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7|回复: 0

【诗联理论选读】(10)论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复制链接]

579

主题

1400

回帖

801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015
QQ
发表于 2022-11-1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论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戴铁杵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统称格律诗。格律诗篇幅小(绝句四句,律诗八句),但要以小见大,以情感人,这就要求作者切实把握好两点:写什么和怎么写。

一是写什么,一定要做到谋篇在先,动笔在后。要先有写作的目的,也就是想写什么,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明确你要告诉读者什么。诗言志,歌咏言。你的作品能感染和打动读者吗?你的作品贴近时代、贴近民生、贴近生活吗?你的作品为读者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正能量?这些事先都要慎重考虑的。毛主席篇篇诗词都紧扣时代脉搏、鼓舞人们斗志。我们常读杜甫李白的诗,他们的诗也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环境、人或事。远离生活、凭空臆造、拼凑脱离实际的诗、词,这就完全偏离了文艺的方向,自然写不出什么感人的作品。我们必须经常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用以指导自已的创作实践。

二是怎么写,要保证脉络清晰,不仅要让读者看得明白,更要让读者受到启迪共鸣。这就需要精心安排章法,把握好起承转合。
本文绝句为例,结合学习体会,分析格律诗的起承转合: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有味。

起承转合是创作诗文的基本章法。
(1)所谓“起”就是“起头”,“万事开头难”。古人创作诗歌非常重视起头,并且对起头有很多讲究,有所谓的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等等。诗文创作,头如果起得好,就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2)所谓“承”就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之间紧紧地联系起来,上下关联,前后呼应,或总接,或分承,或暗接,或明顺,或舒缓,或湍急,或如徐徐春风,拂面而来,或如开闸之水,咆哮而下;
(3)所谓“转”就是转折、转换,由情转到景,由景转到情,由彼转到此,由此转到彼,由事转到理,由理转到事,由物转到人,由人转到物,或顺势而转,或乘势而上,有如奔腾咆哮之江河,遇千重高山之阻挡,曲曲折折向东奔流。一首诗写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如果转得好,转得神,转得妙,转得出其不意,转得出神入化,就能使作品跌宕起伏,势若奔雷。所以历代诗人无不在转上绞尽脑汁,以求收到“摄人魂魄”之功;
(4)所谓“合”就是结尾,结束全文。结尾往往是诗文的精华之所在,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结尾有两种结法,一是明结,一是暗结。明结就是通过结尾直抒胸臆,阐明事理,抒发感慨和豪情;暗结则是以事说理,借景抒情,用事件和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给人以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结尾往往是诗歌的高潮,合得好,合得妙,就能使作品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意境深远,引人深思,言虽止而意无穷。

起承转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完整组合。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总结、探索出来的最基本的创作手法。把握这种最基本的创作手法,对于初学诗歌创作的人,尤其是对初学格律诗创作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工具。刚入门时按照起承转合的路子进行创作,能够使我们在蹒跚学步的路途当中少走弯路,少摔跤。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地检查一下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这种组合,检查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反复诵读,通过诵读,看看自己的作品是不是一气呵成,是不是连续贯通,是不是起伏跌宕,是不是首尾呼应。当然,创作有法,创无定法。格律诗的创作,要按照起承转合的路子进行,又不必把它当作教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在菱湖严凤英雕像前》
戴 月(77年7月写于菱湖)
含颦似有万千言,欲说还休见泪痕。
惟爱菱湖清澈水,要它洗去一身冤。
这首诗前两句就直写在严凤英雕像现场的所看所想。应该说很有画面感。第三句转接,写菱湖清澈水,为什么呢?第三句目的是引出结句:要它洗去一身冤。结句是点题的。艺人严凤英在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的演出深得老百姓爱戴。文革中她投菱湖自杀,冤呀。“要它洗去一身冤”,是虚写。但就这虚写恰恰点题了。短短四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艺人的尊重,对文革动乱的愦恨。这是七绝的较为通常的写法。总结就是: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结句虽由实返虚,但能让读者看到诗的灵魂和神韵。

舟泊池州
戴铁杵
舟泊池州众仰贤,安良除暴万民天。
而今百姓反贪吏,岂可多沾不义钱!
注:包拯曾任池州知府。

起句“舟泊池州众仰贤”,开门见山,直接明起。题为《舟泊池州》,起句只用四字后随即写情,池舟暂泊目的是“仰贤”。

承句“安良除暴万民天”,递进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意思更进一层递进关系。写诗一般要遵守的原则是:情要有景做铺垫;景要靠情去升华。在布局谋篇的时候,是离不开景和情的。
一首诗有了起,接下来我们看如何承接呢?那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顺势而发,也就是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要做到一个“紧”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篇的第一个过渡。承句一定要生动,句意要开阔;要清楚明白;要通贯全篇。承句不但内容要相承起句,承句的情感更是要和起句的情感协调。承句的字,就必须注意剪裁“炼字”。起句后三字“众仰贤”,仰贤什么,承句紧扣起句,“安良除暴”,万民拥戴,百姓心中的青天。
转句“而今百姓反贪吏”,是进一层转法。推进一层,又叫做层层递进,是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与起承是关合的。转折,也叫发展,即把诗意推进一步,引向深入,来个突起,把诗境推向高峰。一般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忆前贤赞前贤是铺垫,不是主题。古为今学,古为今用,学前贤,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才是本诗要写的主题。但诗不直接写,而是站在民生的角度,民生的期盼,用“而今”作为转句,引出合句点题。这就叫,转句荡得开,合句收得回。
合句“岂可多沾不义钱”,发人深省!中国的反腐倡廉必须有制度约束,人民干部人民选,人民敢责万户候。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句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诗歌“合”,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明确主旨,拓出远神,感染读者,抒发情怀,勾起读者遐想等收结全诗。合,必使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回味无穷。总之,起句和结句。要做到一点就是“起的自然,结的深远”,首尾相映。
下面几首请各位分析。

次韵苏辙《邵伯埭别少游》
(七绝三首)
戴铁杵
(一)
春风送我赴邗沟,公务湖乡岂用裘。
树德树人心耿耿,志图百姓解忧愁。
(二)
傲骨原无媚眼承,清才总学玉壶冰。
谢安身后留佳话,造福民生慢友朋。
(三)
激扬文字为民谋,指点江山争上游。
敢问当今民父母:一生怎想万家求?


邵伯埭别少游(三首)
苏 辙
(一)
蒙蒙春雨湿邗沟,篷底安眠昼拥裘。
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二)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新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未嫌罪垢污交朋。
(三)
高安此去风涛恶,还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将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注释】 1:子由,苏轼之弟。苏轼曾任杭州、苏州、扬州等地方官。苏辙,字子由,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著有《栾城集》。秦观,字少游,江苏高邮(距邵伯仅三十公里)人,北宋著名词家,著有《淮海集》。2:“笔端”、“袖里”二句,乃作者盛赞秦观才能,留墨于壁者,犹如群鸦飞集;藏于袖者,仿佛冰雕玉琢。3:“送我”、“未嫌”二句,写秦观对作者的深厚情谊,言从高邮送至邵伯,也不怕我这个罪臣连累了他。4:高安,县名,唐置,在今江西省。风涛恶,暗指当时政治斗争之激烈,言作者遭贬至高安,处境艰险。

次韵子由邵伯埭见别(三首)
秦 观
(一)
孤蓬短榜溯河流,无赖寒侵紫绮裘。
邵伯埭南春欲尽,为公重赋伴牢愁。
(二)
青荧灯火照更深,逐客舟航冷似冰。
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三)
冠盖纷纷不我谋,掩关聊与古人游。
会须匹马淮西去,云巘风溪遂所求。


邵伯情
(七绝四首)
戴铁杵
(一)谢公祠
谢安身后尚留祠,树植甘棠百姓知。
造福一方图伟业,与民常诵召南诗。
87年3月,我当选邵伯镇人民政府镇长,从此走上为人民服务的从政生涯。古镇邵伯乃是我第二故乡。
谢安出镇广陵时,曾领导邵伯一带民众筑埭防洪,民思其德,比之召伯甘棠。

苏东坡在扬州为官时,曾和弟子由在邵伯待过。顺便说一句,诗一定要联系实际。有人没去过黄山,没见过梅花,你怎么能写出游黄山感受和梅花神韵呢?

(二)来鹤寺
芳草萋萋黄鹤楼,晴川鹤杳恨悠悠。
傍河有寺名来鹤,今日松高引鹤留。
来鹤寺:正统六年(1411)僧元程重修时,有双鹤绕梁,因名来鹤寺。寺前曲径,名神路,为邵伯风景绝佳处。寺有重千斤铜钟一座。苏轼撰有《邵伯埭铜钟铭》:“无量智慧火,烧此无明铜。戒定以为模,铸成无漏钟。以汝平等手,执彼慈悲撞。声从无有出,遍满无边空。"
今日松高引鹤留,暗指招商引资、引进人才。

(三)邵伯湖
湖水清清湖水茫,凭堤西眺远通扬。
无愁要算渔家女,一曲“芦花”水国香。
邵伯民歌:《拔根芦柴花》。

(四)甘棠树
闲庭小坐话前骄,秋尽甘棠叶未凋。
最是古稀豪气在,扬帆敢弄运河潮。


一首好的绝句,单句可以不出彩,但是整体必须是漂亮的,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以一个五绝为例来看看: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整篇一句一句地看,并无好句,但整体却是一首好诗。为什么说这是好诗呢,因为这首诗采用了倒叙手法,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原因。句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提笔写时,心中先要有个构思。也就是写诗首重谋篇。
下面我们通几首例诗来看一下绝句的章法。例如: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细看这首诗的起承转合:
起句非常自然;承句做进一步描写;转句用了一个问句;合句答的耳目一新。再来看一下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算是转得较暗,相当于:(但是)儿童相见不相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悲慨中不失爽朗之气,既写实,又浪漫;既伤感,又幽默,正是盛唐气象的最好写照。通过一个“莫”字来转。
通过以上几个例诗我们可以看出,绝句,一个好的转结,能让全篇出彩。关于起承转合,主要还是靠自己多读前人作品,细品而领悟。这种章法的布局要求是: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

另外,像一些章法较好的作品建议大家仔细品读,可能对你们的创作会有大的帮助。王昌龄、王之涣的,都可以。唐诗三百首中的七绝,大多是章法很好的作品,好好用心品悟,必有收获。下面我们着重详细分析绝句的起承转合。
一 起要平直
“起”又叫起调、发端、起句、起手。我们通常把绝句的第一句,称之为“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起”与“承”,“转”与“合”却难于截然分开,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起”的首要任务是宣示主题,其次则是为全诗定调。
起句,常用的写作手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
如王勃的《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题为《九日》,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
又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题为《虢国夫人》,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

2、暗起,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
如于谦之《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题为《咏石灰》,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又如黄巢《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为《菊》,并不不直接道出,只是暗中点出题意。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一般是借景起的比较多
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
又如韩翃之《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先以景陪衬,引出主题。

4、景起,借景物起句,应用比较多。或即景生情,境界阔大;或刻画气氛,用做烘托。
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又如: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再如: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这里需要讲下,诗的起句,未必是第一句,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起句有时候可以是两句。
先景后情,情景相生。那么这个景一般就是在刻画情景来烘托氛围。
以上几种起句的方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往往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是我们起句的目的之一。尤其是绝句,绝句篇幅短小,要在起句的时候就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

5、反起,不从题目正面写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如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6、引起,引起是说以眼前的景物,即景生情。
如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这个和前面的景起略有不同。这种是即景生情。

7、兴起,兴起—--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有两种表现形式。
如李频之《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8、起句发端突兀
这类手法,多用精警之句来打动读者。
比如子建的 一首诗的开头: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这句的意思是说太阳下山,本身意思没什么,此类手法多是把作者的强烈感情溶入到大家常见的平常景色当中,来抓住读者,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起句的方法,如用问句起问,承句或者承转合都在回答,还有很多起句的方式,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很难给这些起句的方式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归纳。正所谓文无定法。

诗的开头,是统领全篇的。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凤头”之说。我们介绍过“起”的方式有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起”法,都力求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绝句的篇幅很短,须珍惜文字,总的说来,第一句就应切题。切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名之为“直切”,第二种名之为“意切”。

李白就是一个长于采用“直切”切题法写诗的大诗人。如
《峨眉山月歌》:起句为“峨眉山月半轮秋”。
《望天门山》:起句为“天门中断楚江开”。
《早发白帝城》:起句为“朝辞白帝彩云间”。
这种将诗题中的关键词语直接嵌入绝句第一句之中的切题方法,就叫“直切”,也就是我们讲过的“明起”。有的诗家称这种方法为“承题”、为“点题”,叫法虽不同,其旨却是同一的。
所谓“意切”,即在诗的起首一句中,见不到标题中的任何一个词语,但其“语意”却是切合诗主题。诗人有意隐隐地将题意融化在诗句之中。

王建《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请小姑尝。

王之涣《登颧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使用的也是“意切”起句手法。

常用的“意切”起句法以下面三种为常见:
1、起兴法。
所谓起兴,就是先咏他物,借物寓情,触景生情,以引起所咏之词。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筑关防边,汉守关备边,这是古代汉民族的日常历史任务。因守关,曾产生过很多很多可歌可泣的边塞诗歌。《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别离也。”诗以“秦时塞月,汉时边关”起兴,既切题,又能引人产生联想,细细咀嚼,耐人寻味;历来被视为最美最好的起兴诗句。
绝句因篇幅短小,用起兴手法开头的并不多见。长篇叙事诗,长篇抒情诗则多用此法开篇。著名的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就是用起兴法开篇的一个成功范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诗人用孔雀不忍离去,导引出弃妇刘兰芝的悲剧。

2、写物写景,烘托气氛法。
绝句以写景写物为开头,较为常见。如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不仅“起句”写景,“承句”也写景。以随风飘零无定的杨花和悲痛啼血的子规起兴,来渲染浓厚的感伤气氛,以寄寓作者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与李白送王昌龄诗,其起句手法,当属同一机杼。

3、用疑问起句。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即题设问,下得飘忽突兀,振起全篇,暗点诗人对时序暗换,秋季突来的惊悸与悲哀。”(李梦生语)
诗的起首一句,如何写,方法很多,如何运用,须具匠心,应即情即景,灵活剪裁,既要平直,但又不堕平庸。

二、承要舂容
写作诗词与写文章一样,开头既毕,就应立即围绕主题展示题材,造像造境。绝句的“承”、“转”是集中展示题材的关键部位,须认真对待。
何谓“舂(chong) 容”?舂容就是“文辞引物连类,穷尽变化,宫商相应,金石和谐,雍容畅达”;所展示的题材,所应刻画的形象,具备独特的典型性,分量重,劲头足,像美意浓,意境融彻,既生动逼真,又最能传神达意。
岑参有一首叫《逢入京使》的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读这首诗就让我们回到了公元749年,看到岑参远赴西域任职,他告别长安城中的妻儿父母,驱马踏上漫漫征途。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路上,遇上了一位老相识,立马交谈,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要托他捎封家信回去。《逢入京使》这首诗可谓是岑参当时实际情况的真实纪录。
诗的第一句写眼前实景。“故园”是指远在长安城中自己的家,“东望”,指长安在西域之东,“路漫漫”是指道路没有尽头,尘土飞扬。
岑参远谪边关,道路艰辛劳累,东望故园,思亲思乡之情急切深沉。急切深沉到什么程度?诗人不用“很深”、“很苦”、“想念得快要死了”这些抽象字眼;而把一组“眼在流泪,双袖在滴泪”的镜头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典型情节,典型场景;用典型场景,用典型生活细节做诗句,这就是“舂容”。所以,绝句的“承”,力度要大,味道要浓。展示的题材要丰富、生动、典型;所描绘的形象要丰满、完整、高大;所造的意境要深、要美、要融彻。
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
介绍承接的几种写法:
1、并列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内容并列。
如唐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句写朱雀桥的草花,次句并列写乌衣巷夕阳,有对仗的美感。

2、因果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内容有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的关系。
如唐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首句写女主人驱赶讨人喜欢的黄莺,这是为何?次句承接首句写“打起黄莺儿”的原因:因为你在树上啼叫会惊醒我的美梦。

3、连贯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是先后连贯关系。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二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首句写“故人”向西告别黄鹤楼,次句则承接写然后去扬州。

4、递进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意思更进一层,是递进关系。
如唐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首句写诗人被贬岭南,在空间上隔绝家乡;次句进一步承接写时间上也隔绝,杳无音讯,加强了诗人遭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乡亲人的不尽思念。

5、比兴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是比兴关系。
如宋朝林升《题临安邸》一、二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首句写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次句承接写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金人夺取汴京以后,南宋君臣只好从北方迁都到杭州避难),在西湖上仍唱歌、跳舞,到何时才会停止?他们正如“楼外楼”一样,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还是唱歌、跳舞!用了比兴手法去承接,强烈地讽刺了无能的南宋政府。诗人的爱国情操颇深!
此外,还有其它承接开头的写法大家以后自己留意一下,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诗的承接,应注意与题目相关合,并紧接起句的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如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题为《瑶瑟怨》,其主旨在一“怨”字。诗中却无“怨”字,而从“梦不成”叙起,用反起之法,承句紧接起句,用“碧天夜云”衬映出“梦不成”意态,语意方能连贯。说明承句要和起句紧挨着,不能跨度太大,要是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例外,比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所以承句如何写,要和作者的布局及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关。绝句的承接,还是上面那句话:要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如果说,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都在起句上了。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承句,就可以写的浑厚,雄壮,气势磅礴。总之,大家要记住,承句,顾名思义,就是承接起句,要承接的紧凑 。作为起句的进一步描写,笔墨多是为主题情感渲染氛围,一般多是以写景为主。

我们上面讲过并列式承接、因果式承接、连贯式承接、递进式承接、比兴式承接。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反接法。反接法,采用与上联(或上句)相反的意思来突出主题。如王维的《鹿柴》,首句说“空山不见人”,次句却说“但闻人语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

三、转要变化
绝句的第三句与第二句,是用来展示题材,塑造形象,刻画意境的。如果说第二句所刻画的形象是平面图象的话,行文至第三句时,就必须变换角度,采用全息摄影术,刻画出三维的立体图象。如果第二句写“外貌”,第三句应转为写“精神”;如果第二句既写了“外貌又写了精神”,那么第三句就应转为写“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如果第二句写的是静态,那么第三句就应转为写动态……总之,要以主旨为中心,或转换角度,或转换场景,或转换意绪,或转换气氛,或转换……我们来看一首绝句:
司空曙《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以淡泊闲雅的语句描绘江村情事,风韵天然。全诗扣定“不系船”三个字。
起句点出夜钓归来,懒系渔船。次句承上说明地点、时间与人的心情,补充不系船的原因。
三、四句转换角度,宕开一笔,不继写钓鱼人的活动,而写“不系”之船,以“纵使”领第三句,写风吹不系之船;而后再翻过一层,以“只在”相呼应,另辟一景,写第四句,说船不一定会被风吹走,即使吹走了,也只在芦花浅水边,无须为船而担心。
如果说,诗的第二句提供的是一幅渔人夜归图;那么第三句则是渔船被风吹向“芦花浅水边”的画面。两幅图画都是江村生活的典型写照,它们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但不雷同,不重合,这就叫“转要变化"。
在此还须指出,“江村月落正堪眠”所提供的是由动入静的生活画面,“纵然一夜风吹去”则是由静到动的场景,两组镜头之间有一个跳跃,既有情感跳跃,也有情节跳跃,场景转换。这个跳跃或转换不能太近,不能近到没有距离,不能近到没有区别,但也不能太远,远到离题千里。这种情节的跳跃,场景的转换,也属“转要变化”的范畴。
这首诗,这样勾勒,起承转合机巧自然,流转圆润,在曲折变化中,诗意不断深化。

很多诗评家认为绝句的第三句往往是一首诗的“转捩点”,这个“转捩”包括“诗意”和“诗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转捩,大家明白是怎么意思不?它本是流体力学名词,表征一种流动现象,转捩,即从层流到湍流的过渡。“诗意”的“转”体现在题材上,“诗法”的“转”体现在“宕开一笔……翻过一层……另辟一径”方面。
刘克庄《莺梭》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全诗通过对黄莺的吟咏,抒写热闹春光,生动逼真,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句,写春天里黄鹂在树丛中飞来飞去,将黄莺比作“莺梭"。
第二句,将黄莺的鸣叫之声比喻成织布机声。头两句为直写。
第四句,向莺梭发问,洛阳“如锦”春光,须多少精力,多少时间方可织造而成。此句为想象。
千百年来,人们都赞扬这首诗第三句的转捩,为第四句的水到渠成,架桥铺路,巧夺天工,不见痕迹。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教》中说,“绝句之法,婉转变化之功全在第三句。苦于此处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真可谓中肯之谈。
“转要变化”,就是要起用新题材,塑造新形象、新意境。但这个“转”,要围绕主题“转”,要在“起承”基础之上“转”,既要承前,还要启后,为结尾一句蓄势,作铺垫。
转句是把你看到的景物由内心消化后,再组织一个非常得体的语言来说明,是你对景物的见解或者期望。这就是一个从景语转化为诗歌的“转”,称转折,也叫发展,即把诗意推进一步,引向深入,来个突起,把诗境推到高峰。所以,“转句”也是最难写的,既不能转的太急,也不能转的太慢。转急了就会出现“起承”和“转合”之间的“断裂”,转的慢了,就像没有转,平铺直叙了,大家知道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不管什么体裁的作品,都不能平铺直叙,要跌宕起伏。所以转句要“荡”的开,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或由此及彼。或由物及人。但要注意的是,既要荡的开,合句也要收的回。
转句到底该如何写呢?下面介绍诗歌转折的几种写作手法:

1、实虚转折。即第三句不顺承次句写实景,转折写虚。
如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首句描绘夕照山实景;次句承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之景;第三句不再写实景,转为思索写虚:欲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吗?第四句收尾:应该不断攀登,迈上更高一层楼。暗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三、四句遂构成千古名句!

2、抑扬转折。即一、二句已成奔涌铺陈之势,第三句略作顿挫,形成节奏起伏变化,为第四句蓄足复扬之力。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作者遇赦归途中。前两句诗意奔涌直泻;第三句转折写岸边景物,先抑一笔旁景;尾句复扬,表现了诗人脱去劫后的轻松心情。

3、因果转折。第三句不顺起承句续写,而侧重与第四句构成因果关系。
如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渲染了送别的气氛。第三句转折另写劝酒辞:请君一定干了这杯酒吧;第四句道出原因:西出阳关后就难遇到这么知心的朋友了!中国古时的酒文化里也包含着忧伤、惆怅、鼓励和劝慰,一切尽在酒杯中。

4、景人(或物)转折。第三句不顺起承句写景,而是折向写人(或物),为第四句铺垫。
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一、二句咏山及原野,已到奇寒季节。第三句转折写一披蓑衣、戴斗笠的老者形象,为第四句蓄势。于是,在孤寒天底下,树立一个忘掉一切,专心垂钓的孤高清傲、凛然不屈的渔翁形象,令人敬仰!
又如刘禹锡《乌衣巷》的三、四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句、次句写了桥边花草和巷口夕阳之景后,第三句转折写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物):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现在飞燕去哪?第四句写燕子随便飞入了普通百姓家。燕子作为历史见证者,强调了今日的居民不同于往昔,暗示了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5、进一层转法。推进一层,又叫做层层递进,是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但必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而第三句即从“潜入夜”进一层着笔,转为以不觉中感知,也就是进一层转法。

6、退一步转法。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却下”二字既能呼应上文之“生白露、侵罗袜”,又能照顾下文“玲珑望秋月”句,退一步的转法,也有起句和承句写过去时刻,转句回到现在的。大家可以尝试着应用。

7、反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例如唐代贾至的一首诗: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借用东风、忽言有愁,与上文之意完全相反,即为反转法。

8、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例如
种桃道士知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知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两句写景,第三句结合题目的转法,但是这个没有扩大范围,只是结合。还有的就是扩大了范围,
此外,还有第三句转折写地点、发议论、写事情、用典故等等,不在此一一举例了。
总之,转句是主观意识上的衔接承句。转句是从承句转折来的。承句的景便是引发转句续情的重要条件。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片林子,那么转句就是林子上空的一层云彩。它是来自于景语却超出景语的一层意识。有了这层意识,我们何愁不会给读者一个思维力的空间呢?初学者,往往在转句中发生断裂。大家要掌握并合理运用这些写作手法,做到学以致用。

四、合要有味
起承转合的合句就是合一篇的终结之意。要根据开始确立的中心思想,来确定结句以什么为主。可以以自己为主,可以以景为主,也可以以情为主。总之,“诗言志”,合句收场可以是对上文景与情的收场,也可以对上文的情再作延伸,就是语言尽了,但是由语言所制造出来的意境未尽,让读者读完全篇后,会根据个人的情况往更深处感悟。是情景抒发到一个极致后的感悟。其实,合句就是合题,就是包容,包容起来了才是一个整体。如果诗的题目是全诗画面的一个标注,那么合句就如同标注的立意体现。
合句不要拖泥带水,要紧接转句,干净利落。这就要求,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句的意境上。以一字或两字接转句,使其连接、不断裂,要以意为上。可以明示,也可暗示,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不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也就是说,诗歌的“合”,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明确主旨,拓出远神,感染读者,抒发情 怀,勾起读者遐想等收结全诗。正如宋朝洪迈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明人谢榛也说:“结句当如敲钟,清音有余。”
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也就是解决议论文中“怎么办”的问题。但又必须与文章开头形成照应,正反两方面论证后,文章结尾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重申文章的论点,这样既可照应开头使结构完整,又可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最后根据情况或提出解决的方法,或发出号召,或作劝勉等。
结尾,有以下几种方式:

1、抒情收尾。即通过抒情议论,升华意境。
如杜牧《赠别》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此诗抒情的结句,是点睛之笔。读者不难想象,那彻夜淌滴的烛泪,不正是男女主人因离别而在伤心流泪吗?蜡烛尚能“替人垂泪”,离人之悲,更何以堪!意境深远,韵味绕梁。
还有比较出名的一首:
题鹤林寺僧舍 [唐]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2、以景收尾。即以景结情的写法,往往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洞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诗是以景结情的佳作。结句季节是春天,时间为夜晚,地点是郊外渡口,行人及船夫皆无,空空的渡船只剩悠然、漠然了。掩卷之余,读者仍能感悟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矛盾心情:选择出仕,自己有志改革却力不从心;选择归隐,不正像水急时的野渡横舟吗?景中含着扰人的忧思。
又如:《黄鹤楼闻笛》唐 李白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再看一首: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设问收尾。即以发问、反问作结。问得巧,发人深省!
如李白的《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此诗通过结句的明知故问,诗意拓展了:写出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不仅美在蛾眉,更美在一片等待中产生哀怨的苦涩、纯真的相思之情。巧妙一问,还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美人怨恨的原因是什么?是单相思?还是男子另有春花月?……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矣。

4、根据题目收尾
根据题目收尾一般有三个方式:
A、就题目收尾诗,一般是指命题诗的扣题。
B、从题收尾 也就说根据题目我们写出的某些情感或思想来收尾。
C、就题目用虚笔来收尾。
比如老杜的画鹰
结尾是“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意思是说鹰从画上下来去搏击凡鸟,来衬托画鹰的人的高超画艺。
诗歌的结尾,除上述四种常见外,还有陈述式: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还有对比式:如李白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对仗式:如柳中庸的“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还有用议论来结尾的等等。

综上,一是“以景结”: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二是“以情结”:即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三是“以理结”: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如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卒章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村居苦寒》的结句:“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由人及己,表达了内疚之情。《轻肥》的结句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四是“以问句结”。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
结尾应如何去“合”,笔法很多。这里用景、情语收尾要注意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但最终离不开一个原则:合,必使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回味无穷。总之,起句和结句。要做到一点就是“起的自然,结的深远”,首尾相映。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起承转合这种章法布局是绝句最常用的写作手法。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起承转合是为文章服务的。它们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总之, 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这个指的是出人意料,有新意等等。当我们表述的题材蕴含事物的发展顺序、情感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时,一般采用起承转合法。也就是说: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歌创作中的“起承转合”是很重要,但是,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就象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的:“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
来源:醉月诗苑公众号,选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2-28 14:47 , Processed in 0.11492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