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4|回复: 0

《评释巧对》清·汪升 卷之十六·成语类

[复制链接]

1048

主题

409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43
发表于 2022-10-1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评释巧对卷之十六·成语类

  ○全用成语

  臣作股肱耳目。虞书。
  予敷心腹肾肠。商书。

  陆粲七岁时,客见问曰:“子读何书,”曰:“《尚书》。”客因举经中此句曰:“可对乎?”陆答之。后以进士入翰林。以《商书》对《虞书》,字字俱工。

  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予观古人;
  舟楫霖雨曲蘖盐梅,帝赉良弼。

  王献幼时有博学之誉,有友欲见之,父令出,友曰:“治何经?”曰:“《尚书》。”友摘经中之句云:“可对之。”公即答焉。友曰:“宰辅之器也。”后十七登进士第,官至学士。取《尚书》语而稍易之,句字俱足相当。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乐天《长恨歌》。
  梨园子弟白发新。

  王荆公作集句得此句,欲以成语作对,久而未得。一日语蔡天启,天启应声答之。公大喜,所对工甚。

  与我周旋宁作我;
  为郎憔悴却羞郎。

  晋人语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也。”苏东坡集成此语,以为好句,只是无对。晏元献曰:“只消道‘为郎云云’。”是以双文之诗答之也,可谓工甚。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飞来。

  晏元献援此古诗之句而欲对之,经年不能。王琪闻而答之。出句颠倒其词,文法潇洒有致,不谓亦有此的对也。

  当面输心背面笑;
  翻手为云覆手雨。

  出句是杜甫诗,苏东坡引《结交行》答之。意合而文亦工。

  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八千户冠军侯。

  出句是唐诗,王安石引《久旱得雨》答之。于数目字俱能相称,亦佳。

  刘蕡下第,我曹应耻登科;
  雍齿且侯,吾属已知无患。

  王凤洲同王质山坐,听一知己捷音虚所望。凤洲因举前二句。顷之,又有报一知己迁官,质山又举后二句。两人之言,合之为对,出自天然。然必考其当时知己下第迁官之事,方知其妙。

  耳无闻,目无见,睨而视之;
  上如揖,下如授,鞠躬如也。

  闽中有赵某,祖孙父子间,一聋一瞽一斜视,有嘲之以此对者。又某家兄弟叔侄皆驼背,遂以答之。俱述书语,切合两家形状,何其巧也。真足令人解颐。

  小德役大德;
  先知觉后知。

  樊迟请学稼;
  颜渊问为邦。

  何景明八岁时,善属对。师命前对,何应声答之。及师讲樊迟章,又出后对,何亦应声答之。后以进士为提学,所答两对俱工。

  为巨室必求大木;
  行王政勿毁明堂。

  唐寅幼随父闲步县学,时县学方构大木修辑明伦堂。父命此对,寅应声答之。时同步者惊异。后中解元。书语固为可对,亏他幼时即会得来也。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永乐初,有士人赴举祈梦,神告以“礼乐”二句,士人拟为文为论以待,及乡举登第无验。后官礼部郎中,文皇与群臣宴,以“流连”二句命对。士人忆及梦中闻神所告,遂欣然以“礼乐”二句进之。上大悦,擢礼部左侍郎。尝见一刻本,出句是“礼乐”二句,对句是“流连”二句,谓天顺再登极后,益重文士,暇即入翰林院听讲。一日柯潜退朝,遇商辂于午门,商问:“何宴也?”潜曰:“因皇上出对,未及还也。”因举“礼乐”二句以告。商曰:“天下物,何无对,但对以‘流连荒亡’二句何如?”愚谓此二句,文法虽可相对,而非佳语,似不可以告皇上也。岂知文皇益重文士而不之罪,故敢以此进规欤?向尝疑焉。今见《玉堂》之所录者如此则为妙也。故从之。

  小人近之不逊,远之怨;
  君子威而不猛,恭而安。

  王洪少时与书童偶语,师见之,命以此对,王应声答之。后十五岁中乡魁,十六登进士。此为少时之对,便自工巧。

  宰予昼寝,于予与何诛;
  子贡方人,夫我则不暇。

  汪圣锡为秘书监,食罢,就枕不起。或谑以此句,众未有言。汪曰:“有一对,虽于今事不切,然却是一个出处。”因述之。同舍合词称美。句固相称,更有反讥之意,故佳。

  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各言其志;
  回虽不敏,雍虽不敏,请事于斯。

  刘昌幼敏,八岁入庠。宗师见而异之,曰:“汝尚幼,何急于进也?试汝一对,对好,容汝在学。”刘遂答之。宗师曰:“好,若试文好,容汝科举。”试后宾兴第一。两个“何如”之句难于偶矣,亏他想得两个“不敏”之句,为的对也,且与宗师容汝在学之意有相关处,所以为佳。若以“斯语”对“其志”,更工。因亦是仄声,故去之而以“斯”字作押也。

  文质彬彬;
  威仪棣棣。

  文质彬彬君子;
  唇吻棣棣小人。

  邹亮,长洲人,少博学。八岁时举止方正,有轻薄辈戏以前对,邹答之。其人又加“君子”二字令对,邹又答之。其人惭而退。后太守况钟荐之于京,命为学教,升监察御史。前以《诗经》对《四书》,其句已工。“文质”之语虽是赞词,而轻薄之辈却是戏之。当时言词,必有其可恶者,故以喋喋小人讥之也,亦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非熊非罴,非虎非螭。

  非熊非罴,非虎非螭;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苏州常熟施显幼时,师以“不愤”二句令对,施以“如切”二句答之,师惊喜。与其父言之,其父曰:“果如能对,即对‘如切’二句来。”施以“非熊”二句答之。其父大喜。适友人来,与言之,友人曰:“呼来见之。”及见施,谓曰:“‘非熊’二句,再有所对否?”施曰:“易耳。”又以“如金”二句答之。友人曰:“真天才也,书中即有,亦思不及耳。”施曰:“尚有。”友人曰:“即对‘如金’二句。”施又以“知微”二句答之。友人羡赏,与他人言之,他友即叩之,曰:“可再对‘如切’二句?”施以“有冯”二句答之。他友曰:“可再对‘有冯’二句乎?”施复以“毋意”二句答之。他友曰:“可再对‘毋意’二句乎?”施更以“乃圣”二句答之。二客惊异曰:“大器无疑也。”公二十一岁中解元,二十二岁中会元,为庶吉士,改监察御史,有声。施先生幼时,便自经史皆通如此,且思无不通,应对如响,真属奇才,令人敛羡。若以愚见言之,诸对之中,以“如金”二句对“非熊”二句,宇义音韵俱工。以“知微”二句对“如金”二句,以“有冯”二句对“如切”二句,俱字义未工。以“毋意”二句对“有冯”二句,又音韵未工。若以“有冯”二句对“知微”二句,以“乃圣”二句对“有冯”二句,则字义音韵俱工矣。然当日之随机应对者,固不能如是拘也。且取其幼时之学博思敏,亦不必如是论耳。

  孟孙问孝于我我;
  赐也何敢望回回。

  有官县二尹者,祖出蒙古。莅任时,出此对与庠生属,一庠生答之。蒙古古号回回国,不通中国文理,因以诮之。既如是出题,则宜如是作对也,亦趣。

  子华乘肥马;
  尧舜其病诸。

  一太监门下,有拨律监生将应试,例考送乡试。太监曰:“某不识文字,只属对,对好便送乡试。”因指《四书》出此对,监生答之。太监曰:“好,送去。”盖太监不通文理,认“其病诸”为“骑病猪”故也。虽属戏谈,亦足解颐。

  ○○以上是全用成语。

  ○自措他词以成语合意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高则诚七岁时,颖异不凡。邻有尚书某,绯袍送客,高适自塾归,时穿绿衣。尚书呼而语此对,高应声答之,尚书大惊异。以幼童而敢谑及尚书,固已有胆,对句尤为巧妙,岂非天授者耶。

  虾投汤内换扛袍,鞠躬如也;
  蚕入丛间成白茧,中心藏之。

  又有以“落汤虾子”句为解缙所对者。谓解与同僚道经吴下,同舟饮酒,见水中青蛙,同僚因出此对而解答之。后一士人述解所答,而改成此对,有友复答之如此。此其所对亦工也。

  蝉以翼鸣,不啻若自其口出;
  龙从角听,无乃不足于耳与。

  李东阳同友人闻蝉鸣而云:“蝉声在翼下出,有之乎?”友人云:“即如龙听在角也。”李因出此对,友人答之。“翼鸣”、“角听”,俱为物之仅事。以“龙”对“蝉”,确矣。尤妙在下句,亦以书语合其意也。或谓宋皇问王季海曰:“聋字何从龙耳?”王曰:“《山海经》云:‘龙听以角,蝉鸣以腹’,则云蝉以腹鸣,亦可。”

  泾渭同流,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炎凉异态,夏则饮水,冬则饮汤。

  许大绶幼时敏捷,一日师命此对,即答之。后以状元及第。对引《四书》二句,可谓工甚。

  日日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
  时时来扰,何许子之不惮烦。

  许衡嗜学颖悟,叩虞集不遇,再叩又不遇,盖有所私而他出也。许题此句于案,虞归见之,即书所答于后。妙在书句,有虞公字、许子字,能合两下之姓也。

  君谈诗何敢思无邪?
  子读礼胡为毋不敬。

  陆彭南,字去邪,与陆伯灵齐名。伯灵字子敬,去邪负诗名于时。子敬有丧,时当读礼,子敬戏出此对,去邪答之,人称敏妙。所对之句,各以其字反戏,语意俱工。

  吏典争南北,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强”,俗字胜也。
  相公要东西,东夷之人也,西夷之人也。“夷”影“移”。

  有两吏员听选典吏,一欲北者得南,一欲南者得北,两人争之。文选司命以此对,一典吏答之,文选司遂易之焉。官以所馈之多寡请典史,而典史寓言以借京债馈文选也。两下引《四书》语俱妙。对句“东西”二字是指物言,却能对于“南北”,可谓巧甚。

  重瞳项羽重瞳舜;
  九尺曹交九尺汤。

  林聪幼时,一客遇而见之曰:“此子目奇,乃重瞳也。”因出此对,林答之,客大称赏。后林以状元及第。俱以成语而颠倒出之,对句亦为自然也。

  赵中贵指鹿为马;
  齐尚书以羊易牛。

  赵太监饮齐尚书园中,见鹿驰入阶侧,齐戏以此对,赵答之,二人大为抚掌。各用成语,而以“道”字与“齐”字切合“中贵”、“尚书”之姓,是为恰好。

  斫竹编篱遮嫩笋,弃旧怜新;
  镕金作弹打飞禽,为小失大。

  黄山谷一日同秦少游闲步竹园,见取竹以遮四围,黄出此对,秦答之。对句亦稳。

  东风吹倒玉瓶梅,落花流水;
  朔雪压翻苍径竹,蒂叶拖泥。

  李西涯往一学士家,见书斋中梅花一瓶被风吹倒。李出此对,学士答之。各下句俱以成语形容上句,可谓绝似。

  霜钟在架,大叩大鸣,小叩小鸣;
  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一士人闻钟鸣,以此对命其子,其子答之。“大叩”二句是成语,则“胡来”二句谅亦是成语也。以此为对,可谓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2-27 11:58 , Processed in 0.09994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