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0

【诗钟临屏1511期】辘轳格“竹•风”(不限字位)(主评:刁 宁)

[复制链接]

616

主题

8

回帖

540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404
发表于 2024-12-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诗钟临屏1511期】辘轳格“竹•风”(不限字位)(主评:刁 宁)
原创 联都空谷诗钟社 联都空谷诗钟社 2024年12月02日 09:31 湖南


联都空谷诗钟社.webp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陈伟明题)

   

“联都空谷诗钟社”第1511期(诗钟)临屏赛结果公布


一、总策划

潇湘妃子 竹山布衣



二、评委

终  审:吴海燕  涂飞舟

主  评:刁   宁

助  理:刁   宁

编审团队:涂飞舟、戴 新、刁 宁、赵国生、杨成志、向 嵘、王香兰

责任编辑:刁   宁


刁宁.png

本期主评:刁宁近照



【主评简介】刁宁,诗、联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联都空谷诗钟社副秘书长。有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中华楹联报》《对联》杂志。



三、比赛地点

   九大微信群【联都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1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2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3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4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5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6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7群,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火山分社)同时进行;目前联都空谷诗钟楹联社7群刚建,想参加练笔活动者,可加微信:clr18687299660(潇湘妃子)、why0817muxing(空谷幽兰),申请进群。



四、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



每周一、三、五(诗钟)临屏



二、四、六、(对联)临屏



请注意诗钟和对联写法的不同。



五、(诗钟)辘轳格“竹•风”(不限字位)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公告

    即日起,凡各期“空谷诗钟社”临屏赛获得第一名者,以及累计进入十佳3次及以上者,如果本人愿意,可由联都负责推荐加入中国楹联学会;符合条件的联友,请和空谷幽兰(13574581832)联系;入会后,将获免费赠送全年《中国楹联报》。



   根据民政部有关规定,我会会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每五年一交500元,直交到80岁为止;也可交纳终身会费(61周岁以上交纳会费1000元,60周岁以下交纳1500元)。



七、冠军榜(每天更新中)



第1510期第一名:北京文小奇

第1512期第一名:河南宗银贵

第1513期第一名:山东孔帷幄

第1514期第一名:湖北葛淼新

第1515期第一名:青海吴立新

第1516期第一名:江西曹礼新

第1517期第一名:广东杜   若

第1518期第一名:江西徐光祖

第1520期第一名:辽宁韩东林

第1523期第一名:挽 联 不  选

第1511期第一名:江西杨干平



图片





★十佳钟榜★


1.江西 杨干平

葛水化龙投竹杖;

邪溪还箭御樵风。

【注】上比:“竹杖化龙”。下比“仙人收箭”“樵风”。

【简评】对仗工稳,用典铢两悉称。



2.上海 罗 星

竹雨伴琴陶叔夜;

柳风穿牖惬渊明。

【简评】嵇康有“琴赋”,渊明号“五柳”,人物铢两悉称。



3.江苏 陈锦湖

有兴子猷娱竹韵;

无争弘景好松风。

【注】《南史.陶弘景传》:“(弘景)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世说新语.子猷种竹》:“子猷(指竹)曰,不可一日无此君。”

【简评】典实之作。



4.湖北 袁为明

挥泪成斑悲竹雨;

题诗留扇怨秋风。

【注】上比:女英 娥皇;下比:班婕妤。

【简评】对仗略宽。



5.湖南 黄 新

竹影窥窗筛月色;

荷风撩帐漏花香。

【简评】对仗工稳,动词运用添彩。



6.吉林 李成山

江湖一梦风花老;

烟雨平生水竹幽。

【注】杜牧/苏轼。

【简评】化用诗典,工稳。



7.广东 黎美岐

竹露滴心寒气袭;

杉风拂面病容消。

【简评】白居易:“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8.河北 赵国生

王惬门前投竹影;

陶欣径里过松风。

【注】王徽之,子猷爱竹。陶潜,三径松筠。

【简评】工稳,铢两悉称。



9.广东 杜 若

风荷夏舞清香送;

雪竹冬昂劲节呈。

【简评】对仗工稳,对比手法。



10.江苏 戴 新

子猷竹韵盈居醉;

弘景松风满院欣。

【简评】用事雅切,句式稍涩。



★听钟阁(排名不分先后)★


11.辽宁 刁 宁

竹雨曾经吟酒德;

松风依旧快山心。



12.江苏 曹振鹤

韩信凭风筝挫气;

孟宗洒泪竹存心。



13.山东 孔帷幄

江畔闻风林唳鹤;

葛陂经日竹成龙。

【注】项羽,费长房。

【简评】上比非典源。



14.山东 孙玉朋

竹简三千欣汉武;

国风十五累毛公。

【简评】“汉武”“毛公”不类。



15.湖北 陈 山

竹露烦心悲白傅;

松风悦耳乐陶公。

【简评】白居易有:“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一诗典,一事典不类。



16.湖北 成慧萍

啼竹江娥夫未见;

鋤禾风后帝曾逢。

【简评】风后,伏羲后裔,风姓,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黄帝的宰相,黄帝臣三公之一。“锄禾”非原典原字。



17.广东 林汉钿

恭武孝心求竹笋;

孔明妙计借东风。

【注】上比化自“孟宗哭竹”,下比化自诸葛亮“借东风”。

【简评】用典不类。



18.福建 曾庭亮

清泠竹雨琴徽润;

澹荡松风墨渖香。

【简评】前二字费字。



19.北京 文小奇

心闲竹露听清响;

思苦松风卷浩歌。

【注】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杜甫《玉华宫》。



20.江苏南京 张泽宝

庭前竹影摇窗扇;

院后山风扫石阶。



21.江苏 王 奇

酒酌江风桃叶渡;

诗吟乡土竹枝词。



22.江西 朱赣军

板桥竹雨飘诗趣;

山谷松风入墨香。

【注】郑诗:谷雨竹。黄墨:松风阁。



23.江苏 曹 勇

茂业夜听林竹雨;

巨山晚咏叶萍风。

【注】唐彦谦/李峤。



24.福建南安 叶劲榕

独宿西楼知竹色;

回经古寺感松风。

【注】许浑《宿开元寺楼》;杜甫《玉华宫》。



25.安徽 徐佩智

竹露清音窗下滴;

松风幽韵院前生。



26.江苏 张学军

竹露轻淋传细响;

荷风劲刮送清香。

【注】源自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7.贵州 杨宜中

新竹雨中摇嫩绿;

老桃风里泣残红。



28.新疆 李振国

明月临窗观竹影;

白云度岭享松风。



29.湖南 罗剑文

夜摇竹影湘妃泪;

晨拂松风杜宇魂。



30.安徽 汪惠中

竹气秋携兴紫阁;

松风春助入朱帘。



31.湖北 刘南山

竹雨元之山水净;

松风摩诘石泉流。

【注】语出王禹偁,王维。



32.江西 朱 盛

有竹酒香苏子醉;

无花风健陆公吟。



33.江西石城 李小杰

栽竹岭前承气节;

处身风下养精神。



34.湖南 欧建峰

竹子挺胸迎玉雪;

山风奏笛送天音。



35.湖南 段文华

劲节虚心弘竹品;

凌霜傲雪颂松风。



36.山西 范 荣

竹节冲天尤向直;

秋风卷地敢呈横。



37.陕西铜川 弥前进

竹节虚心弘品质;

松风傲骨养精神。



38.广东 梁道伟

黄鹤楼中吹竹笛;

洞庭湖上赏江风。



39.湖北 葛淼新

竹杆凌云心有节;

清风拂水面无痕。



40.江西 吴玉保

云笛风铃声悦耳;

月流湘竹影摇窗。



41.云南 蒋厚洪

竹影轻飘莺唱晓;

春风爱抚鹭飞溪。



42.山西 吴会学

细雨和风梅岭艳;

花香鸟语竹林欢。



43.山东 张金豹

衙内先生听竹雨;

山中宰相爱松风。



44.新疆 陈云芳

竹酒三杯人未醉;

花风万缕夜将阑。



45.江苏 仲伟行

列子驭风仙得道;

江娥啼泪竹凝斑。



46.广东 郑楚开

兴化笔挥留竹影;

屏山坛筑借东风。

【注】郑板桥在兴化挥笔留墨竹,孔明在屏山筑坛借东风。



47.福建 吴荣东

风云远送追星隐;

菊竹相随伴月明。



48.安徽 武必举

风尘淑女江湖少;

墨竹行家社会多。



49.广东 黎南朝

竹节藏诗吟大事;

春风化雨话长霞。



50.广东 林 靖

竹月子瞻无肉瘦;

荷风清照渡舟迷。



51.新疆 吕鹏飞

凌风雁过秋台迥;

带露竹深暮笛寒。



52.江西 刘新安

晓绕床前骑竹马;

夜吟月下叹秋风。



53.北京 白 杨

郑燮挥毫书竹露;

石涛泼墨绘松风。



54.山西 郝安珍

竹笔书声辉旦日;

松风梧月艳阳春。



55.安徽 王万平

季迪秋深听竹雨;

延年夜静枕松风。

【注】高启,字季迪,元末明初诗人;颜延之,字延年,南朝文学家。



56.湖北 李达章

历尽风霜人未老;

归来松竹酒初香。



57.山西 李炳锁

竹节忘机生骨气;

香风得意秀春光。



58.湖南 陳奇鹏

严冬竹节虚心永;

盛夏清风闷热消。



59.河北 郎红文

梅红竹绿春光美;

丽日和风淑气清。



60.江西 陈礼彰

诸葛借风曹魏败;

始皇点火竹书焚。



61.湖南 李洪峰

竹露滴来清听响;

松风吹到软酣眠。



62.江西 陈冬华

竹影寒梅迎福到;

和风细雨送春归。



63.山西 张丽珍

竹影摇窗悠梦去;

秋风醉月入诗来。



64.湖南 张青来

山间竹节坚贞性;

嶺上松风豁达心。



65.山西 赵黄龙

竹杖芒鞋轻胜马;

春风沂水乐乘时。



66.山西 亢宝兰

竹雪飞花封港口;

松风舞影艳山岗。



67.广东 陈先洪

窗边竹影寻书画;

岭上松风咏水山。



68.广东 姜学桓

管弦丝竹鸣梅柳;

晓月风亭读典书。



69.广东 朱明铿

竹径湖边追月影;

微风园内觅花香。



70.广东 曾永贤

竹雨濡匀千叶润;

金风拂透一秋凉。



71.广东 黎茂林

竹子喻人生傲骨;

春风化雨育新苗。



72.广东 万国良

画竹挥毫书篆体;

风情率性忆吴翁。

【注】吴翁一吴昌硕晚清书法、书画、篆刻家。



73.广东 骆维清

竹子云霞摇夜鹤;

清风月影弄晨鹰。



74.辽宁 付连海

斑竹泪痕娥女梦;

妻梅风雨蝶蜂魂。



75.广东 冯兆烈

斑竹湘妃曾洒泪;

汉宫飞燕自风流。



76.湖南怀化 周郁鸳

桃园结义风云会;

椽笔题诗石竹多。

【注】下联:郑板桥喜欢竹石,此类咏竹石的诗画最多。



77.广西 何清洋

翠竹霞披新竞秀;

红旗风展喜扬威。



78.湖南 欧阳湘奇

竹泪君山妃子泣;

清风靖节北窗眠。



79.湖南 李颂勋

风声入耳心情畅;

翠竹连天景色幽。



80.广西 覃笔政

独看竹影窗前舞;

静听松风岭上歌。



81.江西 杨香宗

修竹雨淋堪洗脸;

劲松风卷正摇头。



82.湖南 萧 琼

常闻竹雨三春落;

犹抱松风半夜眠。



83.贵州 袁 迅

风云但识琴中趣;

丝竹何妨物外心。

【注】上比:陶令 羲皇;下比:谢安 羲之。



84.湖南 郑晓英

当道风尘侵岁月;

依山水竹美家乡。

【注】宋 苏辙 《五郡》。



85.天津 郭宝强

竹径高斋青眼仰;

春风惬意马蹄欢。



86.湖北 方伯勋

雉山竹节摇千影;

凤岭松风耀九州。

【注】雉山和凤岭都是鄂州的名山。并且诗联社全国有名。



87.山西 李旭红

枝叶关情听竹韵;

林泉快意沐松风。

【注】郑燮、陶潜。



88.湖南 罗国凡

水荡波光摇竹影;

岚浮山色惹诗风。



89.青海 吴立新

西亭竹露烦襟爽;

曲院荷风醉眼清。



90.山西 韩淑芳

腹有雄诗挥竹笔;

室无雅客荡荷风。



91.江西 陈涤平

竹影摇窗元亮赋;

松风奏乐右丞吟。

【注】上比:陶渊明;下比:王维。



92.辽宁 李红霞

月落溪间摇竹影;

云浮水上挽荷风。



93.江苏 居文忠

风尘有守西泠翠;

丝竹无酬陋室馨。

【注】上联指苏小小,下联刘禹锡。



94.湖北 唐崇德

竹帛化烟通古策;

秋风落帽万年情。

【注】通古,李斯字;万年,孟嘉字。



95.广东 张秀和

竹韵清音居必有;

梅风疏影侣相随。

【注】苏轼/林逋。



96.福建 陈春华

白石豪风虾写意;

板桥率气竹传神。



97.江苏 仲召华

风云胜景乾坤大;

丝竹华堂日月光。



98.河南 宗银贵

逸少窗前书竹韵;

伯涵府内树家风。



99.湖南 李跃文

半山竹节承陶性;

一壑松风听冶情。



100.福建 陈衍宇

老竹溪头嗟远客;

新花风里待归人。



101.湖南 刘国庆

瘦梅竹影添诗韵;

幽水松风醉月魂。



102.福建 赖明光

竹露夕阳悲异客;

荷风梅雨叹孤身。

【注】 杜甫 《晚晴》三/ 唐桂芳《病中次韵有怀伯文 其一》



103.湖南长沙 罗泽贤

竹影摇窗窥古卷;

松风入室送清香。



104.广东 黎 明

竹子虚心低头叶;

诗风悠久仰面花。



105.福建 欧 榕

竹韵牵情忧县吏;

松风养性醉诗人。

【注】郑燮/牛焘。



106.黑龙江 吴静荣

斑竹雨倾思念泪,

落梅风惹感伤心。



107.山西 庞长兆

岭南轻奏丝竹曲;

汉帝狂吼歌大风。



108.湖南 刘凤麟

斑痕竹泪香妃滴;

及第春风骏马骑。

【注】斑竹泪;《登科后》孟郊。



109.湖南 李翠明

竹影婆娑胧夜月;

松风摇曳飐晴岚。



110.湖北 石教年

溪弦竹笛偕鸣曲;

雨韵松风互和诗。



111.山西 张爱松

竹杖成龙思道士;

大风歌帝念平民。

【注】上联相关人费长房。下联相关人刘邦。



112.江苏 王志成

竹杖徐行苏老啸;

秋风怒卷杜公愁。



113.广东 王永祝

苏崇竹子虚心品;

林喜松风悦耳声。

【注】苏指苏轼,林指林逋。



114.山西 李 伟

心知竹寺吟僧苦;

欲识松风冒雨行。



115.北京 许向阳

竹韵临窗开画境;

松风入寺荡钟声。



116.天津 王家祥

竹韵生成佳绝句;

松风造就健雄词。



117.山东曹县 杨玉汉

竹叶窗前疾苦诉;

松风岭上暖寒知。



118.湖南 刘修云

子猷爱竹宁无肉;

友石挥斤却有风。

【注】上比王羲之,下比郢国匠人石。



119.山西 王秀娜

竹影摇窗花映壁;

山风入耳梦萦林。



120.辽宁 冯玉彦

竹杖山间泥里站;

唐风夜下耳边鸣。



121.山东 马象信

穿宇阆风醺太帝;

修仙竹杖赠长房。



122.湖南 李百胜

竹露敲山惊鸟兽;

荷风拂水畅鱼蛙。



123.湖南 杨自立

竹杖当车行远路;

清风作伴读经文。



124.安徽 宁世宽

板桥竹石流诗意;

夜月松风荡笛音。



125.吉林 康 慨

庭院风来揺竹影;

池塘雨后起荷风。



126.安徽 汪芳进

劲节板桥凝竹韵;

清心无咎逸梅风。



127.山东临清 邢英新

玉洁冰清弘竹韵;

花红柳绿庆东风。

128.湖南邵东 李乔春

茅房竹舍陶潜去;

渭水秋风吕尚归。



129.辽宁 邹德海

竹影摇窗人夜读;

松风拂壑鸟晨鸣。



130.湖北 尹学艳

竹笠芒鞋游世界;

霜风旷野现梅红。



131.江西 林远芳

月照江村摇竹影;

雁飞峻岭听松风。



132.山西 王韵章

竹月阶前摇碎影;

花风窗外散清香。



133.新疆 周世俊

山前竹笋转头出;

院内春风扑面来。



134.辽宁 张 军

芒鞋竹杖沙湖道;

铁马秋风大散关。



135.湖北 吴礼彬

湘竹吟愁凄楚泪;

芙蓉风起岁寒秋。



136.山西 王海良

竹影伏窗窥墨案;

松风潜院卷红书。



137.美国 陈昌国

东坡竹趣何妨肉;

太白诗风却用鱼。

【注】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有“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句。



138.辽宁 张颖兰

翠竹轻摇窗外影;

松风百啭雨来声。



139.山西忻州 赵优良

板桥竹影随心动;

天寿松风附耳鸣。



140.湖南 刘 安

竹韵摇身彰韧劲;

松风入户觉寒凉。



141.湖南 龙南行

竹韵犹存焦尾曲;

夜风似诉子猷情。



142.上海 马 英

风花雪月逍遥乐;

墨竹青梅自在香。



143.湖南 周 礼

竹石相依清骨现;

云风共砺俊神存。



144.广东 黄伟龙

虚心竹子凌寒暑;

暖面春风漾古今。



145.江西 王益平

仙翁竹杖量天步;

魏武诗风醒世歌。



146.江西 曹礼新

惜别仙童青竹马;

犹当陶令北窗风。



147.陕西 潘果盛

侵窗竹雨阳春暖;

吹面松风九月寒。



148.江苏 濮存相

雪落无风梅共白;

燕归有约竹留青。



149.江苏 毛国迁

竹笋投筐儿母诲;

春风润雨善慈滋。



150.江苏宿迁 孙述俊

雨中竹韵敲诗句;

雪里寒风诉苦声。



151.江苏 吴 云

竹径通幽人惬意;

春风近晚客舒心。



152.江苏 鲁临斌

竹影无心书景趣;

惠风有意畅民生。



153.江苏泰州 魏新义

秋竹雨凉幽静色;

夏花风丽淡浓妆。



154.江苏 柯 俊

符竹循良歌礼乐;

画梅风雅唱诗书。



155.江苏徐州 陈世民

竹品虚心刚有节;

春风暖世善无形。



156.江西 沈书林

节节空歌生竹韵;

轻轻漫舞漾梅风。



157.贵州遵义 刘昌荣

郑板桥欣描竹韵;

周敦颐议说荷风。





★哑钟堂★





158.

入户松风浮翠色;

敲窗竹雨弄清音。——出格



159.

太白吟诗风韵雅;

板桥画竹品行端。——出格



160.

修竹犹留秋月静;

风寒尚有夜潮来。——出格



161.

虚心竹子何妨雪;

傲骨松梢不怕风。——出格



162.

钟磬松风传晚籁;

亭林竹雨凫轻烟。——出格



163.

竹笛悦耳闻天籁;

清风拂面荡绿州。——出律



164.

翠岭千山生柏竹;

黄沙百战起风云。——出格



165.

松竹晚烟摇泪雨;

风尘晓月落楊花。——出格



166.

松风夜月山村静;

花雨晨霜斑竹长。——出格



167.

古树风摇多幻影;

新竹雨淋少枯枝。——出律



168.

虚竹天资犹出众;

乔峰风采太绝群。——出律



169.

浪卷荷风惊序鹭;

月窥竹影戏流萤。——出格



170.

元璋称帝赞竹傲;

高祖还乡歌大风。——三仄尾

【注】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写诗《咏雪竹》;汉高祖刘邦回家乡省亲写《大风歌》。



171.

云风卷浪翻江月;

竹筏推波映客程。——出格



172.

秋风阵雁时光老;

瑞雪竹园岁月新。——孤平



173.

芒鞋竹杖远游咏;

道骨仙风作赋歌。——出律

【注】上,苏轼《定风波.》下,程珌《喜迁莺》。



174.

梅风疏影香清远;

竹雨摇姿蕴妙高。——出律



175.

山色湖光摇竹影;

花幽柳拂弄风声。——出格



176.

沃野金风传牧笛;

南州竹叶落云山。——出格



177.

七贤林下竹吟韵;

三友岁寒风弄姿。——出格





最新热门文章回顾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2-6 15:17 , Processed in 0.10190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