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回复: 0

品读《水泉记》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7

回帖

578

积分

版主

积分
578
发表于 2024-9-16 0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心灵的归处与乡土深情
——品读王利军老师作品集《水泉记》,并题写书名

       收到王利军老师寄来的作品集很高兴,拆开快递包裹,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王老师的《水泉记》宛如一阵清风,吹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尘封已久的门,引领我重新走进了那充满温情与回忆的乡村世界。
      捧起这本书,仿佛握住了一把打开时光之门的钥匙。王老师以其真挚而细腻的笔触,将他多年来的见闻和感受娓娓道来。本书七十余篇文章,犹如七十余颗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每一颗都承载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王老师为人热情、诚恳,这从他的文字中便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乡村一草一木的热爱,这种热爱并非是浮于表面的赞美,而是深入骨髓的深情。作为农民,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些熟悉的场景、亲切的人物,以及乡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书中所描绘的农村老家和城市生活的记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市的生活尽管充满了机遇和繁华,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那么陌生和模糊。相比之下,乡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季节的更替、每一次邻里之间的寒暄,都充满了温暖和真实。这让我不禁思考,或许在我们奋力追求城市的梦想时,忽略了乡村那份最纯粹、最质朴的美好。乡村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之所,无论走多远,那份牵挂和眷恋永远都在。
      《水泉记》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着乡村的风景和人物。那沿着渠边的一行旱柳,承载着家族的记忆,爷爷和父亲栽种时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而水泉地,这个作者少年时期开始的地方,更是占据了他记忆的绝大部分。它不仅仅是一块土地,更是心灵的归宿,是灵魂得以安放的家园。在这里,作者经历了成长的喜怒哀乐,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王老师对细节的捕捉和描写所打动。他能够将一个普通的农舍、一场乡间的集市、一次田间的劳作,描绘得如此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比如《麦收》中,在描述农忙时节时,他写道:“一垄垄金黄的麦田铺满田野……落场人站在麦粒落下一边,扎着马步,双手扶扫帚。每当麦粒落下,便挥动扫帚从左扫起……”这样的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辛勤与收获的喜悦。同时,他对人物的刻画也入木三分,通过简单的动作和神态,就能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比如《在三原租住的院子》中写道:“我习惯叫他老王,其实他的年龄不大,也就是四十出头,一米六五左右,国字脸,庄稼人的微黑肤色。人不胖,但看着很壮实。县城不大,在城区蹬三轮拉客……”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除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描绘,书中还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面对城市与乡村的选择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试图在城市中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却发现自己的灵魂始终无法融入其中。这种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和对生活意义的探索,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是否在忙碌的奔波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王老师在自序中提到,只有每天写一点文字,才能得以安心。这种对文字的执着和热爱,让我敬佩不已。文字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表达的工具,更是一种与世界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方式。通过文字,他记录下了那些即将随风而逝的记忆,留住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瞬间。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这些文字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读完《水泉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乡村的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美好。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我们走多远,乡村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有些地方可以容身,有些地方足以安放灵魂。”而乡村,就是那个能够安放我们灵魂的地方。
         在当今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和温暖。《水泉记》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现实与回忆的桥梁。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思考未来。感谢王利军老师用他的文字带给我们这样一场心灵的盛宴,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水泉记》的人,都会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和力量。它会像一颗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寻内心的声音,去寻找那片能够安放灵魂的地方。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对乡土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让心灵找到真正的归宿。

宗银贵,河南濮阳人,农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12-28 16:39 , Processed in 0.08818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