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2|回复: 0

我喜欢的宋词(19) 波去波来思未休

[复制链接]

1990

主题

16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879
发表于 2023-11-22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波去波来思未休
原创 张项学 悠雲詩笺 2023-11-22 00:06 发表于广西
我喜欢的宋词(19)


波去波来思未休

张项学

   



八声甘州

北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是一首思乡怀人词,与作者其他词不同的是,这首词既有苍茫悲壮,也有婉约柔情。其中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句,就连一直瞧不起柳词的苏轼也感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全词起伏跌宕却又结构严谨。上片由看到思,由思到怨。暮雨、清秋、霜风、关河、残照,是登楼所见的萧瑟秋景;“苒苒物华休”是作者面对“红衰翠减”的沉思。这里的“休”,不仅仅是因为“红衰翠减”,也包含着作者的无穷感叹和满腔愁绪。下片由思乡到叹自己飘零,抒发了太多太多的无奈;由想佳人到推及佳人想自己,将思念双方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思念双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恩爱。



这首词下字精准。起句一个“对”字,破空而出,一展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阔达境界。第二意群由一个“渐”字领起,准确地反映了秋雨洗过,自然界景色的变化过程。过片的一个“望”字,既反映思乡心情之迫切,又表达了羁旅之愁和飘泊之恨。其实,这个“望”字也是贯穿全词的一根主线,所有的议论和抒情无不围绕它而展开。



  词中多处化用前人诗句。“红衰翠减”,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一片凋落衰败之景,更使人增添无限愁思。



  “无语东流”,出自唐代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二首 其一》“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用在此处更彰显惆怅苦闷之意。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这里的“误几回”,很容易使人想到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跃然纸上。



图片


“争知我、倚阑干处”,化自杜牧的《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这里的“争知我”蕴含着多少人们难以想象的隐情,也吸引着读者想去探索作者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自柳永后,词人钟爱它。晁补之有“此情向、阿谁分诉。那里思量,争知我,思量苦”;张元干有“争知我,办青鞋布袜,雁荡天台”;赵长卿有“争知我系如匏,便蹋月良天任教。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清末潘飞声有“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



作者很善于运用双声叠韵词。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相互配合,以声为情,声情并茂,时而嘹亮,时而幽咽,更好地表现了作者起伏不平的心情,同时朗朗上口,宜读宜唱。



    读罢柳永这首八声,又想起雨霖铃。思乡怀人是因为离别,那离别又是因为什么?无论如何,总会有牵肠挂肚之感,扼腕击节之叹。有些事感也无奈,叹也无奈。做一首八声以了此文。



八声甘州•别意

张项学

  问茫茫碧海有多深,惟余拍波声。看兰舟帆远,苍天暮近,潮水趋平。未觉时长日短,冉冉月将明。柳岸垂丝摆,织彩牵星。      几度举杯相祝,更诗吟歌赋,欲别难行。梦终南访道,函谷听鸡鸣。幻瑶台开云拨雾,溯千年、青塔绕黄莺。风过也,囊留旧忆,日上新程。



悠雲作于拾贝斋

2023/1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1-16 01:54 , Processed in 0.09433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