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9|回复: 0

【联坛人物】忆太品——纪念刘太品先生逝世三周年(山东 刘开国)

[复制链接]

5932

主题

3891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1664

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25-1-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忆太品——纪念刘太品先生逝世三周年

山东  刘开国

    时间过得真快,太品先生2022年元月14日(农历腊月十二)逝世,已经三周年了,一直想写些东西来纪念太品。可是,一坐到电脑前,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就简单记录一下二十年来跟着太品一块编书的情况吧。

    我跟太品是本家叔侄关系,他比我年长13岁,但是按刘家的辈份,我还长他一辈,《单县刘氏族谱》辈份排行为“三阳开泰,六合同春。千祥云集,万象更新。”这是建国前修家谱时定下的辈份,我是“开”字辈,他是“太”(泰与太同)字辈,太品应该叫我“叔”。虽然我们是本家,但见面的机会很少,一则他祖上早年从老家刘奶庙搬到城里去住,二则他也很少到我们庄上来,只知道有其人,小时候我印象里没有见到过他。他爷爷刘子阳和他四叔刘效池经常到我老家,跟我们都很熟,特别是每年清明、十月一、春节等节日,他爷爷跟他四叔经常到祖坟上去烧纸祭奠。那时候我很小,他爷爷一般去了,就在我五爷爷家吃饭喝酒,但每次去,都跟我爷爷捎着礼品,从不间断,我每次遇见了都亲切地叫一声“三大爷”。1996年起我在单县老县委旁打印社做打字员,就在他爷爷家附近,就这样时常跟他爷爷和他四叔交往。他们也经常提起少品(太品原来叫少品,由于早年他们家家谱丢失,没有按谱上的辈份来叫,后来续上家谱后,才改的太品)的名字,原来也碰到过他在县城马路上推着地排车卖布,但没有说过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爷爷带着他到我工作的打印社去复印材料,他穿着风衣,戴着墨镜,个子高高的,很有文化的样子。他爷爷才正式跟他介绍了我,他爷爷跟他说:“别看你国叔小,但他的辈份长你一辈,你应该叫‘叔’”。就这样我们就认识,以后在路上见了面简单打个招呼,有时候说几句话,但没有深交。那时候太品就在中国楹联学会担任驻会秘书了,只是听他爷爷说过在北京工作,我当时对中国楹联学会也不太熟悉,也没当回事。

    由于2000年时电脑的普及,家庭和政府单位都配备上了电脑、打印机,以致于本身就走下坡路的打印社越来越难干了,生意不好,老板就有了把打印社转让出去的计划,终于在2001年把打印社转给本县一下岗职工,并让我在打印社继续干活,工资照旧。之前的老板待我一直很好,做的饭菜的口味也不错。但换的新老板整天只给炒萝卜条子吃,还有一些事合作不上来,只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在家待了一段时间,期间也找了一些活来干,总是干干停停,也没有适合的工作。2002年5月一天下午,太品的堂兄弟太升跟我打电话,让我帮着太品去干一月的活,问我去不去?正好当时我也没有活干,就痛快地答应了。当天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太品家,由于太品家住的很偏僻,在单县老二中初中部后面叫“食用菌公司家属院”的地方,平常也很少有人到那个地方去,找了一圈才找到太品家,依稀记得太品家门两旁刻挂着一副 “每见不平欲学剑;明知无用偏读书。” 的对联。太品让我先录了一篇文章,我很快就录好打印一份交给他夫人张荣芝,张荣芝校了一遍,发现竟然没有一个错别字,很是满意。太品就跟我说他在编一本《中国对联作品集》,现在稿件都收全了,让我帮他电脑录入(2002年时虽然电脑都已普及,但网络还不发达,大家投稿都是手写),我是之前一直做电脑打字员,电脑录入对我来说轻车熟路,第二天就到他家正式上班,编书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我每天上午8点前来到太品家,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太品教我给作者分省、编号,按姓氏笔划来排列顺序,把作者简介及作品都要录入进去。由于在打印社时,一般有活就干,没活就呆着,一天也不是太累,偶尔需要加班来赶活,平常还算是很清闲。但在太品家干活时,觉得是本家人,干活不能偷懒耍滑,每天基本都是一直在录入,除了中午在他家吃饭时休息一会,再接着录入,很是不习惯。太品看到后,说活也不是一天两天干的,让我干累了就休息一会,想着也就干一个多月就结束了,抓紧干吧!当时作品集2001年卷收稿一千八百多人,一开始时也没有先审稿,来稿多少就录入多少。我当时也不懂对联,对联的平仄也根本不明白,只能把全部稿件都录了,后来太品发校样前都删减了很多,把一些不合联规的作品都删掉了。还教我熟悉排版软件“维思”(2004年都换成了专业排版软件“方正飞腾”),我之前从没接触过些排版软件,乍一学还不适应,太品耐心细致地教我如何使用。《中国对联集成·山东卷·单县分卷》就是在这段时间学着排版的,帮着出版的。2002年8月,中国楹联学会命名单县为“楹联之乡”,时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江先生来单县颁发“楹联之乡”牌匾,春节时在电视上看到过常江先生,即初一到初七央视播放的《佳联趣对贺新春》节目,这部片子以春联为主题内容,主要反映我国春节习俗和人们春节文化生活,节目由著名相声演员大山和主持人孙小梅以及对联专家常江共同主持,主持脚本是由刘太品撰写,最后太品还编排出版了一本书《佳联趣对贺新春》,也是我来帮着录入、排版的,这次终于在单县见到常江先生真人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把所有作品集来稿都录入电脑,我觉得也没有活可干了,就跟太品辞行,太品说还要把校稿给作者发走,暂时还不能走。说他在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任职,北京有办公的地方,让我跟他到北京去,还有一位翟功印先生(陕西扶风人)一块去,就这样跟着太品去北京中国楹联学会办公了。当时中国楹联学会经营非常困难,会长顾平旦被罢免,学会正经历多场经济纠纷官司。办公的地方交不起房租电费,后来一山西商人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帮忙租了几间房子办公,太品还要忙着编辑《楹联界》(中国楹联学会早期会刊),我负责录入资料,翟功印负责校对。当时我记得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三千多人,《楹联界》出版后,打印地址条、贴地址条、装书、封信封口,屋子里摆满了信封和书籍,正赶上暑天,天气炎热,空调也坏了,也没钱修。太品、翟功印我们三人天天光着膀子干活,终于把《楹联界》全部发走。太品每天事务很忙,一边处理中国楹联学会的事务,一边还要把作品集2001年卷稿子审理一遍,接着装信封,寄校稿。9月份时,由于跟中国楹联学会打官司的“债主”有一天找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准备让法院的人来查封中国楹联学会,太品让我先带着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资料回单县老家去,帮忙录入电脑。我就先坐大巴车带会员资料回了家,作品集2001年卷之后的排版工作由他来负责。大概11月份的时候,太品给我打电话,让我到他家去一趟,一进他家,他便把新印好的《中国对联作品集》(2001年卷)拿给我看,上面编校人员还有我的名字,当时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

    2003年过了春节,太品就打电话让我接着干,并在单县牌坊街百寿坊旁租了三间房子,说单县楹联学会也没地方办公,正好编书和楹联学会办公合到了一块。时任单县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张贵祥先生刚从交通局退休,也来一块办公,兼职帮着太品审校《中国对联作品集》。我每年除录入作品集来稿,校对、修改完,接着排印出版外,有空时,太品就从家里带来各种对联图书,有新编的一些大典,还有一些明、清代联书,让我录入,都存进了电脑,这为以后出版《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也从最初的不懂对联,到以后逐渐了解对联,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和一些联律知识,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认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古籍里有铅印、实印、木刻、手抄等版本,我都能熟练地录入进去。还有全国作者来稿原来手写稿较多,一般都能认得,偶而有不认识的,顺着句子意思也能补上,连马萧萧、常治国等先生的手写书稿也是我整理出来的。虽然我跟太品工作二十多年,但撰联水平一直不行,有些投稿者偶而也请我作副对联,我总感觉水平太差,直接回复我只是搞录入、排版等电脑操作,对联撰写则是门外汉。

    2004年太品因个人原因辞去了中国楹联学会的职务,2004年12月13日组建成立了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创办了院刊《对联文化研究》,并担任副院长兼秘书长,兼刊物主编。同时又组建了中国诗联文化出版社(前期名诗联文化出版社),尽管有研究院为了生计的考虑,但其所收取的费用很低,还是为很多联友出书提供了方便,因为全国出版社“书号费”高的离谱,有了这一平台,也有效促进联坛许多重要联稿和学术著作的诞生。《马萧萧联稿》《常江对联选》《常治国对联选》《谷向阳联稿》等就是在这个时间整理出版的。

    2009年5月的中国楹联学会“六代会”,刘太品受聘担任会长助理;2014年10月中国楹联学会“七代会”当选为副会长,兼任学术委员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2019年12月“八代会”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任学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2017年2月,他又兼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法人代表,《齐鲁楹联》主编等。太品自从担任中国楹联学会领导职务后,也是全国跑,日程安排的满满的,今天这儿评联,明天那儿讲课,后天又要搞对联研讨会。我也跟着忙碌起来,因为之前是搞录入、排版、寄书等工作,但从成立对联文化研究院以来,研究员会费收取及办证工作也交我来做,后来太品担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主席以后,我任办公室主任,省协会的会员重新登记、会费收取、会员证办理也由我负责。太品先生从最初的几天回单县一次到一月一两次、两三个月回来一次,几个月都不回来一次,但是每年到春节前必定回来(除参加央视春联节目录制外)。每次回来都要相邀单县几个文人好友,聚在单县楹联学会办公室或饭店里,点上几个可口的单县名吃,太品先生喜欢吃的菜是炝绿豆芽、炸金蝉、煎腊肉,几乎每次都点这几个,其余的是你们爱吃什么就点什么,付款一般都是他来付。在酒桌上太品先生无话不谈,在坐各位文友也是畅所欲言,平时太品见到我时基本上都是叫名字或小名,但在酒桌上给别人介绍时,都恭恭敬敬地称呼“我本家的堂叔,比我还长一辈,别看年轻,辈份长”。有时还要给我端上两杯酒,恭敬地双手奉上。以至于他的几个文友都要按辈份称我为“叔叔”,王彦林先生在最初的时候就叫我“叔叔”,当时我想彦林先生大我近二十岁,这样叫不合适,就与他们都按平辈相称,各亲各论。但遇到太品家的亲戚时,这种辈份不能乱叫,他们跟着太品叫也就算了。太品酒量超好,每次喝酒都是一斤以上,每次都是一杯干,我原先酒量一般,跟他相处的这些年,酒量大增,有时也能喝上一斤。同时我也跟着沾了太品的福,给我也挂上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编辑部主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协会办公室主任、单县楹联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我也没有想到从最初的帮忙干一个多月,一下子干了二十年,现在想起,都恍在梦中。《中国对联作品集》从2001年卷逐年征稿、编印、发行,直至他病危时暂停至2020年卷,连续编了20卷,太品先生每年还从《中国对联作品集》来稿中,主持评选100名年度对联创作奖,这也使数百位当代联家得以崭露头角,为人熟知。并从2006年开始,选择其中佳作,编印年度《佳联三百副》,至2019年更名扩版为《年度对联精选》,至2020年连续出版十五年,每年精选300副左右,并附带小评,成为引领楹联创作的一时津梁。《中国对联作品集》每年能收录一千多位作者的数万副联作,二十年来收录作品据太品先生亲自统计,已有四万人次、四十余万副,可谓近二十年来当代楹联创作的一部“集体相册”。以后相继出版了《中国楹联二十年作品精选》《中华当代嵌名题赠联宝典》《中华当代行业对联精选》《中华当代喜庆对联精选》《北京奥运楹联集锦》《名家联集丛编》(第一辑至第五辑)《楹联丛编》(上下册)《近代对联作法丛刊》《古今实用挽联集成》《山东省楹联集成》《对联入门》《古今行业楹联》《古今对联趣话》《对联笑话》《中华春联实用手册》《中华楹联故事》等。

    2004年后网络也发达了,手机、移动装备都很普及了。太品在家时,就事就请示他,不在家时有问题就发邮件、打电话、微信上联系,作者投稿也都用上了电子邮件,后来微信投稿,手写的基本就少了,只有部分老年作者,不会用现代通信手段,还是信件邮寄,编排书籍也方便多了。但每年寄发校稿及入编证书,还都需要信件邮寄,每年从邮局寄发校稿,人数太多,无法用挂号或快递来寄,以至每年丢失校稿较多,每年三月份收稿,都要到十月份左右才能出书。联都网站潇湘妃子院长曾在一次会上跟我讨论,如果校稿都直接用电子邮件更方便,但是入编证书电子邮件无法送达,这也成了难题,只是后来如果谁的信件收不到,则改用邮政包裹寄发,这样也就保证大家校稿都能收到,作品集顺利出版。这二十年来,我们配合默契,有事相互沟通,后来一些出版编排任务全都由我来负责,以至收件人、联系电话,都是我的名字和电话,收款人则是他夫人张荣芝,这样我主要负责图书编排、办理会员证等业务,他夫人负责财务。

    《楹联丛编》是台湾广文书局1981年1月编辑的楹联研究文献汇编。该书共收入明、清、民国各类联书25种。包括涉及楹联写作理论的广文编译所《楹联作法》、李天根《讨论作对联方法浅说》、葆光子《简便作联法》、秦同培《撰联指南》等;涉及楹联汇编的《最新分类楹联精华》《精选新增对联备要》《婚丧喜庆对联汇编》《日常应酬对联大全》《校正对联大观》《通俗对联新编》等;涉及巧对故事的《古今才子巧对菁华》《绝妙滑稽联话》等;以及个人著作的邹汝忠《对联大观》、江荫香《楹联观海》、俞樾《楹联录存》和前人《格言联璧》《唐诗联选》等。该书由台湾广文编辑所编辑,是已知史上最早的一套大规模楹联丛书,几乎涵盖了民国畅销度高和影响力大的主要联著,对于楹联研究者是难得的案头必备资料。但台湾原版是影印旧籍,线装、铅印、石印诸本,本就千差万别,放在一起翻印后,识别、赏读则更为不易。太品先生从台湾友人处获得此书后,如获至宝,不惜花费时日,让我逐一录入电子版,并找人逐一校对,以简体字统一排印,于2009年9月出版,为后来研究者及《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的储备资料提供了极大方便。

    2010年8月成立了由刘太品先生总负责的《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编辑部。编辑部在太品先生带领下,组织力量对近代及当代的各种大型联集、联话类著作,以及对联集成的各地方卷本进行了整体录入和校对,同时搜集并录校明清及民国“生活实用联集”数百册,“名家个人联集”一百余种,在四年多的时间内录校联语六十余万副,然后按照本书体例,逐一甄别,改定错讹,剔除重复,最终编成这部八卷本的《中国对联集成》。这些作品书籍的录入工作基本由我负责,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又找了几个录入、校对人员。我还负责第一卷《景观编》、第三卷《哀挽编(上)、第四卷《哀挽编》(下)、第六卷《宗教编》(上)、第七卷《宗教编》(下)的编排工作,其余三卷由太品负责。由于时间太紧,搜集的资料太多,要赶着出版,还有部分资料没有分插到各类。后来书出版后,太品对我说,以后有空了就把这些资料该分插的再分插到各类,准备修订再刊时能补全。太品先生还想接着编一套《当代对联集成》,我当时想《中国对联作品集》如果按着分类排版,岂不是跟《中国对联集成》一样吗?准备在2021年卷时准备改成分类排列。谁曾想到太品先生一病不起,溘然长逝。太品先生的离世,《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修订再刊的希望就基本破灭了!太品先生在《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前言中所说:“本书的编纂出版得益于学会历届领导如魏传统将军、马萧萧先生的关注和劈划,得益于孟繁锦会长、蒋有泉会长的决策和支持,也得益于编辑部人员如刘开国先生等的辛勤劳作,得益于审校人员如常江先生等的细致匡正,同时得益于九州出版社有关领导和责编的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忱。”“《中国对联集成》的整理出版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我们不揣绵薄,成此钜制,意在守先待后,薪火相传。由于卷帙浩繁,资料来源庞杂,且传统对联资料中文字鲁鱼亥豕、署名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是普遍,所以虽经多番审校,书中仍会存在不少讹误,欢迎读者给予批评指教,我们希望此书能‘十年一修订’,不断改正错讹,补入最新资料。为此,我们甚盼海内外热爱对联的博雅君子,能出所藏,充实此集,共襄此保存吾邦珍稀文献、弘扬吾族固有文化之盛业。”华夏诗联书画院王庆新院长在一次出发回京途中在单县停留一天,他说对联文体在中国是独有的,中国录入对联的最多的就是刘开国,中国录入对联最多就是世界最多,可以申请申请“基尼斯世界纪录”了。

    之前也和中国楹联学会的几位会长及副会长见过面,他们经常在一些会议上夸我是太品的左右手,是在默默地为中国楹联事业付出很多。2004年由于我儿子出生,后来上学都是有我来接送,我除了每天工作外,还要接送孩子,小学的时候四五点钟就放学了,我还要骑着车把他接了,但我老家离办公的地方有十来里路,不能再回来上班,我就在家买了台电脑,用U盘把稿件拷来,在家里在干到夜里。有时候太品让我不要太劳累,差不多就行。后来办公室由于房租涨价和拆迁等多种因素,太品在县城北辰新都买了一处阁楼,阁楼就成了编辑部多年来一直使用的办公室,我跟张贵祥会长一起在阁楼上办公。后来太品常年在外地奔忙,太品让我也不要到阁楼上来办公了,在家工作就行,有活直接用邮件发我,这样维持了两三年,但每次他从外地回来,都一块叫上我和几个文友相聚一堂。

    2021年春节太品没有回单县过年,听说去海南过的春节,他刚到海南没有几天,就发烧病倒了。当时正赶上疫情,又没有地方可以拿药,好不容易拿到药物治好了病,又觉得没有了住下去的兴致,一趟好好的海南养生之旅就这么匆匆结束了。后来先生头疼的频率开始变多,有时还伴随着恶心想吐。回来济南后到医院检查,但也没有查出端倪,大家都觉得他太劳累了,太品平常是个工作狂,经常加班熬夜,有时候要干到夜里二三点钟才能休息,甚至有时候五六点钟还睡不了觉,早晨八点钟前都准时起床,然后在浴室里冲洗一下,就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我有时候说他,要注意一些自己的身体,有些活交我来做,他回答这些活你做不了,我也知道能力所限,一些录入、排版的活能干,但一些写作、文件之类的工作根本做不了,也就帮不上忙了。后来太品先生回台儿庄检查,在枣庄一家医院,查出脑瘤,接着转到了济南山东省一著名医院,中国楹联学会李培隽会长托人在北京天坛医院给找到了最好的脑科手术大夫林松主刀,又连夜转到北京天坛医院,就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当天他夫人回电话说手术很成功。由于2020年卷正紧张地录入中,我提出到北京去照顾太品,他夫人张荣芝说让我在家先把作品集来稿整理好,不用去北京,有事再跟我联系。这个时间我就抓紧把作品集来稿全部整理好,准备寄校稿。在五月份时,太品康复的差不多了,说五月底回济南静养一段时间,我跟单县几个友人商议去济南看望一下太品,后来大家说太品刚出院,去太多人不妥。5月28日早晨,便只有我和王彦林、张贵祥、樊鸿亮四人开车到济南荣宝御园其住址。济南荣宝御园的这处房产是太品把单县老家两处房产便宜变卖后又添了一些钱买的,准备当作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的办公室,省得在外面租房办公,每年能为省协会节省大量费用,当时也打算让我与王彦林一同到济南办公,省里有楹联活动时,让我开车与他一同参加。之前有活动时,他也不顾身体疲劳,都是他自己亲自开车前往。八代会后太品担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事务更多,根本没有时间在济南停留,经常参加全国各地楹联活动,我跟王彦林也没有在济南工作过一天。上午九点多就到了济南,给太品简单买了些礼物,便到楼上相见,太品在卧室床上躺着,气色还好,由于手术及化疗,头发全剃光了,见了家乡人,太品特别精神,给我们有说有笑,并让其夫人张荣芝给我们泡好了金骏眉和正山小种名茶,谈了半上午,后来也有点累了,便卧床休息。时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葛庆平先生知道我们28日上午到济南,特地在一酒店为我们订好酒席,我们临去吃饭前,太品特意给拿了一瓶1997年的飞天茅台,由于我要开车,中午便没有喝酒,王彦林先生觉得我开车最辛苦,特意留了二两,晚上回到单县后又补喝了。

    见太品最后一面是在台儿庄,由于太品病情一直未好,8月份时我在单县把2020年卷校对完、编排好,交印刷厂去印刷。某天太品夫人张荣芝给我发信息,说太品的病可能难好,不知明年还能不能接着把作品集编下去,干到8月底先停了吧!我想也是,我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每年要花费很大一笔钱,我还要养家,太品先生在病中还为我的生计来考虑,就答应干到8月底再说。9月份时跟太品发信息辞行,太品说我身体还不行,你还要把作品集全部寄走,还有他自己写的一本《对联新谭》及浙江张黎华《浙西词派二十六家》要编排出版,再顺延一个月吧。此时,他可能已得知病情不妙,或许是预感到来日无多,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克服身体和诸方面困难后,归纳梳理历年研究所得,编写了这部著作。说不等《对联新谭》签约的出版社了,他自己印出来,便把书稿全发给我,还有他自己题写的书名和对联书法,让我把版式排好,我便让印刷厂设计了两个封面,一个红色底色,一个蓝色底色,我本是让他在其中挑选一个,但他说两个都用上吧,红色的内文彩色印刷,蓝色的内文黑白印刷。就这样各印一千册,一本精装,一本简装。

    在中秋节前夕,趁着《对联新谭》印好,还有一些获奖证书都要寄走,我与张贵祥商议到台儿庄去看望太品,太品夫人张荣芝说潍坊陈宝玉、杨顺章等也去台儿庄探望太品,可同一天到达,就这样我开车跟贵祥先生到台儿庄太品家中相见,太品躺在床上,头上还带着一癌证探测器,说是能探测癌细胞的发展,费用每个月要六万元。看着太品身体恢复的还不错,挺有精神,在他床前正好放着一本《谷向阳先生哀思录》(也是我整理出版的),太品语我与贵祥先生:“等我死后,也给我编排这样一本哀思录即可。”我与贵祥先生均宽慰他不要想太多,你年轻身体好,康复的快,身体会好起来的,真要到了哪一天,我会给你编排的!说着陈宝玉与杨顺章等也到了太品家,上午太品的女婿安排在一酒店用餐,太品也跟着前往。晚上在他女婿家门前一夜市就餐,太品自己骑电动车去的,我们在一块喝酒,太品因病不再饮酒,我与陈宝玉、杨顺章、张贵祥等喝的特别高兴,太品亲家带来了一箱汾酒,陈宝玉只喝了一点,我跟杨顺章、张贵祥三人一共喝了近四斤白酒。晚上回到酒店,又与杨顺章相谈到十一点多,杨顺章说让我到宾馆前台问问还有酒菜吗?非得喝到天亮,可惜宾馆前台说餐厅厨师已下班,没有酒菜了,只得作罢。第二天吃过早饭,陈宝玉、杨顺章等便驾车到微山湖旅游去了。我与张贵祥坚持把《对联新谭》及一些获奖证书、书籍寄走。下午便回了单县,没想到这一见,便成永别!

    10月份时,我把手头的编排工作全部整完,给太品发了信息,太品直接把我这个月工资全部发完,让我先找活干着,以后有活再麻烦我,再付我工资。我二十余年跟随太品先生编书,太品都是按时发工资,有时工作忙时,到年底还要奖励一定数额的奖金,对我关心备至,还经常送我一些礼品或衣服。太品先生创造的这个工作平台,让我能大展拳脚,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二十年也是我人生最华丽的时刻,也是我一生最值得炫耀的二十年。这二十年来,编辑图书有几百册,亲眼见证太品的为人处事,做事胸怀,对我也影响深刻。全国联友都清楚,太品这些年编书的情况,他从不以利益来衡量得失,为大家出版联书价格都是最低,尽量帮助大家早点把书出版。他常说:联友出书不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谁也没有多余的钱来出书。自己出版的联书如《对联文化研究》《联律通则导读》《清联三百副》《刘太品联学论丛》等经常都是免费赠送,有时也就收取一些快递费、资料费。太品先生一生光明磊落,才华横溢,儒雅谦和,为人低调,平易近人,为楹联事业竭尽一生。正如常江先生为《刘太品联学论丛》序中所说,“他的出众,不仅靠学识,更是靠风骨;有独立的思考,开阔的见解,不跟风凑趣、人云亦云,一旦立论,就会坚持到底;自己做事低调谦卑,也从不为他人戴高帽、唱高调,即使是认同的,也尽量做到恰如其分,留有余地;对于不按规矩出牌的,甚至恶意中伤者,不予纠缠,任其自寂自灭,该做的事情都做不完,哪有空闲时间去消磨意志?”

    我便在10月底前找了一本地工艺品制造厂工作,后来感觉太脏太累,有时还要加班赶生产,干了两个多月,便辞职帮一亲戚收取自来水水费,我负责开单收钱,每天忙着走家串户去抄水表。有一天,我跟张贵祥等几人在一家饭店吃饭,太品夫人张荣芝跟我打电话,说太品情况不好,太品提出想要见我,有话要对我说,还问我有没有时间去济南照顾他一段时间,我当时由于儿子第二年要高考,每天要接送他上学,赶上冬天天气太冷,又不想让他骑电动车去上学,说可以去照顾太品一星期左右,张荣芝说算了吧,还是先别来了,所以就没有去见太品最后一面,很是遗憾!2022年元月14日下午五点多,我正在一家门前抄着水表,忽然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葛庆平会长打来电话,说太品今天下午去世了,我听到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问是真的吗?他让赶快整理一下太品的生平简历发来,中国楹联学会等着要发讣告,我放下手头收水费工作,赶紧回到家中,把太品的资料整理了一遍,抓紧给葛会长发去。又打电话联系太品家人,太品女儿刘婉给我说了太品去世的情况,说晚上就连夜回单县,15号要遗体告别。我与王彦林等到晚上十点左右,太品的遗体才由济南直接运到了公墓,公墓是太品生前选定的。第二天我与王彦林负责接待山东省内一些地市的楹联学会领导,并陪同他们就餐,就餐后,把大家送走,接着赶到公墓,太品遗体已由火化车拉走火化,火化前并没见到太品的遗体,也是一种遗憾!

    太品去世后,我也一直很消沉,2022年春节前就再也没有去工作,过了年后跟太品夫人张荣芝打电话商议是否把《中国对联作品集》继续编辑下去,张荣芝此时应该还在悲痛之中,说太品编辑作品集正好二十卷,她也不能再见到这些书了,不想再继续搞下去了。因此,我在2022年2月16日发微信朋友圈宣告“《中国对联作品集》停刊”,不再编辑。有好多联友给我发鼓励信息,让我把该书继续编辑下去,王彦林与张贵祥先生都鼓励我接着干下去,他们也能帮着做校对等工作。其实我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我本身打字员出身,只能搞些编辑出版的工作,有一些文字和评选工作,根本就做不了,对联律也是一知半解,如果等书出版后,有联友反映联律方面有问题的话,还怕别人笑话,遂放弃了继续编辑下去的念头。

2023年清明节前,中国楹联学会要为太品开一次“刘太品先生追思会”,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葛庆平会长让我把太品逝世时全国发来的挽联整理一下,出一本“哀思录”,我便把全国发来的挽联整理了一千多副,编辑成册,名为《刘太品先生哀思录》,赶在清明节前印刷出版,寄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山东各地市楹联组织留存。也算是对先生的一份承诺,以慰先生之遗愿!

    2023年下半年时,我正好有时间,就把太品的所有作品整理一下,想着出一本《刘太品文集》,设定了联作、诗作、联论、序跋、讲稿等篇目,在《刘太品联学论丛》的基础上,再增添先生没有收录的联作、诗作及2014年以后创作的作品及所写序言,准备在太品先生逝世三周年时面世。但我的电脑里没有他的全部稿件,还要查到他原来使用的电脑来查询资料,他的家人都不知道电脑所设密码(之前在医院里他交待过密码,但谁都没有记住),电脑一直未打开,资料也没有发来。我只能把我能搜集的资料先汇成一块,整理好之后便发给葛庆平及太品家人各一份,时至今日也没出版。

    这三年来,太品先生身影时常在我眼前浮现,有时还托梦给我。2024年9月17日我跟常江先生发中秋节问候时,常江先生给我回微信说,顺告:太品又托梦给我,向我借十五万,我让王庆新转张荣芝,刘婉已去烧纸了。我这几年也是在清明节、十月一、春节或太品先生逝世纪念日时给他烧一些纸钱,并转发一些纪念太品的文章,来寄托哀思!

    我平时也不会写文章,知道自己水平一般,感情也抒发不到位,只能写些实情文字来叙述我与太品先生二十年来的相识、相知,以抒怀念太品之情!2024年11月23日,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五代会”在东营召开,我被聘任为“副秘书长”。在休会期间,见到了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和秘书长林向阳先生,我们谈起了太品先生,并把当年参与编辑《中国对联作品集》及《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的事说了,他们一直说太品的去世是中国楹联学会一重大损失,为太品的逝世感到惋惜,夸赞太品为楹联文化事业的突破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我提出了继续对山东及全国楹联事业继续奋斗的期许!

    就以此文来纪念太品先生逝世三周年吧!感谢太品先生对我的知遇之恩,对我的照顾!

2025年元月11日于单县佳和·雅园

    【作者简介】刘开国,1977年生,山东单县人。自2002年以来主要从事图书编辑及图书出版工作,曾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编辑部主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现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单县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参与编纂了《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中国对联作品集》(2001-2020年卷)、《中国楹联二十年作品精选》《百家联稿》《山东省楹联集成》《名家联集丛编》等典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7-2 05:17 , Processed in 0.09726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