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3|回复: 0

被人遗忘的中和节 张项学

[复制链接]

2075

主题

175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024
发表于 2024-3-10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被人遗忘的中和节
原创 张项学 悠雲詩笺 2024-03-10 00:06 广西
被人遗忘的中和节

张项学



今天是二月初一,中和节。中和节原来是在正月晦日,也就是正月的最后一天。贞元之初,唐德宗李适平息了朱泚、李希烈叛乱,改元“贞元”。或许是他觉着晦日不吉利,看中了二月天气转暖、万物复苏的明媚,征求了宰相李泌的意见后,把中和节改到了二月朔日,也就是二月第一天。李泌还提了建议中和节皇帝要宴群臣、赐尺,民间送生子、祭句芒神。



改中和节一事,可以在唐德宗时曾授礼部侍郎吕渭的诗里得以验证。吕渭那首诗的名字就是《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唐 · 吕渭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鸟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唐德宗李适改了中和节的日子后,采纳宰相李泌的建议,每逢中和节大宴群臣。兴致高时,李适自己还亲自作诗,让群臣奉和。



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

中唐 · 李适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中和节皇帝要向大臣们赐尺,以此勉励臣下治理政事裁度有方或者是天子所赐之尺。唐德宗时授太子校书郎的李观在他的《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一诗中对这一点解释得很明白。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中唐 · 李观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中和节要祭句芒神。句芒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东方之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民间在中和节要酿春酒祭祀句芒神,以祈求丰收。从北宋太平宰相晏殊的诗里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奉和御制中和节

北宋 · 晏殊

正元崇吉序,实历记良辰。

营室彤曦转,勾芒令祀新。

尧蓂方告朔,汉酎更宜春。

菖叶农耕候,如膏洒泽频。





明代依旧保留着中和节,明末官至平越知府的张萱作有《己未中和节柬韩寅仲 》。张萱在中和节规劝韩寅仲,但韩寅仲后来还是辞去了湘潭令归隐故里。



己未中和节柬韩寅仲

明末· 张萱

春光殊澹荡,令节是中和。

斗酒喜初熟,啼莺何处多。

闻君亲药裹,有客理渔蓑。

欲向桃源去,迷津可若何。



图片

   从文化看,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源远流长的思维理念,表达的是守中正、共和谐的一种理想状态,反映了自平民到统治者祈求和顺安泰的一种愿望。国家对此也是非常重视,2011年05月23日,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辰中和节

张项学

新春初绮丽,盛世正阳和。

昨日送穷少,明朝迎富多。

句芒催勃发,玄冥润婆娑。

人播辛勤意,田流翡翠波。



甲辰二月初一

悠雲作于拾贝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5-13 05:17 , Processed in 0.25729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