚词与虚词相对。宽对并 非“不工”。


遥对谜语中的一种制谜方法。也称遥对格,又称锦屏格、鸳鸯格。要求谜底与谜面形成工整的  字面对仗,句面成文,自然扣合。如谜面“古汉字” 猜书名,谜底为(新唐书》;又如谜面“赤心报国”猜   成语,谜底为“白手起家”。其本质可以看作是一种  限定范围的无情对。

无情对依靠巧妙构思,使字面对仗工稳面意 义绝不相关(无情)的对联。而且,内容上越不相干, 越成佳构。襟霞阁主人《对联作法):“无情对…… 就是把意义绝不相同的字,互相对仗,而且越不相 侔,越是称好。”如出句为唐诗一句“公门桃李争荣 日”,对句为“法国荷兰比利时”,联中,“公”与“法”、 “门”与“国”、“桃李”与“荷兰”、“争荣”与“比利”、 “日”与“时”,都是极对仗的,待看全局,则意义全 不相于。著名的无情对有“陶然亭;张之洞”;“庭 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等。

合章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的对 仗现象。如“世间第一;天下无双”。如同人的左右 两手掌,相合一致,故名。合掌,使意义重复,是 对联创作之大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格

联格对联的固定格式。多指嵌字对联对所  字位置的限制,如用风顶、燕颔、莺肩、蜂腰、鹤 滕、凫胫、雁足作为格名,则是比喻性的,即用这 些吉祥动物(凤、燕……)最突出的部位来形象说明 此格特点。

十二格十二种联格。胡君复《古今联语汇选》 引清:陈球之联时有序称:“一堰(簧)山樵生平淡  于荣利,不迩声色,性乐易廉,靖介不绝俗。囊精  其手录赠妓联十二格,亦犹广平梅花之赋。”这十  二格为叶底、合欢、重台、并头、连理、合附、双  瓣交柯、折枝、横斜、并蒂、脱瓣、寄生。有些是  作者自创格,有些是惯用格的变称。

凤顶格.①联格之一,.也称藏头格、并头格、 鹤顶格等。将所嵌二字,分量于七言上、下联第一 字或其他言联首字。如上海裙奋纪念馆联:“裕略 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嵌“韬奋”工字。 ② 诗钟格之一,将任意二字(如“瓦、云”)量第一 字:“瓦冷鸳鸯唐帝惩,云成龙虎汉皇兴。

鹤顶格同风顶格。   顶为朱红,是突出部位, 故名。襟霞阁主人《对联作法》:“嵌于联中第一字 的,叫做鹤顶格。“

藏头格同凤顶格。诗有藏头诗,如《水浒》有 吴用智赚卢俊义时所写的诗:“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进难可无 忧。”于每句首字着意用一字,合而嵌“芦(卢),  俊、义、反”四字。借诗之说法,将嵌于第一字的联格,称之藏头。

并头格 同凤顶格。并头,表示上、下联之第 一字可合成一词。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并 头”。

蒸领格 ①联格之一,又称叶底格。将所嵌二 字,分置于上、下联第二字位置。襟霞阁主人《对 联作法》:“嵌于第二字的,叫做燕领(颔)格。”如 题风月亭联:“无风烟焰直;有月竹荫寒”,嵌“风、 月”二字。②诗钟格之一,将任意二字(如“望、童”) 分置于第二字:“楚望春愁迷梦泽,巴童夜唱下江 陵。”

叶底格 同燕颔格。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 “叶底”。

鸢肩格 ①联格之一,也称鹿颈格。将所嵌二 字分置于七言上、下联第三字。襟霞阁主人《对联 作法》:“嵌于第三字的,叫做鸢肩格。”如荔香楼 酒家联:“三百荔枝欢轼叟;一樽香酒醉刘伶”,嵌 “荔、香”二字。②诗钟格之一,将任意二字(如 “举、前”)分置于第三字:“伯仁举目新亭泣,次 伴前生退院憎。”

鹿颈格 同鸢肩格。参见《鸢肩格》条。

蜂腰格 ①联格之一,也称合欢格。将所嵌二 字分置于七言上、下联第四字或五言联第三字。襟 霞阁主人(对联作法》:“嵌于第四字的,叫做蜂腰 格。”《古今联语汇选》引嵌人名“秀君”例:“罗纬隐 秀迷春色;绮阁逢君话夜分。"②诗钟格之一,将 任意二字(如“柳、花”)分置于第四字:“舞低杨柳 楼头月,香惹梅花梦里云。”
合欢格同蜂腰格。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合欢”。

鹤膝格①联格之一,也称合跗格。将所嵌二 字分置于七言上、下联第五字。②诗钟格之一,将 任意二字(如“天、我”)分置于第五字:“海到无边 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合跗格同鹤膝格。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 “合跗”。

鬼胫格①联格之一,也称长胫格、雁翎格。 将所嵌二字分置于七言上、下联第六字。②诗钟格 之一,将任意二字(如“溪、夜”)置第六字:“关门 不锁寒溪水,环珮空归月夜魂。”

长胫格同凫胫格。参见《凫胫格》条。

雁钢格同凫胫格。襟霞阁主人(对联作法) “嵌于第六字的,叫做雁翎格。”

雁足格①联格之一,也称并蒂格、凤尾格。

将所嵌二字,分置于七言上、下联第七字或多言联  末字。如树山亭联;“坐看流水长亭树;远望斜阳  去路山。”②诗钟格之一,将任意二字(如“笑、浑”)   置第七字:“名场态哭何如笑,心境终枯不遣浑。”

凤尾格同雁足格。襟霞阁主人《对联作法》:“嵌于第七字的,叫做凤尾格。”

并蒂格同雁足格。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 “并蒂”。

云泥格①联格之一,将所嵌二字,嵌人上联 第二字和下联第六字。如嵌“酒、花”联:“饮酒愿 人容我醉,恰情与子赏花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魁斗格①联格之一,将所嵌二字,一字置上  句首,一字置下句尾。如四川青城山上清宫联:“上   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 ② 诗钟格之一,作法同联格,如任意二字(“公、居”)   的诗钟:“公羊高作麟经辅,司马迁为蚕室居。”首   尾二字又可互易:“居庸关势临宜府,建业山光接   皖公。”

蝉联格①联格之一,也称连理格,将所嵌二   字,一字置上句尾,一字置下句首。如嵌人名“翠玉” 联:“黛螺淡点三分翠;玉髻斜簪一抹红。”②诗钟格  之一,将任意二字(如“可、下”)分置于上句尾和下   句首:“登高一赋君真可,下笔千言仆未能。”首尾  二字又可互易:“流水相随夕阳下,可人期共好风  来。”

连理格联格之一,参见《蝉联格》条。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连理”。

栌辘格①诗钟格之一,将任意二字,置上句 第一字,下句第二字(称一二护辘),或置上句第二 字,下句第三字(称二三护辘)……以此类推。如 “端、菜”二字的“三四护辘”诗钟:“景赏端阳刚夏 五,节逢拌菜正春三。”也可上下互易:“雨滋菜图 合新绿,日映林端漏浅红。”②联格之一,也称横 斜格,作法同诗钟,如“醉山酒楼”联:“地喜四时 常醉酒;楼无一面不当山。”

卷帘格①诗钟格之一,将任意二字,置上句 第七字,下句第六字(称“七六卷帘”),或量上句第 六字、下句第五字(称“六五卷帘”)……以此类推。 因联为竖写,读其所嵌字,由下而上,如向上卷布 般,故名。如“袍、到”二字的“五四卷帘”;“草色 侵来袍袖底,花香飞到酒樽中。”亦可上下互易: “偶携游展到琴峡,待脱征袍隐鉴湖。”②联格之一, 也称横斜格。

横料格联格之一,即“护辘”或“卷帘”。联为 竖写,所嵌二字横看是斜的,故名。清 · 陈球“十 二格”称之为“横斜”。

鼎峙格①诗钟格之一,将三字的人名或地名, 分嵌在上下两句,且上句嵌一字,下句猷两字。嵌 字位置不限。如嵌人名“孙春阳”:“金屋夕阳飞燕 子,玉关春草接乌孙。”②联格之一,作法同诗钟。 如“玉壶春茶馆”联:“新诗玉局松风作;大隐壹公 杖履春。”更严格些的作法为上联(或下联)嵌第四 字,下联(或上联)嵌一、七字,形成三分鼎立的形 势,如“晦风乘龙终有日;安居乐业在斯乡”,嵌“龙 安乡”三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鸿爪格联格或诗钟格之一,实际是严格的鼎峙格。即全联嵌三字,出句嵌第四字,下句嵌首尾。 如“湘影楼”:“雨洒春楼花似海,影成秋居水如 湘”。并且可变通为“上二下一”的形式:“湘帘渠儿 春人影,玉宇琼楼月子家。”

碎锦格①诗钟格之一,将多于四字的字(一 般有连贯意义)分别嵌于上下两句中,顺序及位置 不限,但不可全部用于一句中。如“牛郎会织女”的 碎锦格“二三碎锦”是:“不图王公图耕织;机上女 儿牛背郎。”其“三二碎锦”是:“小郎谢女谁牛耳, 如织词坛会解围。”②联格之一,作法同诗钟。但 由于难度太高,变通为同时嵌进有联系的两处地名 或人名。如嵌入“清远飞霞洞三仙殿”八字的广东名 胜联;“清游古寺三仙殿;远览飞酸两洞天。”

碎联格①诗钟格之一,将四字(一般有连贯 意义)两两分嵌于上下两句中,且顺序、位置均不 限。如以“欢迎黄兴”四字作碎联格联:“乱世黄袍 兴废易,欢场红粉送迎忙。”②联格之一,作法同 诗钟,如西湖“平湖秋月”联;“佳景四时,最好秋 光何况月;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钩格①诗钟格之一,将四字(一般有连贯 意义)两两分嵌于上下句的首尾,取字顺序任意。 如“太常仙蝶”的双钩格为“太玄经意遵蘧蝶,常建 诗和句句仙。”②联格之一,作法同诗钟,如广州“海 山仙馆”联:“海上神山;仙人旧馆。”

押尾格①诗钟格之一,将所嵌的两个以上的 宇(一般是词、俗语、成语)全部连续置于下句尾,如“是当年”三字的“押尾”为:“回首六朝金粉地,青山不改是当年。”②联格之一,作法同诗钟,实   际上是人名对、地名对的一种常用形式。如上海  “小有天”闽菜馆联:“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

重台格联格之一,将所嵌四字,两两相迭, 再分嵌于上下联中。清 · 陈球作嵌人名“情卿”联时 称之为“重台”:“倩倩无言时顾影;卿卿有意实怜 才。”

折枝格联格之一,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 “折枝”,即将所嵌二字人名或地名,全部连续嵌入 上联(或下联),实际上是人名对、地名对的一种形 式,同整嵌。如泰山天门阁联:“风定天门悬日月: 雨收石角挂虹霓。”

脱瓣格联格之一,清 · 陈球“十二格”称之为 “脱瓣”,即将所嵌人名或地名,断续嵌入上联(或 下联),如西湖放鹤亭联:“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 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

双瓣交柯格联格之一,在上、下联分别嵌人 两地名或人名时,将一名重迭使用。清 · 陈球“十 二格“称之为“双瓣交柯”。

寄生格联格之一,清 · 陈球赠顾庆林联时称 之为“寄生”,如“清歌玉磬声声澈;妙舞金铃个个 图。”即将所要嵌的字按固定的格“寄生”在它们的 同意字中,如此联的“庆林”与“磬铃”,即“寄生”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法

联法对联作法。广义指包括联律在内的做对 联的方法,狭义指在对联中运用选字、遣词、成句 及各种辞格的方法。吕云彪《楹联作法》中总结出3r 种“法别”。

标示要点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槛联作法》。 即标示做此对联的要点,分单点、双点、明点、暗 点几种。参见各有关条。

单点标示要点法的一种,即只在上联(或下   联)中点示题意。常见的,春联单点上联,以体现“岁   首”意,如:“春情寄语千条柳:世第流芳万卷书。” 挽联单点于下联,以表示“死别”之哀,如:“天下   皆春色;吾门独素风。”

双点标示要点法的一种,即在上、下联中分 别点示题意。这是各类对联中最常见的,如贺女寿 联:“称觞好醉延龄酒;设悦多簪益寿花。”

明点 标示要点法的一种,即明白无误地点示 作对目的。如贺寿联:“献南山寿;开北海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暗点标示要点法的一种,即字面上虽没有直 接点出作联目的,但读者仍能理解。如戏台联:“古 今来多少角色;天地间大小舞台。”

指示地位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 即明白指示出所叙目的物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的方 法。如成都杜甫草堂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 庄。”

数景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即利 用数字历数景物的方法,在名胜联中最为常见。如 济南大明湖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 湖。”

历举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作联 时分别历举事物状态的方法。如集四书句作戏台 联:“发于声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有同听焉斯为美; 奏其乐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若是班乎可以观。”

先后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是按  所列事物先后、远近次序叙述的方法,其次序之列, 不可移置。如关帝庙联:“先武穆而忠,大汉千古, 大宋千古,后文宜而圣,山东一人c; 山西一人。”

绝秦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棍联作法》。即用 古时晋使绝秦之数罪法来构成联语。如民国时以 “国魂”为题征联时的一副时事答联:“英法欺我, 德美狎我,俄罗斯更逼我,即近我若东洋,亦且割 我疆土;.夺我权力,虔刘我子姓,扰乱我治安,不 恤国破家亡,迫我曹于五大洲中栖身无地;督抚玩 民,司道弄民,郡太守愈绝民,至亲民如县令,尤 敢剥民脂膏,缚民手足,鞭鞑民肌肤,草营民性命,务使魂销魄落,任民族在廿世纪内流血成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即将 许多事物排列起来并进行相互比较的方法。如《儒 林外史》所载一联:“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释名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详尽  叙述事物释义命名的方法。如民国年间的一副讽刺  联:“议事称总董,办事亦称总蓝,总董何价值哉, 况以伪总董浑合真总董,董有几总,总无一董,莫  可名焉,命之曰懵懂懵懂;教书号先生,唱书又号  先生,先生失尊贵矣,若因女先生交接男先生,生  未得先,先舍其生,是奚说也,说之谓牺牲牺牲。”

释词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即对 于联中的某词、某事进行解释,而起进一步明确作 用的方法。如衙署联:“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 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为俭,俭己俭,俭人 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于“贪”、“俭”,作了“解 释说明”,实际又将意义推进一层。

释用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解释 联中器物用途的方法,如巧对:“虎皮褥盖学士椅; 兔毫笔写状元坊。”

释性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解释 联中事物属性的方法。如:“火轮船水火既济;木 偶像土木同人。”

一气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槛联作法》。即一 气贯通叙述事物,使其气势声情上下一致的方法。 如辛亥革命庆祝联:“合五族四百兆人民;为六洲 千万国冠冕。”

一色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即集 同一颜色词,使对联呈现出单色的美感。如关帝庙 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龙观青史,卧青龙假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算数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即在 数字对联中进行加法,或减法,或乘法,或除法, 或综合性四则运算的方法。如传说乾隆为千叟宴上 一位141岁的老人所题一联:“花甲重开,再加三七 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分数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将事 实以分数形式巧妙表现事物的方法。如翼然亭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 对饮而三。”

顺数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巧妙 而自然地用依次增加的数目表现事物的方法。如: “七品、八品、九品,品愈趋而愈下;一集、二集、 三集,集日积而日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迭数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重复 迭置数字的方法。它与一般地在联中使用数字的不 同点在于,全联都由数字(加量词等)零部件组成, 至少要重复一次使用数字,如春联“九州归一统; 两岸共千春。”由于它能充分体现数字在联中的特 殊作用,巧对常用此法,如:“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计程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丛话》。仿若 计算里程的方法。如:“已过六桥临漫渡;再行三 里到长安。”
设问法 对联作法之一,用疑问方式表达的方 法。对于这一设问,可以不回答;如西湖冷泉亭 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也可以回答, 如滁县醉翁亭:“先生为何人?義皇以上;醉翁不 在酒,山水之间。”
虚词起首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 是以虚词在上、下联冠顶起首的方法,虚词可为一 字,也可为二字。如理发店联:“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离合法 对联作法之一,即将一字或多字笔画 添减、结构拆合、字形变化构成对联的方法,可分 为拆字、合字、置换、变形等法。参见各有关条。

拆字法对联离合法之一。将一字或多字拆开 而构成联语的方法,如巧联:“踢倒磊桥三块石  剪开出字两重山。”

合字法对联离合法之一。将一字或多字合成 构成联语的方法,如巧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形法对联离合法之一,即将原文字的字形 中“一”、“J” 、“ 、”“” 、“\” 、“-”              等进行变 化,使之成为新字形的方法。如谐对:“细雨沉沉, 两沈钻头不出;雷声阵阵,二陈伸脚勿开。”

置换法对联离合法之一,即将一个字“掺人” 另一字中,将后一字的部分字形“置换”出来,又组   成新字的方法。如讽刺袁世凯称帝联:“或入圆中, 拖出老袁还我国;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环递法对联作法之一,《楹联作法》称“王不 递法”。是使联中一部分文字回环转递从而产生理 趣的构成方法。如:“兄让弟,弟让兄,父命天伦 千古重;圣称贤,贤称圣,顽廉懦立百世师。”

句韵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上 联、下联各子句押同一韵字的方法。如:“不仕而 通,不商而丰,不休养而寿终,百福攸同,非全德 莫膺天宠;于家能孝,于国能报,于朋友能信导, 九原虽渺,惟斯人可以神交。”通、丰、终、 · 同、 宠为一韵,孝、报、导、渺、交为一韵。

迭字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全联   以迭字构成的方法。如旧时的一副讽刺联:“南南   北北,文文武武,斗斗争争,时时杀杀欲砍,搜拽  刮刮,看看干干净净;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   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迭句法 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全联 以迭句构成的方法。如南京秦淮河联:“佳山佳水, 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 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嵌字法对联作法之一,见《楹联作法》。将人名、地名、物名或规定文字嵌人联中的方法。所嵌 字数多为二字,亦可超过二字,所嵌位置可在第一、 二 、三、四、五、六 、七字。旧称之“联格”,主要 是嵌字法的各种规范。从嵌字形式上可分为整献、 分嵌和复嵌,从嵌字技巧上可分为顺嵌、逆嵌和混 嵌三种。参见各有关条。

整嵌指所嵌之专用名词在联中保持连续完整 性的嵌名法。如关帝庙联:“师卧龙,友子龙,龙 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即将诸葛 亮、赵云、张飞、刘备的号与字完整地嵌入。整 嵌,亦即专名对(本联为人名对),并不充分表现嵌 名技巧。

分嵌指所嵌的专用名词被拆开而有规律地嵌 人有关位置的嵌名法。从所嵌字的拆并位置上看, 又可分为竖嵌、横嵌、合嵌三种。参见各有关条。

整嵌分嵌时,将两个名称分别在上下联内嵌 完的,为竖嵌。竖,是从对联竖写的实际书法形式 考虑的。(《对联纵横谈》根据现行横排印刷方式称 之为横嵌)。竖嵌变化较多,据嵌字合成方向,分 为顺嵌、逆嵌和混嵌。参见各有关条。

顺嵌属竖嵌之一种,被嵌入各字,依自上而 下顺序合成。如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清鱼读 月;山静鸟谈天”,即将“水月”二字烦序嵌人。

逆嵌属竖嵌之一种,《对联纵横谈》称之为倒 联。被嵌入各字,依自下而上顺序合成。如西湖冷 泉亭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逆嵌入 “冷、泉”,“飞来、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177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嵌顺嵌与逆嵌相结合的一种嵌名技巧。如 西湖联:“灵鹫向云中隐去;奇峰自天外飞来。”上 联顺嵌“灵鸷”,下联逆嵌“飞来峰”。

横嵌分嵌时,将一个名称拆开分别嵌入上下 联中。这是从对联竖写的实际书法形式考虑的(《对 联纵横谈》根据现行横排印刷方式称之为竖嵌)。按 所嵌字的位置,可分为首嵌、腹嵌和尾嵌。首嵌实 为风头格,腹嵌实为燕颔、鸢肩、蜂腰、凫胫、雁 翎诸格,尾嵌实为凤尾格。但嵌字范围亦不限于七 言联,无论多少言联,凡嵌首字皆为首嵌,凡嵌尾 字皆为尾嵌,凡嵌人位置不在首尾的,均为腹嵌。

插嵌属横嵌之一种特例,即将若干有联系的 名词,有规律地横嵌于联中。如大臣们为清 ·道光 皇帝所献之寿联:“元后直聪明,二百载继继承承 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 生,道统昭羲农尧舜;维皇臻福寿,亿万年绵绵翼 翼,治功懋,熙绩勋,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 辉五色,光华联日月星辰。”所献清代顺治、康熙、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个皇帝的年号,均在相 对应的位置上。

合嵌分嵌时,将一个名称断续嵌入全联。如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按 前后次序嵌入“民国总统”,称之为递嵌,如“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按相反次序嵌西 湖景名“平湖秋月”,称之为反嵌。实际上,合嵌是 一些联格的变化,如碎锦、碎联、鸿爪、鼎峙、双 钩诸格,都可视为合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2-26 21:04 , Processed in 0.16362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