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回复: 1

【24.08.15截止】千阳“燕伋杯”诗歌散文大赛征稿启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3528
发表于 2024-6-1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千阳“燕伋杯”诗歌散文大赛征稿启事
千阳旅游 征文天下 2024-06-17 15:10 吉林

https://mp.weixin.qq.com/s/kJ51Cy5eXpLeuqYU1KOzWQ

千阳县“燕伋杯”诗歌散文大赛征稿启事
为全面宣传中华尊师第一台--燕伋望鲁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燕伋尊师文化、传统儒家经典文化的时代价值,特决定举办千阳县“燕伋杯”诗歌散文大赛。现就大赛征稿事宜启事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共千阳县委宣传部

宝鸡市职工文联作家协会

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千阳县教育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千阳县燕伋文化研究会
千阳县燕伋望鲁台景区管理处
三、媒体支持:
千阳宣传、掌心千阳、千阳旅游、千阳文化、新媒体平台、《燕伋文化研究》杂志
四、参赛对象:
华语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均可参加。
五、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2024年8月15日。
六、征稿内容:
以先贤燕伋和望鲁台为素材,感悟儒家经典文化,知礼感恩,追求真理,登高逐远。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创作格调高雅、情感真挚、文笔流畅的诗歌、散文。是否公开发表与否不限并注明出处,文责自负。
七、征文要求:
1.作品提倡精短,以小见大。新诗限3首共90行内。传统诗词限3首。散文限每1篇2000字内;谢绝组诗、应酬诗和自传式文章。
2.只接收电子版稿件,投稿邮箱:wlt4230255@163.com,每人限参加其中一类评比,投稿一次,重复无效。
3.邮箱或微信投稿,请一定附上真实姓名、详细准确地址、邮编、电话和作者个人创作简历(500字内),否则视为无效作品!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4.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著作权纠纷引发的法律责任。主办方对参赛作品拥有出版、推广等处置权,不另付稿酬。凡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征稿之各项规定。本届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八、评选与奖励:
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由主办单位组建评委会评稿。入围即为初评,再经复评、终评程序。
2.大赛设一等奖2名,各奖励2000元,二等奖4名,各奖励1500元,三等奖6名,各奖励1200元,优秀奖若干名,均颁发证书.。
3.凡获奖作者给予书面通知,邀请到千阳县燕伋望鲁台景区参加的颁奖盛典,优秀作品将在《燕伋文化研究》杂志专集刊发,推荐在市县相关网络平台发表。
      千阳县“燕伋杯”诗歌散文大赛组委会
                    2024年6月14日
咨询电话:42302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352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燕伋望鲁台简介



燕伋望鲁台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城西关,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2003 年该遗址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燕伋(前541年一前476年),字思,秦地千阳燕家山(今陕西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一生三赴鲁国从师孔子,返乡后在渔阳(今千阳县城西关裴家台)设坛教书18年,积极传授孔子学说。在千阳设教的 18 年间,燕伋念念不忘恩师孔子,每日去塾坛崖顶遥望鲁国,为寄托思师情怀,每次用衣襟撩土垫足,引颈远眺,日积月累,便形成了高约十米,底径三十余米的土台,史称燕伋望鲁台。
燕伋为人谦诚忠厚,很受孔子赏识,深得其亲传。燕伋两次赴鲁归来后,于公元前501年在渔阳设坛办学,广收门徒,传播儒学,为秦陇、川、滇、宁、蒙、新等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燕伋是西北大地上孔子的唯一贤徒,开西秦设坛教书之先河,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儒家学说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事迹《史记》、《家语》、《资治通鉴》、《宋史》、《阙里文献考》、《陕西通志》、《凤翔府志》等均有记述。燕伋死后葬于水沟镇水沟村,墓地现存有清乾隆二年墓碑等物。燕伋后裔现在传至八十二代,《千阳县志》载有《燕氏家谱》。
燕伋辞世后历代朝廷对其大加封赠: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前739年),唐玄宗封其为渔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其为千源侯;明廷追称其“先贤燕子”。明天启元年千阳县建“三贤祠”,燕伋与西汉哀帝臣相司直郭钦、唐朝太尉段秀石同祀。山东曲阜孔庙供有燕伋排位和石刻像,圣贤祠内亦塑有燕伋像。
燕伋一生躬耕塾坛,虽历经坎坷,仍矢志不渝。最让人感动的是燕伋尊师的痴情。他对孔子可谓精诚至极。孔子的儿子伯鱼病故,他怕老师难过,时年已58岁的燕伋,又第三次赴鲁,远涉千山万水去曲阜吊唁,这一去就不忍心回乡,朝夕服侍恩师身边,与颜回、子游、子夏等人一起协助老师整理、修订了“诗、书、礼、乐、易”五部经书。老师逝世,他尽孝子之责,守孝三年后,由曲阜回到家乡,因思师心切,整日郁郁寡欢,不久便不幸去世,追师而去。
图片
望鲁台,台不高凝聚诚信,景不奇独具特色,形不大寓意深邃,名不显独贯古今。
望鲁台为燕伋一人所筑,非官方所为。其心之诚,其志之坚,其举之奇,无人可比。燕伋筑台尊师,就地取材,用黄土所筑朴实无华,不劳民、不伤财。别人敬天敬地敬祖先,唯燕伋忠心耿耿敬恩师,其毅力和精神堪比愚公;其尊师之举彪炳史册,日月可鉴;其意境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燕伋望鲁台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燕伋典故
【三次赴鲁】
一次赴鲁:公元前 519 年,22 岁的燕伋遵父遗命,告别家人,离开千水,负笈千里,赴鲁求学。23 岁时跟随孔子及南宫敬叔、仲由等,周游列国,考察礼制。
二次赴鲁:公元前 514 年,27 岁的燕伋回到家乡,开始耕读生涯。5 年后,燕伋又第二次赴鲁求学。跟随孔子至齐国。瞻仰了一代霸主齐桓公的画像,受到齐桓公雄才大略、英风豪气的熏染,开阔了眼界。公元前 501 年回归故里,在渔阳设坛执教 18 年.
三次赴鲁:公元前 483 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燕伋第三次赴鲁,吊唁孔鲤,安慰恩师。公元前 479 年,孔子逝,他又守孝三年。在鲁期间,燕伋与众师兄弟整理修订《论语》等著述。
【铁肩道义】
燕伋赴鲁求学期间,他用父亲亲手做的桑木扁担挑着书籍行李,穿梭于千山万水之间。
由于长途跋涉,燕伋磨穿了鞋跟,磨破了双脚,这条扁担就成了燕伋的强力支撑。
若遇到豺狼劫匪,这条扁担就成了燕伋的护身武器。
燕伋在鲁 17 年,他用这条扁担为孔子肩挑行李,周游列国
燕伋返秦时,孔子亲手在这根扁担上题“铁扁担”三字,以示褒奖。
【路不拾遗】
公元前 501 年,燕伋请孔子到秦国讲学。途中,孔子发现一捆书简遗失,他正欲打发子路去找。但没想到已被细心的燕伋捡了回来,孔子对其大加赞赏。
燕伋受到夸奖,子路心生嫉妒。一次出行,燕伋落后,子路故意把一锭银子丢在路上,并竖“天赐燕伋一锭银”路牌,意在考验燕伋的德行。
燕伋看到银子后,没有去捡,只在牌子后面写了“横财不发有德之人”。(子路在远处偷看)
子路被燕伋的德行所震憾,他向燕伋竖起了大拇指。
孔子得知此事,对燕伋说:“秦有汝足已,无需老朽。”说完便打道回府。此,便有了“孔子西行不到秦”的说法。
燕伋一生三赴鲁国师从孔子,很受孔子赏识,返乡后在渔阳(今县城裴家台)设坛教书18年,传播儒学,推动了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望鲁台位于宝鸡市千阳县城西关,是孔子的弟子燕伋在渔阳(今千阳裴家台)设坛教学期间,因思师心切,每日登上学堂后边的黄土塬边,引颈遥望鲁国。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用衣襟撩土垫足,日积月累,遂形成一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锥形土台,后世人们称为“望鲁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1-29 01:08 , Processed in 0.10438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