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回复: 10

清代状元联话(上)

[复制链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发表于 2024-10-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状元作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从唐武德五年到清光渚三十一年废止科举,
  1300多年中共录取状元596位。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名时填写资料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
  成绩居首者也因此称为状头,又叫状元。中状元要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合格后被录取进入府、州、县学,称“入学”、“进学”或“入泮”;入学者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乡试是地方考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一科为恩科。考中者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考取,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级的考试。乡试翌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决定取舍、等第。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授官。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即“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进士来得快。
  清代的会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丙辰科,终于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共举行112科,其中正科84科,加科2科,恩科26科。共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和顺治十二年是满汉分科)。
  中状元不仅要殿试能得第一,还要能被皇帝看中。宋朝的王安石,得了第一名,本来可以中状元,只因一句“孺子其朋”不合皇上的口味,被降为第四,让本来第四名的杨寘(晏殊女婿的兄弟,发榜前,晏殊透露了结果。)做了状元。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会试是第七名,对策集英殿时,“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宋史》)。宋理宗大加赏识,钦点第一。
  其它因素也能对中状元产生影响。清朝乾隆六十年浙江举子王以衔与其兄王以吾同年参加会试,主持会试的是和珅的政敌窦光鼐。发榜后,王以吾列第一,王以衔列第二。和珅以兄弟二人答卷中均有相同的“王道本乎人情”一句,诬指窦光鼐与王氏兄弟试前有染,定是收受贿赂,泄露了试题。乾隆偏信和珅而降了窦光鼐的官职,停了王以吾的殿试。但等到殿试结束,乾隆皇帝调阅前十名试卷时,发现这次试卷审阅是和珅主持,没有窦光鼐参加,第一名仍为王以衔。王以衔终于摘桂,王以吾却成了牺牲品。
  状元的姓名也很有讲究,皇上点状元,因为姓名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真是不可胜数。明洪武十八年大比,太祖朱元璋在殿试前夕,梦见宫中有一巨大的钉子钉缀着几缕白丝。过了几日,朱元璋审阅考卷,突然发现一赴试者名叫“丁显”,这姓名恰与梦中那巨大的钉子相符。尽管丁显的考绩平平,朱元璋仍大笔一挥,点了丁显的头名状元。永乐二十二年殿试,进呈第一名孙曰恭,明成祖朱棣因“曰恭”二字联在一起乃一暴字,以为不吉,改点了邢宽做状元。嘉靖二十三年的殿试后,皇帝没有同意考官拟定的名次,而是挑了一个叫秦鸣雷的人做状元,原因是皇上夜里曾在梦中听到轰鸣的雷声,让秦鸣雷做状元,正合了他的梦兆。同治戊辰年江苏进士王国均名字与“亡国君”同音,就贬成了三甲,派到安徽去任知县,后仍嫌不够解恨,又议改为教职,让王国均在山阳当了二十年教谕。这真是十年寒窗苦读,不如取一佳名。
  另外,中状元者为“大魁天下”。状元的书法也有特别要求,清朝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举子不仅要有深厚的经史根底,卓越的属文能力,还必须有一手漂亮的“馆阁体”。所谓馆阁体是指应用于考卷上的端正匀整的小楷,朝廷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但是清中期以后过分严格,标举“乌、光、方”三字诀,各人写来,千篇一律,渐渐走向平庸和刻板。康熙帝崇尚董其昌,乾隆帝推举赵孟頫,没有迎合皇上的“馆阁体”是不行的。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在科举时代,书法的优劣关系着科第名次的高下,尤为士人所重。清代的114名状元中有五、六十人被后世称为书法名家。“状元对子”一直是书画收藏的热点之一,受到不少藏家所喜爱。与状元有关的对联也很有趣。于是就笔者所见,每位选一联,与大家共同欣赏,同时将楹联作者略作介绍。选联时,尽量避开较常见的名联;作者介绍也多注重趣闻逸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聊城傅家坟牌坊联

  赫赫阴功,泽庇百年状元后;
  煌煌诰命,同称三代宰相家。
  (本联选自聊城《文史资料选辑 第3辑》)

  傅家坟,在聊城城南偏西二三里,是清朝第一名状元傅以渐家的祖莹,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傅氏先莹大门东边不远是“傅状元莹”,路两旁有石碑各一,文曰“文行忠信”,
  “清正廉明”书法端健有力。
  傅以渐(1609~1665)山东聊城人。字于磐,号星严。清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状元。傅以渐是清朝第一个状元,康熙的老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曾充任《明史》《太宗实录》纂修及《通鉴》总裁。著述有《诗经礼记春秋题说》、《中规篇》、《贞固斋四书制义》等。

  据《聊城县志》记载:他在朝中虽然居官显耀,却以简朴无华而著称。在朝为官期间,别的文武官员都骑马坐轿上朝,他却始终坚持以驴代步,来往于官廷之间。一日,清世祖顺治皇帝见到他骑驴上朝,大笑之余,亲自为他画了一幅骑驴小像,并题《云龙山下拭春衣》诗一首,改末句的“马”字为“驴”字,即“状元归去驴如飞”,一时传为佳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昆山徐氏祠堂联

  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
  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本联选自梁章钜《楹联丛话》)

  上联指昆山徐氏传是楼藏书之富,海内知名。下联中的“解、会、状、榜眼、探花”指徐氏三兄弟;徐乾学,康熙庚戌探花,著有《读礼通考》;徐秉义,康熙癸丑探花,著有《经学识馀》;徐元文,顺治己亥状元。其实并无解元、会元、榜眼可言。梁章钜评论此联:“亦不过浑括言之。然三兄弟并登鼎甲,并列崇班,不可谓非难能可贵耳。至上联所云,语乃质实可风。”

  三兄弟中的状元是徐元文。
  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初冒姓陆,出仕通籍后恢复徐姓。清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与兄弟徐乾学、徐秉义以文名显于世,世称“昆山三徐”。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恩宠有加。徐元文与兄乾学相代为相,海内咸以为荣。历充《明史》、《孝经衍义》、《政治训典》、《方略》、《一统志》总裁,著有《含经堂集》。

  徐元文廷议时数与满大臣抗争,屡招报复,乃上疏力求归里。辞朝之日,舟过临清,关吏借故盘查,仅搜得图书数千卷而已,人人皆赞叹其为清官。

  《槐厅载笔》亦载:“昆山徐太翁……三子,长乾学,次秉义,三元文,皆鼎甲八座。其门对一联云:‘侍郎、尚书、都察院;状元、榜眼、探花郎。’”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记其厅事一联云:“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加以外甥宅相,女婿门楣,人人得第;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兼于丁巳乡闱,己亥会试,岁岁登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缪姓楹联

  一瓢画稿传名远;
  三畏书院被惠长。

  上联讲明代诗人、画家缪仲藇,著有《一瓢稿》。下联讲清代缪彤创立三畏书院,以教学者,所造就甚多。

  缪彤(1627~1697),字歌起,号念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五次北上应试,终于在康熙六年(1667)丁未科,成为清代第十二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九年充会试同考官,不久任侍讲学士。后畏仕途之艰难,以家丧辞官回归故里。从此脱离宦海,不问时事,以教书为业,创办“三畏书院”,为乡里培育人才。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为此,他刊刻了曹月川的《家规》、蔡虚斋的《密箴》、刘念台的《人谱》等书,以教求学者。缪彤从事教书约五十年,人称“状元先生”,著有《双泉堂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联

  云龙盛际为时栋,
  辰象中台仰德华。
  (本联选自梁国治墨迹)

  作者梁国治(1723~1786),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会稽中塘(今属上虞)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任广东、江西乡试主考,安徽、江苏学政,吏部侍郎等职。乾隆三十年,因家人贪污仓米被革职。后重新起用,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平生居官清廉俭朴,治事慎密,从无疾言厉色,但决不徇私情,更兼好学爱才,受到百姓的爱戴。

  梁国治是清代名臣和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得力于唐人,即所谓“堆墨书”。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为“三梁”。诗文亦工,曾奉旨修撰《国子监志》、《热河志》,著有《敬思堂文集》。乾隆五十一年卒,加太子少傅,谥文定。其弟闻讯亦殁,梁同书撰联挽他:“天北掩台垣,闻说槐音中夜断;江东失宗衮,心伤荆树一时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瞻园·东山楼

  辛勤有此庐,抽身归矣,喜鸟啼花笑,三径常开,好领取竹簟清风,茅檐暖日;

  萧闲无个事,闭户恬然,对茶熟香温,一编独抱,最难忘别来旧雨,经过名山。

  清江宁布政使司衙门,原为明代人府第,取欧阳修“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名其园曰“瞻园”,秦大士题此联。

  秦大士(1715~1777),江苏江宁人,字鲁一,号涧泉。清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包世臣将当时书人分为五品、九等,秦大士行书,列为“佳品下”,
  南京学宫 “东南第一学”门匾即由大士题写。
  乾隆十七年(1752),为庆皇太后六十大寿特设恩科,涧泉大魁天下,授职翰林院修撰。相传涧泉曾入庙求签,得句云:“静来好把此心扪”,不解何意。殿试时题为《松柏有心赋》,一时疏忽,竟忘了押“心”字,但文字绝佳。诸阅卷大臣也未留意,列为一等。经乾隆看出,对阅卷大臣说:“尔等阅卷,乃不用目细看乎!”
  各人均磕头请罪,自认瞎眼。乾隆说:“朕有一联,尔等对得,则不深究耳。句云:‘状元乃无心过。’”
  震恐之下,众人皆不能对。乾隆说:“朕代尔等对之,曰‘试官少有眼人。’今后留意可耳!”众复叩头谢过。

  秦大士与袁枚、李葂(字啸村,扬州八怪画家)等名士交好,曾为《啸村近体诗》作序。一日游秦淮河,咏“淮水而今尚姓秦”一句,自夸秦姓,一时脍炙人口。某日游西湖、过岳坟,见秦桧夫妇像,羞愧难堪,同游的袁枚代吟道:“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杭州市志》此联作秦涧泉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网师小筑·花影亭

  鸟语花香帘外景;
  天光云影座中春。
  (本联选自苏叟《养疴闲记》)

  作者庄培因(1723~1759),江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字本淳。清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庄培因科被称为“名榜”,因为此科出了榜眼王鸣盛,后来成为考据大师;二甲四名纪昀是大学问家,清代名臣;二甲第四十名钱大昕为一代学问宗师。

  庄培因少时颇自负才华,不作第二人想。乾隆十年,其兄庄存与榜眼及第时,他赋诗调之云:“他年小宋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弟兄”。后果中甲戌状元。”(见《履园丛话》)乾隆二十一年,庄培因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其兄存与亦出任浙江主考官,路过家乡,同归省亲,人皆以为荣。培因文思敏捷,书法精妙。随御驾出塞时,于行帐中录章奏事,有时急宣不能据案,即手执一匣,疾书而工整。平生重情谊,言出必行,待人谦和有礼,被其容接者,如坐春风。为官兢兢业业,取人以礼义为先,校阅考卷必亲自审定甲乙,常至漏尽更残,至以积劳成疾。同僚劝其少作休息,培因曰:“吾敢以身故负官耶?”乾隆二十三年,出任福建学政,次年病死于任上,年仅三十七岁。父庄起元(万历进士)闻噩耗至,不胜悲哀,归家一恸而卒。庄氏遗墨不多,仅于庄氏家谱附录中见之。著有《虚一斋集》五卷,有光绪间刻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咏联

  苍松翠柏看颜色,
  秋水春山见性情。
  (本联选自毕沅墨迹)

  作者毕沅(1730~1797),字秋帆,一字梁蘅,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历官陕西﹑河南﹑山东巡抚、湖广总督。

  毕沅自幼聪明好学,文武兼修,登第前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会试,榜上有名,能否点元,须看殿试。殿试前一夜,他与诸重光、童凤三在军机处当值。诸、童二人今科会试也名列前茅,他二人想早一些回去准备第二天的殿试,便对毕沅说:“我二人书法好,可望夺魁。你书法稍差,今夜就替我们代劳吧。”于是毕沅独自当值。是夜,陕甘总督黄廷桂奏折下转军机处,毕沅一看是“新疆屯田事宜”于就详加研读。翌日,殿试开考,策问正是新疆屯田事宜,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他楷书虽不是最好,但立论高深,倍受读卷大臣的关注,列为第四。乾隆帝在中和殿听读毕沅卷时,极为欣赏,擢为一甲第一名。
毕沅好学爱士,“江左人才半归幕府”,著名学者邵晋涵﹑程晋芳﹑洪亮吉﹑孙星衍﹑章学诚等名士云集身边。乾隆三十七年,开始主编《续资治通鉴》凡二百二十卷,历时二十年,四易其稿始成。公余著述等生,尤长考据。著有《音同义异辨》﹑《山海经校本》﹑《关中金石记》等。

  毕沅是清代楹联大家,名联很多,如:“恩纪金鱼,永镇东山棨戟;祥呈玉燕,常绵北海簪缨。”
  (题孔府六厅)“莺花尚恋霓裳影;环佩空归月夜魂。”
  (题陕西兴平马嵬坡杨贵妃墓)
  “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题江苏吴县灵岩山馆)
  “战士久无家,赤壁清风苏子赋;佳人犹有冢,黄陵芳草杜鹃啼。”
  (题岳阳小乔墓)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题武汉太白亭)
  “湘灵瑟,吕仙怀,坐览云涛人宛在;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题岳阳楼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咏联

  松窗翠绕凌云久,
  兰畹香馨得露多。
  (本联选自王杰墨迹)

  作者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一号畏堂,室号葆淳阁,陕西韩城人。天资颖悟,八岁即能挥毫染翰,早年负笈关中书院;后入陕甘总督尹继善幕任记室参军,掌管章表文书等,继由尹继善荐入陕甘巡抚陈宏谋幕府。乾隆二十五年举于乡,次年(1761),庆皇太后七旬万寿恩科,会试中第十名进士,殿试名列第三,同科第一名原为赵翼。乾隆过去在阅读尹继善的奏折时,深喜其书法,便问是谁所书;得知是韩城人王杰,并知其人品也很出众。王杰的书法和人品早已在乾隆皇帝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今科名列前茅,乾隆以陕西百余年来未有状元,将他拔至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王杰历事两朝,为相十载,名冠朝班四十年,以忠直深得皇上信任。当时权臣和珅把持朝政,朝臣无不侧目,唯王杰不买其帐。嘉庆年,和珅倒台,王杰出任主审官,以其严明执法,使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受到严惩。王杰老病乞休归里,清仁宗以御制诗送行,其中两句“直道一生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就是他一生为官的写照。年八十一岁卒,赠太子太师,谥文端,入祀贤良祠。著有《惺园易说》、《葆淳阁集》、《读易札记》及《读论语孟子录》等。书法工行楷,与张照、曹秀先齐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南昌状元桥联

  三十年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也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民间传说戴衢亨才华出众,可是县官有眼无珠,使得他三十岁还没考取功名,捐了个秀才去乡试。八十天当中,他从乡试到殿试,连中三元,衣锦还乡。戴衢亨感慨之余,在故乡一座桥旁写下了这副楹联。此联显系好事者伪托,戴衢亨7岁能诗文,17岁中举,在天津向乾隆帝献诗;中状元时是24岁,“三十年”之说无稽。清代连中三元者仅钱棨与陈继昌,再无第三人。

  戴衢亨(1755~1811),字莲士,一字荷之。大庚(今江西大余县)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主江南、湖南乡试,曾随乾隆帝南巡。任军机大臣达15年,又拜体仁阁大学士,在清代汉人官员中屈指可数。他一生办事谨慎,为官清正,深得嘉庆帝信任,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他曾辅佐嘉庆帝除去和珅,清除其余党。整顿吏治、财政,减赋税,受到百姓称颂。卒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南安诗草》。

  戴衢亨与其父戴第元,叔戴均元,兄戴心亨,被誉为“西江四戴”,人称
  “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赣南有名菜叫做“荷包胙”,以荷叶包米粉、猪肉蒸熟而成,又名“状元菜”。据说是戴衢亨中状元,宴请乡人,他让来客宴席后,每人带一只荷包胙回家,孝敬老人,因此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岚峰大兄联

  举要治繁垂帷制胜 ,
  标清务远同时酌和。
  (本联集《文心雕龙》,选自钱棨墨迹。)

  作者钱棨(1734~1799),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起,字勋楣,一字振威,号湘舲。幼以孝闻名乡里,其母病重,割臂肉和药以进。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四十六年(1781)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赵翼贺以诗云:“累朝如君十一个。”谓从唐朝开科取士以来,登三元者,有唐代张又新、崔元翰,宋代王曾、宋庠、冯京、王岩叟、孙何、杨寘,金代孟宗献,元代王宗哲,明代商辂,(另有黄观,洪武解元,会试、廷试皆第一。但《明史》未记载。)共十一人。钱棨三元夺魁以后,举国欢庆,乾隆皇帝也认为是太平盛世的大喜事,亲笔挥毫作《三元诗》:“龙虎传胪唱,太和晓日暾,国朝经百载,春榜得三元……”此诗曾刻碑树立于苏州文庙内,至今拓片犹存。副主考官翁方纲还将数百人的赞颂诗编辑成《三元诗集》。钱棨荣耀非常,授翰林院修撰,上书房行走,侍教皇子。曾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广东乡试副主考官,升中允、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当时和珅权倾朝野,欲将钱棨网罗入其门下,被钱棨断然拒绝,直到和珅倒台后,钱棨才擢升为内阁学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0-18 17:00 , Processed in 0.14874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