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9|回复: 2

【诗联理论选读】(44)对联的基本格律规则及禁忌

[复制链接]

579

主题

1400

回帖

801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015
QQ
发表于 2022-12-1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对联的基本格律规则及禁忌


作者:徐勇俊


对联的基本格律规则(一)

对联有六大要素: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对应,节奏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

一、字数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如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下联分句句数必须与上联相等,且对应分句句内字数也应相等。

二、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东、西、南、北、中等)、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红、黄、绿、紫等)、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有时候动词也可以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

三、结构对应

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结构)应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等等。所谓偏正结构,前面的字往往是形容、修饰、限制后面的字的,如“春光”、“春风”、“秋雨”、“高山”等,并列结构就不同了,两个字是并列的,平等资格的,两者之间没有形容、修饰、限制的关系,如“风雨”、“江山”“日月”等,写联时常容易犯的毛病是用偏正结构与并列结构相对,如用“春风”对“日月”就不工整,“春风”对“秋雨”就可以,用“江山”对“日月”就可以。

四、节奏相同

节奏是古代韵文的重要因素,借助正确的节奏,可以通过停顿和韵律变化造成和谐的音乐美,对联中的节奏也有这样的效力。节奏对仗,即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这个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两个方面。语意节奏是根据词语意义的停顿方式确定,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即第二个字,出现单字占一节,这个字即为节奏点。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上下联在节奏点上的平仄须严格对仗。声律节奏是利用和谐的音韵即平声和仄声交替与对立而产生的,一般以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每个声律结构的第二个字为节奏点,上下联在节奏点上的平仄须严格对仗。如:
百载 | 殊勋 | 开 | 盛世;
千秋 | 伟业 | 壮 | 新程。
念起来停顿的地方上下是一致的,上下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一二节奏。
再看一副联:
诗词 | 唱响 | 新 | 时代;
联对 | 铺开 | 盛世 | 篇。
念的时候上联是二二一二节奏,下联却是二二二一节奏,这就是上下节奏不一致,如将“盛世 | 篇”改成“美 | 画图”,与“新| 时代”相对,上下节奏就一致了。


对联的基本格律规则(二)


五、平仄相对

作联最重要的一点是平仄相对,还必须熟练掌握新声和古声。新声的标准就是按《新华字典》、普通话来区分四声和平仄。古声的标准是“平水韵”来区分,“平水韵”是南宋时期山西平水人刘渊编的一部官韵书,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因“平水”而得名。金代,王文郁把刘渊书中的韵加以归并,又编成《平水新刊韵略》(106韵)。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等人奉敕编著的《佩文韵府》(106韵)成为通用的韵书。

古声与新声区别的关键在于入声字。所谓入声字,就是一些用方言,例如用南通话念起来语音短促、不好延长的字,古声、古汉语里的入声字都是仄声,只是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有的仍然念仄声,但有的却念平声了,如:

念仄声的有:日、月、越、密、切、彻、设、术、木、剧、鹊、色、百、客、历、赤、六、目、必、录、莫、策、陆、牧、榻等等。

念平声的有:德、得、足、福、国、节、熟、族、菊、竹、伏、读、哭、叔、独、席、学、觉、吉、失、佛、发、达、活、八、夺、拔、刮、绝、阁、杰、截、哲、白、泽、宅、革、格、击、值等等。

所以必须对入声字有充分的了解,否则看联、写联会搞错。“古入今平”的字(按古声是入声字,在新声、普通话里是平声字)常用的不过百字,记在心里,可以免除翻检工具书的麻烦。

对联的平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联的用字和下联的用字上下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首先要做到:

1.上联的最后的一个字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应为仄,下联应为平,如果上联最后的尾字是平声,下联是仄声,那就犯了大忌。

2.上联或下联在各自句内特定位置上的字必须前后平仄交错,如以七言联为例,上联二、四、六的位置,必须依次为平,仄,平或仄、平、仄,平仄都是前后交替出现的,如连续出现平,平或仄,仄,则不合律,称之为“失替”。

3.上联与下联特定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上下相反,否则就称之为“失对”,规定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不同字数的对联平仄要求是:

(1)四言联基本格律

要求是一、三字不论,可以活用,二、四分明。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莺歌燕舞;虎跃龙腾。

(2)五言联基本格律

要求是一、三字不论,可以活用,二、四、五分明。

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江山披锦绣;人物倍风流。

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百载初心路;九州特色诗。

(3)六言联基本格律

要求是一、三、五不论,可以活用,二、四、六分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盛世百年伟业;神州万里春风。

(4)七言联基本格律

要求是一、三、五不论,可以活用,二、四、六、七分明。

A、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百里崇川开胜境;一方热土壮宏图。

B、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九州大地铺新貌;万国佳宾羡小康。

(5)八言联基本格律

要求是一、三、五、七不论,可以活用,二、四、六、八分明。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春暖风和花香鸟语;国强民富人寿年丰。

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写法,有人称之为“镜相”,相当于在第四字和第五字中间放了一面镜子,两边是对称的,上联二、四、六、八分明,依次是仄、平、平、仄,与六言联要求上联二、四、六依次是仄、平、仄前后交错不同,虽然这里的四、六连续是两个平声,但其实无妨。

这种八言联也可以视为两组四言联的组合。八言联如写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看上去二、四、六、八依次是平、仄、平、仄,前后交错了,其实这种写法不如前一种完美。


对联的基本格律规则(三)


(二)多分句联中各分句句脚的平仄要求

所谓“句脚”,就是每个分句最后的一个字,多分句联中,若干句脚平仄必须按规定排列,以下按分句多少依次说明(均为上联,下联则相反):

1、两分句:

平,仄

例如:燕舞莺歌,祖国山川皆秀色;

句脚“歌”为平,“色”为仄,平仄交错,是最普遍的一种写法。如是另一种写法:

莺歌燕舞,祖国山川皆秀色;

句脚“舞”与“色”连续皆仄,这种写法极少,则不尽完美。

2、三分句:

(1)平,平,仄

(2)仄,平,仄

3、四分句:

(1)仄,平,平,仄

(2)平,仄,平,仄

(3)平,平,平,仄

4、五分句:

(1)仄,平,平,平,仄

(2)仄,平,仄,平,仄

(3)仄,仄,平,平,仄

必须说明的是,上联不管是几个分句,最后倒数第二个分句句脚安排以平声为宜。

六、内容相关

对联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对应、节奏相同和平仄相对都是“对”,“联”就是上联和下联内容必须互相关联,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读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附带说一下也有这么一种对联,上下联之间是没有关系的,那就是“无情对”,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而内容是隔得越远越好。比如上联是:三星白兰地;下联是:五月黄梅天。其中字字相对,上联指酒名,下联指天气,互不相干,但是很有趣味性。

对联的禁忌(上)


写联时除了必须符合上述格律要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种禁忌: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的部分词语词义相似、相近、重复、雷同,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就好像左掌和右掌一样,缺少变化。一副对联,必须上下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为“词类相对”,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个意思或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大忌。比如,用“静海”对“崇川”,“旭日”对“朝阳”,“汗青”对“史册”等等,又如,上下联合掌的:五湖传喜讯;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读起来让人觉得字乏意寡,味同嚼蜡。

二、忌不规则重字

所谓不规则重字,就是“异位重字”,即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比如: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无规则重字是病联,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比如:

室有奇书穷亦富;胸无点墨富也穷

联中“穷”与“富”属于同位换字,即异位互重,又称“换位格”,是合律的。另外,在需要使用“之乎者也”等虚词时,是允许上下联重字的。如:“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这里的“之”字相同是允许的,但必须要注意,在第二、四、六位置的字及句尾等处,还是需要考虑平仄的。

三、忌三平尾、三仄尾

三平尾是指下联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三仄尾是指上联最末三个字都是仄声,都是对联的大忌,属于硬伤,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规定时要注意,发生这种情况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例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

下联“迎新春”即为三平尾,主要是第五字“迎”是平声,不能不论了,应改用仄声字。又如“依法修行可入道”的上联,就是三仄尾,若将“可”字改为“能”字就避免了三仄尾,治疗了硬伤。


对联的禁忌(下)

四、忌古新声相混

很多征联启事中都有“来稿古声或新声均可,但同联不混”的要求,就是说一副联中使用古声或新声必须统一,要么全联按新声写联,要么全联按古声写联,如果这个字按新声才合律,另一个字按古声才合律,就是“同联相混”,请看南通龙文教育征联中的这副获奖联:

但得龙文舒骥足;好将凤彩占鳌头。

此联中就有两个入声字:“得”和“足”,按新声、普通话念,这两个字都念第二声,平声,但按古汉语都是入声字,都是仄声,因此,是用平声“将”对入声字、仄声的“得”字,用平声的“头”字对入声字、仄声的“足”字,是正确的,全联使用古声是统一的,这是一副好联。但如果把该联改动两个字,就成了:

但借龙文舒骥足;又得彩凤占鳌头。

上联“足”字必须按古声是入声字,为仄声,才能和下联平声字“头”字对仗,上联“借”字为仄声,下联“得”字必须按新声、普通话念第二声、平声,才能与仄声“借”字对仗,同样是入声字,“足”字按古声才合律,“得”字却必须按新声才合律,这就是同联相混,这种写法应该回避。

五、忌上重下轻

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一般情况下上下联应该强弱相当,例如:

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上下强弱相当。如果是上弱下强,也是可以的,例如:

闻鸡起舞;跃马争春。

下联力度更大些,概括面也更广些。但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例如:

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

下联气势上就大大减弱了,有损整副对联的美感,这种写法也应回避。

只要认真掌握上述基本格律规则,注意有关禁忌,就一定能写出好的对联。


南通市楹联学会 2022-12-12 22:19 发表于江苏
(原载11月13日、19日、24日及12月1日、12日南通日报)

-----------------------------------------------------------------------
作者简介
徐勇俊,1944年生,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通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南通当代楹联作品选》执行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6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22-12-1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作者老师,感谢分享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9

主题

1400

回帖

801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015
QQ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湖晓雪 发表于 2022-12-12 22:59
学习了,感谢作者老师,感谢分享的老师

坚持学练,终会圆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2-27 07:02 , Processed in 0.11453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