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回复: 0

【25.6.29揭晓】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全国诗联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6464
发表于 2025-6-30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https://mp.weixin.qq.com/s/3SNWwYv91Q1S7gPbey4Vag


“溧阳融媒体杯”
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全国诗联大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审结果公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溧阳市融媒体中心主办、天目湖诗社和唐社承办的“溧阳融媒体杯”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全国诗联大赛,自2025年1月20日启动,至5月30日截稿,共收到诗部来稿417件,联部来稿474件。(另有词来稿16件,不列入评审范围)。来稿糊名后,按诗、联两个系列,经初评、复评、总评三个评审环节,分别评出一等奖各2名,二等奖各4名,三等奖各6名,优秀奖各10名。现将获奖作品公示,公示期一周,欢迎社会监督,公示作品有抄袭作假者,请举报,举报邮箱:1004498158@qq.co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诗部


(一)一等奖

1.周凤鸣(无锡)
阁帖溧阳本歌
阁帖风流鬼神工,千年书法一脉通。宋拓残纸如拱璧,元明枣版海内空。忽有丁公博雅客,一日示我溧阳册。兵燹榛莽三百年,甓桥尚存书条石。以灯相照泛幽光,以指相扣声琅琅。笔锋如剑割云气,龙蛇疾走射精芒。谛审绝肖肃府本,篆隶双款未一损。入石三分压关中,唯惜刻手猜难稳。或闻郡主降虞家,内廷祖本随香车。又传洪武遭丧乱,宝笈迷失久咨嗟。子孙未敢负恩诏,刊石长使守祠庙。劫火难烧天难灭,古圣贤心犹朗照。我对此帖再鞠躬,我欲赘词词已穷。愿剖昆山采玄玉,重刻巨帙独称雄。更拓万本传四海,天下遍飏溧阳风。

2.周方(北京)
重刻淳化阁帖歌
前朝法帖推淳化,玉匣龙鳞照清夜。宋拓紫气生氤氲,肃府镌镂实无价。溧阳本自出风霜,四百春秋耀文光。昔年战火焚城郭,孤碑幸托故城藏。残碣犹存贞观骨,断章尚多晋人帖。金石绝响铿锵传,文明绵延泪与血。政协考辨历八年,书林探幽出宏编。溯源直上昆仑顶,考辨深窥禹穴渊。弘戈堂内刀锥动,细镂烟云追前宋。魏晋精魂招复来,气象逼真恍如梦。银钩铁画毫发生,骤雨旋风逼前楹。米芾拜石应垂首,张芝辍笔暗自惊。盛世重文筑新馆,祥云五色春日暖。玉砌瑶阶藏精华,耆宿墨宝映文苑。护持岂止为声名,教化原知启后英。夜半犹闻金石语,书史时时说兰亭。君不见兰亭茧纸无踪迹,石鼓字漶苔㾗碧。今看溧阳新刻成,当与名帖入史册!

(二)二等奖

1.马建勋(苏州)
溧阳淳化阁帖刻石咏
法帖之冠谓何求,淳化阁帖孰匹俦。刻石劫余遗旧墨,有幸溧阳虞氏收。累累每方均嵌壁,久拓光阴溯远历。沧桑重叠烟火深,遗落毫端藏点滴。莫测雄奇笔画间,悬如垂瀑兀如山。锋势纵横欲透石, 铁划成竖银钩弯。既见乱云峰头洒,又惊冰河夜渡马。飘逸尽随心境生,隽意贯通笼天野。万千气象此中融,刚骨柔肤各不同。前贤遗墨非凡迹,观之回味韵无穷。上至帝君传翰墨,下及书圣文笔勒。兼收名家真迹摹, 绝伦无不用其极。魏晋精神唐宋书,风度特行俱自如。珍物天怜本难弃,尽付回首忆唏嘘。昔者虞公字敦素,娶妻郡主尤堪慕。名帖陪嫁入甓桥,自此相依共朝暮。荏苒风尘数百年,洎乎万历拓石镌。原帖奈何易肃本,惜存族中世代延。后至长毛天下乱,虞氏零落逢劫难。石刻幸免仅残存,转瞬荣枯空作叹。又恨国破侵东洋,燹烽威逼焚祠堂。覆甍断壁梁椽塌,埋尘日久暗无光。复哀动乱十年劫,族人护宝心生怯。垩粉涂帖杂物封,方免遗珍毁谬法。终还大治盛而今,辟馆竣成应天心。重刻阁帖泽后世,待将旧石化新琛。世事赓承何为宝,文脉无疆方载道。万古汉祚系古今,不息文明之颢颢。我观法帖慨幽思,物者兴衰兆其时。大千灵秀信有主,惟有德者共享之。  

2.谢良喜(江苏)
淳化阁帖歌
法帖曾闻淳化阁,玉石为基斧为凿。壮如大野马群奔,粲似天外流星落。试问善本来何方,几时结缘到溧阳?兵燹人灾经几劫,何年堂皇入馆藏?忆昔宋宗安天下,思向朝堂昭大雅。广集名家柬与书,欲塑典型遍华夏。先秦两汉及六朝,隋唐文笔亦高标。遑论君臣抑名士,佳作由来金不销。远赐公侯近宗族,要令世间存美服。但教斯文成典范,任他沧海变陵谷。赵氏郡主自不群,窃爱诗书多馥芬。一朝结亲虞家子,携得法帖嫁夫君。遂使千年溧阳道,从此珍藏有至宝。宝物自合传儿孙,壮哉勒石苦不早。忽逢时乱遭劫尘,法帖私藏益可珍。百十年间人事改,石刻亦难葆其身。十失其一何足计,碎损残折如隔世。世上闻之徒惋叹,族人睹之每流涕。且幸此日逢太平,举国同庆河海清。法帖之冠重面世,不负书坛始祖名。嗟我平生怀此好,阅遍石刻思排奡。安得持杯佐诗兴,堂前为汝歌且蹈。

3.罗伟(上海)
淳化阁帖(溧阳本)重刻
薪火光无尽,法书碑再镌。
只宜师至道,何敢忘前贤。
神气遥相合,摩挲妙已传。
云烟朝夕起,千里蔚山川。

4.程科元(北京)
观溧阳本淳化阁帖刻石作
法书肇羲皇,法帖传天水。长怀古贤豪,手泽收于此。鲁壁续斯文,汲冢出逸史。视彼镂刻精,犹应逊端美。虞公贵主姻,受赐承恩旨。敬携归溧阳,守之犹奉祀。摹拓勒贞珉,传真功莫止。观者从如风,一脔得尝尔。四壁字奇骇,咋舌不能已。轩翥气高华,嵚崎态无比。或想魏太傅,献捷再拜喜。或念换鹅人,云生剡溪纸。或卧作蚕头,或钩为虿尾。或禅定枯僧,或腾攫才鬼。或贲育鼎扛,或公孙剑起。或英发琅玕,或秀夺纨绮。瞻顾三太息,金石岂足恃。从来天地宝,遭忌本常理。赵璧畏撞柱,龟椟恐自毁。时维咸丰间,江南溃千里。赤眉掠似梳,黄巾多胜蚁。祸及碑亦缺,断折痛入髓。山川虽离乱,世运有泰否。方今九州安,道化靡涯涘。明堂重典坟,搜考遍乡里。拂拭连城珍,光莹在尺咫。煌煌淳化阁,悠悠甓桥水。揄扬光盛德,敬观永以纪。

(三)三等奖

1.林丽琴(江苏)
题淳化阁帖溧阳本
枣木余香在,摩挲溯旧痕。
上存金石气,中有汉唐魂。
勾划凝霜骨,形神见道根。
龙蟠蛇蛰壁,风雨欲飞翻。

2.陈发彬(辽宁)
游溧阳博物馆赏淳化阁帖石刻
琳琅馆里赏贞珉,惊龙元气养形神。落笔精微刀法细,双钩灵动若浮云。良工巧匠砻磨处,渊鉴依稀辨刻痕。一百零八勒石在,悠悠岁月远相闻。忆昔太宗开秘阁,诏取法书读殷勤。锤锥响震昭陵玉,毡蜡光浮太液尘。右军笔阵走龙象,长史挥毫唤凤麟。黄娟玉版临摹盛,断简残碑书道存。北宋繁荣兴淳化,御召阁帖赐重臣。十卷大成为法祖,震惊周国与四邻。一时鼎盛谁颉颃,叹息兵爨劫火焚。衣冠南渡悲零落,幸得藏家策功勋。溧阳虞氏诗书第,代有高怀卓不群。历尽艰辛藏石刻,千年法帖得相亲。恍见仙鹤茯苓芝,雕凿声声力正匀。君不见长安碑版埋荆棘,唯有此帖绝无伦。欲借昌黎石鼓句,来将遗响告天旻。

3.张志强
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咏
宋拓遗珍溯汉唐,肃府镌石记沧桑。墨韵千年凝剑气,龙蛇笔底隐玄光。崔公领衔考青史,八载钩沉辨微芒。三编煌煌开玉牒,一脉悠悠证源长。弘戈斫石传薪火,濑水筑馆纳琳琅。刀锋犹带古时月,宣纸漫卷旧时霜。今朝再勒金石寿,更借诗联续锦章。谁言碑碣无生气?且看云烟起苍黄!

4.朱醴(四川)
淳化阁帖
天目湖山人文乡,钟灵毓秀数溧阳。焦尾桐琴金瓜子,义薄云天未能忘。太宗刻石在淳化,拓本分赐诸侯王。虞氏有幸得善本,无价珍秘家中藏。肃王旨意重刊石,镌刻技艺出温张。铁画银钩皆毕现,毫厘不爽足精良。羲之翰墨传千载,至今犹闻余韵香。阁中岂止存半套,峥嵘满目称琳琅。命途多舛历兵燹,兵戈焚掠不可当。百十五块遗劫后,虞氏宗祠三面墙。封山作记同勒石,吉光片羽信难量。天意不教文脉断,遂使神明护门房。金城长安故宫内,四地遗珍传芬芳。信有千秋明月在,歌咏赞叹入华章。

5.王家祥(重庆)
咏溧阳市淳化阁帖
法帖渊源迈晋唐,银钩犹带古时芒。
匠心补阙灵光在,大道传薪溧水长。
妙契龙蛇神自逸,深铭金石墨犹香。
今看馆宇凝辉处,且听松风说二王。

6.许海龙(山西)
咏淳化阁帖溧阳刻石
御笔临摹宋韵长,溧阳遗帖历沧桑。
银钩铁画承唐法,玉版精魂镇楚乡。
劫影幸存金石录,风烟犹护墨华光。
而今复刻传薪火,碑馆凝晖映古章。

(四)优秀奖

1.刘童(安徽)
阁帖刻石曲
法帖冠群伦,秦唐罗于宋。名迹值千缗,纷如来厥贡。十卷付刊石,火烧惨昏霿。旧搨已无多,异本曷遥控。往后奕叶间,酣然雨露降。同源一趣归,真赏或为用。溧阳虞氏祠,碑出绝构讼。族人蒙前荣,百载犹恩俸。忆昔宣议郎,新职劬勚供。卜居甓溪河,文域守完封。结缡虽获媵,摹本复惊恸。茫茫尘海别,古调孰相共。鼎湖自去日,噫乎不可诵。兵燹历劫灰,精光久积壅。碑刻百半阙,楚楚窥无缝。或言天微意,变駴难僭弄。伐肝叹诸贤,抚之重泣痛。麟角森罗列,翩翩清入梦。今者见天日,恍翥丹穴凤。沧桑忽若聚,仪型自磨砻。新馆欲蒇工,事鸣春解冻。绵蕝后来人,晴虛闻幽哢。我乏回澜才,好古深眷重。谨以褦襶诗,希求不违众。淳化寓兴衰,身世万口颂。烂然瑞采生,青春未教送。海岳溯斯文,懋功卓然中。瑰宝之吾国,孤光凭此纵。君子渐彬起,究诘宜折衷。飞刀濑上铭,高文齐歌讽。

2.左群涛(江苏)
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
宋帝耽书道,鸿文敕刻扬。广征前代字,精汇百家章。十卷涵英气,千秋映瑞芒。镌碑凝逸采,拓墨沁玄香。劫火遗珍本,孤心守旧藏。肃藩新勒石,宝卷再呈祥。温氏承遗范,张公护琳琅。别桥留胜迹,南椠焕容光。魏骨锋棱峻,唐风笔意苍。二王开妙境,群彦竞腾骧。考索穷幽秘,钩沉溯八荒。纤毫藏海岳,法帖炳乾纲。

3.钱开胜(广西)
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馆咏
法帖尊为冠,丛碑溯有渊。虞家藏秘本,肃府刻瑶璇。墨迹流吴地,刀锋动楚天。其蕴深而考,此痕摹亦虔。八载书三卷,孤灯证百篇。椎声惊夜月,拓影叠春烟。力道千秋论,仪神一脉延。新馆飞濑上,故碣焕霞边。光射星河外,香凝笔砚前。四海讫于教,斯文承万年。

4.李正烽(四川)
淳化阁帖溧阳本长歌
太宗敕令摹真迹,翰林侍书镌石魂。枣木焚烬庆历火,宋拓犹存赵府门。虞郎迎娶丹阳女,妆奁携帖入别村。南渡衣冠藏甓水,焦琴湖畔墨香存。虞门藏帖逾千祀,赵郡联姻携瑰珍。肃府摹勒传薪火,万历刀痕印石纹。岂料兵戈乱世起,分藏族户护碑文。完石四七碎七二,血染祠堂泪满襟。日寇纵火焚梁栋,灰泥覆面隐龙鳞。幸得南博施妙手,剥离残壁现嶙峋。崔公考辨穷奥义,仲威勘校溯渊薮。双阳挥毫惊四座,晓勇析理振乾坤。凤凰社刊墨香溢,南博修葺古韵存。十卷重光分两册,千年锋颖透绢痕。刻石新馆拔地起,琳琅满壁焕星辰。拓印工坊传绝艺,稚子临池继兰亭。昔闻法帖冠寰宇,今见溧阳守烛薪。残碑碎玉皆史鉴,一笔一画总关情。金石有声诉兴替,燕湖无浪映丹心。愿将此卷托云鹤,直上九霄叩紫宸。

5.邓锋(河南)
淳化阁帖溧阳本长歌行
北宋淳化汇墨香,太宗敕令刻石藏。千年书脉凝一帖,帝王名士竞华章。  丹徒虞氏结天姻,郡主携帖嫁溧阳。赵宋遗珍入乡野,文心代代守琳琅。明廷诏集残帖日,肃府摹石传锋芒。温张双绝运刀笔,太湖石上驻龙翔。岂料兵燹裂玉碎,分藏宗祠避祸殃。灰泥覆面护贞骨,乱世犹存翰墨光。斑驳石痕诉沧桑,羲献风骨透垣墙。草圣张芝势如电,率更笔力镇八荒。拓本西行入陇右,半壁江南续典常。碑林三足鼎天下,溧阳本帖压群芳。今朝重振金石志,燕湖侧畔筑云廊。复刻精研追古意,展馆巍巍接汉唐。稚子执笔摹旧迹,教授携徒探玄黄。刀锋流转见精神,非遗薪火愈煌煌。昔闻赵孟頫曾叹:书道不丧赖此方。千秋法帖凝国魄,一石一划皆脊梁。但使文脉承星斗,何惧岁月掩苍茫。且看新馆凌云起,墨浪再涌大江长。

6.龚仁秀(河北)
咏淳化阁帖(溧阳本)
宋刻淳化久称奇,南渡摹传溧水湄。枣木原碑早烬火,翻刊此石独存遗。昔年藏者皆名士,钤印题跋证岁时。明清辗转归何处?或入豪家或散离。近代兵戈多劫难,幸存断碣世所稀。学者考校辨真伪,细较锋毫定是非。今人复刻求精似,刀笔追摹古法垂。博物馆中陈旧迹,光影护持防朽衰。更建碑林存故韵,临池学书可相师。愿此瑰宝长传世,莫令风烟蚀古姿。

7.谢丹(广东)
溧阳淳化阁刻石歌
娲皇补天石未死,犹带墨华光溧水。淳化法帖耀紫薇,逸虬腾骞江之涘。禹碑周鼓振金声,银钩铁画崩云垒。张芝一笔若行云,钟公五表似瑜珥。簪花小字带露新,流觞应向兰亭倚。献之飞毫怅中秋,怀素醉舞凝霜紫。张颠披发濡墨书,鲁公血笔如山峙。可怜劫火隳文光,晋韵唐法尚存几?靖康泪洇浣花笺,风流不见澄心纸。七十一碑苔衣深,四十七石冷月里。今日春风拂苔痕,溧阳文脉焕新史。天目烟波瓦屋岚,劫尘洗净见神髓。燕湖新筑水晶宫,焦尾琴奏文明纪。银毫拂尽千年埃,朱砂拓出六代绮。细抚鸟篆辨草书,万古风云生袖履。遥闻鬼哭天雨粟,倏尔石上龙蛇起!

8.林玉鸣(内蒙古)
游溧阳瞻淳化阁帖刻石感怀
阁帖推淳化,珍函见溧阳。
名臣挥铁笔,帝子洒云章。
更有兰亭墨,悬知白石香。
重辉今建馆,泽被海天长。

9.梁小萍(江苏)
淳化阁帖(溧阳本)刻石有怀
溧阳虞家祠,刻石呈异质。神刀何人为,義献字迹出。龙凤当虚空,以静以飘逸。诸贤多留墨,个里蕴玉律。石刻经年久,虞祖有藏术。灾曾历兵燹,几欲火中失。完石四十七,碎石七十一。垒之欲传承,有司亦体恤。终得归华馆,保护法与匹。今见列石陈,迢迢满幽室。千载续魂魄,客叹古人笔。因之感此世,文物未令佚。

10.彭子辉(湖南)
溧阳淳化阁帖歌
大宋天章有至美,玉匣金绳照秋水。肃王承旨拓奇珍,刀锋磨破南山砥。笔阵横开千载奇,墨华欲透三吴纸。神雷惊破大明宫,石鼓西迁瘴雾中。谁解残碑埋野草,忍看苔篆泣秋风。天留片羽在荆榛,地涌灵光逼星辰。古驿苔封石未烂,空山雨洗字犹新。溧阳文脉接昆仑,政协诸公志超群。八载深研探玄奥,三编巨帙净烟氛。考辨穷源追禹鼎,钩沉索隐辨周纹。翰墨新馆起崔嵬,万轴琳琅次第来。弘戈堂前刀作笔,青珉石上丹为媒。摹形岂止追秦汉,传神真能惊斗魁。凿破冰纹藏海岳,雕成玉屑隐风雷。我闻此帖冠群伦,书道中兴赖奇珍。晋韵唐风凝铁骨,苏魂米魄入贞珉。莫言断碣成灰烬,且看新刻光紫宸。他日登临观气象,银钩铁画泣鬼神。斯世重光文运昌,石林千载护苍茫。墨池应有蛟龙守,笔冢犹闻鸾凤翔。刻石期与天地老,薪火不灭传书道。天公再降芝张来,笔挥龙蛇作狂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联部



(一)一等奖


1.宋彬(上海)

法帖认换鹅手掣笔郎,历劫重生,濑水吴山瞻妙迹;  

贞珉有渴骥奔怒猊抉,藏锋欲动,交光飞刃镂雄文。


2.谢鹏主(湖南)

书家本天地游龙,偶现形踪,幸宋时勒之碑,集之刻;

法帖乃人文薪火,今开阁馆,期来者承以气,发以光。


(二)二等奖


1.刘德荣(广东)

断帖记龙文,辉禹甸千秋,银钩曾历靖康劫;

平陵襄骏业,续曹仓万帙,金石重彰淳化风.


2.毛富强(浙江)

八法津梁,帖中始祖;

千秋渊薮,濑上大观。


3.袁杰(湖南)

五千年汉字精华,收十卷,集百家,尊以北辰谁可比;

第一绝溧阳特色,展琼章,扬雅帖,观斯南刻不虚行。


4.徐俊杰(江苏)

自先秦而魏晋隋唐,喜濑上重光,铁画银钩翻墨浪;

有学士与帝王将相,于卷中交会,金章玉句灿星河。      


(三)三等奖


1.赵继杰(江西)

帖推淳化本,且编收魏晋风流,满纸烟云尊始祖;

石立溧阳城,犹想见钟王气象,千年神韵振金声。


2.吴喜昌(江西)

碑林藏魏晋,铁画银钩,尽显右军真血脉;

阁帖冠隋唐,淳风古韵,长留溧水旧精魂。


3.马瑞新(山东)

溯源于墨迹刀锋,且考且甄,得淳化精微,复向碑中弘雅道;

筑馆比石渠天禄,宜藏宜赏,看翰林炳蔚,允从濑上焕文光。


4.谢丹(广东)

逸少风神,鲁公筋骨,化斯石上龙蛇,未销劫火;

燕然功勒,淳化法传,拂此溧阳烟雨,遥叩余声。


5、刘飞虎(武汉)

石不能言,幸有锋棱传晋韵;

帖非徒刻,终教水墨活唐魂。


6.张树路(山东)

肇淳化而肃府重辉,百劫尘烟,世自虞祠惊鲁壁;

冠法帖幸石痕未泯,千秋翰墨,斯从濑水焕文光。


(四)优秀奖


1.许明(深圳)

对百劫襟怀可见,大义铸担当,临危但作无虞想;

历千年阁帖重辉,深谋知器识,护宝堪铭不世功。


2.黄治华(湖北)

墨痕浸石,溯千年晋韵唐风,残碑尚辨沧桑迹;

匠手传薪,琢一馆云章月赋,铁笔长传金玉声。


3、石安辉(河南)

银钩铁画,历千载而弥珍,溧水碑传淳化韵;

玉振金声,越九霄以流响,阳山风继右军魂。


4.罗伟(上海)

笔落惊风雨,逸民意气,名士襟期,迹留淳化光如日;

碑新续火薪,高踵前贤,直传真法,石立溧阳学有津。


5.向艳(重庆)

吴工切玉走云笺,看锋颖重生,刀带六朝烟火气;

溧水遗珍留石魄,认拓痕犹古,辞涵九畹蕙兰香。


6.蔡明梅(山东)

历千年至宝传承,始于秘阁,藏在别桥,赫尔彰天下;

赖一族同心守护,耿耿情怀,煌煌石刻,卓然辉溧阳。


7.卢象贤(江西)

犹绚烂一丛花,不变而守淳,求变而乘化;

是奔腾千里马,轻麾知所去,再麾知所来。


8、郜津(四川)

玉轴映明窗,看石语铿锵,恍闻淳化年间事;

墨香浮净几,有苔痕深浅,细数宣和劫后身。


9.冯争艳(安徽)

器独为廊庙所钟,夫道归真,青史犹怜瞻往圣;

身惟作蓼萍之寄,其光韬蕴,人间何幸有遗珠。


10.刘可亮(湖南)

阵云跨庆历万历而来,仰此高山闻坠石;

墨迹溯米公苏公以上,寻其活水到清池。




[color=rgba(67, 70, 71, 0.87)]天目湖诗社  唐社
[color=rgba(67, 70, 71, 0.87)]2025.0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7-1 10:06 , Processed in 0.09950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