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4|回复: 0

“有容堂”杯第三期一等奖获得者河南曹文献谈创作心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3528
发表于 2023-2-1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有容堂”杯第三期一等奖获得者河南曹文献谈创作心得


文/曹文献



    妃子和我说,希望能就“近代中国看天津”获奖联谈一下创作体会,幸好说的是“创作体会”,如果是说“获奖感言”的话还真有点不敢写,创作体会,大凡“创作”(姑且也把这个写联过程称之为创作吧),自身体会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所以也就粗略地叙述一下当时的过程。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这是第三期了,前两期题目分别是“题《对联》杂志”、“题相声”,看到第三期题目时,第一感觉是头有点大,前两期都是具体物象,注意一下他的特征,下笔不是太难的事。而这次,是要写一种现象。如何切入,成了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


    天津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也是近代工业发源地,为近代中国贡献了100个第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天津成为了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近200年来,天津在多个领域,为中国近代化起着引领和先导作用。也就是说,天津犹如一面镜子,又如一个缩影,折射和浓缩的是中国近代发展史。
“近代中国看天津”,写天津,但又不能直接写天津,而是通过天津看中国,看中国近代史。


通过这些考虑后,先拟就一联:


一座城是一国缩影,遍尝过辛酸、苦痛,不当奴隶,便做主人,唯有抗争求迈进;
百年迹观百业前身,皆强于敢试、先行,并蓄兼容,创新示范,终辞黑暗向光明。


写毕再看,感觉写实有余而诗意不足(后来得知这一副也在榜单之中,由于一人一奖原则,最后撤下了),于是又撰两联,其中一副是:


近阅百年,于屈辱中坚守,于艰危下抗争,津门史即中华史;
遥通万里,向辉煌处进发,向浩瀚区开拓,渤海潮牵世界潮。


据妃子讲,这一副也在入围名单中,不过相比之下我比较看好另一副:


将坚韧、抗争,汇集一身,虽历雪经霜,心窗未被寒潮锁;
把创新,奋进,传承数代,凭披荆斩棘,门户终朝春色开。


    本联去掉了很多写实的成分,加入了一些修辞手法,如雪、霜、心窗、寒潮,荆、棘、门户、春色。在本联中,个人感觉用得最好的一个词是“心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心窗的本体就是眼睛、眼界,就是说,天津(也指中国)尽管经历了很多苦难,向往光明的眼睛没有被蒙蔽住,眼界依然很开阔、很高远,没有被封锁住。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面的创新与奋进。再一个用得不错的词是“门户”,天津作为京畿门户,却于1860年被迫对外开放,那时的开放是一种屈辱、一种无奈。而今,这个门户敞开得更大,而此时的开放,却是一种主动迎接世界拥抱世界的开放,是朝着“春色”开的,这个“开”有一种自豪和自信在里面。本联最后赢得评委们的青睐,我想,大致也是由于上面这些因素。


    最后要说一句题外话:近来也参与了一些平台举办的一些题吟联赛,参与过程中也认真读题了,也认真搜集资料了,也认真写了,然而最终却连个入围都混不进去,最后揭晓时看那些金银铜榜联,东扯葫芦西扯瓢,最后说的是啥,一点儿也看不懂,最终只能暗暗叹息自身的愚钝。一次与一位朋友(他在全国大赛中已获奖800余次)闲聊时,他说,看了那些联赛,感觉自己根本就不会写对联。听了他的话,不禁释然,原来愚钝的不止我一个。


    《对联》杂志及策划本系列赛事的相关人员,是你们让我感觉到:我还会写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1-29 01:36 , Processed in 0.18207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