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佳联赏析】田兴隆题沧曲书舍楹联赏析(河南 杨旭)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510
发表于 2024-5-2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佳联赏析】田兴隆题沧曲书舍楹联赏析(河南 杨旭)

杨旭  联都网站  2024-05-10 14:23 云南


    【作者简介】杨旭,笔名:晨曦、菊潭散人,1982年生,河南西峡县人,本科学历。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楹联学会理事。现任西峡县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西峡县新联会诗词楹联家分会会长,西峡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峡县泰盛楹联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西峡县人民陪审员。西峡县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先后担任西峡县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常江教授、杨振生先生学习楹联,致力于楹联非遗保护与传承、楹联产业探索与研究。担任《诗联家》杂志、《联斋》微刊主编。出版散文集《翰河春水》,主编诗联集《成风化人润龙乡》等书籍,出版个人楹联作品集《晨曦阁联稿》《虚静斋联稿》(一卷、二卷),创作各类楹联作品近4000副,多副作品被雕刻悬挂,偶有获奖。组织召开"江尊禹楹联作品研讨会",主持申报"楹联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持举办"西峡香菇"、"西峡猕猴桃""西峡传树争做""西峡财富新城"等主题楹联征赛活动。

田兴隆题沧曲书舍楹联赏析

文/河南 杨旭

     近读湖南临湘诗联家田兴隆先生寄赠的《篱下斋癸卯集》,集楹联、诗词与辞赋于一卷,飞珠溅玉,文采斐然,品读再三,总也爱不能释。仅仅一年光景,田先生创作出厚厚一本诗联巨著,非具有大才、奇才、妙才所不能为也,让我等学联后生,羡慕赞叹不已。见贤思齐,若能静心细研先生大作,更能受益匪浅。斗胆选取先生题沧曲书舍的一副楹联,品赏其中的艺术之美和文学魅力。联曰:

运河一脉连洙水,习习儒风,袅袅书声,九代鲲鹏抟九宇;
沧曲三坟启鲁山,孜孜授业,莘莘悟道,千寻杞梓拄千门。

    这是一副名胜楹联,四分句二十二言,聚律句散句于一炉。沧曲书舍始建于清代雍正三年,由明朝大臣张缙的九世孙张延绪辟舍而建,距今已近三百年历史,是沧州著名名胜古迹。

    上联:句首“运河一脉连洙水”。运河,即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洙水,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西流至泰安东南,折西南至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曲阜兖州间故道久湮,今有洙水自曲阜城北孔林之东,西南流入小沂河。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沧曲书舍建在沧州运河边上,上游紧接着曲阜城外洙水边的孔林,一脉相承,顺势引出“习习儒风,袅袅书声”,文风绵延,人杰地灵。习习,出自《诗经》“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寓意和缓优雅吹拂,似亦有习习声响之意蕴。袅袅书声,与琅琅书声、朗朗书声意思相近,但也有着细微区别,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袅袅则形容读书声抑扬顿挫,婉转而又悠扬不绝,还有余音袅袅的味道,足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娴熟与绝巧,增加了联句的意蕴美和古典美。

    经过前三分句的巧妙铺垫,乘势升华出豹尾“九代鲲鹏抟九宇”,大气磅礴。鲲鹏,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鲲鹏抟九宇”,即鹏抟九天,亦出自《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鲲鹏展翅,一飞数万里,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九代,有上九代、下九代之分,指自己之上的九代宗族成员,亦指自己之下的九代宗族成员。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这里的九代实指很多代的意思。上联意为借着大运河滔滔流水,沧州承接着曲阜孔子先贤煌煌文脉,教育大业昌盛,历代学子志存高远,发愤图强,终成栋梁之材木。

    下联:句首“沧曲三坟启鲁山”。沧曲即沧曲书舍,民国《沧县志》称书舍曾“南北名人,声应气求,极一时之盛”。近年复建的沧曲书舍,位于大运河百狮园东南侧,三进院,六天井,保留清代建筑的规制和风貌,以“沧曲十六景”为载体,重现了旧时沧曲书舍“紫芝春茂、池荷夏媚、篱菊秋芬、沧桧冬荣”之美。三坟,最早见于《左传》,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同五典、八索、九丘,皆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在此形容沧曲书舍藏书之丰,绝本典藏之多。鲁山,春秋时代鲁国的国都在曲阜,鲁山地处鲁国东北,故名东山,后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而东山也正处于鲁国边境,又改称鲁山。鲁山与上联的洙水,形成工对,一山一水皆出圣贤,暗喻书舍崇尚孔圣儒风,文脉叠涌,四时文苑桃红梨白。

    上比重在言学子,下比“孜孜授业,莘莘悟道”,则重在歌颂老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园丁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因材施教,莘莘学子才能悟其真道,学到真知,方能做到“千寻杞梓拄千门”,人才辈出,多不胜数。杞梓,出自《左传》,指杞树和梓树,两木皆良材,也比喻优秀的人才。千门,寓意杞梓茂密蓊郁,数量极多,支撑起了千家万户。千寻,典出晋《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放在杞梓前面,形容杞梓树长得高耸挺拔,栋直梁坚,国之栋梁。下联重在寓意沧曲书舍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人才,践行了孔子杏坛讲学的先贤之志,高度歌颂沧曲书舍沧桑历史和重要性。

    全联布局合理,用一脉运河流水为引,究出先贤文脉之源,顺势构句造意,运笔舒缓有度,收放自如,足见匠心。上下比二三分句,句内自对,巧妙运用了四个重叠词,增加了句式的灵活性和工整度,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韵美。一脉、九代、九宇、三坟、千寻、千门三组数量词,布局严谨,用词精准,再加上九和千规则重字,增加了联句的对称美、对仗工稳美和趣味性,让句式鲜活且富有层次美感,极见功力。连、抟、启、拄四个动词,衔接了全联各分句,使之词达意联,内部逻辑顺达不隔,巧用动词属性,促生移山拨海之力,增加了联句的气势和灵动感,当成联眼,灵巧之笔。整联用典恰切,独出机杼,含蓄隽永,深邃典雅,不失为一副名胜佳联,当赞。

近期热门文章链接:
【佳联赏析】王文广题介子推文化园楹联赏析(河南 杨旭)
【佳联赏析】赏析闫鹏题德孝楹联(河南 杨旭)
【对联赏析】喜读杨旭评杨振生楹联佳作(黑龙江 孙福奎)
【对联赏析】试析杨振生先生题柳宗元楹联(河南 杨旭)
【名家联集】杨旭对联作品欣赏

联都网站
联都网站官方公众号
262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5 13:46 , Processed in 0.11103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