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回复: 0

中元节的思念

[复制链接]

1990

主题

16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879
发表于 2024-8-18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中元节的思念
原创 张项学 悠雲詩笺 2024年08月18日 00:06 河南


中元节的思念

张项学



中元节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



说它陌生,是因为自己知道它是个节日比较晚。小时候知道这一天是鬼节,但不知道它的内涵。那时候大人总是说,不能出去,外面有老猫,怕怕。后来才知道,鬼节就是中元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说它熟悉,是因为近几年注意留心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每年中元节都要写点东西,或发吊古之情,或怀念祖之意。



农历七月也是报恩月,在佛教里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



在民间传统习俗中,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物丰收秋尝祭祖,古时候人们对于农事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也就是秋天收获时候,人们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让祖先尝新鲜,并祈求祖先保佑来年的好收成。



由此看出,中元节融合了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应该说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很广泛。但从现在看,知道中元节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连听说过这个名字都没有,更别谈祭祀了。



我第一次写中元节的诗词还是2018年的事了。当时诗友们小聚,幼甫、泉之、张晓炳等诗友分别作了诗词。我也写了一首七律。



中元节

张项学

中元恰遇暑消天,金浪风翻满稻田。

半谢夏荷流翠后,欲开秋菊入君前。

焚香整案遥思寄,溯水放灯新盼牵。

圆月最知今夜意,一川清韵送先贤。



    去年的中元节正在老家陪年迈的母亲。那天晚上,看看躺在床上身体消瘦的母亲,看看桌子上供着的父亲的遗像,一方面怀念已经走了快二十年的父亲,一方面又担心母亲脆弱的身体能否经得起秋日的考验。当时写了一首《江城子·中元节》。



江城子·中元节

张项学

山溪今日静无声。晚风轻。夕阳明。波卧清宁,正待放河灯。菡萏新消皆祭祖,留翠叶,立婷婷。

孤村老屋望天星。水盈盈。诉离情。燃炷檀香,袅袅欲通灵。阊阖晨开云树色,霞光起,入青屏。



    天有不测风云,中元节两个月后,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我们兄妹的陪伴,最终还是无力回天,我所担心的“风晨雨夜常牵手,惟恐一丢成永休”,还是成了残酷的现实。



    今天,又到中元节,依前韵再做一首《江城子》,告慰母亲。



江城子·甲辰中元节忆母亲

张项学

山溪依旧那时声。淡云轻。碧波明。遥念今宵,谁在放新灯。圆月悄移天外韵,言和蔼,影娉婷。

窗边几度数残星。泪犹盈。雾还横。欲问秋风,此去可传情。收片霞光留暮色,存前忆,印冰屏。



2024/08/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1-15 19:41 , Processed in 0.20740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